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学生作文的个性化问题

2010-08-31胡良伟刘灵逸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0年7期
关键词:个性化

胡良伟 刘灵逸

【摘 要】新课程理念对学生作文提出了个性化要求,而如何实现作文的个性化是每个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质朴自然、情感真实充沛和理性思辩三方面分析和阐述了学生作文的个性化问题。

【关键词】学生作文 个性化 质朴自然 理性思辩

作文的个性化,是作文整体流溢出的一种独特魅力,一种独到的风格和韵致。作文要想夺人眼目,则要靠个性来装饰才会有亮点;作文要想博得青睐,一定要有个性闪烁其间:或质朴自然,或情感充沛,或闪烁哲理光芒。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的个性化应是与众不同和难以模仿的。

在学生作文中,大多数呈现出这样两种情况:一是纯客观的的叙述和描写,无主观情感的表露,无自己的情感倾向;二是客观叙述描写与主观情感的表达分离,情感的表达成为无病呻吟,大多停留在文从字顺层面的模式化和概念化,因无情绪彰显而缺少个性。

一、质朴自然是一种个性

质朴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就是要写出真生活、真性情,写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白居易作诗要先诵给老妪听,懂则可,不懂则改,直至老妪能完全听懂。孙犁的“荷花淀”风格,散发着淡淡的泥土的气息,以清新自然朴素著称。

冰心曾说过:“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忆读书》)冰心作品的可爱可读,源于浸润其间的质朴、纯真和挚爱。

质朴自然就是不事张扬,不搞铺排,不玩深沉,就是本色纯真及发自肺腑的情感表达。

看看江苏考生的《怀想天空》:

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垄了。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

大概四五分钟吧,他割光了。他从篮子里拿出饭盆、馍头,边吃边说:“孩子,你爸没本事,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张……”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个多小时麦子。回到家,我没有吃饭。洗了个澡,就睡了。

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

这是农村孩子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种文风不就是时下所提倡的质朴文风?而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自作多情的作文,则应在质朴自然上多下点功夫了。

二、真实充沛的情感是一种个性

情感充沛、真实感人才能迸发出震撼人心的激情和力量。巴金曾说,他写作不是因为他有才华,而是因为他有真情。“以我手写我心”,以我情扣他心,只有真情溢于笔端,作文才能为人称道。

如何才能写出情感充沛、真实感人的作文呢?

1.抒胸臆,发真情

真诚敞开你的心灵,去掉多余的迎合、表白、空泛的激昂和拔高的表演。作文时务必从心理上彻底摒弃那种不愿抒真情、说真话,怕别人窥见自己心灵深处的“秘密”的认识,克服“为文造情”“无病呻吟”的弊病。近年来高考作文不限文体,为作文提供了极大的自主写作空间,直抒胸臆的作文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备受阅卷者的青睐。写作时应该以自由的心智抒情,以真切的生活体验抒写自己的所想所悟,表达自己的真心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好作文能打动人心的重要一点,那就是真诚之心。在高考作文中,情感是连接考生与阅卷者的桥梁,是碰撞出阅卷者心灵火花的电石,考生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阅卷者的喜怒哀乐的琴弦,才会与你的读者获得共鸣。

2.对生活及其对象充满情感

要抒发真实动人的情感,首先必须对生活、对客观对象充满情感。对人事景物淡然漠然、漫不经心或不热爱生活的人,对事物不可能有情感性的感受。因此,要写好文章,必须关心时代,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观察外物时,要注意体验;深入感受时,要展开联想,进入想像,把情感充分激发起来。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3.从细微处着笔

“细微处”可以是细微之物,还可以是细微之言,细微之神(情),甚至是细小之数。鲁迅从一次雇车的小事之中,见出了最普通的劳动人民的伟大,于是有了严于解剖自己的独特感受,《一件小事》成了人们反躬自省的一面共同的镜子。从细微处着笔,就是要用具体可感的生活细节来表达情感。文章要有感情,情因事而发,事感人而情自浓。无论是抒写爱国情、民族情,还是表现父子情、母女情、手足情、友情、爱情都要因事而发。

4.情感表达须提炼

情感既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又要高度浓缩。情感生活应是对生活的提炼,是富有表现力和艺术张力的情感。有生活味的情感能打动人,决不意味着生活原生态的情感一定能打动人。一篇表达肤浅、粗糙、低俗情感的作文,是无法打动人的。作文须恪守“三不”:不夸张——写作时对情节不夸大或缩小而导致内容变形失真;不失实——内容要经得起推敲,即使是细节也应合乎情理,给人真实感;不矫情——情感自然流露,合乎生活之情与人之常情,而不是牵强附会。

总之,抒真情,说实话,重细节,多想象,用心悟,巧表达是写出情感动人的文章的有效方法。

三、理性思辩是一种个性

科学而理性的思辩充满着智慧的光辉,洋溢着时代的人文色彩。

理性的思考、辩证的分析,应该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从近些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设置看,学生的理性思考、辩证分析能力正日渐受到青睐,如2003年有“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有“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等。如果作文时不作一点理性的思考,没有一定的思辩能力,则很难写出让人信服的文章来。

1.以退为进

以退为进,运用“即使”“如果”等假设的形式,采用“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迂回”战术,可能会使作文章更臻于一片崭新的天地。

请看下面一段摘自高考优秀作文《心中的天平》的文段:

“感情如同天平一端的重物,选择什么作为量度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如果能用理智控制住感情,会使他显得亲切而又冷静;一个人如果能用道德控制感情,会使他显得高尚而又真诚;一个人如果能用责任感控制感情,会使他显得坚毅而又可信。”

这位考生将自己对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理性思索,用富于情感的优美的文字加以表达,充满思辩色彩和哲理韵味。

2.由点触面

泛泛而谈,会使作文浮于表面;就事论事,会使作文流于浅薄。若能透过表象触及本质,或由点触面,会使作文更富于思辨性和哲理性。

如高考优秀作文《我爱唐装》就是很典型的一例:

“可为何,唐装还是那件唐装,如今却走上了国际大舞台,并绽放着最美丽的花朵呢?为何,唐装还是那件唐装,如今却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呢?原来,这是中国经济腾飞之后,是中国重振泱泱大国雄风之后,是人们足以骄傲地自称“我是炎黄子孙”之后对民族热爱最直率的呈现。爱祖国,爱唐装,爱这个能让我们扬眉吐气的国家的一切。我们的“海尔”拒绝了多少想要分一杯甜水的外企,我们的陶瓷惊艳了多少黄头发蓝眼睛。”

借“唐装”来分析“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不局限于就衣论衣,而是透过表象洞察到实质:从唐装到国货,到祖国传统美物,到国家经济腾飞,到国力强盛带来的认知观念的巨变。

3.换位思考

荣辱、祸福、苦乐、悲喜、美丑等,得失等,换位思考、换角度思考,换位可出新。感他人之所未感,言他人之所未言,你的思考就区别于他人,拥有了你的个性,你所谈的便是个性化的感受。

再看看高考满分作文《学会历史般的旁观》的开头: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爱憎蒙住了理性的心。跳出爱憎,历史会还给我们一份真实的面目。”

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对象眼中的结果不一样,原因何在?亲疏不同。于是顺理成章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爱憎蒙住了理性的心。跳出爱憎,历史会还给我们一份真实的面目。这样的论述,显得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4.忌绝对化

避免了绝對化,可以使论述的思辩色彩更浓郁。请看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理性的美》的结尾:

“也听一些短视的人说,这世界太冷,需要温度,需要感情。殊不知无聊地躁动是太感性,太缺乏理智。理智不等于冷,正如感情不等于温暖一样。理智是美的东西,一切美都是有温度的,理智的人也有感情,理智的思考也有局限和麻烦,只是有些理智只是所谓的理智,没有到达高的境界也就不会领悟到高层次的美。”

作者说明理智不等于冷,理智的人也有感情,“没有到达高的境界也就不会领悟到高层次的美”,这就使得文章有了思辩性,也有效避免了绝对化。

★作者单位:四川省古蔺县蔺阳中学;四川省古蔺县蔺阳中学。

猜你喜欢

个性化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基于“三教改革”的个性化智慧教学研究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肝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XPON终端个性化参数存储优化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