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2010-08-28刘洪芝
刘洪芝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刘洪芝
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得天独厚的一隅。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欣赏语言美、品味意境美、把握形象美、欣赏绘画美、汲取生活美、激发创造美等途径和方法,渗透审美教育,使美育精神重新回归到课堂当中。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美育精神
在诸多学科中,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得天独厚的一隅。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
(一)欣赏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者在写文章时,总是字斟句酌,以达到用词的精妙。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反复朗诵、吟诵,细细品味语言的美感和风采。如苏轼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雄浑大气,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儿女情长。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短短四句话,竟用了七个叠音词,四句比喻,两句比拟,再加上长短句的交错排列,平仄的巧妙相间,便有了和谐的美感体验。正如我国当代散文家曹靖华所说:“下字如珠落玉盘,流转自如,令人听来悦耳,读来顺口。”
(二)品味意境美 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如果写进了文学作品中,它们就是人化了的自然,其中已渗透了作者的情感体验,这种情与景的契合统一,就是意境,它是读者想象的世界,又是独立存在的艺术空间。如从美学的角度去品味《秋思》这首小令,我们会发现:句句写景,工妙极致;景景融情,宣泄淋漓。全曲创造了一种特定的充满美感的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给予高度评价:“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佳境。”
(三)把握形象美 形象是文学的中心,也是语文审美的中心。语文教材中记叙描写了众多优秀的人物,他们具有崇高的品质,思想优美,心灵优美,像夏瑜、水生嫂、翠翠等。深刻地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可引起学生思想情绪上的共鸣,使之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情感。当然,文学作品也少不了“丑”,像别里科夫、鲁四老爷、康大叔等,这些“丑”里无不具有“美”,正如罗丹所说:“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的丑在艺术中可以成为非常的美。”这是因为作者对“丑”进行揭露、嘲讽、否定,激起了人们的厌恶、憎恨,从而让读者更加地向往美,达到审美的效果。
(四)欣赏绘画美 在审美过程中,调动所有感觉器官的审美积极性,可以强化视觉形象,获得全面、立体、复合的美感,使鉴赏者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形象感。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的意境美丽如画卷,在一幅静谧、昏暗、幽冷的深秋夜景图里,鉴赏者似乎感到他乡游子的一点点淡淡的愁思。王维的《山居秋暝》更是一幅生动的雨后山村风俗画。从色彩上写景,松翠、竹青、荷绿、明月皎洁;从细节上写村民们的活动,洗衣归来的活泼的少女和借助月色下河捕鱼的渔民。王维在风景清幽、民风敦厚的自然美画卷里表现了诗人的人格美和理想中的社会美,诗中写景自然清新,信手拈来。故苏轼云:“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五)汲取生活美 美,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关心生活,热爱生活,深入生活,就能时时感受美,处处发现美,经常汲取美。首先,我们要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人们在生活中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行善积德,有的丧尽天良;有的勤俭持家,有的好逸恶劳;有的积极向上,有的腐化堕落。教师在不回避丑恶的同时,应引导学生学会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为自身的审美创作奠定基础。其次要深入自然。自然中的山水、草木、虫鱼、鸟兽以及人文景观,五彩缤纷,层出不穷,蕴含着无限的自然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让学生在欣赏山川河流的壮丽气势、云霞暮霭的奇妙变幻、花草虫鱼的美丽多姿中,领略自然的奥妙与神奇,从而陶冶自己的性情,增强写作灵性。
(六)激发创造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让学生苦苦猜测作者的意图,而要让学生的感受体验相对自由地向前发展,让学生从欣赏对象中发现作者不曾发现的东西,对作品做出新的诠释,创造出新的意境,体验到在创造的欢欣和喜悦。如《荷花淀》夫妻临别的一段对话,初读这段文字,学生就会感受到一个对丈夫温柔、顺从的农村妇女的形象美。再想,会有新的启示:水生嫂不仅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化美德,更有为抗日战争胜利贡献一切的高贵品质。这样,学生对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感受由零碎变完整,由肤浅逐渐深刻,思想认识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大雕塑家罗丹道出了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在这一“美的富矿”里挖掘美,为引导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奠定基础,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美育的熏陶,给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美的无限生机。
江苏省连云港开发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