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痛临床治疗与观察
2010-08-28贾玉晶
贾玉晶
咽喉痛,是指咽喉部作痛而言,咽与喉的部位虽然相接近,但其作用不一样,“喉以呼吸通于肺,咽以纳食通于胃”,本病常见于喉风、喉蛾、喉痛、白喉、喉痧、风热、喉痹和阴虚喉痹等症候中。
1 病因
1.1 候风 多由肺胃积热,加之感受风热外邪,内热与外邪相搏于肺胃,上熏咽喉,遂成本病。
1.2 喉蛾 多因肺胃郁热,再收风邪触动或直接感受风热外邪,侵犯肺胃,上于咽喉,发生本病。
1.3 喉痛 由于素有肺胃痰火,加之外感风邪,痰火与风邪相搏,或风热外邪,直接侵犯肺胃,热灼津液为痰,痰与热互结,上蒸于喉咙,至咽喉气血壅滞,络脉被阻,遂成本病。
1.4 白喉 由于疫病毒邪,侵袭肺胃,化火化燥,疫毒燥火,上熏气道管,咽喉受伤,而成本病。
1.5 喉痧 多因疫病病毒,先侵袭于肺胃,再由肺胃上传于咽喉致咽喉受伤,遂成本病。
1.6 风热喉痹 多因肺胃郁热,加之感受风热外邪,郁热与风邪相搏,上犯咽喉,发生本病。
1.7 阴虚喉痹 多因肺胃素虚,阴液不足或久病不愈,阴液亏耗,虚火上炎,损伤咽喉而成本病。
2 咽喉痛鉴别
见表1。
表1 咽喉痛的鉴别
3 讨论
近几年来作者经过临床的观察发现,阴虚喉痹(慢性咽炎)的患者逐年增多,尤以教师及久食辛、辣实物者居多,且久治不愈,其症状主要表现在,咽部感觉干痒、灼热、疼痛,吞咽时更甚,小儿患者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咽部检查见黏膜呈弥漫性充血、肿胀、腭弓悬雍垂水肿,咽后壁有淋巴滤泡,临床给予静脉点滴抗生素及局部喷雾效果不佳,有的患者甚至不能说话,并有强烈刺激性咳嗽,作者结合临床表现给予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的方法予以治疗,用药为:青果、生地、玄参、北沙参、知母、桔梗、双花、薄荷、射干,痰多者给予地丁、丹参;声音嘶哑加蝉蜕、蝴蝶;肺火旺盛加桑叶、川贝;出汗乏力加浮小麦、麻黄根。一般连服10剂,重症连服16剂,2次/d,忌服辛辣及酱菜、醋等刺激性食物,晚睡前给予口服一支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其中方参功能为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北沙参功能为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桔梗:宣肺、化痰止咳、排脓;双花:清热解毒;薄荷: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散结消肿。
近几年,作者通过临床观察,大多数患者咽喉发病初期基本就诊于五官科,通过临床抗炎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但有一些患者由于病程时间长,用抗生素及雾化吸入疗效并不明显,有的患者甚至干咳不止,声音嘶哑,痛苦不堪,近年来接诊一些顽固症状患者,通过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