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县城的教育理想
——发展龙里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0-09-04■文/罗俊
■ 文/罗 俊
一座县城的教育理想
——发展龙里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文/罗 俊
近年来,龙里县结合县情,开拓创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发展职业教育文件精神,推进全县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转化人口压力、加速人力资源开发、推进新型工业化、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龙里县结合县情,开拓创新,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推进了全县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以龙里职校为龙头建设职教强县
在发展职业教育上,龙里县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
认清形势,乘势而上,全力抢抓发展职业教育机遇。当前,龙里县发展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中央、省、州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为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而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术工人,从而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对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为职业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为作者(左一)在龙里职校向黔南州州委副书记、州长李月成(左三)汇报龙里职业教育情况。(作者供图)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东部产业正不断向西部转移,而龙里县城距贵阳市中心约28公里,公路、铁路、航空三种运输渠道汇集于此,是黔南的北大门,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特别是近年来以铁合金和医药为龙头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贵龙经济带建设稳步推进,不仅能让龙里县短期内全面融入贵阳城市经济圈,更让她成为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极佳选择地。这不仅增大了对产业工人的需求,更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高度重视,整合资源,着力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落实是成功的关键。发展职业教育思路确定后,县委、县政府认真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龙里教育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龙里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即在2010年前,力争进入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行列。
为早日实现这一目标,该县根据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不折不扣安排办学用地80亩,近期采用新征用地30亩、租赁用地30亩,使校园用地达到140亩以上;建设规范办学用房8幢;调整充实师资队伍,通过招聘,全校教师将达到100余名。
同时,加大办学投入。近几年来,通过争取上级专项经费投入和采用政府举债贴息等方式,共斥资2700多万元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建立激励机制,县财政从2008年起每年安排80万元作为教育发展奖励基金。此外,通过打破条块分割和部门界限,整合教育、组织、农业、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教学经费,用于开展职业教育,达到了一举多得的目的。
通过扎实工作,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办学条件不断优化完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龙里县普高和职高招生比例在全州率先达到1:1,实现了普高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为职业教育提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创新举措,发挥优势,努力拓宽职业教育发展空间。领导力决定执行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中等职业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大胆实行领导体制改革,在全州率先实行由常务副县长担任校长,同时调整充实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务求工作实效。
在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的基础上,结合发展需要,努力实施技能型人才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有针对性地开设了汽车维修与驾驶实训、电子电工、农业机械化、农村经济管理、花卉、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等11个专业,并利用已成规模的医药、冶炼、建材、食品、化工等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受到求学者的广泛欢迎,目前在校生达2461人。同时,从生源来看,在全县每年约3200名初中毕业生中,有近2400人的职教生源条件;另外,每年普高毕业生被大专以上录取约占60%,形成每年约有2700人的生源。这也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很大空间。
“三台合一”,注重就业,致力形成职业教育发展合力。我县注重打造信息平台、培训平台、就业平台,努力实现“三台合一”。
着力做好职业教育信息的收集整理,摸准人才市场的需求动向。近年来,县中等职业学校主动深入到城乡学校组织生源,开展招生咨询,并把招生的重点放到农村。为拓宽就业渠道,县中等职业学校主动走出校门,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及时反馈企业用工信息。
大力开展培训,做好培训和转移安置工作。为促进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县政府充分利用龙里工业园区企业多的优势,组建龙里县劳动力就业培训基地,企业与学校签订了《联合招生招工协议》,根据进入龙里工业园区26家制药公司和通信公司的岗位需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训。2006年以来,已为当地企业培训和输送技术人才2000人。由于成绩突出,该县中等职业学校被省列为扶贫培训教学点。
分别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深圳、北京、天津等地建立教学实习及就业基地,确保“出口”畅通。通过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采取就业与顶岗实习挂钩,使毕业生在实习阶段得以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尽快适应企业要求,创造了“实习即就业”的校企共赢的就业模式。2006年以来,通过这一渠道成功输送技术人才2500人。
全力打造“黔南北部职教领头雁”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龙里职业教育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契机,坚持统筹管理、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主动服务,逐步实现职业教育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努力把龙里建设成为黔南北部职业教育的领头雁。
认真做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等中央、省、州关于发展职业教育文件精神为指导,将职业教育作为县“十二五”规划重要内容,结合技能型人才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实施客观需要,认真做好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为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强化政府统筹管理职能是关键。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办好职业教育在促进龙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健全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教育、劳动、人事、财政、发改、农业、建设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层层落实,恪尽职守,合力推进,努力实现龙里职业教育新跨越。
创新职业教育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机制。开拓创新,进一步健全政府为主、多方投入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整合教育、农业、扶贫、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培训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拓宽融资平台,采取财政全额贴息等措施,协调金融机构放贷支持职业学校建设,努力把县中等职业学校打造成为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在政策层面上,着手制定相关税收和土地征用优惠政策,对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土地资产置换及其他相关费用等给予优惠。
构建开放的职教教师队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师资培养和培训形式,完善教师实践制度,保证专业教师每两年有一至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一线实践。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大力实施“特聘、特邀、特遣”计划,多渠道吸引优秀人才到职业学校任教,努力建设好一支“双师型”职业学校教师队伍。
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既是“十二五”时期职业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实施人才兴县战略的需要。为此,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职教发展的浓厚氛围。引导和鼓励职业学校勇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势,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量质并举,走出新形势下职教生存、发展、壮大的新途径。
扩大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开放的时代需要开放的教育。在认真总结自身发展经验的同时,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是保证龙里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要以申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契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积极引进先进职业教育资源和办学经验,广泛开展职业教育领域合作办学,努力提升办学水平,以辉煌业绩跻身职教强县行列。(作者系龙里县委副书记、县长)
book=26,ebook=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