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与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2010-09-06刘冰
刘 冰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我国人口与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刘 冰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的要:本文以中国实际为例,对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现状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劳动力流动、企业区位选择与产业聚集,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增长效应,劳动力流动对我国区域差距的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就业效应,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回流及价格区域传递效应等五个方面得出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经验性结论,从而对我国未来劳动力流动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就推动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劳动力流动 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差距 就业
当现代增长理论的出发点——新古典增长模型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的源头不外是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加以及技术的进步,而这其中又以人的因素为首,在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增长动力本质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各地区初始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均物质资本存量比例的不一致,导致了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不一致,形成地区性收入差距;而收入差距的扩大又加剧了人力资本的流动,由低收入地区流向高收入地区,进一步促进了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因此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就从分析我国人口和劳动力流动及区域经济增长的现状入手,通过实证分析探索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对推动劳动力流动的发展战略提出建议。
1、我国人口与劳动力流动的现状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显现,从原来的隐性失业转变为显性剩余。但当时区域间人口及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受到两重障碍的阻挡:一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增长模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较弱;二是计划配置劳动力的体制为劳动力在产业间和区域间的转移设置了牢固的樊篱[1]。寻求出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借改革开放之初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供应不足的状况,办起了乡镇企业,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地流动与转移,也就是所谓的“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乡镇企业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或服务,同时经营自己在农村的土地,形成了所谓“亦工亦农”的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特有现象。随着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造成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从1984年国家放宽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的政策后,由于劳动力区域流动“推力”与“拉力”的共同作用,导致我国区域流动的人口达到3058万人,其中有1300万人从农村流向城市。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我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阶段,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的数量以每年1000多万的速度递增。到1995年,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规模已接近5000万人,占到农村劳动力14%的水平,其中约有2000万人是跨省流动。形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从中西部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与流动阶段。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显示,跨省及本省跨县市流动人口的数量已经达到7875.65万人的规模。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及农业部等部门的统计,2002年农村劳动力的区域流动规模已经达到约9460万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具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2、我国人口与劳动力流动的特征
根据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分析相关统计年鉴的数据我们可以逐步揭示了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一些特征:
首先,劳动力流动的数量快速增长。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户口在外地的人口数仅为657.5万人的规模,到2002年已达9460万人的规模,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劳动力流动的区域流向特征。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出的主要动机是区域之间的经济收入差异,那么,经济较发达与收入水平较高的城市与沿海发达地区,则是农村劳动力流入的主要区域。
第三,人口与劳动力流动的距离特征及运输特征。从流动人口省内与跨省份流动的方向看,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东部以北京、江浙沪、广东为主的三个核心劳动力流入区,西部以四川、云南、新疆为主的力次级流入区。以这些核心劳动力流入区为中心,逐渐吸引了距离临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而铁路运输的低成本性,也成为劳动力运输的主要方式。
第四,劳动力流动的外出方式特征。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用工信息的缺乏及农村劳动力掌握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不足等原因,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外出仍具有典型的“网络”效应,即通过亲缘、地缘关系而形成的劳动力流动链条效应非常明显。
第五,劳动力流动人员的就业结构特征。从农村流动劳动力所从事的行业或职业来看,主要是制造业、建筑业、商贸及社会服务等行业。以上海外来流动人员所从事的行业看,制造业、建筑业与商业是外来流动人员所从事的主要行业,三大行业基本占据了整个外来流动人员75%左右的水平,而商业服务、餐饮服务与居民服务三大服务行业也已达到近30%的水平。
第六,劳动力流动人员的教育结构。如果以初中为界限作为划分技能型劳动力与非技能型劳动力的标准,那么迁移人口中非技能型与技能型劳动力的总体状况为3.1:1,流动人口中非技能型劳动力与技能型劳动力之比达到了6:1,比迁移人口大约3:1的比例高出了近一倍,这也说明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吸引外部劳动力的一个特征:尽管高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流动占据了一定比例,但低教育程度的非技能型劳动力流动的增长速度要远远快于较高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流动。
第七,流动区域中流入与流出的非对称特征。从总体水平来讲,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最主要的劳动力流入区域,其流入人口数量与流出人口数量之比的平均值达到8.94,大约是中部地区的16倍,西部地区的4倍,如果东部沿海地区不包括广西的话,其均值达到9.74。
第八,我国劳动力流动的阶段性特征。从上面劳动力流动的区域不对称与流入流出非对称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流动的阶段性特征,也即我国劳动力流动仍处技能型劳动力与非技能型劳动力同向快速流动的阶段。
3、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3.1 劳动力流动、企业区位选择与产业聚集
劳动力作为生产的基本要素,其流动影响到企业的区位选择进而影响到产业布局。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劳动力流入的主要地区,随着劳动力的流动,其所占主要工业行业企业数量的比重基本呈上升趋势,诸如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企业数量更是占到86%以上的比重,而以纺织行业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同样占有77%的比例,甚至还呈现出上升态势。当然,对于资源性行业,由于沿海地区较少资源基础,使得沿海地区诸如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烟草加工业等行业企业的数量较低[2]。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的大量流入,同样为寻求较低劳动力生产成本的外资企业的进入提供了前提条件,沿海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基本占据了全国90%的水平。外资企业的进入为该地区经济增长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基础,这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外来劳动力的流入。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企业区位选择的区域集中及其较高的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预期,必然会进一步吸引劳动力生产要素及其它生产要素的大量流入。劳动力的流动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也抑制了工资的快速增长,而且,沿海地区非技能型劳动力的大量供给,还使得沿海地区的传统工业无法实现区域的梯度转移,进而出现了沿海地区高科技产业与传统产业并存及高科技产业与传统工业共同聚集的状况。
3.2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增长效应
由于我国劳动力主要流出地区具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果以此为前提,那么劳动力的流出对于劳动力流出地来说,应该说具有极低的影响。所以,对于劳动力流动区域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重点放在分析劳动力流动对劳动力流入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上。我们将以上海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模型,详细分析劳动力流动特别是外来劳动力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作为生产函数:
其中,Y为国内生产总值,L表示从业人员,K为资本总数,α、β分别表示国内生产总值的劳动力弹性(就业弹性)与资本弹性。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则得:
利用索罗增长公式y=λ+αk+βl,我们就可以得出上海劳动力就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由于本文的研究只是为了反映劳动力就业及相应外来劳动力对上海经济增长的大体贡献情况,为了测算的简便,我们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即产出的劳动力与资本弹性之和为1,也即α+β=1,那么,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关系式中可以得出下式:
两边取对数后,得出:
那么,对上述公式作回归分析,从而得出α的参数估计值,然后利用索洛增长速度公式y=λ+αt+(1-α)k,同样可以得出劳动力就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然后,假定从业人员即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是同质的,进而可以根据外来劳动力就业情况及占总体从业人员的比重,测算出外来劳动力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如下式所示:
其中,Lm表示外来劳动力的就业数量,包括迁移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劳动力从业人员数量,其他字母的表示含义与前面类似。
根据上述公式,本文首先对1979-2000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对模型进行了调整,采取1979-2000年时间阶段的α值,即α=0.197 141,得出结论如表1。
表1:外来劳动力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
从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外来劳动力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状况。上海2000年10.8%的增长水平中,有11.75%的比重是由外来劳动力所贡献的,即其中的1.27个百分点是由劳动力流动所产生。由此可见,随着上海经济的进一步扩展,“四个中心”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外来劳动力对上海经济的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也表明外来劳动力或者劳动力流动因素已经成为影响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此外,上海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战略转变及其就业弹性已经出现逐年增加的态势,从1990年的0.08逐步上升到2000年的0.68,其中,1991-2000年上海第三产业增长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43。从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来看,其长期的均值约为0.2706。如果上海GDP增长保持每年11%的增长速度,那么,劳动力的就业增长速度大约在3%左右。因为上海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93年开始出现了负增长,而本地劳动力的供给也呈现出下降态势,那么,为了支撑上海经济的增长及产业结构的进一步战略性调整,外来劳动力的流入将会对上海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3.3 劳动力流动对我国区域差距的影响
从理论上说,由于我国现在处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阶段,也即存在劳动力边际产出等于零的状况,那么,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必然对提高整个家庭收入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分析不同收入层次的劳动力流动倾向,来了解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的流动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劳动力之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劳动力流动的收入阶层状况使农村收入差距扩大,特别是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具有扩大的趋势。其次,劳动力主要流入地和劳动力流出地收入水平的相对差距略有下降,但绝对差距并没有下降,反而具有扩大的可能及趋势,这就使得落后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将继续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3.4 劳动力流动的就业效应
发达地区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导致沿海地区现代高科技工业与传统工业并存的二元产业聚集状况,使得劳动力的转移或流动替代了产业的梯度转移,使沿海地区的二元产业结构得以维系。由于本地劳动力的生活成本较高等原因导致了外地劳动力对本地劳动力竞争的相对优势,从而产生外来劳动力对本地劳动力的就业挤出或替代效应。笔者综合相关统计数据和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了外来劳动力对本地劳动力的就业挤出或替代效应的情况:
首先,劳动力流入地区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由于劳动力流人地区基本上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经济最发达的标志一个重要标志之一便是教育水平的大大提高。以上海为例,近80%以上的高中学生可以在大学就读,如果再加上高中中专、职业中专、技校等,大约90%以上的学生能够接受中专以上水平的正规教育,中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员占失业人数的比重是较低的。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外来劳动力对本地劳动力在技能要求较高的行业或职位上对本地劳动力的挤出或替代是有限的。
其次,外来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之间的就业部门结构差异。
表2: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就业部门的结构比较单位:%
由表2可以清晰看出,外来劳动力以集体企业、国有企事业、私人个体及自我雇佣为主,而城镇劳动力则主要以国有企事业部门为主,在该部门就业的比重达到69.29%,而处于第二位的集体企业只占到16.21%。那么,外来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之间的就业部门差异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外来劳动力并没有或在较低程度上对原来城镇劳动力的就业产生替代效应。
王桂新与沈建洁(2001)对上海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的就业替代关系做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他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上海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之间的就业关系,总体上主要表现为补缺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第一产业外来劳动力不能形成替代影响,能够形成替代影响的主要是第二与第三产业及相应的职业。
3.5 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回流及价格区域传递效应
因为临时性流动劳动力与流出地区之间的家庭关系,使得外出劳动力所获得的区外收入将有部分甚至绝大部分会以各种方式流回到劳动力流出地区,其产生的收入回流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外出务工经商的收入作为投资资本回流到劳动力流出地区,从而使原来的流出劳动力以资本型或投资型劳动力的方式流回,成为劳动力流出地区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途径。其次,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回流效应还体现在,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中的大部分收入以邮寄或现金的形式带回流出地区,并且这项收入已成为农村家庭收入中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由于劳动力流动产生的收入回流,进而导致本地市场需求增加与价格水平上升,产生了劳动力流动的价格区域传递效应。一方面体现在农村生产资料的购买及所产生的生产效率提高上。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外出劳动力家庭的住房建设上。无论是劳动力流动所产生的收入回流使农村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还是导致农村住宅建设的需求增加,或者由这些资本原始积累所产生的农村产业结构转换及经济增长,都将使劳动力流出地区价格水平整体上升。当然,由于外出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与劳动力流出地区整体经济状况相比较比例相对较小,从而对整体价格水平的变化影响不会很大,也就是说,劳动力流动所产生的收入回流价格传导机制对流出地区的整体价格水平影响较小,但对外出劳动力收入回流需求较为集中的生产资料价格效应及建筑市场价格效应,相对来讲则较为明显。
4.结论及建议
4.1 我国未来劳动力流动的发展趋势及相应的发展战略
现阶段,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增长及收入水平的差异,以获得高收益为目的的流动人员(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必将加快流动的速度。随着我国户籍制度及人口流动制度的逐步改革,中国将出现一个劳动力大流动的高潮,这不仅使高素质、技能型劳动力大量流动;而且由于一下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大量存在;未外出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同时也使非技能型劳动力更快速地流动。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必然趋势,东西部区域经济及收入水平的差异,使得劳动力流动已经变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内生变量。因此,在制订推动劳动力流动的发展战略是应当根据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特征和趋势,考虑到中国的发展阶段、工业化特征等因素,所以,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发展战略选择具有特定历史含义:首先,劳动力流动与中国的城市化战略相结合。其次,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
4.2 推动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劳动力大流动阶段的到来及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促进劳动力的流动。政府政策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以中等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的人力资本政策。劳动力流出省份应考虑通过教育体制的改变,加强对专业技术的教育及高级技工的教育,而不应该将教育重点放在高等教育上;全国的教育制度也应体现以就业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增长政策,而不是单纯注重大学教育或者研究生教育。
第二,劳动力流入地区的政府部门不仅应考虑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同时也应该考虑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级技工人员的引进,并且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同样面临诸如老龄化等问题,那么政府部门也应该考虑到社会各层次及各行业的服务需求,要以积极的态度吸引外来非技能型劳动人员。
第三,推进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形成劳动力流动的基础保障,促进劳动力大流动。土地作为农村劳动力与农村家庭的生活保障,对于稳定农村经济和为农村劳动力外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证。
第四,逐步打破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障碍,创建较为公平的劳动力竞争市场。逐步打破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障碍,使农民享受到同工同酬的待遇,即一种“市民待遇”,同时也使区域差距转变为城市内部差距,这有利于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差距缩小。
第五,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使诸如道路、机场等公共物品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收入更高的非农产业而实现非农就业,这就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变了农民收入的来源结构,进而提高整体收入水平;而收人水平的提高将促进有效需求的增加及市场的扩大,进一步促进非农就业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经济增长循环。
[1]经济转轨、劳动力市场发育与民工流动——中国大城市吸收农村劳动力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 1996,(5)
[2]黄晨熹.九十年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作用与趋势[J].人口研究,1998,(3)
[3]厉无畏、王震.中国沿海地区产业升级[M].上海财大,2002
[4]2003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报告——国内及国际区域合作[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蔡畴.2002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张鹤年.外来人口对上海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对策[J].研究报告,2001
The Study of Labor Mobility and Its Impact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LIU Bing
(The Management College,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China,carried out empirical analysis to labor transregional flow status and influence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 The thesis made an empirical conclusion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selection of enterprise location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regional growth effect of Labor Mobility, impact on regional disparities of Labor Mobility, Labor Mobility's employment effect, and the recycling of income and price pass-through effect of Labor Mobility. And then makes predictions about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Labor Mobility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bout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romote our country's Labor Mobility.
Labor Mobility;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Employment; Regional Disparities
book=43,ebook=1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项目号2007RKB152)成果。
刘冰(1974-),男,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