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型住宅室内空间的适应性设计
2010-09-04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祁 方 潘 杰
小户型住宅室内空间的适应性设计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祁 方 潘 杰
小户型是一个模糊概念,可以理解为具有相对完全的配套及功能齐全的“小面积住宅”。在房产消费中,由于小户型自身具有的独特优势,其颇受购房者青睐。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新婚夫妇等由于购买能力有限,会选择小户型作为过渡房;老年人,他们不需要太大空间,并且可以减少卫生打扫,也会选择小户型;还有很多人,由于工作原因,居住地与工作地距离较远,他们也会选择小户型作为临时居住点。研究小户型室内空间的适应性设计,在为选择小户型的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环境的同时,还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意义重大。
室内空间的适应性设计,即通过物质空间的塑造,使室内空间能够适应居住需求的变化。这种适应性包括多功能的布置、家具的安排和房间的组合,使住宅空间在一个恒定的结构中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变化能力。受建筑面积的限制,小户型住宅可使用空间相对较少,因此,研究并应用小户型室内空间的适应性设计,充分发挥其有限空间的作用,提高其空间利用率,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居住舒适性的关键。在室内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按照设计流程,一般来说,小户型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强大的储藏空间
充足的储藏空间是良好居住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室内设计应首先考虑到的问题,储藏空间直接影响着住宅功能的适应能力。解决小面积储藏的方法有很多,如,抬高地面,被抬高的部分作为储藏空间,可以在入口处加抽屉,也可以在室内做开合地板;或者在合适的位置上方做吊柜;再者,可以利用床、凳子等体积比较大的家具的下方空间储物。
二、中立法,功能分区
1929年,柯布西耶提出了一个称为“最小住宅”的设计方案。这个设计方案力求在极小的面积条件下,提供最多的功能。功能可以自由变化:白天用于起居的空间,夜晚变成3个卧室。这是因为,2个折叠床柜的门白天关闭,夜晚打开,在放下折叠床的同时又能分隔空间;推拉门白天藏在内间并将内间一分为二,夜晚拉出,与双人床门一起将起居室分成2个卧室;内间成为一个完整房间。这样,在同一个空间里,可以满足多种使用功能,且功能变换无需空间和结构本身的变化。
三、可变性,百变家具
现在的室内居住空间中的家具等构件呈现出灵活状态,其空间和结构可以根据房屋功能的变化而改变形态、位置和尺寸,以此来适应使用者需求的变换。如,当墙上的板子折叠下来的时候,它是一个餐桌,墙边的矮柜分散开来,可以做凳子;又如,白天把床折起来节省空间,使空间看上去更大,休息的时候再翻开使用。
四、机能上的技巧
针对不同的住户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些特殊的状况,就应该使用特殊的方法解决。如,小面积挑高户型,一楼可使用面积小,二楼某位置的空间不方便使用,但是不用的话又觉得浪费空间,这时,就可以把不方便使用的地为作为储藏空间,通过电动升降机装置对它进行上下操作。再例如,小户型住宅由于面积小,楼梯坡度比较大,老年人在上下的时候比较不方便,这时,设计师可以通过对普通门锁的一部分进行改造,设计出一个帮助老年人上下楼的辅助工具。技能上的技巧,需要高科技的支持,同时也需要设计师的灵感和智慧。
五、多向联系方法
笔者认为,多向联系的方法可以分为空间与空间的联系,家具与家具的联系。各房间居住空间之间的联系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一个空间功能的改变可以通过与另一个空间关系的改变来实现。如,可以把两个房间之间的隔墙设计成可以移动的,这样,通过隔墙的移动,空间得到重新划分和定义,隔墙可以是推拉门,也可以是可移动的衣柜或楼梯。
家具间的联系,即家具间功能的结合。最为常见的就是人体使用功能与储藏功能的结合,如,利用凳子下面的空间储物;既是凳子又是床腿的灯箱;既是柜子又是楼梯还是隔墙,并且还可以移动的隔断等等。
六、可增长法
现有居住空间具有扩大的可能性,可以满足使用者额外增加功能的需求。当家庭人口增加而造成新功能需求出现时,便可通过启用可增长的额外功能空间来满足新的居住需求。这种增长笔者认为可以是内部或外部的增长。外部增长,即可通过对阳台、天台等可利用的外部空间进行改造和利用,增加室内空间的使用面积,赋予其新的功能使用以满足新的需求。内部增长,如,如果小户型的层高允许的话,可以在室内增加隔层来满足面积上的需求,隔层可以用来储物或者作卧室;也可以抬高地面用于储物,节约水平视线范围内的使用空间。
综上,室内居住空间的持久生命力取决于它能否动态适应未来居住需求的多元发展,相信小户型室内居住空间的适应性设计方法的研究必将有益于我们探索更加理想、健康、更加符合人性的室内居住环境,同时给予室内设计师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