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届中国国际乳酸菌及发酵乳制品加工技术创新学术大会在内蒙古召开

2010-09-06马武松

中国科技产业 2010年8期
关键词:乳业乳制品乳酸菌

■ 本刊记者 马武松

第一届中国国际乳酸菌及发酵乳制品加工技术创新学术大会在内蒙古召开

■ 本刊记者 马武松

乳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东北农业大学校长李庆章教授(左一),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国际交流部主任郭玲(左二),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鹏(左三)一行,在内蒙古伊利集团调研

为搭建国际产学研合作重要平台,共同促进我国乳酸菌和发酵乳产业的发展,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大力支持下,第一届中国国际乳酸菌及发酵乳制品加工技术创新学术大会于2010年8月7-8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国际交流部主任郭玲,国家乳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东北农业大学校长李庆章教授,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牛广明,内蒙古科技厅副厅长马强,内蒙古农业大学校长李畅游教授,亚洲乳酸菌学会会长、新加坡大学Lee Yuan Kun教授等来自海内外的嘉宾、专家学者共200多人参加大会。会议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内蒙古乳酸菌学会会长张和平教授主持。

报告会上,与会专家从各自研究领域对乳酸菌及发酵乳制品加工技术进行了阐述。新加坡国立大学Yuan-Kun Lee教授就利用肠道菌群与饮食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善人体健康进行了重点介绍。加拿大McGil大学Byong H. Lee教授作关于“乳酸菌和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的分子动力学和健康益处”的报告。报告主要研究了乳酸菌产生的氨肽酶的特性,通过对菌种的优化,乳酸菌产生的肽酶可以促进契达奶酪的成熟。来自山东大学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孔健教授则从转基因的角度,谈到使用多种思路和手段进行乳酸菌表达载体构建的可能性。

据了解,近10年来,中国发酵乳制品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大约在15%以上,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会保持这一增长速度。但是,目前我国用于发酵乳制品生产的乳酸菌菌种和发酵剂全部采用国外产品,如丹麦的丹尼斯克公司、科汉森公司,荷兰的DSM公司等。这不仅造成产品成本高,更重要的是,长期下去必将制约我国乳酸菌产业和发酵乳制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领域基础研究积累不够,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满足不了企业高速发展的需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制定长远的战略目标,加强乳酸菌菌种和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发。

本次大会由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国家乳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内蒙古自治区乳酸菌学会共同主办。

book=62,ebook=77

猜你喜欢

乳业乳制品乳酸菌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
酸和盐胁迫对乳酸菌活性的影响
2018年1~2月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长8%
全球乳制品交易价格指数上升3.1%
通过乳制品源头控制提高原料奶品质的措施
酸奶是坏了的牛奶吗
产品创新为乳业增添新活力
乳酸菌成乳品市场新宠 年增速近40%
乳业两巨头缠斗中共进“500亿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