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心理学视野的农民工社会认同研究

2010-08-30张海钟段宝军

邯郸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农民工差异职业

张海钟,段宝军

(1. 兰州城市学院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 河西学院 教育系,甘肃 张掖 734000)

区域心理学视野的农民工社会认同研究

张海钟1,段宝军2

(1. 兰州城市学院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 河西学院 教育系,甘肃 张掖 734000)

社会认同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文章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抽取甘肃省籍8个市级区域农民工582名。结果表明:农民工社会认同包括社会地位认同,职业能力认同和行为表现认同;女性农民工在社会地位和行为表现上的社会认同均高于男性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农民工的职业能力认同影响显著,接受过高中教育、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农民工在职业能力认同上依次显著降低;在职业能力认同上,河西女性农民工显著高于河东女性农民工,而男性农民工在地域之间差异不显著。

社会认同;农民工;认同

一、前言

自20世纪70年代Tajfel等人提出社会认同理论以来,社会认同理论在群体行为的研究中不断发展起来。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了社会认同对群体行为的解释作

用,它的提出促进了社会心理学在相关领域的发展,为群体心理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1]475-480Tajfel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2]10-39社会认同是个体对自己作为群体或类别成员归属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或类别,而经历情感体验和价值感的心理历程。[3]49-50“认同”一词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作为一种防御机制,“认同”是指“在社会情景中,个体对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团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4]188-198由此可见,个体把自己类化为某一特定的群体,作为群体中的一个成员,通过社会比较将会给自己带来情感上的体验和对群体的归属感,个体产生的这种心理过程即社会认同;同时,作为一个个体也涉及到对其他个体在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的认同。

社会认同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农民工及其社会认同的研究不胜枚举。[5]63-76,[3]99-102农民工,通常为“常年或大部分时间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动,但户口仍然是农业户口,户籍在农村,有承包田,身份还是农民,不享受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不享受公费医疗等劳保待遇。离土又离乡,在城市的厂矿、机关、企业、商业、服务业劳动。”[9]99-10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户籍管理体制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断发生着变革,随之,我国社会阶层也在不断地分化,农民工作为一个的阶层,有属于这个阶层特殊的特征。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在总体上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是城市社会中的“佣人”阶层、“沉默”阶层、“无根”阶层和“边缘”阶层;在经济上,农民工仍然跟农业,农村、农民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职业的临时性、流动性大,由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多从事报酬低廉的工作;在社会网络关系中,农民工的社会交往主要是通过亲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进行的;此外,农民工在城市中还遭受城市居民的偏见和歧视,表现为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不信任、反感、隔膜、疏离,甚至排斥的社会氛围。[10]41-50-[11]9-13已有的研究从农民工的身份认同、职业认同、乡土认同、社区认同、组织认同、管理认同和未来认同等方面进行,[5]63-76在群体认同研究中,认同不仅仅是指先赋的、客观存在的身份认同和纯粹主观意义上的心理认同,还包括人们的行为和文化实践认同。[12]98-102由鉴于此,本论文旨在探讨农民工在社会地位,职业能力,社会交往,品质特征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社会认同状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先后产生了区域经济学、区域教育学、区域文化学等学科。在心理学领域中,我们提出建设中国城乡跨文化心理学之后,[13]1235-1236在这一基础上于 2006年又提出建设区域心理学,区域心理学也可以称为区域跨文化心理学,将不同区域的人群的心理共同性和差异性作为研究对象,其理论假设是不同区域的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其心理也必然存在很大差异,因为文化是影响社会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14]98-100本研究是区域心理差异研究的组成部分。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区域文化心理差异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课题 9个调查之一,研究随机选取甘肃省籍原驻农民工 614名作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 582份。被试分布于甘肃省 8个市域,其中庆阳市26人,天水市120人,定西市61人,白银市164人,武威市68人,金昌市15人,张掖市57人,酒泉市71人。在性别比例上,男性338人,占总人数的58.1%,女性244人,占总人数的41.9%。

(二)施测与数据处理:调查主要选取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作为调查者,并经过专门的培训使得调查者熟悉问卷以及掌握问卷调查的要求。调查所得数据运用 SPSS13.0 for Windows和Lisrel 8.3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研究工具:在理论构想以及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采用自编的“农民工社会认同语义自评量表”,主要测查农民工在社会地位,职业能力,社会交往,品质特征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社会认同状况,每个维度使用六对两极形容词进行测查,并且间隔排列,共形成30个项目,采用里克特5点图解式量表记分。问卷项目分析结果表明,第21项与27%高分组和27%低分组的独立样本 T检验不显著(t=-1.77,p=0.77<.05)应删除。对其余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值 0.927,Bartlett's 球形检验表明 χ2=5123.9,p=.00<0.5,适合作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如表1。

表1 探索性因子分析表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5个,5个因子累计能够解释的变异量达到了48.69%,依据各项目在5个因子上的荷重依次概括为职业能力认同,社会交往认同,社会地位认同,行为表现认同和品质特征认同,各分量表上 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是0.78、0.79、0.76、0.68、0.50,总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9,有较好的信度。在29个项目中Q9和Q28在各因子上的荷重很小,故予以删除。再对剩余的27个项目运用Lisrel8.3做进一步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判断所拟定的量表结构是否合理,结果表明:χ2=7487.29,GFI=0.55,AGFI=0.46,CFI=0.42,RMSEA=0.23。评价模型拟合优度的指标有χ2,其值越小越好,拟合优度指数(GFI)、调整后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相对拟合指数(CFI)的取值在(0,1)越接近 1,说明模型拟合越好,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其值小于0.08以下说明模型是一个“好”模型。[15]36-39因此,根据理论构想和各项目在因子上的修正指数(MI)对项目与因子关系进行调整,删除有多重负荷的项目和只有1~2个项目的因子,结果如表2。

表2 验证性因素分析及拟合指数表

通过因素分析,确定职业能力,社会地位和行为表现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与问卷项目有较好的拟合。

三、研究结果

结果分析运用SPSS13.0进行,以性别、受教育程度、地域(河西,河东)三个变量为自变量作多元方差分析(MANOVA),考察农民工群体在职业能力认同、社会地位认同和行为表现认同上的特点。结果表明,性别在社会地位和行为表现上的主效应显著F(1,568)=5.80 ,p=.016<.05,F(1,568)=4.56,p=.033<.05,受教育程度在职业能力上的主效应显著 F(3,568)=6.80,p=.000<.05,地域在各变量上的主效应不显著;性别和地域在职业能力上的交互作用显著F(1,568)=10.89,p=.001<.05,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在行为表现上的交互作用显著F(3,568)=3.77,p=.011<.05,其余一介和二介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进一步的边际平均数估计和事后多重比较表明,女性农民工在社会地位和行为表现上的社会认同均比男性农民工高(MD=1.70 ,p=.016<.05,MD=2.06 ,p=.033<.05);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显著,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农民工在职业能力上的社会认同显著高于接受过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农民工(MD=1.56 ,p=.001<.05,MD=3.02 ,p=.000<.05),接受过初中教育的农民工又显著高于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农民工(MD=1.46 ,p=.016<.05),而不识字的农民工与其他三个差异均不显著。简单效应分析表明,职业能力社会认同上,地域在男性农民工之间差异不显著F(1,581)=0.14,p=.075>.05,在女性农民工之间的差异显著F(1,581)=13.15,p=.000<.05,河西地区女性农民工大于河东地区;行为表现社会认同上,性别在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农民工中差异显著F(1,567)=7071,p=.006<.05,并且女性高于男性,在其余受教育程度的农民工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以上结果说明:女性农民工在社会地位和行为表现上的社会认同均高于男性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影响显著,接受过高中教育、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农民工在职业能力的社会认同上依次显著降低,而不识字的农民工的差异均不显著;职业能力认同上,河西女性农民工显著高于河东女性农民工,而男性农民工在地域之间差异不显著;行为表现社会认同上,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女性农民工显著高于男性,在其余受教育程度的男女农民工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四、讨论

研究运用两极形容词形成的问卷测量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状况,采用里克特 5点图解式量表记分。一般来说,图解式量表比单纯数字式更有利于转达等级意义和评级连续体的心理距离。[16]127-130通过因素分析确定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中包括社会地位,职业能力和行为表现三个方面的认同,这三个方面或维度与问卷项目有较好的拟合,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由于受户籍管理体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一些独特的表现。由于农民工受户籍制度的限制,尽管他们在职业上实现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化,但在社会身份上并没有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过渡,农民工在身份认同上常常与“城里人”相区分。同时,他们在城市多从事一些简单繁重而且报酬低廉的劳动,还受到一些城市居民的冷漠和歧视,他们在整个社会阶层划分中处于较低的位置,社会地位相对较低。本研究的结果也表明,男性农民工在社会地位认同上较低。但是,女性农民工在社会地位和行为表现上的社会认同均高于男性。这可能是由于女性农民工具有明显的“双重边际人”特征,即与家乡的农民相比,她们自以为已是进了城的城里人,与有城市户籍的城市人相比,她们很清楚自己农村人的身份,以及女性农民工比男性更有市民化的意愿。[17]137-139,[18]180-184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产生重要影响,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其职业能力认同影响显著,接受过高中教育、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农民工在职业能力的社会认同上依次显著降低,本研究中所随机抽取的不识字的农民工人数偏少(只有五人)故对这一水平不予分析;职业能力认同上,河西女性农民工显著高于河东女性农民工,而男性农民工在地域之间差异不显著,反映了农民工的区域心理差异。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女性农民工在行为表现的社会认同上显著高于男性,由于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女性农民工在人数上偏少,可能影响了结果的可靠性。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个体通过社会比较、社会分类以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来提高自己的自尊。当个体的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便会采用各种策略来提高自尊。[1]475-480当农民工对他所属群体在社会地位、职业能力、行为表现等方面的认同受到威胁时,也可能会采用各种策略来维护积极的社会认同。

五、结论

第一,女性农民工在社会地位和行为表现上的社会认同均高于男性农民工。

第二,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农民工的职业能力认同影响显著,接受过高中教育、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农民工在职业能力认同上依次显著降低。

第三,职业能力认同上,河西女性农民工显著高于河东女性农民工,而男性农民工在地域间差异不显著。

[1]张莹瑞,佐斌.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 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

[2]Tajfel H.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apters1~3.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8.

[3]夏四平. 农民工社会认同的特点研究[D]. 西南大学,2008.

[4]车文博. 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5]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 社会学研究,2001,(3).

[6]孟红莉. 对农民工群体社会认同的探讨[J]. 石河子大学学报,2005,19(3).

[7]王毅杰,倪云鸽. 流动农民社会认同现状探析[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8]董明伟. 城市农民工的自我社会认同分析[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9]陆学艺.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8).

[10]朱力. 农民工阶层的特征与社会地位[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3,(3).

[11]阎德民. 当代中国农民工阶层特征分析[J]. 中州学刊,2005,(5).

[12]张剑峰. 族群认同探析[J]. 学术探索,2007,(1).

[13]张海钟. 中国城乡跨文化心理学刍议[J]. 心理科学,2005,28(5).

[14]张海钟,李芳萍. 中国区域心理学与和谐社会建设[J]. 甘肃理论学刊,2008,(1).

[15]侯杰泰.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

[16]王重鸣. 心理学研究方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

[17]刘倩. 户籍制度背后:打工妹生存状态及社会心理[J]. 中州学刊,2001,(6).

[18]张娟. 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分析——以江苏南通为例[J]. 商业研究,2008,(12).

The Study of Social Identity of Peasant Work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Psychology

ZHANG Hai-zhong, DUAN Bao-jun
(1. Education college of Lanzhou city institute, Lanzhou, 730070, China; 2.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exi University, Zhangye 734000, China)

Social identit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in social psychology. This article use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selected 582 peasant workers who come from Gansu province and distribute 8 areas. The results shows that social identity of peasant workers contain social status identity, professional ability identity and behavior identity; social status identity and behavior identity of female peasant workers is higher than male; the level of education of peasant works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professional ability identity and drop significantly, which contains high school education,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primary education; professional ability identity of Hexi female peasant workers is higher than Hedong female peasant workers, however, male peasant workers don't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social identity; peasant workers; identity

book=88,ebook=36

C912.6

A

1673-2030(2010)01-0088-04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区域文化心理差异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XSH009)。

2009-09-08

张海钟(1963—),男,甘肃靖远人,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教授,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段宝军(1981—),男,甘肃天祝人,河西学院教育系讲师。

猜你喜欢

农民工差异职业
相似与差异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找句子差异
职业写作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我爱的职业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