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肉种鸡限饲技术
2010-09-03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徐良梅
(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 刘 佳,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 徐良梅)
饲养肉用种鸡从上世纪20年代至今已有近90年,在这段时间中,人们从追求肉用价值转移为更加侧重其繁殖性能。早期为了追求较快的增重速度,使得肉鸡生长过快,肉鸡体重的迅速增长与骨骼、内脏器官发育缓慢矛盾突出,肉鸡的猝死症、腿部畸形和腹水症等一系列疾病均造成了肉鸡死淘率增高。与此同时,肉鸡腹脂沉积过多也导致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大量浪费,降低了饲料转化效率。为实现养鸡的高效益,防止肉种鸡过肥过大,就必须采取限饲的方法,控制肉用种鸡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标准,适度推迟性成熟时间,使其以后的产蛋率、蛋重、种蛋合格率、饲料利用率等都有所提高,更好地发挥肉用种鸡的生产种用潜力。为此,对肉用种鸡采取早期限饲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常用的限饲方法
1.1 日粮品质方面的限饲
可通过降低配合日粮的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增加日粮中纤维素和青绿多汁饲料的含量,减少玉米、高粱等精饲料的饲喂量,但对钙、磷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必须做到充分供给,这样才会有利于种鸡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因此,肉用种鸡可自由采食。
1.2 饲喂量方面的限制
此法主要是通过控制鸡的采食时间来控制采食量,以达到控制体重和性成熟的目的。
每日限饲是按1 d的需要量1次性喂给,此法对鸡的应激较小。但是由于大小鸡采食速度的不一致,鸡群的均匀度不易控制。
隔日限饲即喂1 d停1 d,把2 d的需要量在1 d中1次性投喂。此法可以延长肉鸡的采食时间,降低竞争料位的影响。由于饲料量的相对增多,可以使大鸡、小鸡都能获得相对较好的采食量,达到目标体重且均匀度较高的群体,最终获得较好的产蛋性能,因此,此法较为常用。其主要缺点是在喂料日,鸡群抢食强烈,容易压死鸡;同时鸡群吞食迅猛,易造成肠胃疾病如大嗦囊、胃壁损伤等,而且还会出现饱食之后的浑身发抖、冠髯发紫、两腿不能站立等采食性休克现象。
5/2限饲即每周喂料5 d,停料2 d。一般为每周四、周日停料。对于大型养鸡场,每周四、周日称鸡,每周的料量可以分2次添加。可以更为有效地评估料量与体重的增长关系,有效地避免超重,从而获得目标体重和获得较好的均匀度。
2 限饲应当注意的问题
2.1 及时分群
在限饲前,需要根据鸡群个体大小,平时的称重情况进行分群饲养。若是鸡群整体均匀度较高,则不需要全群称重、分群。根据鸡的体重分为大、中、小鸡栏。根据不同的体重从而制定不同的料量标准。
2.2 给料日的注意问题
由于肉用种鸡一直处于饥饿状态,所以在给料日容易由于鸡群的疯抢而造成压死鸡的现象。对于有自动料线的鸡舍,一般可以采取关灯打料的方式来减少鸡的应激,避免鸡群的机械性死亡,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与此同时,还要定期检查料筒,避免出现给料日料筒损坏,造成大面积的漏料现象。若没有自动喂料系统,需要人工加料。由于人工加料不可能做到各栏之间同时喂料,所以要在各栏之间进行遮挡,减少加料时鸡群的骚动。
2.3 保证足够的料位和水位
限饲的主要目的一是限制鸡的体重,二是获得理想的均匀度。为了获得较好的均匀度,必须保证鸡舍内要有足够的料位和水位,保证在给料时每只鸡都能吃到料。
2.4 准确称重
每周在限饲日要认真称重。做到“四同原则”,同时、同地、同人、同称,减少误差。每次抽样不得少于2%~5%,对于计算出来的体重结果,认真分析,对照与标准体重之间的关系,以决定下周的加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