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化工大学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研究

2010-09-05沈阳化工大学庄玉良孙奎焕张家口教育学院杨升东

河南科技 2010年12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体育专业

沈阳化工大学 庄玉良 孙奎焕 张家口教育学院 杨升东

沈阳化工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 课题号200980

沈阳化工大学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研究

沈阳化工大学 庄玉良 孙奎焕 张家口教育学院 杨升东

沈阳化工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 课题号20098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调查及比较等方法,对我校社会体育专业适应学校跨越式发展、培养社会所需之人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针对目前存在的:培养目标、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及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个人的观点及优化建议。

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方案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问卷调查法

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对沈阳化工大学社会体育专业教师、学生就本校师资、场地、实验设施条件等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通过效度检验,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19份,剔出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13份,有效率94.17%。

3.数理统计法

二、结果与分析

1.我校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我校社会体育专业06年工始招生,目前,已经有毕业生一届:2010届毕业生第一批毕业19人,签约19人,就业率100%,这样的结果对于新专业来讲是十分鼓舞人心的,但在就业去向上看(见表1),又是令人十分担忧的,在2010届的19名毕业生中转行从事其他岗位工作的学生有14人,占总体的73.7%;能够继续从事体育相关行业的仅有5人,占16.3%,而从事社会体育相关岗位的毕业生仅有3人,占15.8%。这也说明了沈阳化工大学目前的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实际就业走向不符。

表1 沈阳化工大学2010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

经过对我校2010届毕业生的调查发现,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等待家里安排的占到了63%;通过系领导、教师推荐到用人单位的有2人;通过自己到用人单位应聘成功的仅有3人,而成功应聘到社会体育相关岗位的只有1人,占5%。这说明:①目前市场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学生家庭关系与背景是我系学生就业的主导;②受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大众对体育的认知程度等因素所影响,市场对社会体育专业岗位的需求很少;③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及素质等还不能立即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基本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2.我校社会体育专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校目标定位与学生实际不符。在对社会体育06级学生培养目标调查中(见表2)发现:赞同的仅占19%,而反对与完全反对的学生比例为43%,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当前培养目标的不认同,进一步的调查了解到:毕业后希望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学生寥寥无几,而能够从事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更令人担忧的是有38%的人对学校的培养目标无所谓,这说明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自已专业的目标处于茫然状态,他们还不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不知道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对其在校的学习、训练及生活都是极为不利的。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第一,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过于笼统,学生并不认同;第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的教育效果并不显著,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培养目标不清楚。

表2 学生对学校培养目标认同程度表

(2)师资力量。我校体育部现有教师32人,但多数体育教师承担的是公体课程的教学,仅有少数教师兼任社体专业教学,尤其是专业理论课的教师队伍状况堪忧:

首先,机制不健全,本系教师缺乏担任专业课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加青睐于相对轻松的公体课教学,这对于我系的教学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其次,外聘教师比例过大,且难以聘请到教学质量很高的专家或专业教师,一方面,缺乏社会体育专业的专家;另一方面,我校距离市区较远,交通不便;三者,聘请专家的费用过高,而我系学生人数过少,相对而言经费支出代价太高,过多地聘用在校就读的研究生、或水平一般、缺乏体育知识的教师授课必将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3)场馆设施条件。社会体育专业所需的场馆设施,在经费投入上的需要较大,如保龄球、高尔夫球、游泳等。目前我校几乎没有新专业开办费,社会体育专业基本上不具备开设保龄球、高尔夫球、游泳等科目的教学条件,因此,没有进行这些科目的教学;而在开设的术科课程的专业教学中,场馆资源也是有限,这主要是因为学校要保证公共体育课(以下称公体课)的教学,致使社会体育专业课只能在没有公体课的情况下教学,我校公体课上课时间是周一至周五的3、4节至7、8节(周三除外),因此,在周末休息的情况下,只能是在1、2节和9、10节进行专业课的教学,通过调查,学生及教师对于在这两个时间段进行术科课程的教学均不满意,导致学生迟到、早退、旷课情况,教学质量及效果均受到影响。

(4)课程体系不合理。首先,我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的比例偏低,为23%,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如美国、日本的30%~34%,这降低了学生基础理论的总体水平,同时也制约了专业基础理论水平的提高;其次,必修课的比例与选修课的比例不合理,二者之间的比例约为8:3,这限制了学生自主选择的自由度,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潜能,不利于培养富有个性、活力和创造力的人才。在对我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71.4%的学生认为目前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35%的专业课教师认为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不合理,10%的教师认为: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重复或交叉内容过多,不仅浪费教学资源,更加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

(5)实习问题。目前,我系学生的实习地点仅为大、中型健身俱乐部,而在健身俱乐部中实习的内容也是十分有限,社体06级学生的教育实习地点为北京某健身集团,下设分会所、俱乐部众多,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仅有两名同学进行了健身教练的实习,其余19人均为会籍管理的实习,学生对这样内容单一的实习意见较大。在教师指导方面,每个实习点安排一名指导人员,这些指导人员皆为该俱乐部的主管工作人员,这些指导人员关注的是自已店中的营业额,而对于学生的实习指导与反馈则少之又少,这同样引起了学生的强烈不满。

三、优化我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1.精化与强化培养目标

一个新兴专业的建设,需要细分市场需求,设定培养方向这样才可能保证培养的人才符合市场需要。对于我校原有的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必须进行科学的调整,跟据市场需求结合我校办学优势提炼出更加适合的培养目标。

制定出适宜的培养目标后,更要把这一目标在教师与学生中加以强化,不仅让学生清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更要教育好学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2.改进教学体系

师资建设是教学体系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我校社体专业目前的师资问题,首先要建立健全教学机制,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奖惩明析,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其次要加强与鼓励本系教师的培训、学习、交流,不断提升本系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减少外聘教师的比重,形成稳定的专业教学团队。场馆设施条件是社体专业教学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加强场馆建设,改善学生的学习、训练环境;另一方面要解决好专业课与公体课教学共用场地的问题,在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保障社体专业术科课的教学;第三,对于社会需用的而我校暂没有能力开设专业课程,建议与兄弟院校联合开课,施行资源共享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3.完善课程体系

加强学科内容建设,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动态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增加就业相关学科的学时与比重,删减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科,使其更具科学性。在课程结构上,加大公共基础课的比例,提高学生基础理论的总体水平,以提高专业基础水平;加大选修课的比例,提高学生自主选择的自由度,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潜能,培养富有个性、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体育人才,以适合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广泛建立实习基地

重视实践性教学,学校不仅要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而且对实习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首先,实习和就业相结合,让学生到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实习,并且专业实习应该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提高能力。其次,鼓励学生积极组织各种课外体育活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参与社会体育指导,参与各种大型体育活动,锻炼学生赛事组织、管理、裁判等能力,强化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第三,要结合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外体育资源,广泛地建立实习基地,增加专业实习时间和次数,随时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1]王树宏,李金龙.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3)

[2]赵立.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十大问题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6)

[3]童莹娟.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供需失衡的成因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5,12

[4]刘善云,仇丽琴.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 (2)

book=210,ebook=236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体育专业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