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0-09-01刘大铎孙占峰
刘大铎,孙占峰
(1.吉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2.空军航空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对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刘大铎1,孙占峰2
(1.吉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2.空军航空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现状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提出使其科学发展的相应对策,为排球运动培养高层次骨干力量提供有效途径,促使吉林省排球运动健康快速发展.
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现状;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为研究对象,包括由国家教委审批的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体育学院、延边大学、长春师范学院等5支高水平运动队,以及由省教委审批的北华大学高水平运动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为获取准确的数据和相关信息,科学的分析和制定发展对策,查阅了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局,吉林省教育厅和吉林省体育局的相关文件、比赛资料和有关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研究论文、文章、书籍等,为本研究提供了权威、充实的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选题分析,在查阅相关书籍的基础上,设计了《主管领导调查问卷》、《专家调查问卷》、《教练员调查问卷》、《运动员调查问卷》,进行了信度与效度检验,对有关专家、6所高校排球教练和20余位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第一手材料.
1.2.3 数理统计法
根据社会调查统计方法与体育统计学的原理,对调查、访问收集到的有效数据,用E X C E 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运动队的存在与发展主要受运动员、教练员、训练、竞赛、管理、经费等条件的制约和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是必不可少的.
2.1 运动员队伍情况
2.1.1 队员入队的动机
动机是人的主观愿望,人们做任何事都受一定的动机支配[1].因此在调查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运动员的情况时,首先要清楚他们的选择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动机.
表1 入队动机调查
A一边接受高等教育一边接受训练
B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进入专业队,所以选择高校
C先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待毕业以后再进专业队
D看中了名牌大学的文凭
E家长的意愿
F其它原因
通过对队员的调查可知,所有的队员都一边接受高等教育一边接受训练,这代表了目前队员进入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动机的主流,也是这部分学生进行排球专项训练的主要目的.选择B的学生占22.6%,有6.5%的队员选择C,这部分队员一般具有较为良好的身体条件和发展潜力,并有被专业队看中的经历,他们都是目前吉林省各高校排球队的核心队员.而选择其他情况的则以上一所好大学为主要目的.
2.1.2 运动员现有运动等级情况
表2 男队员运动等级
从对各队教练员的调查得知,自1987年吉林省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以来,吉林省各支高校排球队还没有向专业队输送过运动员,这表明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整体技术水平偏低,还不具备为更高水平的队伍培养后备人才水平与实力.
表3 女队员运动等级
2.1.3 现阶段球队参加比赛的最好成绩
调查结果显示,长春师范学院女排最好成绩是2008—2009中国大学生排球甲级联赛女子组冠军,延边大学女排最好成绩是甲级联赛第六名.男排吉林大学最好成绩是2008—2009中国大学生排球甲级联赛男子组第七名.从成绩看,女排明显好于男排.
2.1.4 队员对入学前后运动技术水平变化的自我评价
通过对入学前后运动员自身竞技技术水平变化的自我评价,可以反映出运动员的可塑性和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训练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有11.2%的运动员认为自己的水平没有提高,另有1.4%的运动员认为自己的水平有所下降,有47.1%的运动员认为自己的水平提高不是很大,有40.3%的运动员认为在入学后自己的排球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总体上有87.4%的运动员认为在进入高校训练一段时间后自己的运动水平有提高,这表明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训练水平较高,训练效果较为显著,也说明从中学招收的运动员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图1 运动员自我评价分布
2.2 教练员队伍情况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过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运动训练中起主导作用,是排球运动员的教育者和指导者[1].为了对吉林省高校排球队教练员这一群体的现状和构成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本课题对吉林省普通高校的18名教练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2.2.1教练员的自然情况
本课题对吉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教练员18人的年龄、学历、职称及运动经历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表4 教练员年龄结构
由上表问卷统计得知,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教练员的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是52岁,平均年龄37.9岁.由此可见,现阶段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教练员的年龄结构是比较合理的.
教练员的学历代表着曾接受正规教育的水平,同时也决定着其训练、科研的潜在能力[2].调查结果表明,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教练员大部分是本科以上学历,一部分是硕士学历,与体校专业队教练员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智力优势.
表6 教练员职称结构统计
教练员的职称是其总体能力及其成就的外部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对其专业能力的认可程度[2].从调查结果来看,现阶段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教练员的职称结构不合理,大部分教练员是讲师职称,副教授以上的偏少.
表7 教练员运动经历
专项能力是成为优秀教练员的基础.教练员本身的运动经历能够使他们对训练和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心理压力调节、负荷变化规律有更深切的体会和理解,从而能正确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和比赛.从调查结果来看,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教练员的运动经历中,大多数教练员只是参加过体校、中学生或学校间的业余比赛,只具有业余的运动竞技水平和运动经历,与专业队教练员身经百战的丰富运动经历有较大差距.
2.2.2 教练员训练计划、训练方法和手段运用的情况
训练计划是对未来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评估和设计,是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监控的重要基础.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是保障训练质量的基础之一,本课题对吉林省普通高校18名排球教练员训练计划的内容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8.
从表8可知,多数教练员对训练过程的基本规律认识不够全面,制定的训练计划内容不全,在训练设计上存在不足.训练计划中对运动员的初始状态缺乏诊断,在训练中不能完全根据运动员的情况,采取合理的训练方法;教练员对恢复考虑较少,对恢复措施的认识和使用不足.教练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对恢复措施的忽视,说明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教练员还没有跟上世界排球运动训练的最新发展.现代运动训练学要求训练的综合化,也就是在训练过程中将多学科的知识和科研成果应用于运动训练过程,各种训练方法、手段综合运用,训练的各方面内容在训练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同步安排,单元训练时间内身体、技术、战术、心理、意识训练综合进行[5].
表8 教练员训练计划内容调查统计
训练方法和手段的综合运用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训练的整体质量,为了了解当前吉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教练员运用综合化训练手段的水平,本课题对吉林省普通高校排球教练员运用心理训练、恢复手段和反馈手段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表9 教练员运用心理训练情况统计
现代排球比赛水平越来越高对抗日趋激烈,比赛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心理训练越来越多地受到教练员的重视,目前国外各项目的训练中,教练员也常把心理训练内容纳入到日常训练中[6].我国的一些项目对心理训练也十分重视,比如乒乓球、羽毛球、射箭等项目,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从上表可以看出,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教练员只有两人能经常运用心理训练,占总数的11.1%,大多数教练员只是偶尔尝试.在与教练员的谈话中了解到,大多数教练员都知道心理训练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自身知识结构不完善,对心理训练的理论和方法掌握不好,因此在训练中很少应用.
表10反映了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教练员运用恢复手段的情况,教练员运用最多的恢复手段是运动学手段,有17名教练员选择运用运动学手段,占总数的94.4%.其它手段的运用率较低,反映了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教练员训练后运用恢复手段较少.
2.3 训练和竞赛条件
2.3.1 训练竞赛与队员生活待遇状况
保证训练时间与训练量是实现训练目标的基本前提.吉林省各高校排球队目前每周训练2-5次,每次训练时间为2-3小时,各队均为半读书半训练,这也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区别于专业队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影响高校该水平运动员运动水平提高的因素之一.边读书边训练在各高校虽有明确地规定,但由于运动员功课繁重,学习的压力较大,所以每天能保证的训练时间实际只有2课时左右,和专业运动员相比训练时间较少.运动员的营养补充是当今运动训练过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目前各校均无专门的运动员餐厅,因此运动员的合理膳食也无从谈起.由此可见运动员的待遇与饮食营养状况与专业队相比存在极大差距.在训练补助发放上吉林省各高校均实行与成绩和名次挂钩的方式,这一方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调动队员的训练热情与积极性.
比赛是检验训练成果的唯一标尺,也是运动员竞技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由于吉林省高校排球运动在水平,经验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整个吉林省高校排球比赛相对较少.吉林省高校男子队每年能参加2次左右的比赛,女队相对较少,参赛最多的长春师范学院女队和吉林大学男队每年达3次.由此可见,各队参加比赛尤其是高水平比赛的次数普遍太少,从各队参加的比赛等级和性质来看,大多为高校间的比赛,由于经费以及队伍本身水平等方面的原因,高校排球队很难有与各专业队,特别是与各甲级俱乐部队比赛的机会.
2.3.2 场地设施与运动装备
随着我省经济的蓬勃发展,高校的场地设施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与提高.在6所试办的学校均有室内训练馆.因此教练员认为场地设施基本上可以保证和满足球队训练与比赛的需要.而且各学校都有政策,体育场馆优先保证球队训练与比赛,这就给球队的训练与比赛提供了场地的保证.运动装备包括训练与比赛服装、运动鞋袜、护膝和胶布等必须的训练与比赛用品.由于各学校经费情况不同,所以各学校对运动装备的发放有不同的规定.有的学校采用按年度发放的方式,每年运动员可以领到一套装备,有的学校每两年发放一次,而且各学校都能做到按时发放,这就能较好地保证运动员进行训练与比赛的需要.
2.4 办队形式和球队的管理
2.4.1 办队形式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办队形式与球队的生源、经费等方面密切相关.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办队形式只有一种——学校独立办队.在理想的办
队形式调查中,45.4%的专家赞成与传统项目的中、小学实行“一条龙”的办队形式.“一条龙”的办队模式一方面可以保证球队的生源,使各高校从一年一度的生源争夺战中解脱出来,一方面可以使招收的运动员可以保证有较高的文化基础,能够较好地满足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与学习的双重要求.另外,可以对早期发现的高天赋队员进行早期培养.但这一方式也存在弊端,比如:目前中学运动员竞技运动水平偏低,会造成入队后训练与竞赛起点低的实际问题.27.3%的专家认为与企业联办地形式比较符合当前形势.高校与企业联合办队的模式有助于解决球队的资金短缺问题,而且也是一种快速走向社会化的方法.但由于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竞技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还未真正达到赞助企业的需求,企业的赞助难以得到预期的回报,所以较难寻找到合适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另外认为学校独立办队是最佳形式的专家占9.1%.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独立办队一直是多年来吉林省高校试办高水平排球队的主要模式,虽然目前遇到很多的困难,但经过二十年的摸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有18.2%的专家认为与专业体校合办是目前最好的办队形式,能够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和体校的专业优势.
表11 最佳办队形式统计
通过以上的调查与分析,实现与传统项目中、小学的“一条龙”办队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办队模式.但是这一办队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一调查结果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部分专家为吉林省各高校难以解决好球队的后备力量的问题担忧.
2.4.2 管理体制
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入学后,直接到各院系报到学习,教练员只负责运动员的训练,各院系负责管理运动员的学习与住宿.通过对教练员的访谈,教练员与各院系的教学管理人员很少有沟通,各院系的负责人不知道运动员的训练情况,教练员也不知道运动员在院系的学习情况,这种管理体制比较落后,不利于运动员的训练,也不利于各院系的管理.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吉林省高校建队出发点与国家的宏观目标和规划脱节.
3.1.2 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现役队员绝大多数来自中学,具有良好的身体条件,运动技术水平偏低,女队好于男队,基本可以顺利完成学业.
3.1.3 吉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队教练员均为体育院系的毕业生,基本能胜任目前的训练工作,在运动经历与比赛临场指导方面有所不足,教练员的进修和培训机会少.
3.1.4 吉林省各高校队参加高水平比赛机会少.投入资金不足.管理制度落后.
3.2 建议
3.2.1 吉林省高校应根据教育部文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建队目标并定期评估调整.
3.2.2 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各主管部门的作用,尤其是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的作用,积极推动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发展.
3.2.3 以竞争上岗的形式来聘用专职教练员,建立健全教练员的岗位培训制度.
3.2.4 发挥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快建立“一条龙”培养体制,促进高校高水平排球队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
〔1〕宋继新.竞技运动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2〕王君侠,等.论现代竞技体育教练员的模式及特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1):55-59.
〔3〕王立小.孙国民.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队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4).
〔4〕刘秀峰.对新疆竞技体育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教练员现状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5〕张尚晏.论中国篮球现代训练的主要特征[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
〔6〕谭朕斌.现代篮球运动训练的主要特征及我国篮球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10(1):64-68.
G 842
A
1673-260X(2010)08-00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