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水电产业 振兴山区经济

2010-09-03湖北长阳水利水电局刘建国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0年4期
关键词:长阳电气化水电

湖北长阳水利水电局 刘建国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的清江中下游,地处武陵山脉的尾部,耕地面积36154公顷,共有11个乡镇,154个村。全县共有414552人,其中农业人口352985人,土家族占48%。长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8℃~16℃,年平均降水量1335毫米,降水月季变化大,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据2007年水利资源普查,全县蕴藏(除清江外)58万千瓦水能资源,其中技术可开发利用量33.9万千瓦。

长阳是典型的“老、少、山、库、穷”五位一体的贫困县,是全国首批100个水电初级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于1989年12月22日通过国家验收。“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于2009年12月验收合格。

一、长阳农村电气化建设现状

长阳现有县属小型水库13座(不包括省属1座34亿立方米),堰塘1482口,共有蓄水能力8570万立方米。全县过境客水量103亿立方米,地下水7亿立方米,总水量达140多亿立方米。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该县大力开发丰富的水力资源,发展水电事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截至2009年年末,长阳境内共拥有水电站70座,装机137.5万千瓦,其中省属2座,装机126万千瓦。拥有10千伏高压线路1719千米、35千伏高压线路257千米、110千伏高压线路237千米。拥有110千伏变电站4处,主变164500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11处,主变容量40480千伏安。拥有配电变压器1553台,129930千伏安。具有季调节能力的三背河电站、招徕河电站、东流溪二级长沙头水库电站相继投入运行,使县电网提高了电力电量平衡的调节能力。目前,全县11个乡镇、154个村全部通电。乡镇通电率比1983年上升30%。村通电率比1983年、1989年分别上升56%和3%,用电人口达412345人,户通电率达99.97%。电冰箱(冰柜)、大彩电、影碟、音箱已进入农民家庭,全县总用电量为67057万千瓦时,人平均年用电量为1626千瓦时。

二、长阳农村水电的地位与作用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1989年形成了自发、自供、余电上网的格局。各乡镇、村逐步通电,给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能源动力,给农副产品加工、多种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使更多富余的劳动力发展工副业生产,增加了工农业生产总值。2009年全县财政收入39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77元,分别是1983年的62倍和9.7倍。

长阳水电经济是当地的主要经济动脉,直接关系到全县各行各业的兴起、巩固和发展。1999年是长阳历史上的干旱年,全县水电站发电7960万千瓦时,是近期10年出现的低谷,县电力公司在电费回收十分困难情况下,还贷款向大网购买电能,用来满足全县用电的需求,当年亏损额达110万元。

地区的经济振兴、发展步伐快慢关键在于工业经济崛起,电力作为工业发展的“先行官”,也是经济动力的源泉,俗话说“要想面貌变,必须先通电”。农村水电成为了长阳发展经济的先决条件,是举足轻重的基础产业,也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工程。“开发水利资源,带动各行业的发展”这是目前长阳县确定的第一大任务,开发水力资源,主要是开发水电产业,是巩固发展农村电气化成果,为带动全县各行各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长阳是全国592个重点贫困县之一,是集“老、少、山、穷、库”五位一体的边远山区,1989年水电初级农村电气化验收合格,2009年“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验收合格,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级业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取得的。主要做法有: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动员全县人民为实现农村初级电气化而努力。该县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100个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之一后,县委、县政府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1984年就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副县长和局长为副组长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2007年县委、县政府为了加强对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的领导,下发文件成立县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由副县长任副组长,并由政府办公室、发改局、经济商务局、水电局、财政局、电力公司、农业银行等单位的主要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

从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以来,长阳县联系山区水电建设的实际,不断总结经验,向全县干部群众宣传实现农村电气化的必要性,宣传致富的先进典型,使全县干部、群众共同认识到,建设小水电,实现农村电气化是振兴长阳经济的基础工程。

2.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集资办电

1983-1989年全县农村电气化建设的资金达884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91万元,国家电气化专款525万元,能源基金返回170万元,财政周转金501万元,银行贷款2629万元,县内自筹4627万元,县内自筹占总投资额的52.3%。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在全县推广了磨市镇4个层次、8个方面集资办小水电的先进经验。1988-1999年的两年中,是抓农村电气化建设,普及用电面的高潮,在全县进一步掀起集资办电热潮。

多年来在电源建设方面,除发动电站职工集资办电外,还采用股份制企业管理模式,兴办了三背河回龙贯股份制电站,在红耀电站实行股份制企业管理。招徕河电站也是一家多方合作投资的股份制水电站。东流溪二级水电站、长沙头水电站均为引进的外资,属民营股份制企业。

3.科技兴电、大胆创新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使农村电气化建设得到巩固和发展。1989年长阳电网线损(网损)率为6%,到1992年线损率达11%,三年上升线损5个百分点,县网电能电量得不到保证,电压、频率波动。为此,县农村电气化办公室把巩固和发展农村电气化成果,纳入议事日程,并申报《长阳农村电气化现状调查及巩固发展的研究》科研课题,拨发了专项科研经费。《长阳农村电气化现状调查及巩固发展的研究》课题组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及专业项目分题的研究。

首先,解决如何培养、启用人才、尊重知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人才的聪明才智。做好职业培训,对新投产水电站的职工实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对已投产运行的水电站职工坚持持证上岗的原则;对晋升技术职称、技术等级的职工实行集中培训,抓好以人为本的系统工程。

通过单项系统调查、分析、研究,提出根据山区特点,如何提高人才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专项研究,并以《确定人才比价 提高投资效益》为题,进行了技术总结,提出鼓励自学成才,鼓励在职工通过培训、委培、函授、自学等方式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等级。16年来全县水电系统职工取得大专以上学历44人,其中自学38人,其经验值得借鉴。

其次,根据山区小水电的特点,针对如何加强对水电企业的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体现水能资源的社会价值,进行了大量系统调查、分析,并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提出的“提高电能质量;扩大经营范围,增加销售收入;加强成本管理”等管理办法,得到科技主管部门的认定,对加强水电企业管理起到了引导作用。

四、巩固发展农村电气化成果的思考

长阳水电农村电气化,在有效的组织、技术、经济措施下,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有效实施,必将促使长阳县水电农村电气事业的蓬勃发展。根据该县水电农村电气化的巩固发展实际,有以下几点思考:

1.集中抓好县电网的质量

县电网质量问题主要是从输供电设施(备)、发电站(电源端)技术设备、配用电端的设备改造等方面着手,逐步解决县电网电压、频率(周波)的稳定,有功无功的合理配制,使功率因素达到理想值的范围。

2.加强行业管理,保护行业利益

应根据《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理顺大小电网和地方电网内部的关系,做到协调发展,地方小电网需要大网支援,但不能过分依赖大网,要逐步保证自己经营的供区电力电量平衡,提高供电的可靠率和保证率。要把“人民电业为人民”、“用户至上、信誉第一”作为行业服务宗旨,为农民、农业、农村经济服好务。

3.巩固发展,为水电事业做好培训

农村电气化培训中心应巩固发展,为培训科学技术人才,树立科学技术发展观,巩固和发展水电事业,振兴山区经济起到人才摇篮的骨干作用。

总之,水电农村电气化事业是长阳山区县走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的系统工程,也是振兴山区经济的重中之重。只要水电农村电气化能顺利实现,长阳的社会经济定会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长阳电气化水电
PPE见解:新平台是实现产品阵容电气化的重要一步
国际水电协会:2021年全球水电装机容量增长缓慢,难以满足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约稿(征稿)函
云南:广大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 运能大幅提升
中老铁路两国同步架设电气化接触网第一线
省“616”工程对口支援长阳专题办公会召开
流域映像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水电的“百万单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