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贺龙的追求

2010-09-07柯云童豆

中华魂 2010年2期
关键词:贺龙共产党革命

文柯云 童豆

贺龙的追求

文柯云 童豆

人生追求,各有不同,有的是名利,有的是真理。古人云:“人生进退,唯问其志”。贺龙追求的是后者。

贺龙,清光绪22年3月9日(1896年3月22日)诞生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贺仕道,母亲王金姑。贺龙为文字辈,原名贺文常,排行老四。

贺龙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好汉不怕出身低”。当他还是11岁的儿童时,就有了与人不同的人生追求。他一边帮家中干农活,一边向邻居学习拳脚功夫。他懂得只有过硬的体质和本领,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13岁那年,听乡里一些赶骡马的人说,外面的世界真大,真精彩。幼少的贺龙萌发了外出闯一闯世界的念头,于是在这年(1909年)开始学赶骡马,从永顺龙家寨驮煤炭到湘鄂川黔边境一带换盐,也就是替人跑运输吧!在与人打交道的交谈中,发现自己名字很不理想,于1910年1月20日,改名云卿。

1911年11月,贺龙与乡友刘玉珊等人到贵州买马回来,行在慈利途中,忽然听到辛亥革命消息,不由心中振奋,很想组织一个革命队伍。从这时起,就有了拉队伍的打算。次年春,在恩施加入哥老会组织。

1914年秋,贺龙刚满18岁,就以敢作敢为称著乡里。桑植有个叫陈图南的文人,名义教书,实为中华革命党人,一天专程到洪家关拜访他,二人谈得很投机。贺龙告诉他因抗税而被关押过,自己不服,还打过县衙领班的儿子,后又将县盐税局长痛打一顿,为此被县令通缉,但毫无畏惧情绪。由于哥老会的帮助才未深究。陈图南夸奖他能干,有志气,是块好料。并向他介绍说:“孙中山组织了中华革命党,目的是推翻清朝,建立民国,让全国老百姓一律平等,实行天下为公。现在封建王朝推翻了,可袁世凯篡了权,所以还要革命。”贺龙亮起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问他,孙中山的这个中华革命党对贫苦农民有什么好处?陈图南说:“他主张平均地权,要人人有地种,人人有饭吃。”贺龙虽没念过多少书,初次听到这个文化人讲述的这番道理,觉得很新鲜。他当即答应了陈图南。两天后,贺龙在县高等小学按下指印,加入了中华革命党。

1915年,与大庸吴佩、田子荣等在石门泥沙河一带运动军队,并让陈少南入川搬兵,讨伐袁世凯。

1916年1月21日,他与陈图南、姐夫谷绩廷(姐姐贺英的丈夫)在石门泥沙河杀掉警备队,夺枪80支,发动农民,攻打石门县城。虽遭失败,但增加了战斗经验。嗣后,受大庸革命党人罗刽仇的指点,于3月16日,率贺勋吕、贺占卿、王真卿等21名青年,夜行90里,奔袭芭茅溪盐局,用柴刀亲手砍杀,共夺枪12支,3月26日在洪家关举起“讨袁护国军”大旗。12月23日,在慈利、桃源两县交界处的两水井与吴玉霖两人又各持柴刀一把,缴获敌兵长枪2支。此后在常德、临澧、石门、桃源、湖北公安、松滋等继续扩大农民武装,部队发展壮大到100余人。

贺龙在反袁护国和护法战争中不断壮大崛起,到1918年时,在湘西护法军第五军军长林德轩部下担任五团一营营长。林德轩见贺龙相貌堂堂,又胸怀大志,陡然心灵一动,为他改名叫贺龙,即翻江倒海之蛟龙也。1921年夏,贺龙在陈渠珍部任湘西巡防军第二支队支队长,驻防桃源。其时陈图南和他在上海的一个同学花汉儒来拜见他。陈图南此时向他鼓吹起了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花汉儒则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新文化活动,讲得有板有眼。

贺龙第一次听说在中国已刚刚建立起了共产党组织。他回忆说:“当时我听陈图南讲的克鲁泡特金的那一套无政府主义,无论在理论上,政权上,国家军队问题上,都没有什么根据。而花汉儒谈社会主义的,条条有理,有根据,对于我的思想是一个很大的启发。”“他们讲的党,对我很有帮助……这时候,共产党在我脑子里印象就相当深了。自从我知道了共产党,我就注意要寻找共产党了。”

1924年7月,贺龙率部驻贵州铜仁。他的秘书长严仁珊有个亲戚即铜仁籍在黄埔军校的周逸群,和一些桑植籍的黄埔同学,给贺龙寄来了许多书刊,和反映国共合作等情况的信件。贺龙读了这些书刊和信件后兴奋异常,他对严仁珊说:“看来,只有找到共产党,革命才有希望和办法。”

1924年秋,贺龙率部驻防沅陵。其时中共湘区委员会派陈章浦到湘西了解部队情况,目的是按中央“在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军阀的斗争中,决定的要素是吸引广大农民群众参加这一斗争”的指示,在各地寻找倾向革命的部队。也许就是缘分吧!贺龙就是他要找的对象之一。

陈章浦找到了贺龙,两人谈得非常融洽,贺龙爽快地表示赞同共产党的主张。这就是他与共产党人的第一次直接接触。

此后他决定去广东找共产党。可是此时熊克武正筹备组建联军准备北伐,暂时没有同意贺龙去广东。贺龙虽未成行,但他对孙中山及广东革命政权增强了信心,对中国共产党及其基本政策也有了一定了解。同年11月17日,贺龙率部来到常德,当中共湘区省委委员夏曦来访,请求给予经济援助时,贺龙热情接待客人,将仅有的10万大洋分出5万作为资助。同年12月,毛泽东派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陈昌到常德专程拜会贺龙,两人相处极好,并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贺龙为此深感悲痛。24日广州大元帅府任命贺龙为建国川军第一师师长,此时,他更加迫切与中共党组织靠近。4月15日,受赵恒惕的委任为澧州镇守使,明为民国地方官,暗中探索寻找革命之路,实施了一系列爱民便民措施。6月29日通电声援“五卅”惨案中反日工人、学生,誓作他们的后盾。

1926年8月,经贺龙主动要求,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派出以共产党员周逸群为队长、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宣传队,来到贺龙所在的第九军第一师,受到了贺龙和官兵们的热烈欢迎。因为贺龙驻扎在周逸群家乡。周、贺彼此早有所闻,贺龙经常收到过周逸群寄的革命刊物和信件,所以此次二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为好友,周逸群到达第3天,贺龙就迫不及待地正式向他提出要求参加共产党,因为这是他的最高人生追求。

然而,当时中共中央规定,在友军内部不准吸收高级军官入党,所以周逸群只好委婉地说:“共产党是不关门的,只要够条件,时机一到,一定会有人找你!”贺龙从此在政治上已完全倾向共产党了,他为了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赤诚,特请周逸群帮助改造部队,并派人请中共湘区省委来帮助办讲习所,让部队的下级军官到所里参加培训。

毛泽东十分重视这个讲习所,中共湘区委员会派了陈昌、武文元、张子清等优秀党员担任教员。政治课程有《孙中山主义大纲》、《社会主义大纲》、《世界革命史》、《经济学》、《资本论入门》、《哥达纲领批判》等(该讲习所共办了一年多,直到南昌起义才结束。它先后培养了2000多名部队基层骨干,这批学员成了贺龙领导的部队的骨干力量,为后来他走上革命之路起了重要作用)。同年9月,贺龙又任命周逸群为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在部队内部开始建立政治机关,党组织在第一师的营以下各级官兵中开始秘密发展起来,并建立党支部。一天贺龙部下有个号称“豹子营”的营长罗忠义跑来请示他,可不可以加入共产党,贺龙满脸笑容地对他说:“好得很,赶快参加,我还要参加呢!”不久,他的另几个营长罗统一、贺桂如等都先后加入了共产党。

然而,贺龙由于倾向共产党的态度日益明朗,却引起了部队中以陈图南为代表的,一些资格老、职位高、自恃有功而思想陈旧的军官们强烈不满。他们抱成一团,经常发泄仇视共产党的议论。陈图南还秘密联络了桑植籍的军官,如师参谋长陈淑元、手枪队长陈佑卿、机枪营长陈策勋等在部队中形成了一股右派力量,专与贺龙作对,散布一些流言蜚语,扰乱军心。

1927年,当“4.12”反革命政变在上海出现后,许多革命党人在这时因看不清形势而放弃了信仰,对革命产生动摇而叛党投敌。而贺龙恰恰相反,一身正气,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决心与国民党反动派彻底决裂。陈图南等人与他加剧对抗,一天贺龙率领的独立十五师一团突然发生了闹饷事件。当贺龙到该团训话时,队列里有人竟敢朝贺龙开黑枪,由于慑于贺龙的威力,并未击中。贺龙当即采取果断措施,并通过周逸群向中共中央报告,由共产党员吴德峰任局长的武汉公安局出击,在武汉大智门的大陆旅馆逮捕了陈图南、陈淑元、柏文忠等人,在大会上对他们进行公开处决,并对大家说:“这就是与共产党作对的下场”。

时任国民党主席的汪精卫,既怕贺龙,又离不开他,公开不敢对他下手,只好采取拉拢的办法想收买他。贺龙胸有成竹,沉着应战,率独立十五师转战河南,屡立战功,不久被扩编为暂编第二十军,并开回武汉。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开始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7月17日,贺龙召集连以上军官大会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现在,革命到了危急关头,摆在我们面前的出路有三条:第一条是把队伍解散,大家都回老家去,这条路行不行?不行!第二条是跟着蒋介石、汪精卫去干革命,屠杀工农兄弟。这条路行不行?不行!第一条路是死路,自杀的路,第二条路是当反革命的路,也是自杀的路,我们绝不能走。我贺龙不管今后如何危险,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也绝不走这样的路。我要跟着共产党走革命的路,坚决走到底……”几个晚上,他总是彻夜难眠,他想起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真理而抛头颅洒热血,更想起自家的先祖贺迁壁,面对敌人的屠杀,高呼“民众万岁”的惊人之举,他豁出去了,只要求得真理,死无足惜。

在中国革命进入低潮时,久经考验的贺龙,他那对共产党的坚决态度使中共领导人对他更加信任。在南昌起义前夕,周恩来代表党的前委,委任还不是党员的贺龙担任起义军总指挥。贺龙的心情万分感动,并坚决执行了党的命令。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指挥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南昌起义之后,敌人集中优势兵力进行追击围剿,贺龙率部向广东撤退。来到江西瑞金之后,贺龙在周逸群和谭平山的介绍下,在一所学校里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周恩来在贺龙入党宣誓仪式上讲了话。

贺龙坚定地服从党的安排,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失败后,从香港来到上海,又于1928年2月从洪湖辗转回到桑植洪家关,准备再次发动乡亲举行桑植起义。姐姐贺英看到蒋介石在全国各地贴出通缉令,要用10万大洋买贺龙的人头,为他担心为他愁。姐弟见面,贺英故意问他得到了什么好处?贺龙爽朗笑道:我什么都没有了,只得一顶用钱买不到的红帽子,并自豪地告诉姐姐,追求了多年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同时向姐姐宣传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获得了姐姐的理解和支持。

贺龙有个族叔劝他说:“现在是国民党一统天下,势大力强,你们为什么要当‘红脑壳’呢?”又说:“你当过镇守使,当过军长,为何现在不穿皮鞋穿草鞋,当了共产党。落得赤手空拳,你还图什么?”贺龙铿锵有力地回答他道:“我贺龙找真理,找个好领导,找了半辈子,现在总算找到了,就是我的脑壳砍了,我也要跟共产党走到底。”并大声说,“要吃辣椒不怕辣,要当红军不怕杀,一心跟定共产党,脑壳掉了碗大个疤。你们看着吧,共产党一定会成功,蒋介石一定会垮台!”

贺龙就是带着这样一股坚定信念,回乡发动群众,在民众的拥护下,终于又拉起了一支革命武装。此后,虽屡遇挫折,但他始终坚定地跟着共产党革命。他的党性非常强,特别是他担任红三军军长时,夏曦执行“左”倾路线,以“肃反”为名,杀害了不少革命干部和战士,包括他的战友段德昌等高级干部都未能幸免。贺龙那时非常痛苦,也曾和夏曦争执过,但他最后却只有服从,因为夏曦是中央代表,有最后决定权力。1934年10月,红三军与红六军团会合后,任弼时担任了红二军团的政治委员,并按中央决议纠正了夏曦的“肃反”错误。

贺龙一生多次找党,这是他唯一的追求,他自己曾说“我是在共产党最背时的时候参加的”。“有的材料写着我七十次找党,……没有七十次,恐怕也有几十次吧。”

笔者曾谒天子山贺龙铜像,作诗曰:顶天立地一英豪,俯视群峰面含笑。两把菜刀劈旧宇,一杆红旗卷新潮。跃马横刀鬼神泣,卫国保家江山娇。年年春色花如故,唯见青山上九霄。

猜你喜欢

贺龙共产党革命
共产党为人民百年千年万年
共产党是好琴手
共产党一心为中国
十谢共产党
贺龙的《告全体官兵书》
贺龙与川藏公路的修建
贺龙两救警卫员
贺龙:『把敌人多背点过来』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