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妥英钠片紫外光谱鉴别的影响因素考察
2010-09-07周筱莉罗亚虹
周筱莉,罗亚虹,周 妮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桂林 541002)
苯妥英钠片紫外光谱鉴别的影响因素考察
周筱莉,罗亚虹,周 妮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桂林 541002)
目的:考察苯妥英钠片紫外光谱鉴别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方法:对苯妥英钠片的辅料、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过程、正庚烷溶剂进行考察及用不同器具试验。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00~300 nm的波长处扫描并测定其最大吸收及吸光值。结果:苯妥英钠片辅料中的糊精、供试品溶液的浸渍时间与研磨时间及用不同的器具试验对紫外吸收有明显影响。结论:苯妥英钠片紫外光谱鉴别的影响因素较多,容易误判,建议对本法进行修订。
苯妥英钠片;紫外光谱;鉴别;影响因素
苯妥英钠片是抗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物,也常用于抗心律失常、抗三叉神经痛、抗轻度高血压等。由于苯妥英钠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治疗作用,临床上也常将其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1]苯妥英钠片的[鉴别](2)项是紫外光谱法,将样品与高锰酸钾和氢氧化钠与水加热反应,经正庚烷萃取制成供试液,规定在(248±2)nm波长处应有最大吸收。笔者在检验中,发现本法的检验结果重现性差。经对苯妥英钠片中的辅料[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过程、及用不同的容器试验和正庚烷溶剂进行考察[3-4],找到了苯妥英钠片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苯妥英钠对照品:批号100210-200401(中检所提供),样品批号:070830、080101、090201、070601、090102、070501、0902161、080403、080602、081102,分别从各医药卫生部门监督抽验。
高锰酸钾批号:061017,氢氧化钠批号:060418,正庚烷批号:20020607、20040303、20041209、07081402、20090330、090201、20090915(均为分析纯),分别购自全国各化学试剂厂。
岛津UV-2450紫外分光光度仪GR-202电子分析天平,可调压电炉,酒精灯。
2 方法与结果
试验方法均按照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苯妥英钠片的[鉴别](2)操作。即取制备好的供试品溶液的续滤液0.2 ml,(相当于苯妥英钠 10 mg)加高锰酸钾 10 mg、氢氧化钠0.25 g与水10 ml,小火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2 min,放冷。各取5 ml加正庚烷20 ml,振摇提取,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48±2) nm 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λmax)。
2.1 辅料对鉴别结果的影响
按处方量进行组方或拆方试验。取苯妥英钠原料药500mg,分别加糊精、滑石粉、淀粉和硬脂酸镁 70、70、70、和7.5 mg,混匀,加水10 ml浸渍,滤过,取续滤液0.2 ml按标准方法操作,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苯妥英钠片辅料的考察结果
2.2 供试品浸渍、研磨时间的影响
取本品30片(共6份,每份5片,相当于苯妥英钠500mg),分置6个乳钵中,研细,分别用水10 ml浸渍5、10、15 min,加水 10 ml研磨 5、10、15 min;过滤,测定,结果见表 2。
表2 供试品浸渍、研磨时间试验结果 (批号090201)
2.3 正庚烷溶剂的影响因素考察
取正庚烷适量转入石英杯中,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进行基线扫描后,以空气为空白,在200~300 nm波长处扫描,并在 244~252 nm波长处测定紫外吸收。另取5批苯妥英钠片供试品各 10 片(100 mg/片)或 20 片(50 mg/片)(相当于苯妥英钠1 g),研细,加水20 ml浸渍,过滤,各取续滤液1.0 ml,置烧杯中,加高锰酸钾50 mg、氢氧化钠1.25 g与水50 ml,小火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2 min,放冷。取5 ml/份,共5份。(每一批号平行试验5份,分别用5批不同厂家的正庚烷提取供试液,以避免加热反应的影响)用不同批号的正庚烷20 ml提取,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5批供试品考察不同厂家的正庚烷结果
2.4 用不同器具试验影响因素考察
取25 ml的小烧杯依次加入制备好的供试品溶液0.2 ml(相当于苯妥英钠10 mg)、高锰酸钾10 mg、氢氧化钠0.25 g与水10 ml,用可调压电炉小火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2 min,放冷;另取25 ml小试管(1.5 cm×18.0 cm)依次加入供试品溶液0.2 ml、高锰酸钾10 mg、氢氧化钠0.25 g与水10 ml,在酒精灯上小火加热5 min,放冷。各取5 ml加正庚烷20 ml,振摇提取,取其上清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48±2)nm的波长处测定,结果见表 4。
表4 10批供试品用烧杯试验与用试管试验结果
3 讨论
从表1可见,苯妥英钠片中的辅料主要有糊精、滑石粉、淀粉和硬脂酸镁。通过拆方试验分析,由于辅料中糊精的干扰[5-6],可使紫外光谱吸光度降低40%~50%。由于各厂家的生产工艺不同,平行试验测得的紫外吸光度差别较大,分析可能原因为有些药厂生产的苯妥英钠片中的辅料没有糊精及受药品原料的纯度和投料比例的影响。
由表2所见,由于苯妥英钠在空气中及水中不稳定,因此,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及在水中研磨时间过长,可加速其分解和水解,使测得的吸光度偏低。因此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最好是将其研细的粉末置于具塞瓶中浸渍。并先加试剂后加供试品溶液再加水进行加热反应,这样可缩短供试品暴露空气中的时间,使测得的数据接近真值。
含有杂原子的有机溶剂,通常均具有很强的末端吸收;当溶剂不纯时,可增加干扰吸收[1]。《中国药典》附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溶剂的要求:测定供试品之前,要先检查所用的溶剂在供试品所用的波长附近是否符合要求。按照苯妥英钠片的测定波长在(248±2)nm,正庚烷在244~252 nm的吸光度要求应在0.20~0.10之间。经考察7批中有2批不符合药用要求,可影响紫外吸收,合格的正庚烷影响不大(表3)。因此每次使用前,都应检查正庚烷的紫外吸收,检验合格再用于试验。
由于药品标准没有注明加热时的温度和用何种容器进行试验,使得试验温度无法控制。实验中发现,仅仅用小火加热5 min,如果没有沸腾,有时测得结果无紫外吸收或吸光度很低,重现性差。改为小火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2 min,可使检验数据重现。表4测定结果显示,用小烧杯加热不能反应完全,同时用烧杯取样加速样品在空气中分解而使测得数据降低。改用小试管试验并用酒精灯小火加热反应测得的吸光度比用小烧杯试验加热反应高,可把对苯妥英钠片的紫外光谱鉴别影响因素降到最低限度。
由于苯妥英钠片紫外光谱鉴别的影响因素较多,容易误判,建议对本法进行修订[7-8]。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二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24,附录22.
[2]李燕,赵利刚,靖博.不同辅料对辛伐他汀片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J].中国药剂杂志,2009,15(5):30-31.
[3]杨瑞瑞,杨海燕.刺五加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影响因素考察[J].中国药业,2009,19(25):55-56.
[4]胡碧波,黄祖帅.杭白菊中主要黄铜甙的测定及影响因素考察[J].中国中药杂志,2006,21(1):88-89.
[5]陆滨,阴凤霞.糊精对醋酸地塞米松等小剂量药物含量测定的影响[J].中国药业,2003,12(1):40.
[6]罗贵萍.糊精溶液对氯化钠含量测定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6,28(9):868-869.
[7]贾首时,张连成,刘峰.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妥英钠片的含量[J].药物鉴定,2007,16(17):24.
[8]黄志远.苯妥英钠的HPLC测定[J].今日药学,2009,19(1):40-41.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V action spectrum of phenytoin sodium tablets
ZHOU Xiaoli,LUO Yahong,ZHOU Ni
(Guangxi Guilin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Guilin 541002,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action spectrum of phenytoin sodium tablets.Methods:Determined the auxiliary of phenytoin sodium tablets and in the process of preparation of the test solution and the menstruum of heptane and compare with different method of operation at 200 nm to 300 nm wavelength by UV spectrophotometry.Results:The dextrin of phenytoin sodium tablets,using different war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ould change obviously.Conclusion:The above influencing factors should be avoid due to cause lower determination results.
Phenytoin sodium tablets;UV action spectrum;Authentication;Influencing factors
R943
B
1674-4721(2010)10(a)-128-02
201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