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器”与“艺”的博弈
——中国当代建筑问题的文化解读

2010-09-06杨昌鸣滕军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00072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山东青岛266071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10012青岛市规划局山东青岛266071

关键词:建筑师日本建筑

杨 涛,杨昌鸣,滕军红(1.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00072;2.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山东青岛266071;.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10012;.青岛市规划局,山东青岛266071)

“器”与“艺”的博弈
——中国当代建筑问题的文化解读

杨 涛1,2,杨昌鸣3,滕军红4
(1.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2.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3.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100124;4.青岛市规划局,山东青岛266071)

文化是现象背后看不见的手。对当代中西建筑碰撞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的角度与深度进行解读十分必要。通过中西建筑文化的比较指出: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质是“器”,“器”的定位是“室”用,是实用;西方A rchitecture的定位是“器艺”,是实用与艺术的并重。对中国当代建筑在功能与形式的关系、“美”与“非美”观念、回归传统的倾向、经济因素与建筑精神、原创与中国建筑大师的培养进行了文化解读,并对日本建筑的现代化历程进行了剖析。指出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必须依靠中国本土建筑师的努力,做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髓与现代精神的融合。

建筑;文化;器;艺术

引 言

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后,应中国政府邀请,美籍华裔世界级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了著名的北京香山饭店。这个具有超前意识的建筑名作提醒中国建筑师,在努力学习西方建筑技术的同时不能遗忘传统,中国建筑作品要汲取传统精华。这一事件的另一层意义在于它传递出中国政府在建筑设计领域对外开放的信息[1]195。此后,越来越多的境外建筑师获得了到中国开展业务的机会,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形成热潮。

从保罗·安德鲁的国家大剧院(999年7月)到库哈斯的CCTV大楼(2002年12月),从赫尔左格与德梅隆的“鸟巢”到澳大利亚PTW公司和ARUP公司的“水立方”,再到诺曼·福斯特的首都机场新航站楼……“洋设计”几乎囊括了当代中国所有国家级大项目的建筑设计。美国某著名杂志评选出的“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中有三座中国建筑,但均为“洋设计”。荣膺“世界十大建筑奇迹”并未给素来渴望奇迹的中国人带来自豪感,因为这些建筑的设计者都是外国人。国内众多业内外人士对这些新奇的、不可思议的建筑物持有强烈的怀疑态度,认为中国正在成为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外国建筑师的作品正对中国的城市文化带来损害。

文化是现象背后看不见的手。对当代中西建筑碰撞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的角度与深度进行解读十分必要。英国学者巴格比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成员内在和外在的行为规则。”内在行为规则是指人的思想方式,外在行为规则是指人的行为方式。中西文化的不同就在于彼此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不同。当代建筑文化碰撞中,中西方对相关重要建筑问题的认知在思想方式与行为方式两方面也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

一、“器”与“艺”的含义比较

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表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质是“器”。“器”的定位是“室”用,是实用。

A rchitecture在《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中的解释是:the art and science of building,inc luding itsm ak ing,p lanning and decoration。中文的确切翻译应当是:房屋的建造、设计与装饰的艺术与科学。A rchitecture具有art与science两个基本属性,是art与science的统一,二者不可分割。西方A rchitecture的定位是“器艺”,是实用与艺术的并重。

梁思成说过:“直到20年代后期,中国的知识分子才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建筑艺术的重要性决不低于其书法和绘画。首先,有一些外国人建造了一批中国式建筑;其次,一些西方和日本学者出版了一些书和文章来论述中国建筑;最后,有一批到西方学习建筑技术的中国留学生回到国内,他们认识到建筑不仅是砖头和木料而已,它是一门艺术,是民族和时代的表征,是一种文化遗产。于是,知识阶层过去对于‘匠作之事’的轻视态度,逐渐转变为赞赏和钦佩。但是要想使地方当局也获得这种认识,可不是容易的事,而保护古迹却有赖于这些人。在那些无知者和漠不关心者手中,中国的古建筑仍在不断地遭到破坏。”[2]448

1875年之前,西方没有一本全面论述中国建筑方面的著作,只是在有关中国的描述性著作中对中国建筑的一些明显特征作了概括总结。费尔居松(Fergusson)写道:“中国很少有值得能够称之为建筑的东西。”与中国学者将中国古建筑难以保存的原因归于木结构的耐久性不足不同,他把中国没有建筑遗迹的原因归之于中国人不是没有这方面的保护能力,而是缺失这方面的欣赏品位[3]337。

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在装饰艺术与工艺技术方面表现出了令人崇拜的天才和技巧,欧洲人和美国人从第一次与中国人接触时起就对此赞叹不已。早期的西方商人带着中国物品回到他们的祖国,有瓷、景泰蓝、象牙、木和玉的雕刻品、刺绣和丝绸等。1851年和1862年在伦敦、1867年在巴黎、1873年在维也纳、1876年在费城分别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展出了中国最好的艺术品,包括绘画和雕刻艺术品,以及各种工艺品。这些展览在很大程度上把中国艺术介绍到了西方,并使景泰蓝一类的工艺在西方广为传播[3]341-342。中国传统建筑所体现出的独特艺术韵味,主要是来自中国传统高水准的手工艺水平。

在中国历史上,早期的画家与工匠的社会地位一样,都是手艺人。但到后来,“文人画”的出现,文人士大夫直接从事绘画创作,所谓“写胸中逸气”,文人士大夫作画相互应酬,并撰写文章广为流传,大大抬高了绘画的地位,从而使绘画成为了艺术。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传统中国儒家思想重“道”轻“器”,视“器”为末技,工匠的社会地位很低。这种思想的影响,至今并没有完全根绝[4]。当代中国建筑有“工”无“艺”,建筑物(buildings)多于建筑(architectures)。“器”的品质低下,令人担忧。

二、相关建筑问题的文化解读

1.功能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形式概念和形式美学西方美学史是它的故园,虽然是“舶来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美学史上没有关于形式的美学思想。中国形式美学中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是建立在“内容决定形式”这一基本观念之上的,辩证地分析两者的关系最终还是归结到“形式为内容服务”上。如“意象俱足”(薛雪:《一瓢诗话》)、“形神无间”(陆时雍:《诗境总论》)、“情景交融”(方东树:《昭昧詹言》)的根本在“意”、“神”、“情”,而不在“象”、“形”、“景”。中国美学在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的论述中隐含着一条总纲:内容是首要的,形式是次要的,中国美学是“内容的美学”。

西方美学中“形式”概念具有更宽泛的含义,它被提升到宇宙和美的本体或本质意义的层面:在柏拉图那里,它是派生万物的“理式”;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它是万物生成和发展的存在、动力和目的;在康德那里,它又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先验图式……这些丰富而复杂的含义,是中国美学“形”的观念所绝对没有的。中国美学中的“形”、“神”关系,只是西方形式美学中的一个方面。整个西方美学就是以“形式”为核心的美学,即“形式的美学”[5]。

有当代学者根据外表和内在将人分成四类:一是外表内在俱佳;二是外表好,内在不好;三是外表不好,内在好;四是外表内在都差。中国人排序中,第一位的往往是外表不好内在好,排在最后的是外表好内在不好,因为中国人非常憎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那一类人,认为他们无可救药,比那些一眼就能看穿是坏蛋的人更有魅惑力,危险性更大。而西方人将外表内在俱佳排在第一位,将外表内在俱差排在最后,认为外表好内在不好的人至少还有一点外表好。以此类比喻建筑功能与形式的关系,中国人最反感重形式轻功能的建筑,喜欢重功能轻形式的建筑;西方人则最喜欢功能与形式俱佳的建筑,不反感建筑重形式。中国人认为功能才是内在,是重点;西方人则认为功能和形式都是内在,都是重点。

对CCTV大楼所引起的功能与形式的争论与批评,库哈斯解释说:“对CCTV大楼的批评,可能是两个方向,老一代建筑师从功能上谈自己的观点,年轻人从社会主义的角度讲它是浪费的,而我们被夹在中间。作为建筑师,我希望被暴露在媒体的面前,也暴露一些我对中国问题的看法。老一代的保守主义与新一代的怀疑主义已共同掀起30米高的巨浪,我的恐惧正来自这里。”他认为:“第一,这是一个理性的建筑;第二,它是有创造性的建筑;第三,它是连续的、整合的创造;第四,它要揭示惊人的美。”[6]

路易斯·沙利文的名言:“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 s Function),由于契合了中国的国情与建筑文化的诉求,一直以来在中国影响巨大,但这并不是西方建筑界关于功能与形式关系问题的全部。赖特就认为,很多愚蠢的形式主义建筑都标榜着这一口号,这是被大量滥用的口号。在诗一般的想象与功能共同发展,同时形式在对功能毫无些许破坏而且有所超越的情况下,“形式追随功能”在精神上就变得毫无实际意义,成为一句陈腐的词句。只有当我们说成或写成“形式与功能是一个整体”时,才是一句有意义的口号,而如今“形式追随功能”这一口号反成了国际性的建筑贫瘠和单调的通行证[7]。从一定意义上讲,库哈斯的CCTV大楼似乎提醒我们,当代中国建筑界需要重新全面地审视建筑的功能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2.“美”与“非美”观念

中国美学史上,一直存在着一种“非美”主义的传统,美的地位始终不高。在美与质的关系中,美处于质之下;在美与善的关系中,美处于善之下;在美与道的关系中,美处于道之下。更有甚者,许多人竟以美为不祥之物,为祸媒。人不应该接近美、追求美,应该与美保持某种距离。

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声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先秦道家美学对“美”进行了直接的否定,并进一步指出了“美”的负面危害。技艺过分精巧,在中国古代称之为“奇技”、“淫巧”,生产的物品为“奇器”。为严格封建等级制度,巩固封建王权的统治,封建社会禁止这些东西的制作。《礼记王制》中明文规定:“作淫声、奇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明代万历二年(1574)进士吕坤(1536—1618)在其《呻吟语》一书中明确指出:天地间之祸人者,莫如“多”;令人易多者,莫如“美”。美味令人多食,美色令人多欲,美声令人多听,美物令人多贪,美官令人多求,美室令人多居,美田令人多置,美寝令人多逸,美言令人多入,美事令人多恋,美景令人多留,美趣令人多思。皆祸媒也。不美则不令人多,不多则不令人败。予有一室,题之曰“远美轩”,而匾其中曰“冷淡”。

而在西方美学中对“美”的认识却不同于中国传统美学。古希腊人对于“美”有着一种狂热的宗教般的情感,他们自称为“最爱美的人”,是“美的信徒”。为了追求美,他们不惜放弃王位,发动战争。古希腊人所欣赏的美,是一种单纯的美,它不包含一丝一毫“丑”的杂质。柏拉图说:这种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添的。它不是在此点美,在另一点丑;它也不是随人而异,对某些人美,对另一些人就丑。忒拜城的法律明文规定:不准表现丑!在古代希腊,美成为一种宗教,令人狂热地崇拜,狂热地追求。“美”高于“丑”,也是西方古人的一个共识[8]。

在感情表达方式上,中西方也存在差异。中国审美的思维方式强调意会性,西方则强调直观性。中国人喜欢细腻含蓄的倾情,西方人则直接表露。“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中国诗寥寥数十字,却表达出比西方长诗更高的意境,对西方人来说这是很深奥且难以理解的东西。中西审美的碰撞是“林黛玉”与“维纳斯”的会面,是“美”与“非美”的碰撞。当“洋设计”以直白的美感、创造性与想象力的作品呈现在世人面前时,国人所表现出的“叶公好龙”般的惊愕,是情理之中的事。

3.回归传统的倾向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古的民族,中国人有喜欢向后看的倾向。儒家思想是一种向后看的思想,孔子生当乱世,周游列国,见八十君而不被重用,在现实中找不到经世济民的出路,于是回头走入历史,缅怀过去的盛世。在孔子及其儒家思想中,三皇五帝的时代是最理想的社会。道家在向后看方面,比儒家思想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道家由于看到文明社会的种种弊端,转而向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式的原始共产社会。在庄子的饱蘸诗意的笔下,原始社会显得美妙无比,成为最美好的理想生存状态。在儒道两家向后看思想的引导下,中国人形成了一种贵故贱今的守旧观念。政治上的“法先王”,人事评价上的“厚古薄今”,价值判断上的“今不如昔”,都是贵古贱今观念的体现。人们选择遵从既有规矩的习俗,恪守传统的理法,维护旧有的制度,践行祖传的习惯[9]。

法国美学家丹纳说:“一个民族的特性尽管屈从于外来的影响,仍然会振作起来,因为外来的影响是暂时的,而民族性是永久的,来自血肉、空气和土地。”美国诗人惠特曼说:“最伟大的诗人根据过去与现在构成将来的一致”。其实,就回归传统而言,本身并无对错。关键在于能否做到对传统文化去伪存真,得其精髓,扬弃糟粕。但历史地看,我们每一次回头都是重蹈覆辙的错误选择,当代的回归需要突破这一历史的怪圈。

梁漱溟认为,西方哲学是一种向前看、向外看的哲学,建筑师与理论家推陈出新,打破既有规则和形式,创造新的建筑艺术和理论的冲动与要求十分强烈。“洋设计”带给我们西方建筑世界许多前卫的、新锐的、先锋的哲学思考,让人们知道了原来还可以有这样超凡脱俗的思维方式。在全球化的今天,一味回归传统的中国建筑之路是行不通的,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必须融入世界建筑的潮流之中,实现发展中的融合。

4.经济因素与建筑精神

当代中国经济实力日益雄厚,但也面临着资源紧缺难题。鉴于建筑“凝固的音乐”的实现需要“凝固的财富”的强大支撑,必须考量经济因素的制约与建筑精神间的平衡[10]。

一直以来,经济因素与建筑精神的关系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课题。公元前1250年,希腊迈锡尼城开始建造自己的城门,城门是人们对于城市的第一印象,因此,必须象征着它的地位与财富——3000年后,中国也建造了一座“城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T3航站楼,它和迈锡尼城的狮子门一样,也是这个城市和国家成就的象征。T3航站楼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象征,象征着中国向世界敞开的大门。它明亮、开阔,功能齐全,令人心动。无论你身处航站楼的什么地方,日光都可以透过天花板照射进来,处处都有自然光。晚间,航站楼所呈现的则是红、黄、橙色的灯光,这正是中国和北京的颜色。T3航站楼比伦敦希思罗机场所有航站楼面积还要大,这一世界最大建筑的建设工期也创下了最短纪录,楼内的设计处处体现着人文的气息。整个机场的“风水”布局给人以宁静和温暖的感觉,到达区向前伸展,融入周围开阔的环境中,寓意欢迎远方的客人,这与纽约或者洛杉矶的机场形成鲜明的对比。美国许多重要城市的机场都已破败,走进那些地方真让我们感到悲哀。似乎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新世界领导者错过了前往下一站的航班[11]139-140。

2010年1月4日,世界最高的阿联酋迪拜塔揭幕。参与设计迪拜塔的土木工程师比尔贝克说:“我们原以为,它会略高于当前世界最高楼的台北101大楼(高度为508米),但开发商艾马尔地产不断要求我们增加设计高度,连我们也不知道最后能高到何种程度。我们像调试乐器一样调整设计,高度不断的提升,最终楼高远超出我们预料”。迪拜塔造价15亿美元,高度达到828米(图1)。

水晶宫与埃菲尔铁塔是世博会历史上的里程碑式建筑,它们对于近现代建筑技术的变革,开现代建筑运动之先河方面也是一面旗帜。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世界盛会,也是展示当代中国人气度、智慧与综合力量的盛会,中国馆的方案同样也必须担负体现当代中国精神的重任(图2)。

图1 迪拜塔

图2 上海世博会中国

有专家说:“不要出现央视新址这样不负责任的建筑。中国现在还没有富的不在乎这五十亿。”但也有专家说:“我们能说埃菲尔铁塔的钢应该用那么多吗?作为建筑,它的实用功能实在微不足道”。用实用率与回报率的经济观念来品评悉尼歌剧院的得失也未必妥当吧?实际上,建筑文化中一直存在着经济因素与建筑精神的博弈问题,对经济因素与建筑精神的取舍也反映出不同文化的差异。

5.原创与中国建筑大师的培养

2006年12月20日,马达思班建筑事务所总建筑师马清运出任美国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南加州大学教务长M ichael Jackson说:“马清运是中国的世界级建筑师,拥有全球视野,南加州大学第一次聘请非美国籍人士担任这一职位是个突破传统思维的决定”。在此之前,北京大学建筑中心主任张永和出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2006年3月28日,时年34岁的马岩松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建筑师,获奖作品是位于加拿大米西索加市的一栋五十六层的住宅楼。因为建筑曲线曼妙,一些评委把它称为“玛丽莲·梦露大厦”(图3)。马岩松解释说:“我在设计的时候并没有想到玛丽莲·梦露或者其他女性的身材,我只是想设计出不规则的形状。”2002年,马岩松在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硕士毕业后,曾在多家著名公司工作:纽约的埃森曼建筑事务所(Eisenm an A rchitects)、伦敦的哈迪德建筑事务所(Zaha Hadid A rchitects)等,之后又回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2004年,他成立了马岩松建筑设计事务所(MAD)。梦露大厦方案获奖后,他又获得了2006年度纽约建筑联盟的青年建筑师奖,而且作品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题为“MAD在中国”。

图3 马岩松加拿大米西索加市住宅楼

马岩松说:“中国正在建设的建筑缺乏自己的文化底蕴。”在人们都谈论奥运会时,马岩松却说“那不是我们真正的未来。如果社会发展过于迅速,过于关注眼前的东西,那么问题就会出现”。他见过太多抄袭西方的高层建筑,它们设计保守,一味追求低成本、高效率,殊不知这是以灵感和创新为代价的。马岩松希望放弃方方正正的直立摩天大楼模式,寻找线条更加流畅较少呆板的建筑形式,能够更好地考虑人口密集、资源短缺的现代中国城市特点,希望中国能有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11]118-119。

三、日本的经验

整个日本的文明都是通过向外“借”,同外来文明的协调、融合和磨合而发展起来的。先是向中国借,后是向西方借,拿来,经过挑选,得到适合本民族的东西,这便是“外为日用”。明治维新(1867—1868)以前,日本一直受中国传统文明的影响。6世纪中叶正是中国的隋朝时期,佛教从中国传到日本,中国的建筑艺术随着佛寺建筑也在日本广泛流传,这在日本建筑语言中被称为“汉魂”。日本建筑史中有一个术语叫“和样构造”,意思是“日本传统建筑语言的结构”,其实是指木结构。它深受中国隋、唐时代木结构建筑的影响。有些西方学者甚至认为,日本在这方面所掌握的技术超过了他的老师——中国。

明治维新后,日本为缩小同西方列强国家的差距,又经历了一个相似过程。通过大量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同时,大量翻译出版西方各种著作,来提高整个文明水平,满足日本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的兴趣和要求,完成日本国家的现代化,这也正是日本近现代建筑崛起的大背景。1854年,日本开始打开国门,结束了长达二百多年的锁国政策,西方建筑也渐渐出现在日本列岛。首先是一些港口城市,如长崎、横滨和神户。不久,西方人的教堂和墓地也开始出现。

在日本近现代史上,日本人对西方文明始终有一种高明而敏锐的鉴别力,比中国人更容易产生热情和积极性的反应。日本人学什么像什么,日本也是西方最好的学生。当时,一位日本学者写道“谈到漂亮的建筑物,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与英国相比。在制造精美产品方面,也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得上英国”。对伦敦、巴黎和阿姆斯特丹的赞美,这位日本学者用了“出类拔萃”这几个字,其中当然包括建筑艺术。对西方人的入侵,清朝时中国人的反应完全不同于日本人。鸦片战争前后这段时期,满清皇帝拒绝“西方蛮夷”的任何东西,日本人的心态则全然不同。当时(1868年)的日本天皇主张“破除旧习……求知于世界”。这其中就包括建筑——新的建材(钢铁、水泥)和新的结构技术,以及培养日本自己的建筑师。

明治维新不久,日本政府聘请了大批西方专家帮助日本现代化,日本几乎是强制性地自上而下学西方。在19世纪日本建筑史上有两件大事:首先是政府聘请了一批西方建筑师,帮助日本引进西方建筑文明;其次是日本人第一代建筑师在西方人的指导下成长起来,而过去则是中国人渡海来指导。日本曾是古代中国文明的好学生,后来又是西方文明的高才生,建筑领域的表现是很典型的。日本人设计的西洋建筑也不逊色于西方,这种“先学习后超过”的精神一直是日本的立国之本。尽管日本人的“原创性”少,但能修改、改进别的民族文明,使之发扬光大,这是日本的本事[2]195。

经过长时间学习与积累,日本建筑终于走上了自己的现代化道路。1964年东京奥运会、1970年大阪世博会和2005年世博会建设项目的设计几乎全由日本本土建筑师承担。日本政府有意识地把各种盛会变成培养本土建筑师的舞台,通过一次次的实践,造就出许多国际级的建筑大师。如今,在世界建筑舞台上,即便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竞争中,都有日本建筑师的身影。虽然,日本模式并不能完全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国家的模仿范式,但其中一些经验还是值得借鉴。

结 语

贝聿铭说:“中国的建筑已经彻底走进了死胡同,建筑师无路可走。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建筑师们会同意我的看法。他们不能重返旧世的做法。庙宇和宫殿的时代不仅在经济上使他们可望不可及,而且在思想上不能为他们接受。他们尝试过苏联的方式,结果他们对那些按苏联方式建造的刻板建筑物深恶痛绝。现在他们试图采纳西方的方式。我担心他们最终同样会讨厌我们的建筑……我希望尽浅薄之力报答生育我的那种文化,我希望能尽量帮助他们找到新方式……那将是一种能被全国各地的建筑师以多种途径加以再现的方式。我认为,那是形成一种崭新的中国本土建筑风格的唯一手段,这就是中国建筑复兴的开端。”[1]208

据统计,中国现在每年新建的房屋面积占到世界总量的50%。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的建设基本是在简单地拷贝、抄袭西方模式。当代建筑界浮躁的心态导致我们对西方的东西缺乏深入的研究,只是在一味盲目地抄袭,抄来了大量西方的“垃圾”。同时,也缺乏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髓的研究、梳理与挖掘,想当然地认为传统的建筑文化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的要求,它们已过时、落伍。而从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实践看,他们已经完成了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化诠释。

意大利65工作室(STUD IO65)负责人Franco建议:“不要把国外的建筑模式直接照搬到中国。但是要观察你的国家,每天都有新的变化,用你们像孩子一般好奇的眼睛去解读这种变化,并且用自己的想象力去预测和分析将可能会成为在你的国家在国际被作为标志形象的未来潮流”。怎样把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精髓演绎到今天?怎样建设出具有中国魂魄的当代本土建筑?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完全依赖外国人的帮助,只能由中国建筑界自己坚持不懈地研究、探索与实践来加以解决。

[1]廖小东.贝聿铭传[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

[2]赵鑫珊.建筑:不可抗拒的艺术(下)[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3][美]马森.西方的中华帝国观[M].杨德山,等,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

[4]张道一.造物的艺术论[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1989:47-50.

[5]赵宪章.西方形式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28-34.

[6]王军.采访本上的城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43.

[7][美]F.L.赖特.建筑的未来[M].翁致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295-297.

[8]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39-148.

[9]张平治,杨景龙.中国人的毛病[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36.

[10]吴焕加.标志性建筑50年——当代中国建筑艺术风尚的嬗变[J].建筑师,2009,(2):5.

[11][美]约翰·奈斯比特,[德]德多丽丝·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9.

Con test between Con ta iner and A r t:Cu lture In terpreta tion of the Prob lem s in M odern Ch inese A rch itecture

YANG Tao1,2,YANG Chang-m ing3,TENG Jun-hong4
(1.Schoo lofA rchitecture,Tian jin University,Tian jin 300072,China;2.SchoolofA rts,Q ingdao University, Q ingdao 266071,China;3.College of A rchitecture and U rban Plann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 logy, Beijing 100124,China;4.Q ingdao U rban Planning Bureau,Q ingdao 266071,China)

Culture is the hidden hand inside the phenom enon.It is necessary to interp rete a seriesof conflicts between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theW estarchitecture caused by culture difference.Comparing Chinese Culturew ithwestern cu lture, we can see that the co re ofChinese culture is"container",which orientsutility;and the co re ofwestern cu lture is"container and art",which pays equalattention to utility and art.Thispaperhasgiven culture interp retation of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in five aspects:the relationship of function and form,the ideaof aesthetic and nonaesthetic,the tendenceof returnning to tradition,the econom ic facto r and architecture sp irit,originality or creativity,and the training of Chinese architectm asters.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themodernization course of Japanese architecture,and points out that the w ay to develop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shou ld rely on the effortof Chinese native architectsand the syncret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architectu re cu lture and themodern sp irit.

architecture;cu lture;utility;art

TU-80

A

1009-1971(2010)04-0015-07

[责任编辑 袁晓霞]

2010-01-20

杨涛(1969-),男,山东招远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从事建筑历史及理论研究;杨昌鸣(1957-),男,四川泸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建筑历史及理论研究;滕军红(1968-),女,山东招远人,副总工程师,博士,从事城市规划研究。

猜你喜欢

建筑师日本建筑
胖胖的“建筑师”
日本元旦是新年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探寻日本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黄金时代》日本版
当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