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健美操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以新乡地区高校为例

2010-08-29陈晓蕊

梧州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新乡市学期教学效果

陈晓蕊

(河南科技学院体育系,河南 新乡 453003)

影响健美操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以新乡地区高校为例

陈晓蕊

(河南科技学院体育系,河南 新乡 45300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调查访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新乡市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旨在了解影响新乡市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效果的原因,提出增加健美操课程时数、规范教学内容、改进健美操评价体系、改善周边环境等合理化建议,为新乡市普通高校健美操的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健美操;教学效果;因素分析

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运用各种类型的操化动作,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的身体练习,既是健身美体、陶冶情操的大众健身方式,又是竞技运动的一个项目。[1]在高校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但随着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在健美操教学中逐渐暴露出若干问题,笔者从健美操教学现状入手,从健美操课程设置、教学、师资、教学设施、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影响新乡市高校健美操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1 主要研究任务

(1)了解新乡市高校健美操课程的开展现状。

(2)调查和分析影响新乡市高校健美操教学效果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为健美操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新乡市五所高校 (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省机电专科学校、新乡学院)。

2.2 研究方法

2.2 .1 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2.2 .2 问卷调查法 以新乡市5所普通高校作为样本,随机抽取每所高校大学一、二年级健美操班学生50人、健美操课程任课教师4人、体育教学部领导1人。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见表1)。

表1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统计

2.2.3、专家访谈法根据研究需要,就有关问卷的效度及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趋势等问题对新乡市高校健美操任课教师、专家进行访谈。

2.2.4 数理统计法对所获取的调查数据在计算机Windows XP系统中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常规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课程设置

在调查中发现健美操在高校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健美操开课率达100%,大多高校在一、二年级开设健美操选项课,三、四年级开设健美操公选课,在调查的5所高校中,2所高校开设1学期健美操选项课,1所高校开设3学期健美操选项课,2所高校开设2学期健美操选项课。对于在一、二年级开设健美操课程,学生问卷调查发现,仅有7%的学生认可开设2个学期;3%的学生认可开设1学期;47%的学生认可开设3学期;43%的学生认可开设4学期。数据表明,目前健美操课程在新乡市高校已经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健美操课程开设情况比较合理,但开设的学期数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3.2 教学内容

新乡市5所高校把大众等级健美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分别各有1所高校选择了两操协会健美操、校园系列健美操和其他类型健美操 (诸如拉丁、搏击、街舞等),而竞技健美操由于对学生的体能、技术、心理、意志等方面的要求较高而无人问津,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健美操主要教学内容

分析结果说明:大众等级健美操在新乡市高校已得到广泛推广。健美操的种类及内涵非常丰富,但从调查结果看新乡市高校健美操课程缺少健美操辅助教学内容以及时尚健美操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单一、枯燥,缺乏多样性,很难让学生保持长期的学习兴趣,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和表演欲望。

3.3 师资力量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则有赖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2]调查发现新乡市健美操教师师资明显不足,专业健美操教师比例偏小,教师结构有待调整。仅有15%的教师在从事自己所学的专项,多达85%的教师是从事和以前不同项目的教学 (见下页表3)。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点:第一,选修健美操课程的学生多,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不得不让其他专业的教师进行短期培训后从事健美操教学。第二,公共体育课进行选项课后,诸如田径、足球等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淡出体育教学,部分学田径、足球的女教师面临无课可上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部分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后纷纷转行,从事健美操教学。虽然都是体育项目,但这些教师无论在专业技术,还是在知识结构体系、教学组织方法上面与专业教师存在一定差距。这些现状无疑会影响健美操课程的教学效果。

表3 从事健美操教师原始专业情况

3.4 教学设施

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设备是高校开展体育教学、训练和群体活动的必备条件。其设施与器材的优劣好坏直接影响健美操教学效果。[3]通过对新乡市238名大学一、二年级上健美操课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健美操场地地面质地多数为室外水泥场地、室外砖场地,仅有19.3%的学生能在室内进行学习 (见表4);多数学生对健美操课场地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见表5),在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5所高校中,没有1所高校的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教学是完全在室内进行的,又因新乡地处黄河古道,一年四季风沙较大,再加上雨雪天气等,新乡市高校健美操课程受到很大影响。

表4 新乡市5所普通高校健美操课运动场地情况调查统计

表5 学生对健美操课场地满意度调查统计

器材配备方面,绝大多数学生上课时没有镜子,无法直接看到自身动作姿态,虽都配有音响设备,但在走访中发现有些音响设备音响效果很差,健美操课程需要教师在示范的同时,不断发出指令,或学生在练习时,教师需及时发出动作转换指令和纠正学生错误动作,但多数教师没有配备耳麦,声音有时容易被音乐掩盖,使学生得不到及时的提示,降低了教学效果,多数被调查学生对现有的器材配备不满意 (见表6)。而55%的教师认为健美操课程场地建设层次不高,数量不足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的,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新乡市高校健美操课程运动发展的瓶颈。

表6 学生对上课器材配备满意度调查统计

综上所述,新乡市高校体育场馆、器材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但仍在低层次徘徊,对直观性强的健美操课来说,学生满意度不高,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3.5 成绩评定

通过调查及走访获悉,对学生健美操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多数学校采用学期终总结性评价方式来评定学生成绩,少数学校采用总结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考核内容看,集中在健美操技术 (70%)、理论或身体素质 (20%)、考勤 (10%)等三个方面,评价内容过于单一化、竞技化,具有明显的甄别、选拔功能。在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方面的评价则显得微不足道,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健美操课程的积极性。由于多数学校健美操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的单一性,不可避免地带来健美操课程评价结果用途的单一性,缺乏对学生学习健美操运动技能的阶段性形成评价与诊断性评价和及时的信息反馈,仅仅把学期终总结性评价作为学生毕业和评奖学金等的条件和指标,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教学评价的用途。

4 建议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健身运动已成为人们的时尚消费,使得健身健美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健身健美操的种类和练习形式将更加多样化,健身健美操练习的科学化程度将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育应该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健美操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应努力提高大学生锻炼技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不断推进健美操教学改革。

4.1 增加健美操课程时数

大学体育是广大学生在校的最后一次集体学习机会,将为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奠定基础,系统地掌握一门体育技能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为此,依据 《新纲要》精神,树立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增加开设健美操学期总数或增加健美操课程时数,满足学生系统掌握健美操技能的需要。

4.2 优化健美操教学内容

根据教师的特长在普及大众等级健美操的同时,增加健美操辅助教学内容以及时尚健美操的教学内容 (诸如拉丁健美操、街舞健美操、搏击健美操等)把与健美操有关的多种运动项目引入健美操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健身之中,不断增加健美操课程的新鲜感。

4.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加大引进专业健美操教师力度,通过进修短训、代培、委培等多种形式培训在职教师,提高健美操专业素质,同时应加强思想建设培养敬业精神,建立一只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4.4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学环境

健美操运动的开展,不可忽视周边教学环境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学校应本着 “以学生为主体,以增强体质为原则”的思想,根据自身情况,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购买健身器材,开设健身房,从设备器材上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条件,使学生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在愉悦的心情中完成学习和锻炼。

4.5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面应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任课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在评价内容方面应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各个方面。[4]

[1]吴勇,尹志琼.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程设置的研究与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1):116-118.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28.

[3]张丽.对普通高校开展健美操选修课的调查与研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24(5):77-78.

[4]李好君.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拓展训练的因素及其解决对策[J].梧州学院学报,2009,19(3):91-94.

G807.4

A

1673-8535(2010)03-0081-05

陈晓蕊 (1975-),女,河南许昌人,河南科技学院体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与体育理论。

(责任编辑:高 坚)

2010-03-01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ZX-110)

猜你喜欢

新乡市学期教学效果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新乡市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新乡市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新乡市中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现状研究
新乡市锂电池专利情报分析及对策建议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