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科普创作理论与实践发展报告

2010-09-02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

海峡科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福建省科普科学

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



福建省科普创作理论与实践发展报告

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

该文系统总结了福建省科普创作理论与实践的现状和进展,分析了科普创作理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福建省科普创作理论的传统和优势,并提出科普创作理论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方向。

科普创作理论 发展报告 福建省

1 引言

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简称“福建科普作协”)是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成立较早的科普作协之一,迄今已成立30周年。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一路走来,为繁荣我国的科普创作,推动我省科普创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推进我省科普创作事业可持续发展,是目前福建科普作协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接到“关于组织2009年度福建省学科发展研究的通知”后,经协会常务理事会研究认为,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不同于省科协所属的其他学会,科普作协的学科发展实际上是科普创作理论的发展。目前我省科普的丰富实践和事业的迅速发展与科普理论发展和建设的滞后性矛盾显得突出,必须从科普创作理论的建设上寻求突破。

科普创作理论是对科普创作规律的不断探索与认识的过程,是对科普创作经验的理性化思考、总结和提炼。科普创作理论是科普创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科普创作实践需要理论指导。科普创作理论的正确与否又要通过科普创作实践来检验,并在科普创作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科普创作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技文化需要,必须重视科普创作理论对科普创作实践的指导作用。福建科普作协除了团结全省科普作家,繁荣科普创作之外,还肩负着指导推动全省科普创作事业发展的职责。“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才能推动我省科普创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才能适应时代和人民的需求。

2 福建科普创作理论与实践的历史与现状

2.1 “科普”、“科普创作”与科普作协

所谓“科普”,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在西方国家称“科普”为“公众理解科学”,出现于18世纪末期,较我国为早。1950年,中华全国科普协会成立,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科普”组织。社会公众对科普的认识,是从国家领导人提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再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整个发展进程中得以不断的深化。直到200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科普”才得以正名,并有了明确的概念和界定:“科普是指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活动。”

有了科普的定义,从事科普创作的知识分子才有了归属,才有了“科普作者”和“科普作家”之称谓。他们从事的科普创作概念表达为:“为了普及与推广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了提高大众科学文化素质,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科普作家服务于科普和教育所进行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及成果的输出过程。”显然,“科普创作”兼具科普与创作双重概念,是双重概念的统一体。

1978年5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1979年8月正式成立了“中国科普创作协会”(1991年改名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还出版了《科普研究》、《科普创作通讯》杂志。在全国科普作协的推动下,福建省也于1979年1月,在福清市召开了“全省科普创作座谈会”,随后同时成立了“福建省科普创作协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1998年更名为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福建省科普创作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全省有了一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精神财富,促进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所必须的人才队伍,已经形成并集结。这个协会发展至今,拥有了近500人,涵盖农业、工业、医学、卫生、气象、交通、环境等科学技术部门与电视、新闻、出版等传媒界中从事科普创作的人员和编辑。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普创作是科普的基础,科普作家是科普创作的基础。这两个基础在福建都初具规模了。

2.2 福建省科普创作理论与实践的现状

随着社会对“科普也是一门学问”,“科普创作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这一观点的认同,福建省科普作家的创作热情得到了激发与释放,他们每年以数千件的作品见诸于报刊、广播、电视和图书。科普作家以传播媒介、结构和体裁三要素所构成的作品,向社会受众传播,以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取得了不凡的成果,也积累了颇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归纳起来,可表述如下:

(1)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及时传播现代科学知识与成果。

(2)用实用科学技术向工矿与农村普及,把科技恩惠撒播人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3)关注民生和环境保护,向民众推介绿色环保和健康生活理念。

(4)向青少年传播有关人类科技发展史,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卓越人物事迹、科技成果,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观念、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的发展观念等方面的精神食粮。

(5)以专家、传媒、科普作者三者结成联盟的形式,做好科普的“二传手”。

“实践出理论”。有了创作实践,就积累了创作经验。有了经验,就可能产生创作理论。于是,科普创作理论探索之路,在我省科普作家面前悄然铺展开来。我省的科普创作理论探索,从此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科普作家们有许多体会,既拥有成功的收获,也包括失败的教训。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不断地总结,并相互间交流。在过去的30年中,据不完整资料与粗略分析,福建省科普创作实践的体会与经验,乃至创作理论,大致可分为下面五类:

个人体会。如刘牛的《科幻创作的几点体会》,蔡明章的《怎样写科普文章》,俞忠英的《浅谈写科普文章的体会》,许为桥的《科普文章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林启贤的《创作科学游记的创新尝试》等等。这些文章都是从个人创作实践中获得的点滴体会的归纳,其创作体会有深有浅,理论味道有浓有淡,可以说是作家个人触觉与感悟。

实践经验。有林更生的《试论科普写作的思想观念创新》,杨瑞仁的《异想天开——科幻小说的灵性》,郑霄阳的《浅谈医学科普作品创作手法创新》,黄渭铭、黄力生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科普创作创新的原则与方法》,黄世耀的《对科普创作的新思考》、林启贤的《科学小品的写作》等。这些创作经验,不论是对作家本人还是同仁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是从几年或是十几年创作中积累起来的,是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有的至今还行之有效。

行业总结。如张文鸣的《企业科普写作的思想观念创新》,刘劭的《繁荣企业科普创作刍议》,林金树的《试论科普广播的科普社会化的重要作用》,林岳铿的《谈谈科普新闻创作》,黄民杰的《医学科普报刊创新初探》,黄丕展的《如何繁荣新时期企业科普创作》,吴越、翁伯琦等人写的《加强农业科普创作,推进新农村建设》,顾俊彦的《试论科普宣传对水利建设的作用》等等。它们都从作者所从事的行业出发,深有体会地阐述如何进行科普创作。

理性认识。有黄世耀的《科普作品的写作技巧与艺术性》,林永基的《两科联姻是必然的抉择》,方大川的《创新需要科普》,戎章榕的《科普与创新》,廖允武的《提高科普作品的艺术性浅见》,郑寿安的《努力提高科普作品的文化品味》,陶本艿的《新时期科普创作发展观》,汪志铮的《创新是科普创作之魂》等。这类作品,已经带有十分浓厚的理论色彩,具备了进一步形成创作理论的基础。它们的这种理性认识,为我省科普创作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专题研究。这类论文主要集成于《永远的丰碑——纪念高士其诞辰100周年文集》《一首唱不完的歌——纪念高士其同志逝世十周年》和《缅怀贾祖璋先生——纪念贾祖璋诞辰100周年》、《宗师·丰碑·典范——纪念贾祖璋同志逝世十周年》论文集中。其中,有吴世灯、韩仁煦、林如求、尤廉、胡善美、宋协和、钟华清、林启贤等作家关于高士其科普创作理论研究的论文21篇,关于贾祖璋科普创作理论研究的论文7篇。还有,吴世灯的《贾祖璋科普创作的五次创新》、黄雪清的《浅谈贾祖璋作品反映的社会责任感》等论文散见于其它报刊。这类论文无论深度和广度,都称得上独树一帜,多有建树。

认识,总是由“自然王国”走向“必然王国”。对事物的认识如此,对科普创作理论的认识也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所有的传媒都努力在科学普及上下功夫。社会重视科普的浓厚氛围,加上更为重要的是创作思想的解放和科普创作的创新,福建科普创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不仅带来了创作上大面积的丰收,也给科普理论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先后承办了两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工交科普年会。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曾举办5次有关科普理论研讨会和首届海峡两岸科普研讨会,为我省科普作家搭建了创作理论研究与交流的平台。据初步统计,在“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普创作”学术年会上,发表论文有11篇;在“创新与科普创作”学术年会上,发表论文有13篇;在“科普创作和科学素养”学术年会上,发表论文有11篇;在“生态文明与科学普及”学术年会上,发表论文有9篇;在海峡两岸科普研讨会上,就有8篇论文发表;在“闽台科普期刊与科普创作研讨会”上,也有科普创作理论文章发表。由此可见,福建省的科普作家重视科普创作理论研究,既有科普创作创新的成果,也有理论探索的成果,没有创新,也不可能有发展。这个时期,福建省科普作协先后成立了医药卫生专业委员会、农业科普专业委员会、高士其贾祖璋科普创作思想研究会及科学文艺专业委员会等,就是适应科普理论研究创新的产物,由自发的个人研究走向有组织的推进。可以说,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科普创新,为我省科普创作理论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带来了勃勃生机。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我省科普创作理论探索所走过的“五部曲”,朝着创作理论探索之路迈出了五大步。这当中,有科普作家个人的努力,也有省科普作协的组织与推动。双管齐下,齐头并进,成绩斐然。

科普创作理论研究,在我省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在国家级科普理论刊物上发表的研究成果还是屈指可数的,这方面我省科普创作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一支专业研究队伍。虽然我省从事科普创作的作家队伍还是比较强大的,也发表许多的作品,作家们也认识到“理论是创作的指南”,然而,他们毕竟都是业余从事创作与研究的。不少人还偏重于创作,对理论研究还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必须大力发现和培养有理论研究能力的作家致力于科普创作理论的探索与研究,促其将创作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

(2)没有定期的研究与课题安排。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长期以来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处于兼职人员办会状态,无法对科普创作的理论研究做出统筹安排,无论是研究课题的选取,还是研究人员的选定,缺乏全盘计划,只满足于作家的个人喜好,更谈不上定期加以研究安排和与时俱进的考虑。这样的现状,是不容易出研究成果的。

(3)没有形成一套激励机制。科普创作理论研究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对于参加理论研究的作家来说,需要有激励机制和研究经费,促其出成果。也就是,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应当与科普作品一样得到社会的尊重。相关科普宣传媒体应当大力加以宣传,以鼓舞他们的研究热情。科普作品评奖,科普创作理论也应当单列其中,并给予重奖。

(4)没有充分发挥有利条件和整体实力。高士其、贾祖璋是我省两位全国著名的科普宗师,其生前为我省留下了非常丰厚的科普创作遗产,一直是我省科普作家的骄傲和楷模。福建省与台湾科普界近年来又有了交往与交流的平台,这对于了解台湾乃至世界科普理论发展动态,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福建省科协对我省科普理论的研究也一直十分关注,希望多出成果。我省科普作家中有理论研究能力的大有人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有利条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据此,整合力量,组建一支科普创作理论研究队伍应当摆上议事日程。

3 福建科普创作理论及实践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3.1 福建科普创作理论及实践面临的挑战

3.1.1新形势下对于科普概念的认识亟待进一步深化

长期以来,认为科普创作无非是从大量的科学素材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作品,把科学事实和理论、技术和方法,通俗地介绍给民众,达到科学技术的普及。这种片面认识并没有从科普本身的科学定义和创作范畴去深入理解和作深层次分析。科普的“科”既包括科学知识,也包括与之相关的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方面的内容。科普工作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信息学、经济学、哲学、科学史、文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有学者引进国外的“科学文化”、“科学社学会”、“科学大众学”、“科学传播学”等概念,以别于传统意义上狭窄的科普内涵。强调的是以人文的视角来审视科学,让读者理解作为文化的科学,理解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值得研究。

对于科普中的“普”,认识上也有待进一步深化。以为“普及”仅仅针对青少年、农民或者什么特定人群而言。其实,普及是指知识传播过程,就像一个金字塔,塔尖是为数不多站在前沿的知识拓荒者,再下来是具有一定知识的“中介者”,塔基是数量较大的普通群众。处在下级的都需要接受上级传播来的知识(也就是需要科普)。即便对于某一方面知识的开拓者(某方面的专家学者),在他们的专业以外,也需要科普。由此可见,科普中的“普”涵盖面很广;换一句话说,人人都需要科普。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扎实做好提高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四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工作,推动全社会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是做好科普创作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最重要的基础。

3.1.2科普创作理论研究及创作队伍迫切需要科学家加盟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省科学界与全国一样,对于科普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且不谈科普创作理论的研究,就是科普创作也不受重视。科普文章被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科学家不屑于写科普文章。在科技水平较高的国家,人们认为:科学家依靠纳税人的资金进行科学研究,有义务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公众听得懂的语言传播给公众。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在《科学家为什么应该普及科学》一文中说道:“科学,它不仅是专业人员所讨论的科学,而更是整个人类所理解和接受的科学。如果科学家不来完成科学普及工作,谁来完成呢?”像爱因斯坦、法拉第、霍金这样的大科学家,都十分重视科普工作,他们的科普图书与科学研究成果一样辉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很赞赏物理学家何祚庥反对伪科学的举动,他曾意味深长地说:“何祚庥先生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比研究高能物理重要得多。”令人欣喜的是,目前有些科学家已经开始意识到科普工作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纳米技术、认知科学的交叉融合正在孕育新的重大科学突破,科技知识创造、传播、扩散、应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提高。作为科技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从事科普创作,并关注科普创作理论的研究。

3.1.3新传媒兴起要求科普创作理论拓展研究对象

现代社会,人们获得科技信息和科普知识的渠道呈现出多样性、快捷性特征。2003年公布的第五次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主要数据表明:除正规教育外,大众传播媒体是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和影响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变化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3.1%的公众通过电视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有69.5%的公众通过报纸获得科技信息,而通过广播获取知识的人为31.9%。除此之外,是靠图书、互联网、音像制品。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现代电子媒体),以其形式不断创新、内容丰富、辐射面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吸引公众,迅速成为传播科技和文化的排头兵。而现今对于如何利用新型传播媒介,做好网络科普或电视科普,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显得较为薄弱。

3.2 福建科普创作理论及实践面临的机遇

3.2.1科学发展观是科普创作理论及实践的指导思想

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除了要加强学校的义务教育,社会的非正式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为科普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和机遇。科普的根本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反对和抵制伪科学,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和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

科普工作的对象是广大公众。科普创作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各有不同的科普对象。他们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接受能力,甚至个人的阅读习惯等等都是必须值得深入研究的。例如:青少年读者好奇心强,对于网络等新的媒体方式熟悉,接受能力强;参加工作的成年人则理解能力强,对于与自己职业相关及经济方面的知识较关注;老年人时间充裕,对新的媒体方式一般相对较陌生,较关注业余爱好及身体保健等方面。只有紧紧抓住了科普对象——人,科普创作的研究才有理论的价值,才能在指导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2.2有关科普法规和规划纲要明确了科普创作研究和实践的目标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公布实施,以法律的形式对科普进行规范。2005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并将科普工作纳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传播创新文化之中。2006年启动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措施和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

福建省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也制定了《福建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也于2007年颁发和实施,标志着我省科普工作正朝着法制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使我省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开展科普工作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这一系列计划纲要和法规,为科普创作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有法可依。这对于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有着具体的指导意义。

3.2.3新媒体提供了科普创作理论和实践的新途径、新课题

传统上,科普任务主要通过科技场馆、图书出版、新闻媒体等几个渠道完成,而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正逐步成为科学普及的又一主战场。网络作为一种动态、交互的媒体,在科普领域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于是,如何发挥网络科普优势,强化网络科普的可看性、生动性,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成为科普创作理论的新课题。目前,网络科普表现形式较单一,大多停留在单一静态文字及图片上,为了增加科普信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可以采用网络视频、三维动画等形式,让人们在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同时,视觉、听觉等感官也得到享受。再则,如何利用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互动效果良好的科普软件,让更多的人真正能感受到从事科学研究的乐趣,在参与中认识科学、了解科学。这些都值得从理论层面深入探讨。

3.2.4国内外及我国港台地区科普创作理论和实践的新成果新经验可资借鉴

国外发达国家科普起步早,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如著名学者贝尔纳提出的“科学传播”,默顿提出的“科学社会学”,都对科普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外,20世纪60~70年代始于西方发达国家的STS [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研究和STS教育,探讨和揭示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了有关STS教育的理论,并对大学、中学、小学STS教育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但有待进一步深入。发达国家在具体的科普方式方法上也具有独到之处。例如:美国让青少年通过实际参与科研来学科学,从 20世纪70年代起就一直在实施“学生-科学家伙伴关系”(SSP)计划,其中比较典型的如森林观察计划、太平洋降雨气候实验计划等。学生们对通过参加真正的科学研究,真正学到了科学的作风、科学的精神,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

福建省地处海峡西岸,与台湾一水之隔。2008年11月,福建省科协等主办、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等单位承办的“首届海峡两岸科普研讨会”,对于引进台湾的科普理念和成功经验意义重大。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既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同样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闽台两岸科普创作理论和实践的交流合作。值得一提的是,科普交流是不涉及意识形态的文化交流,或者说是非政治化的交流,更便于操作和开展。此外,台湾科普实践上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例如:台湾每年举办一次科学周。与祖国大陆科普周主题多样化不同的是,台湾每年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调动全岛主要科普设施,把某一具体的科学知识宣传落到实处。如2003年科学周的主题是“可持续台湾的挑战——河川与海洋”。在这一主题下,分别在台北地铁站等场地举办“水的故乡”、在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举办“水从天上来”、在高雄科学工艺博物馆举办“南台湾的生命之河”等专题展览,系统、全面地将有关水的知识及其对人类的意义介绍给广大民众。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我国一些省市科普创作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例如:上海科普作家协会成立了上海科普网,既便于科普作家之间交流经验与信息,也成为向公众传播科普知识的一个窗口;他们还聘请叶叔华、吴孟超、汤钊猷等15位院士为协会荣誉顾问,这些尖顶级科学家的加盟,无疑提升了科普创作的科学技术含量。四川科普作家协会成立了少儿科普作家协会,为科普创作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培养后备力量;他们在科普创作理论研究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出版了《科普学》、《科普创作通论》等专著。这些做法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4 福建科普创作理论的传统与优势

繁荣我省科普创作事业,不能脱离我省的实际。我省是一个具有深厚科普创作资源的省份,尤其是科普创作大师高士其、贾祖璋为我们留下弥足珍贵的科普创作遗产,需要我们进一步地开掘继承,推陈出新。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认为要高举高、贾这两面旗帜,学习与研究高士其、贾祖璋的创作思想与作品特色,弘扬他们的爱国精神与科学精神,从而进一步推动我省的科普创作,促进科普创作理论的传承与发展。

近20年来,开展高士其、贾祖璋各种纪念与研究活动,并取得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召开较大规模纪念会8场,学术研讨会12次,征集并发表纪念文章和论文236篇,其中关于贾祖璋的文章145篇。编辑出版纪念文集或特刊7种,出版《贾祖璋全集》等高、贾原著4种,生平故事2种,以及研究专著2种。特别是2003年底,成立了“高士其、贾祖璋科普创作思想研究会”后,高、贾的学术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4.1 贾祖璋科普创作学术研究的进展

贾祖璋在福建生活工作了18年。1988年7月3日,贾老逝世,一年后,福建省科协暨省科普作协在福州举行纪念座谈会,会后编辑出版了第一本纪念文集。这本文集收录的《从〈鸟与文学〉到〈花与文学〉》(贾柏松)、《科学和艺术的结晶——试谈贾祖璋科普作品特色》(张元锦)、《贾祖璋创作实践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胡善美)等文章,是颇有学术深度的论文。这本文集的出版,拉开了福建全面研究贾祖璋的序幕。

随后,贾柏松、韩仁煦、尤廉等人开始收集、整理、编辑贾祖璋的著作,1990年8月,150万字的《贾祖璋科普文集》(三卷本)编辑完成,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套文集的出版,为贾祖璋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资料。于是,《贾祖璋与科普创作》(任凤生)、《贾祖璋〈鸟类概论〉学习札记》(韩仁煦)、《知识·文采·情趣——贾祖璋〈科普文集〉编后》(吴世灯)等论文先后发表。同时,省科普作协于1993年底,在福州召开了首次“高士其、贾祖璋科普创作思想研讨会”。从此,关于贾祖璋的研究持续不断。

1996年是贾祖璋诞辰95周年、1998年是贾祖璋逝世10周年,在这两个纪念日,福建省科普作协组织了“学习贾祖璋,研究贾祖璋”的活动,征集论文,召开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贾祖璋科普创作座谈会”。会后,结集出版了《宗师·丰碑·典范》一书。收入的韩仁煦先生的论文《学习贾祖璋,研究贾祖璋》,是体现这一时期研究水平的代表作。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原理事长王麦林同志认为这篇论文,对贾老“做了相当全面的精辟的评价和介绍”。

在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贾柏松、韩仁煦、尤廉和胡善美等人,又开始编辑《贾祖璋全集》,把编辑“全集”的过程,当作学习、研究贾祖璋的难得机会,发表了一篇又一篇很有学术见解的论文,如《贾祖璋科普创作的文艺观》(胡善美)、《向贾老学谦和——学习〈贾祖璋全集〉札记》、《花鸟鱼虫皆文章,普及科学献终身》(贾柏松)等等。

2001年9月24日,在贾祖璋诞辰100周年之际,福建省科协和省科普作协联合隆重举行纪念座谈会暨《贾祖璋全集》首发式。会后出版了《缅怀贾祖璋先生》一书,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贾祖璋全集》的出版,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学习、研究贾祖璋的热情。2003年11月,在省科普作协理事长林思翔的大力倡导与支持下,成立了高士其、贾祖璋科普创作思想研究会后,对贾祖璋科普创作学术研究更加深入地开展起来了。

从贾祖璋科普创作学术研究中,有五个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首先,贾祖璋生平、人品的研究取得突破。《贾祖璋的故事》、《贾祖璋传略》等图书生动地再现了贾祖璋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小时候如何喜欢花鸟虫鱼,少年时如何立志,青年时如何钻研学问,成名作《鸟与文学》如何写成,学术专著《中国植物图鉴》如何铸就,等等。一位平凡又伟大的学者、编辑、作家的人生轨迹,一目了然。《奋斗不息的八旬老人》(叶永烈)、《向贾老学谦和》(韩仁煦)、《三生有幸交忘年》(尤廉)、《贾祖璋先生在平和农村的日子里》(杨瑞仁)等文章以及亲友们大量的回忆文章,看到贾祖璋的人品值得可敬,为科普作家树立起一个道德典范。

第二,贾祖璋科普创作实践的研究取得了突破。对贾祖璋科普创作实践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人员中,首推贾老的儿子贾柏松,文章有《父亲的创作生涯和在福建的岁月》(1998年)、《辛勤笔耕60载,科普园地结硕果》(2006年)等系列文章。这些文章对贾祖璋先生60年漫长的创作历程进行疏理和评述。从而发现贾祖璋科普创作获得成功的几个重要因素。一是个人因素,主要是厚积薄发;二是环境使然,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良好的学术氛围,造就了中国一批著名的作家与编辑出版家,贾祖璋是其中之一;三是时代原因,八年抗战,面对苦难,作为爱国者的贾祖璋,向鲁迅先生学习,拿起笔,作刀枪,写出了《碧血丹心》、《多难兴邦》等不朽名篇,成为别具一格的抗战文学之花。

第三,贾祖璋科普创作思想研究的突破。长达60年的创作实践,历经5次创新,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创作思想。《学习贾祖璋,研究贾祖璋》(韩仁煦)、《贾祖璋创作实践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胡善美)、《继往开来,努力弘扬科学精神》(贾柏松)、《贾祖璋创作思想初探》(吴世灯)等论文对此都有较深刻的阐述。人们发现,贾祖璋的科普创作思想,高瞻远瞩,丰富多彩,充满时代精神、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精神。这五种精神,对于繁荣科普创作,建设创新型国家,仍有其现实意义。

第四,贾祖璋科普作品研究的突破。福建省科普作协在组织贾祖璋学术研究中,特别强调要立足于贾老的作品,以作品的研究作为重点。因此,研究者对“全集”进行评述的有《学习〈贾祖璋全集〉札记》(韩仁煦)、《贾祖璋评传》(郭盛扬)、《〈贾祖璋全集〉的文化价值》(吴世灯)等;对贾祖璋科学小品进行深刻剖析的有《科学与艺术的结晶》(张元锦)、《贾祖璋与科学小品》(尤廉)、《饱绽鳞茎如古玉——读贾祖璋与科学小品》(林思翔)、《贾祖璋科普作品的创作特色》(陶本艿)、《再读贾祖璋的科学小品》(黄世耀)等。经过研究,人们发现,贾祖璋科学小品最令人称道的有两点,一是融文史知识、古诗词于科学之中,诗意融于科学,情趣盎然,彰显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与特色。二是文字特别优美,让科学与文学联姻,可谓妙笔生花,让人们在获得科学知识、文史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陶冶。于是“贾体科学小品”的学术评价产生了,这是作品研究的一个突破。再一个突破就是挖掘出贾祖璋作品中蕴含的几种思想意识。《贾祖璋和谐意识初探》(吴世灯)、《贾祖璋生态意识探讨》(黄世耀)等论文,梳理出的思想意识有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科学意识,辨证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及和谐意识等等。

第五,贾祖璋科普编辑实践及编辑思想的研究。贾祖璋首先是编辑,科普创作是业余进行的。因此,研究贾祖璋不能不涉及到他的编辑实践。目前,这方面发表的论文不多,主要有《贾祖璋编辑实践初探》、《贾祖璋编辑思想初探》、《贾祖璋编辑风格初探》(均为吴世灯)、《贾祖璋先生的编辑思想》(陈天昌)、《他首先是编辑》(邵益文)、《《贾祖璋与书评》(伍杰)、《献身于编辑事业的贾祖璋》(贾柏松)等。

4.2 高士其科普创作学术研究的进展

高士其是福州人。1980年曾提出成立“中国科普创作研究所”的建议,得到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在省政府及省科协的高度重视下,高士其的学术研究也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果。省科普作协早在1994年初,就向时任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写信,建议在福州市区树立高士其铜像,习近平书记采纳了这个建议。1995年12月,中国科协、福建省政府在京举行纪念高士其诞辰九十周年座谈会。在1997年全省科普工作会议上,省科普作家协会又提出建高士其铜像,修复其故居,召开高士其科普创作思想研讨会等重要建议,得到与会代表的响应。1998年12月19日,在福州举办了“高士其逝世10周年纪念座谈会”,征集到43篇纪念文章及论文,汇编出版了《一首唱不完的歌》一书。2000年10月30日,省科协、省科普作协共同主持召开了“纪念高士其诞辰95周年座谈会”,各界人士40多人相聚一堂,共同追忆高士其对科学与人类所作的贡献,决心以高士其为典范,推动我省科普事业的发展。

2005年是高士其诞辰100周年。福建省科普作家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9月由省科普作协选编的《生命进行曲——高士其科普作品选》出版发行;10月25日上午,由福建省科协主办、多位省领导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领导参加,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承办的 “高士其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福州举行;下午举办“高士其科普创作思想研讨会”;当天,还举行高士其铜像揭幕和高士其纪念馆开馆仪式。这年底,由省科协和省科普作协共同编辑出版了《永远的丰碑——纪念高士其诞辰100周年文集》,共收集文章46篇。

近年来,有关高士其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进展。

首先,在高士其人品研究方面的进展。高士其逝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纪念他、研究他,在人品方面多是叙述他不平凡一生中许多感人的故事,特别是他1936年去延安之前,把自已的名字仕金其改为士其,去掉人字不做官,去掉金字不要钱等等。而对于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却鲜有深入的探讨,近年来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如《惟其精神,与天地而同存》(高志其)、《论高士其精神》(吴世灯)、《高士其的科普作家社会责任感》(黄丕展)、《伟大的人格,崇高的精神》(游天星)等。这些论文从不同侧面回答了人活着为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重要问题。高士其作为科普作家,具有神圣的科学精神;作为全身瘫痪的残疾人,具有顽强的拼搏精神;作为优秀的共产党员,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

第二,在高士其作品研究方面的进展。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人们对高士其科普作品的政治性、科学性、艺术性和通俗性等方面写过许多文章,但是,对其科普作品的时代性、哲理性、针对性和诗性等方面的研究却不多。可喜的是,近年来,研究者在这方面发表了不少很好的论文,如《科普创作的时代性》(韩仁煦)、《高士其科普创作的哲学意蕴》(高时良)、《高士其科普作品中的哲理思辨》(宋协和)、《高士其与科学诗》(尤廉)等等。这些论文认为,科普作品如果缺乏时代性,就没有活力与生气;如果没有针对性,就没有市场;如果缺少哲理与思辨,就没有恒久的生命力,而富有诗性的作品则会大大增强其感染力和吸引力。这种研究成果对于提高福建省科普创作质量很有裨益。

第三,高士其与贾祖璋的比较研究初有涉猎。高士其与贾祖璋生活的时代相同,他们的科普创作有许多共同点,如他们的作品中充满强烈的爱国情怀,都有强烈的震撼力,他们都主张科普作品应有科学性、思想性、真实性和艺术性等。但两者之间也有明显不同。高士其比较注重科普创作的政治性,也有科普理论的阐述,高士其更关注青少年,多数作品为少年儿童而作,在形式上多用诗歌,并采取拟人化的表达方式。而贾祖璋则更多地关注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也更注重作品的文学性。比较研究对于开拓科普创作新路子意义深远。

5 福建科普创作理论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5.1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上,充分认识繁荣科普创作的重要意义

科普创作理论是科普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创作理论来源于丰富的科普创作实践,没有丰富的科普创作实践就没有科普创作理论;而科普创作的繁荣源于对科普创作的认识,没有对科普创作的认识到位就不可能有科普创作的繁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博大精深,涉及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涉及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涉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当代发展与世代永续发展,涉及城乡、区域、发展等方方面面。因此,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加深认识繁荣科普创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科普创作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动力。在当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已成为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是国家综合实力竞争成败的关键。然而,科技的进步不仅取决于科学家、技术人员、政府决策领导,也取决于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知、理解、掌握和运用。以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简称“四科”)为创作宗旨的科普创作必然产生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第二,科普创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手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当今实施“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的战略思想。科普创作及其成果是服务于科普,服务于教育,因而是推动和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第三,科普创作是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它包含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个方面。凡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人与自然、与社会能持续和谐进步发展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先进文化。科学文化是科普创作的内容,因而科普创作无可争议地丰富了先进文化。

最后,科普作品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的一个营养。社会与人的文明进步程度,取决于包括人的科学文化在内的全面素养。一个人只有不断地追求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发展的观念,才能达到全面素养的提高。科普创作的成果——科普作品有助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普作家通过劳动创作,以多种形式加以传播,无疑在塑造人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技能方面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5.2 从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拓宽推进科普创作理论建设的思路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与“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一个不能割裂的整体,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有其特殊的涵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战略;把满足人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科普创作理论的“以人为本”,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发展科普事业和繁荣科普创作、提高科普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为根本途径,以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作为目标,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尺度,建立健全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体制机制,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是要发挥科普主力军的作用。由省科协组织立项,省科普作家协会牵头撰写科普创作理论建设的5年(2010年~2015年)发展纲要,确立发展目标;省科协已制定了《福建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科普创作理论研究工作应将配合这一计划的实施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做好配套工作,确保该计划的贯彻落实。同时,省科普作家协会应抓住时代特征,突出创新性和前瞻性,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为重点、以提高科普创作水平、建立比较科学完整的“科普创作学”、“科技传播学”基本理论为目的,承担科普创作、科技传播规律(传播对象、内容、渠道、机制、方式方法和效益评估等)的研究课题。

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科普创作理论建设的指导和支持。要加强科普的政策研究和与政策有关的理论研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科普作家的社会待遇;将科普创作理论建设由科技厅列为今后每年软科学课题,注重积累,逐步深化;科普创作理论研究的手段要从过去主要以资料研究、定性研究为主,发展到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个案研究与系统的社会调查、数理统计相结合等多种先进手段的综合利用。将有志于科普创作理论研究的年轻人纳入后备人才的培养计划。

三是要加强闽台科普交流的平台建设。以海峡两岸科普研讨会作为海峡两岸科普工作者交流的新平台,不断拓展,不断深化,持续下去,优势互补,应当抓住当前两岸关系发生积极变化的有利时机,把两岸科普交流向更广更深的流域迈进,以期推动海峡两岸科学普及事业的合作与发展,最终达到海峡两岸在文化上的认同与融合。

5.3 从推动好字当头、持续运作上,加强科普创作理论建设

好字当头,要求我们在推动科普创作理论建设中强化好的意识、好的观念、好的要求、好的标准。好的基础是发展,好字要在发展中来体现,质量、效应要在发展中提升。要加强科普创作理论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使科普创作的结构和布局更加全面均衡,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效益更加协调统一,科普创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持续运作是领导方法,也是工作要求;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目标。解放思想求先行、以人为本求先行、好字当头求先行,最后都要落在持续运作上。

首先,在制度上予以保障。每年由省科协主办、省科普作协承办一次科普创作理论建设研讨会。并把科普创作理论论文纳入省科协的有关奖励的评审范畴。

再者,以创新求有效作为。研究怎样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科普,设立科普创作基金;每两年举行一次科普创作理论论文评奖,资助有价值的科普创作理论著作出版等。科普创作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繁荣科普创作,出作品、出精品。鉴于目前实际,财政尚不能养专业科普作家,但是财政可以资助科普作家的创作。设立科普创作基金,就在于资助有创作潜力的科普作家进行安心创作。每年在科普作家申报的基础上,可由基金会的管理机构与省科普作协进行联合评审,评出若干项科普创作选题,给予资金上的扶植。

第三,以高站位拓展视野。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省科普创作理论研究尚处于基础阶段。对于全国乃至世界的了解,还很肤浅,谈不上知己知彼,更谈不上与世界接轨。因此,要创造条件,加强学术交流,力求高起点,拓展视野,了解科普创作理论的世界走向,提高研究水平。

科普创作理论要与科普创作实践密切结合,当前科普创作理论研究滞后于科普创作实践是相当普遍而且突出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科普创作理论研究的重视与支持。我国的科普创作理论研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运用更多的学科研究成果及其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以创新的激情、创新的气魄、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着力营造科普创作理论建设的氛围、激发科普创作理论建设的活力、凝聚科普创作理论建设的合力、推进科普创作的理论建设。只有更多的理性思考、科学分析、总结规律,才能更有效地指导科普创作实践,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才能使科普创作理论研究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1] 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汇编的历年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

[2] 贾祖璋全集[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 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生命进行曲——高士其科普作品选[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4] 董仁威. 科普创作通论[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课题指导:

林思翔,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课题组成员:

1、戎章榕,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主任编辑。

2、郑寿安,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编审。

3、吴世灯,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编审。

4、刘宜学,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编审。

猜你喜欢

福建省科普科学
科普达人养成记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