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同题异教”再看“离子反应”的教学
2010-09-05程文静
程文静
(江苏省江宁高级中学 江苏 南京 211100)
为具体落实教学工作以“课程、课堂、课管”为中心,着力优化教学过程,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我校于去年9月开学初提出 “同题异教”赛课方案。“同题异教”就是相同的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根据各自不同的教学经验和情感体验建构不同个性的教学设计,呈现不同风格的课堂教学。根据当时的教学实际,我校化学组选择了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2课时)为“同题异教”的课题。从教材的体系看,本节内容是学生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知识、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所以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同时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难点,所以这节内容的重要性不可小视。
下面列出几位教师针对本节内容中的一些重点知识采取的具有代表性的处理方法,并能结合学生当时的表现进行探讨和反思,希望能为我们以后的教学尽微薄之力。
学生师1:复习电解质的概念,并进行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选择,然后直接引入离子反应的概念。概念简单带过并无过多强调。 学生反应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上课教师教师讲解概念时,学生点头称是。但是对于练习中的离子反应的判断学生表现出混乱不清。师3:复习电解质的概念,然后由实验引入新课,并通过对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的分析得出离子反应的概念,后无过多强化。师2:复习电解质的概念,进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然后引入离子反应的概念,并对概念进行详细的描述,最后进行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的判断选择。由实验引入新课,并引入离子反应的概念,学生兴趣较浓,掌握程度也较好。
一、离子反应的概念
1.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
从以上可以看出,三位上课的教师都比较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在引入离子反应之前,都能先复习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但是个人觉得这里还可以复习一下前面学习的物质分类的方法,可以从化学反应分类的角度给离子反应一个定位,强调离子反应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的分类,这样可能更有利于学生的接受,也为后面引入氧化还原反应打下基础。
2.概念处理的模糊化
从学生的反应以及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离子反应的概念本身不是教学的重点,我们要求学生要认识离子反应的概念,而不是对概念本身抠字眼。而且对于什么是离子反应书本上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只是这样叙述到: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称作离子反应。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凡是反应的过程中有离子参与的反应都可以称为离子反应,而不应该过多的强调电解质、水溶液,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如CO2与氨水,熔融状态下钠置换出钾等反应是不是离子反应呢?师2教学时就是过多地强调了以上两点,所以学生在做课堂练习时表现出模棱两口,教师的解释也很牵强,这既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不利于学生后面的学习。像师1和师3那样处理,教师完全不必担心学生对离子反应概念的不理解。在以后的学习中,随着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对什么样的反应才是离子反应自然而然也就清楚了。
3.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节课多数老师都会安排演示实验,但是一般的老师都是在讲完离子反应的概念之后,在讲述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时才开始做实验。但师3能打破教材安排,一开始就以实验引入课题,同时通过实验分析引入离子反应的概念,学生表现出明显的情绪高涨,同时也对后面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验证了“化学离不开实验”这句话。这样的处理应该是很值得我们去借鉴的。
二、离子反应的条件
对于离子反应条件的教学,几位教师的设计思路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从书本上的探究实验入手,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溶液中离子的结合情况,从而得出离子间的结合是有条件的。再结合初中所学习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初步得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但是三位教师对实验1的细节处理还是略有不同的,教学效果自然也略有差别。
上课教师学生师1:将Na2SO4溶液换成了CuSO4溶液,在观察沉淀生成的同时和学生一起分析溶液颜色的变化,通过颜色没有明显变化,从而推测Cu2+实际上没有参与反应。能跟老师一起分析,没有表现出疑问。师2:进行的是Na2SO4和BaCl2之间的反应,在观察到有沉淀之后,添加了沉淀过滤这一操作,并对滤液中Cl-进行了检验。 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性高。师3:也是将Na2SO4溶液换成了CuSO4溶液,在观察到沉淀现象之后,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支沉淀已完全沉降下来的试管展示给学生看,说明沉淀的白色和溶液的蓝色。学生兴趣一般,但是还是能比较好的接受。
1.用CuSO4代替Na2SO4
以往老的教材中使用的就是CuSO4溶液,主要是想利用CuSO4的蓝色帮助学生进行直观分析,得出Cu2+实际上是没有参与反应的结论。但是现在的新教材中已经改用了Na2SO4。之所以这样换主要是因为Cu2+与Cl-之间并不是不反应,而是结合成了能溶于水的而且颜色变化不明显的[CuCl4]2-,当然这些知识是高一的学生所不能接受的,但是在高二学生就会接触到配合物的相关知识,所以这里还是应该避免CuSO4好一些。我想这也是教材编写者的一个用意。同时这也告诉我们教师在增强教学直观性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教学的科学性,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滤液中离子的检验
书本上并没有安排“滤液中离子的检验”这样一个实验步骤,但是实践证明如果能增加这样一个操作,可以大大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也可以放大“实验教学”的优势。相对于师3的“预先准备好”这样的一个处理方法,师2在课堂上当场进行过滤实验,并能对滤液中的离子进行检验,很显然后者又更上了一个层次。也许师3考虑的出发点是课堂的节奏问题,但实际上师2完成这样一个当场操作也就花了几分钟的时间,而且这一段时间内教师可以进行统筹安排。再说我们教学中一再强调“进度”服从“效度”,用课件演示实验或者用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只能是我们课堂中的“急救”,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绝不能是替代。
三、离子反应的本质
在讲述离子反应的本质时,几位教师普遍采用了回避的方法。由于受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和经验的局限,教师对离子反应的本质进行冷处理也是一种对策。因为高一的学生这时候接触到的离子反应主要还是复分解类型的,其他的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等学生都还没有接触到,所以这时候与其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不如降低要求只要求学生掌握复分解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这样可能会更好一些。其中有一位教师在讲述离子反应的条件之后,讲述了离子反应的本质——朝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虽然教师的过渡很自然,但是学生表现出来的还是茫茫然,一头雾水,效果不好。但是这里需要强调的就是在讲述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时,需注明是针对复分解型的离子反应,这样后面学习到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时学生的思维自然就开阔了。
四、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
上课教师学生师1:带着学生逐步分析讲解、板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然后再归纳,最后进行反馈练习。学生反映较好,反馈效果也比较好。师2:让学生看书归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然后教师分析例题,学生课堂练习。在跟着教师一起分析时表现较好,学生接受能力比较强。师3:让学生先看书,然后归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最后让学生学以致用,加强练习。学生看书时表现出左摇右摆,反馈效果不好,教师也很被动。
1.“学情”决定“教法”
我们一再说教无定法,教法应该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一个就是“学情”。新课程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调要让学生去体验研究的过程。其中师3的做法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师3在上课前应该说准备是最充分的,也看得出来费了很大的心思。关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他先让学生看书,然后在学案上归纳总结出离子反应的书写步骤,最后在学案上练习几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师的用意应该是很清楚的,但是实际上应用下来之后,学生的反馈效果很差,绝大多数同学感觉无从下手。面对这样一个“意外”的局面,教师就显得很被动。虽然教师还是耐下性子,帮助学生一个一个地去纠正,在纠正的过程中强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但是一脸茫然的学生竟然还透露到: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强弱电解质(书本中也没有要求介绍,但是很多老师会自行补充)!教师也一脸惊愕,当然这也是教师课前没有了解清楚学情所导致的!最后整节课就是因为这个地方的处理不当而显得黯然失色。所以方法再好,还是要适用才行。针对刚刚进校的普通的高一学生,我们不能太急,要向师1那样一步一步地带着学生去写,然后带着学生归纳总结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再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2.“进度”决定“深度”
“离子反应”是安排在必修1教材的第二章内容,此时的学生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很少,而离子反应知识应该是建立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之上的。所以这节课的目标应该是侧重于对概念和发生条件的认识,同时让学生了解书写离子反应的一般步骤。而对于一些有难度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应该尽量少让学生接触或者不接触,如酸式盐跟碱的反应等。如师2在讲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之后,让学生练习,在练习题中出现了NaHSO4这样的物质,虽然最后教师也跟学生讲清楚了对NaHSO4的处理,但是我觉得这里是不必要的,因为这样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会扰乱学生的思维,弱化了这节课的重点。我们可以选一些学生初中接触的一些熟悉的离子方程式让学生多做练习,关键是掌握方法而不是会写多少离子方程式。
本次的“同题异教”活动留给我们很多值得借鉴的资料,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教学素材。同时也启示我们,同样的教材到了不同的教师手里,由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同,所以使得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带上了浓厚的个性色彩。我们不能用“好”和“不好”去简单地评价一节课,关键是我们要从中学习、从中反思,然后找到适合我们学生的也是适合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这才是最重要的。希望我们能共同努力,为了我们明天美好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