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分析学中“结构”与“曲式”的历史溯源比较

2010-09-02

文学与艺术 2010年4期
关键词:曲式调性结构

陈 沛

【摘要】全国首届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中提出“音乐分析学”的概念,所涉及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结构”与“曲式”,本文试图对这两个概念产生的历史渊源进行分析与比较,从音乐发展历史角度分析两者产生的历史土壤的差异,并指出“结构”与“曲式”作为不同音乐历史时期的产物,映射出西方音乐从传统调性音乐到无调性音乐直至个性化创作的发展历程,从而反映了作曲家和理论家对作品结构的新认识,预示着音乐未来发展的多元化倾向。

【关键词】音乐分析学;结构;曲式

“结构”与“曲式”近年来一直是音乐分析学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2009年10月全国首届音乐分析大会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大会提出“音乐分析学” 的学科概念,这不囿于传统的经典学理体系,如曲式学和作品分析。于是,“结构”与“曲式”更是成为此学科向前迈步的关键所在。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许多学者认为传统曲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音乐,曲式分析也很难揭示深层的音乐发展运动。于是“结构”一词进入了这一学科讨论和研究的聚焦点。对音乐的分析从“曲式”的范畴进入了“结构”的范畴,那么“曲式”和“结构”之间的比较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什么是“结构”?“结构”和“曲式”有什么不同?“结构”能取代“曲式”吗?笔者认为对“曲式”和“结构”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进行梳理、分析和比较是研究以上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从目前最具权威的新格罗夫词典中关于分析的词条记载来看分析的历史和曲式产生的音乐历史背景:大约在11世纪加洛林王朝的僧侣们已经开始有区分、说明调式的意识,这是分析形成的最早端倪。到了15世纪末,法一佛兰德音乐理论家廷克托里分别用两个术语区分了即兴的音乐与记谱的音乐:componere和compositor,从而确定了谱面文本存在的形式,为分析提供了文本基础。17、18世纪理论家开始对大师的经典之作进行分析,总结其手法,并以此为作曲学生提供一种借鉴,从而逐渐开始形成了作品的范式,曲式有了雏形。到了18世纪末,奥地利理论家考赫的著作《作曲引论》奠定了曲式模型。到了19世纪曲式模型理论进入黄金期,曲式理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的理论家完善这种理论,如捷克理论家莱夏、德国理论家马克斯、奥地利的车尔尼、英国的普劳特、德国的里曼和美国的该丘斯等等。①

从音乐分析历史发展来看,“曲式”的产生无疑是长期音乐研究的产物,它是为了指导创作而对以往大量经典文献总结结构规律,力图找到指导创作的依据。“曲式”是一种音乐材料的组织形式,是大量经典文献普遍具有的范式。它是建立在调性音乐基础上的,调性是曲式分析的一个必要的判断条件。然而到了19世纪晚期,音乐有了新发展,理夏德斯特劳斯的乐队织体、德彪西印象主义模糊的调性、瓦格纳半音化和声等使得音乐中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因素,调性也趋(下转第101页)于瓦解。20世纪无调性音乐的出现,并呈多元化的发展,出现了十二音音乐、序列音乐、偶然音乐、电子音乐、点描派音乐、简约派音乐等等,音乐也越来越富有个性化特征。至此,曲式分析的调性基础彻底被打破,传统的曲式模型越来越遭到人们的质疑,许多学者认为在传统音乐中适用的曲式模型在现代作品中已不再适用、要把独具个性的现代作品套入到一个固定的曲式中,有时显得格外牵强。最重要的是,曲式只是对作品的段落形式进行划分,乐句组织的分解,和纵向和声的分析,无法真正说明作品内部发展的动力和整体的平衡。于是20世纪产生了诸多分析方法,如:申克尔分析、勋伯格的动机分析、兴德米特的多层次线性分析、艾伯斯坦的基本形状分布、柯根的音乐空间和场的概念。种种分析力图从新的角度揭示音乐的本质。诸多分析法的出现表明“曲式”理论已经无法对20世纪的音乐进行令人信服的分析,打破了以往“曲式”理论所具有的绝对统治的格局。

“结构”一词似乎更加熟悉、其历史更加久远,因为在我们语言的历史中“结构”一词早就出现。它的概念特别宽泛,在通用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结构”解释为:“构成事物整体各个部分及其搭配、组合的方式。”②如在物理学中的形状结构;化学中体分子结构;绘画中的构图结构;文学诗词中的文词结构等等。在音乐中“结构”一词也作为特定的含义被使用,并随着20世纪音乐调性的瓦解,学者们对“结构”有了新的探索。德国音乐学家施特根在1981年出版的《新音乐中的结构思维》一书中,把结构比喻成一个网络:“结构这一术语在现代音乐中已经变成一个关键词,并规范着各种参数的互相连接。它既在音高、时值、强度和音色方面确定着每个音的特性,又安排着各音彼此间有序的组合。包含了现代音乐所有的方面:过程与结果。”③贾达群先生在2009年7月出版的《结构诗学——关于音乐结构若干问题的讨论》一书中,对于音乐结构及其生成现象进行了讨论,提出从“结构分析学”这一角度深层次的研究音乐的思维。赋予了“结构”一词更加有深度和广度的研究视角。

《结构诗学》指出“结构”是万物存在的方式和载体,是自律并具有形式化元素相互关系的总和。音乐的结构记录了音乐动态的痕迹。音乐包含着音高、节奏、音色、速度等诸多要素,这些要素就好像物体分子结构一样,互相之间构成了一种关系,形成了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了构成音乐的多层网状结构,这种网状的结构有一种结构力将音乐统一成一个整体。所以笔者理解音乐的结构包含着音乐构成要素的方方面面,音乐就像是一个生命体,如果把它比喻成人体,那么我们可以发现,人体是由多种结构组成:骨骼系统结构、神经系统结构、器官结构、细胞结构、淋巴系统结构、皮肤结构、肌肉组织结构等等。医学上对人体的研究,必然是对这些结构进行深入了解分析,从而掌握人体复杂的构造。同样道理,对音乐作品深入的理解和洞悉,应该从音乐本身的结构入手,多层次、多维度的视角去分析研究。对于“结构”的分析就包含了这些要点,从而使其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更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挖掘。

从“曲式”与“结构”的历史土壤来看,两者的差异较为明显,同时也反映出不同时期西方的音乐状况,也可能预示了西方音乐发展的某一种方向。

1、两者产生的时期不同。 “曲式”与“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具有指代作品是如何构建的作用。所不同的是,“曲式”离不开调性作为基础,因此在漫长的调性音乐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曲式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并在19世纪达到辉煌。而“结构”产生于20世纪,当音乐的发展由调性音乐至无调性音乐,音乐创作的手法和思路多样化,学者们试图用各种分析方法分析音乐作品,因此对作品的分析从“曲式”转为“结构” ,对于“结构”的认知和研究正逐渐深入并趋于体系化。

2、两者似乎有先后承接的关系,因为“曲式”不能够很好的解决20世纪以后众多作品分析问题,而“结构”更符合对现代音乐组织逻辑的一种思路。于是对于20世纪以后的音乐作品分析,颇有“结构”取代“曲式”原本所指代作用的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构”取代了“曲式”。

3、从“曲式”到“结构”映射出西方音乐的发展趋势。从传统调性音乐的萌芽开始,就成为“曲式”产生的最初土壤,随着调性音乐不断发展,“曲式”理论也随之不断发展,而传统调性的瓦解导致曲式理论失去了其最重要的基础。于是“结构”产生。从“曲式”到“结构”反映出西方音乐从传统调性音乐,不断发展完善,而后到达顶峰,最终趋于瓦解,无调性音乐的出现,众多个性化的的创作的发展历程。

4、从“曲式”到“结构”暗示了西方音乐的某种发展趋势,即多元化。作曲家注重追求独具个性的创作手法、材料和思维,例如20世纪初勋伯格十二音作曲法、美国作曲家考威尔的创新音乐思想、梅西安的有限移位调式、当代法国作曲家“爵瓦索尼”运用各种各样细微的不被人注意的噪音创作等等,音乐的创作方法百花齐放,以至于人耳审美远远跟不上音乐的发展。相信这种对音乐边界的探索将不断持续下去。

参考文献

[1]贾达群.《结构诗学——关于音乐结构若干问题的讨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7。

[2] 杨燕迪.《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评述(一)——音乐分析的本质界定及历史回顾》,音乐艺术[J], 1995年第1期。

[3]周勤如.《当代音乐分析学进展的一般倾向》.中国音乐学[J], 1980年第3期。

[4]陈鸿铎.《从“音乐分析”与“音乐学分析”到“音乐分析学” ———“音乐分析学”学科建设刍议》.黄钟[J], 2007年第4期

“本文为浙江教育厅科研支助项目,项目编号:Y200908604”

猜你喜欢

曲式调性结构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谈“调性”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谈音乐中色彩性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浅析笙在柳子戏音乐中的演奏技巧与风格
门德尔松《春之歌》分析
半包围结构
汪曾祺专辑
“共性写作”时期的非典型曲式中的典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