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越公开,政府越可爱
——记“个性官员”伍皓

2010-08-31周凯莉

共产党员(辽宁) 2010年4期
关键词:云南官员政府

信息越公开,政府越可爱
——记“个性官员”伍皓

被妻子戏谑为“网瘾患者”

伍皓成名于2009年2月云南“躲猫猫”一案。2月8日,农民李荞明意外死于看守所,当地公安机关公布说,“他是在玩‘躲猫猫’游戏中死亡”。这一说法遭到网友的广泛质疑。伍皓身为宣传部门官员,公开组织由网民参与的调查委员会前往现场调查。2009年7月8日,伍皓又对云南“小学生卖淫案”提出质疑,上网发帖:“应该给予我答辩和说明事实的权利。”这使伍皓获得了“尊重网民知情权,致力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评价。

2008年12月,伍皓就任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至今才刚满一年。此前,伍皓是新华社地方分社的记者,1992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辗转于西藏、云南等边远省区。私底下,这个圆脸、架着金丝边眼镜的官员坦言:“舆论对于政府官员的作用,不是‘棒杀’就是‘捧杀’。”拥有媒体从业16年的资深履历,伍皓谙熟政府、媒体、民众之间的“乾坤大挪移”。

“信息越公开,政府越可爱。”这是他的口头禅。这位全国最年轻的省级宣传部副部长,习惯常年24小时挂在QQ上,曾被妻子戏谑为“网瘾患者”。伍皓试图利用熟悉网络的优势,推行一些新鲜的施政方式。

2009年11月9日,在伍皓的主导下,云南省委宣传部建立了假新闻追踪制度,并就“媒体义务监督员”问题召开网络新闻发布会。面向社会征集的100名“媒体义务监督员”,可向媒体提出意见和建议。此举引起了争议。部分网民直斥“借公众之手给媒体戴紧箍咒”。

在伍皓看来,这正是“老百姓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传统的新闻发布会,完全依靠记者理解、判断、记录,“报错了也没有客观评判的标准”。媒体义务监督员的出现,可以让政府、民众、媒体之间形成“平等话语权的气场”。

透明度决定公信度

在“推手”伍皓的极力倡导下,另外一些创新手法也在云南迅速进行。2009年11月21日,云南省针对昆明市螺蛳湾批发市场的群体性事件,在新浪网上开通了国内第一家政府微博客“微博云南”。同日,伍皓以“云南伍皓”开通了个人微博。

伍皓这个备受瞩目的宣传官员,用如下词汇公开自己的私生活:月薪5000元,私宅一套,夏利车一辆,车牌号“云A005WH”。伍皓甚至贴上了妻子、女儿的照片,还宣称曾“自费去成都看环球小姐选美大赛”。

有人提出质疑:“官员开微博,本身就是作秀。即使你公开了个人的情况,还不是在这里代表政府,控制舆论?”伍皓回答:“难道有一官半职就不能有点自我?只要做事,就说是作秀,难道啥事也不做才能脱离作秀嫌疑?”短短一个月,伍皓的微博粉丝已经达到51629人。伍皓坚信地说:“话语决定主动权,透明度决定公信度,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这个说法在“躲猫猫”案时期,便有迹可循。伍皓对媒体宣称,他们不会对调查委员会的调查结果进行“审阅”。这个调查委员会由来自媒体、外企等10多名网友组成,针对公安机关出具的结果进行复核。

曾有一位老领导提醒伍皓说,“不必在意网络上的东西”,“网络上的东西伤不到你一根毫毛。”伍皓对此不以为然。他在凯迪论坛公开发言:“对待网络和网民,应该以人格的力量赢得公众、以坦荡的力量赢得网络、以求真的力量赢得信任。在现实生活中,这三条使我赢得了尊重,但在网络上做不到。我愿意冒着风险去试验,尽管未必会有满意的效果。”

逐渐得到正面评价

不过,伍皓的表情看似从容,背后却并不那么从容。伍皓一度“暂时选择沉默”。有公开报道称,“躲猫猫”一案中,伍皓因“工作观念过于超前,会把云南引入舆论灾难”,受到严厉批评。“小学生卖淫案”后,一份红头文件认为伍皓“在把握宣传方向、舆论导向方面负有一定领导责任”,建议对其进行“谈话提醒”,落款为“省纪委、省监察厅联合调查组”。

这个习惯聊天时仰着头,爱将眼镜移到额头上的官员,渐渐得到了正面评价。不久前,伍皓在机场书店翻看一本《2009年十大“网事”》,发现只有“躲猫猫”案得到了舆论的正面评价。

面对媒体“个性官员和改革派”的称谓,伍皓开始有了底气。在新浪微博,伍皓笑言了改革的种种前途:一曰不能被复制,完全个性化施政,轰轰烈烈但无明确价值取向;二曰可能被复辟,方向都是方向,但超越现实国情,人一走一切恢复原样。

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官员成了媒体热捧的名人,甚至与韩寒等人并列。在这样铺天盖地的追捧中,伍皓并未迷失作为党政官员的本色。每次出差回到昆明,他都会第一时间向上司报告自己的行踪,“绝不能让上司觉得你是一只掉线的风筝”。

这个网友眼中的“政治新星”在泰国度过2009年的最后几天。作为“泰国首届学唱中文歌曲大赛”中方代表团团长,工作闲暇之余,伍皓忙着在新浪微博大书对于泰国官员作风的感受。“烧开水”的比喻被他用来概括这一年的政治生涯:“如果始终捂着盖子,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把壶底烧穿;如果把盖子揭开,可能沸腾的民意就像这壶烧开的水,慢慢地变成蒸汽,逐渐地消散。”

(文/周凯莉 据《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云南官员政府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丘琼山巧对官员
“搞”艺术的官员们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
官员晒书榜
官员在读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