APP下载

临海戴家结缘世博会:走进紫阳古街

2010-09-08临海市国土资源局市区一分局鹿金砂

浙江国土资源 2010年8期
关键词:临海古街世博会

临海市国土资源局市区一分局 鹿金砂

临海戴家结缘世博会:走进紫阳古街

临海市国土资源局市区一分局 鹿金砂

临海市古城街道紫阳古街,因道教南宗始祖紫阳真人张伯端而得名 ,全长1080米,宽4至5米,为南北走向,贯穿古城区,是目前国内最长、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条历史古街区。

沿街两侧商铺林立,药铺、染布坊、茶馆、酒楼等百年老店鳞次栉比,热闹繁荣。长期积淀的民俗风情、文化内涵、古老名店,显示出无限的魅力。紫阳街百年古屋的布局有着严格规定,二层木结构,青砖黑瓦,临街走廊、门窗上雕刻着各种花纹,拱梁雕刻非常精细,多从“福”、“运”、“平安”方面考虑,房柱雕梁画栋,有“狮子”、“鹿”和“花鸟”“龙凤” 等;柱头、门上有“木雕、灰雕、石雕”三雕结合,形象逼真。紫阳古街是临海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台州府城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街区,是临海千年府城的一个缩影。

在紫阳街,使人难以忘怀的就是我们祖先创造出来的“坊”,称“防火墙”,有“悟真坊”、“奉仙坊”、“迎僵坊”、“清河坊”、“永靖坊”5座坊。建筑特色别具一格,既是人行道,通马车,又是防火墙,还代替地名,如当今已成为街区的一道风景线。

走进紫阳街,土砖灰泥,石板青苔,仿佛让人在时空中穿梭,昔日的繁华正在一点一点地成为回忆。如今的紫阳街居住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平静温和的日子里反复地咀嚼着当年轰轰烈烈的故事,见证了这条古街的兴衰往事。这条古街,也是临海城独特气质的一个缩影。古街有一种淡定的力量,抗拒着现世浮华躁动,一路延伸传统文脉和历史卷轴。古街上的人们,勤俭、踏实、宠辱不惊、彼此和谐相处,朴素的民风让人在踏入古街的那一刻就不由地感觉温暖和安心。

紫阳街371号戴家,一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古街人家,如今却成为临海最“不普通”的家庭。经过历时近一年的遴选,戴家和浙江省另外五户家庭一起,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馆的展出。在浙江馆的后厅,紫阳街戴家的生活风貌、历史故事等将通过视频、图片、立体微缩模型等方式向来自全世界的游客展示。

这样一户平凡人家,为何能入选世博会展出,在他们的背后又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呢?带着一丝好奇和几许疑问,笔者推开了紫阳街371号的大门。

做鞋世家:一百年的老宅情

来到戴祖淼老先生家的时候,是下午2时许,戴家很好找,从现在有名的白塔桥饭店拐进紫阳街,没走几步,路的右手边就是。当笔者找到的时候,家里大门紧闭,对街布鞋铺的林英香阿姨说,老先生中午习惯午睡,过不久就会起来了。林阿姨搬出竹椅,让笔者稍作休息,于是笔者就跟林阿姨攀谈起来。

林阿姨在这条街上住了30多年,一直和戴家是邻居。“他们家人脾气都很好,跟我们邻居相处也好,几十年了从来没有吵过架红过脸。对我们家更是关照,平时我有什么困难,他们家能帮的肯定都来帮忙。你看我是做布鞋的,他们戴家老两口也是鞋匠,以前都坐在一起切磋手艺呢!”林阿姨一边说,手里还没有停下活,“现在他们两老已经不做鞋了,可享福了。家里孩子都有出息,孝顺,待父母好。现在听说他们家在世博会上展出了,这条街上的邻里都高兴坏了呢!”正聊至兴起,忽听对面二楼窗台“吱嘎”一声,雕花的木窗推开了。当笔者说明来意后,戴祖淼老先生热情地招呼笔者,将笔者迎进门。走进大门,过道的左手边地上整齐地摆放着四五盆繁茂的兰花,这也是戴老先生平时的爱好之一,他经常会坐在旁边的木沙发上,端着一壶茶,品赏着这些气质清雅的兰花。

在戴祖淼老先生的客厅里,笔者发现,房里的家具都是典型的临海上世纪80年代的样式,虽然古朴陈旧,却不失清爽和整洁,看得出来两老平时都是爱干净勤收拾的人。

戴老先生点上一根烟后,在袅袅升起的烟雾中开始讲起紫阳街371号的故事。“我打从在娘胎开始,就已经住在这里了,今年84岁,我在这条街上也住了84年。”戴老回忆说,自己的爷爷在父亲12岁的时候就已经过世了,父亲戴仙地连一天书都没有读过,就去给地主家放牛。因为日子过得实在太苦,所以认了一个鞋匠为师傅,开始了学做鞋的手艺。戴老说,当时父亲在上海学的做鞋技术是很先进的,整个临海只有他一个人学会。当父亲回到临海以后,父亲就搬到了紫阳街,一直住到过世。

在戴老的记忆中,家里一直都是以做鞋为生,收入微薄,但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却是相当严格。“那时候我们做鞋都是拿料加工的,就是别人自己家里做好了鞋底和鞋面,拿到我们这里,我们帮他们做成一整双鞋子。我父亲的手艺是很好的,当时在临海也是很有名气,街坊邻居都说戴家做的鞋子牢,不容易破!不过由于当时生活条件的关系,家里也比较贫困,能吃饱饭已经很好了,加上在战乱年代,到处不得安生。虽然我的父母都不识字,但是他们希望我们子女知书达理,尽自己所有的力量让我们读书。我读到初中毕业,当时算是了不起了,是他们口中的‘读书人’呢!”。戴祖淼老先生从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也学会了做鞋的手艺。初中毕业以后,就开始帮助家里做鞋。解放后,在紫阳街老宅里,戴祖淼老先生与妻子于兰芬结婚,一晃就过了60个年头。“我们结婚59年了,听我儿子说,明年60年就叫‘钻石婚’了。在这条古街上,结婚60年的夫妻俱在的可能就只剩我们一家咯!”

于兰芬老人也是做鞋的好手,在从困苦到幸福的60年里,一直在戴老身边不离不弃,为他生养了两男两女四个孩子。在说话的间歇。于兰芬老人拿出抽屉里珍藏的一个老式锥子。她告诉记者,这就是他们以前赖以吃饭的家伙。还没有锥子的时候,就用坚硬无比的野猪毛当锥子。不管是野猪毛还是锥子,都是用来打孔的,然后将抹过蜡的绳子穿过孔,用来缝合鞋面和鞋底。当时家里还有很多大小不一的鞋楦子,现在都已经找不到了。

勤俭持家:古街里的普通人

古街悠长,一眼望去看不到头。听亲切质朴的临海土话,款款风情,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青石板路,蜿蜒老街,黑瓦白墙,安置在这一派古色古香之中,仿佛心灵也回归了最初的家园。

在这条古街上生活了84年,戴祖淼老先生对它已经不仅仅是用“感情”二字来形容,而是一种根植于此的血脉之情,和岁月积淀下的最深沉的灵魂印记。随着戴老的讲述,我们好似趟过了一条蜿蜒曲折的时光河流,从八十几年前的昨天顺流而下,来到了战争年代,来到了文革时代,又历经改革开放,才到了今天的好时代。

八十多年前,这是一条怎样的路,这是一户什么样的人家?当戴老又燃起一根烟的时候,当年的繁华在眼前徐徐展开。

“那时的紫阳街,是台州府城最繁华的一条老街。而且在这条街的每段路都有自己的名字:五凤坊、白塔桥、炭行街……我们小时候都能完完全全地背下来呢!整条街的两边都是商铺,尤其是当时的大街头和白塔桥附近,那可真是热闹非凡,有做毛笔的,有卖糕饼的,有做衣服的,凡是老百姓日常用得到的东西,在这里都能找到。这地段还有聚丰园、方一仁、醉春堂等等。”戴老的思绪一下就回到了他小时候。据戴老回忆,此番热闹的景象在战争时期就不复存在了。在战火连天的岁月里,老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自己家里也是只能接点做鞋的零活来做做,当没有活的时候,自己就去山上砍柴,做粗工,补贴家用。

在日本人入侵的时候,戴老的家里还遭到了日本士兵的抢劫。“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抢走了,米缸里连一粒米都不剩,衣服被子都被抢走。本来就已经很困难的家庭一度陷入窘境。幸好还有街坊邻居,能帮忙的帮忙,我自己也上山去砍柴搬砖头,总算是捱了过来。”

解放以后,戴祖淼老先生依旧从事着做鞋的老行当。当时的紫阳街已经改名叫解放街,充满了浓郁的时代特色。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戴祖淼和妻子于兰芬一起到鞋社开始上班,当时是计件工资,由于来料不多,所以在鞋社上班的人被分为两组,轮流上岗。没有轮到干活的那组就去搬砖头、搬沙子。戴老说:“当时虽然生活也是很苦,但毕竟不打仗了,老百姓心里也有了盼头,都希望生活慢慢地好起来。”

当家里的小孩陆续出生以后,却迎来了动荡的“文革时期”。排山倒海般的阶级斗争声势极大地破坏了生产,也让原本慢慢有起色的家庭重新陷入了困顿。

戴老说,他的父亲戴仙地平时喜欢喝酒,吃饭的时候没有酒就吃不下。但是因为没有工作,所以买不起酒,特别是黄酒,所以只能买便宜一点的白酒,还是散装的白酒。“我记得很清楚,9毛钱一斤的高度白酒,父亲把酒买回来以后,把一瓶分成两瓶,往里面倒白开水,我很惊讶,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父亲说,这样就能多喝几口了。”戴老回忆说。

不光父母这样勤俭持家,戴祖淼和于兰芬更是努力养家糊口。于兰芬老人说,自己当时生了孩子,做完月子就去上班了,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有一次,她背着孩子从楼梯上摔了下来,浑身都青紫了,但咬着牙还是坚持去上班,没有旷一天工。在艰苦的岁月里,一家人相依相伴,终于慢慢地等到了好时节。戴老还对笔者说了一件当年的趣事。在那个物资紧缺的时代里,任何东西都是凭票供应。他们两夫妻后来到了市皮革厂上班,从布鞋做到了皮鞋,可是家里人谁也穿不上皮鞋。女儿在当学徒的时候,偶尔得到了一张自行车票,赶紧跑回家宣布这一“天大的喜讯”。家里就像过年一样开心。当时的自行车是100多块钱一辆,买不起,就问亲戚朋友借了钱,买了一辆28英寸的永久牌自行车。戴老还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当时我的工资每个月是33元,要不吃不喝存3个多月才买得起一辆自行车。而现在呢?现在我的退休工资每个月1800多元,现在存3个月都5000多了,别说买自行车了,更高级的都买得起啊!现在生活多好!”

生活慢慢好起来,戴老更是越发舒心了,他现在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孙辈们一个比一个有出息。孙女马上就要被保送去英国读研究生预科,说起这件事,戴老笑得合不拢嘴:“我们以前连临海都没出去过,现在孙女就要出国啦!你看我家的生活是不是越来越好了!”

古宅第三代:家族品性代代相传

采访完戴祖淼和于兰芬老两口后,记者又与他们的儿子戴世忠取得了联系。在戴世忠的回忆里,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组古街风情组图。

从1960年出生到1990年搬离紫阳街,戴世忠在紫阳街上生活了整整30年时间。虽然当时家庭并不富裕,但在戴世忠的记忆里,却充满了快乐和温馨。“我出生在困难时期,成长于文革时期,工作在改革开放时期,历经了紫阳街名称的更迭,也见证了这条街上百姓生活的改变。”戴世忠对紫阳街的感情也是相当浓厚的。

戴世忠回忆说,那时候每天清晨的拉粪车铃声格外清脆。当时紫阳街的家家户户都是没有抽水马桶的,所以每天清晨,就要把家里的污秽之物拿出去倒掉,早晨“叮铃叮铃”的摇铃声就意味着新一天的开始,而下午时分的摇铃声则意味着一天忙碌工作的结束。除了这个铃声之外,紫阳街上的货郎也特别的多。“白酒酿啊……”、“磨剪子来……磨菜刀……”、“ 吃 麦 虾啰……”、“豆腐生嘞……”各种各样的叫卖声也是从早到晚不断的。由于家庭条件的关系,小时候能有钱吃一碗香甜的白酒酿,就是戴世忠最开心的事情。

在戴世忠小的时候,家里后面还有一方小小的院子,院子里有一口水井,家里人洗衣服洗菜都是在这口水井边。他和弟弟夏天也是在井边洗澡,冰凉的井水让人精神格外神清气爽。在年纪尚小时,由于体格健壮,戴世忠是家里的一把好手,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后,都要去水井打水。“家里有很大很大一口水缸,而我的任务就是把缸挑满。”戴世忠说。挑满水缸后,就是戴世忠最快乐的时光,邻居都是年纪相仿的伙伴,那个时候,他和小伙伴们就会在小胡同里玩捉迷藏、滚铁环、打陀螺,女孩子们则聚集在一起跳皮筋、丢铜钱,欢乐的笑声在整条紫阳街上久久回荡。

在戴世忠的印象里,后来自己家后面的院子被征用,而在院子的外头,有一棵茂盛的梧桐树,树枝沿着墙长到了外面。到梧桐树结籽的时候,几个小伙伴就一起爬到墙头,偷偷摘一些,拿回家放在锅里炒熟。“那香味呦,到现在还忘不了啊!抓一把放在口袋里,能吃上一天呢!”说到这里,戴世忠不由得笑了。

在没有改造之前,戴家是前后两座房子,前面一座两层,后面一座三层,一家八口人就住得满满当当的。戴世忠清楚地记得,当时他和弟弟、爷爷奶奶住在前面一座的二楼,姐姐妹妹住在后面一座的二楼,爸爸妈妈则住三楼。虽然居住条件比较差,但是家里人始终都是相亲相爱和和睦睦,在紫阳街上也是传为美谈。由于家庭条件相对困难,高中毕业成绩优异的戴世忠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去了当时的城西区白毛公社插队落户。同年9月份,他考入浙江温州机械学校。

1981年,中专毕业的戴世忠回到临海,分配到城关镇工作。1986年,他也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戴世忠告诉记者,他结婚也是在这座老宅里。当时姐姐妹妹都已经出嫁,弟弟住进了分配的公房,所以住得相对宽敞了一些。1989年,女儿也出生在这里,这座四世同堂的老宅里充满了更多的欢声笑语。女儿上小学后,戴世忠一家三口搬离了紫阳街老宅,不过直到现在,他还在回味那时住在古街上的美好时光。“那时是端一碗粥坐在门口都能聊上几个小时,现在再也体会不到邻里间的那种纯朴的交流方式了。”他说,“我和弟弟现在都住在大洋小区,我们曾想过把父母接过来轮流住,但被他们拒绝了,他们还是留恋老宅的生活习惯,留恋老街坊之间的深厚情谊。”

戴家结缘世博会:这是我家的骄傲,也是临海的骄傲

说起此次结缘世博会,戴祖淼老先生显得无比激动。“我以前压根不知道什么是世博会,去年七八月份的时候,世博会组委会派来的小组找到我,说我们家能反映出临海的特色,我那时不懂,觉得很麻烦,还不想参加呢!”说到这里,戴老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当戴世忠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回家跟父亲进行了长谈,他告诉父亲,因为自己家是千千万万临海家庭的一个缩影,而世博会浙江馆在全省范围内选的“最浙江”家庭也是要突出这个特点。

戴祖淼告诉笔者,后来自己想了想,自己家也真的是少数在紫阳老街中生活了近百年并且三世同堂的家庭,也是见证了临海各个时代发展的典型代表。“跟我们一起长大的伙伴们很多都已经离开了人世,现在我们是唯一一对老两口都健在的古街人家了。而且听说他们选择的标准也是相当严格,还要子女孝顺、生活幸福,我想想自己能符合这样的条件,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所以就答应了。”

从一开始的“世博盲”到现在的“世博通”,戴老可是花了不少的心血呢。现在他每天都通过电视关注世博会的最新消息。戴老说:“等孙辈们都放暑假了,要一起去上海看一看。”

采访结束时,戴老拿出了自己写的世博感言:“美好城市、美好生活、美好人生、美好社会。”这朴实而真实的话语道出了一位耄耋老人最真实的心声。

猜你喜欢

临海古街世博会
《古街夜景》场景设计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西津渡古街忆旧
古街新韵
临海余丰里民宿
临海不完全折腾指南
剪纸作品
临海变“大海”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
古街杯网络楹联大赛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