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柴胡疏肝汤治疗乳腺增生病100例疗效观察
2010-08-27施国海
徐 勇 施国海
1.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 200032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的疾病,其发病机理与雌激素代谢水平有关[1]。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疼痛,可伴随全身症状,如月经失调,失眠多梦,心烦易怒,大便干结等。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育龄妇女发病率在60%以上,且发病年龄下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笔者与同事近五年来采用“加味柴胡疏肝汤”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相关诊断标准,选择符合以下条件者:1)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胛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关。连续3月或间断疼痛3-6月不缓解。2)一侧或两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动,可有触痛。疼痛可随情绪与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部分患者可有乳头溢液或瘙痒。3)经乳房钼钯X线摄片、B超和(或)穿刺,排除乳腺炎,乳腺纤维瘤等病变。
1.2 纳入标准 选择年龄24-38岁且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的乳腺增生病患者。
1.3 排除标准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痴呆症患者,合并严重心、肝、肾、血管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精神病患者,未按规定用药或不配合各项检查无法判定疗效者,因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和安全判断者。
1.4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本院2005年3月到2008年4月在本院乳腺专科门诊就诊的乳腺病增生患者,共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两组在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布情况
2 治疗方法
将20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以四周为一疗程,至少连用两个疗程。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对照组100例,口服“乳癖消”片(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1021823,0.32mg/片)治疗。每日三次,每次五片口服。
治疗组100例口服加味柴胡疏肝汤治疗。“加味柴胡疏肝汤”汤基本方:柴胡15g、香附10g、陈皮6g、枳壳12g、川芎12g、白芍10g、炙草3g、熟地20g、枸杞20g、白术15g、黄芪15g。每日一剂,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两次口服。
3 疗效标准与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3.1.1 治愈 乳房肿块消失,疼痛消失,停药六月后不复发。
3.1.2 显效 乳房肿块缩小二分之一以上,疼痛消失。
3.1.3 有效 乳房肿块缩小不足二分之一,疼痛减轻。
3.1.4 无效 乳房肿块未缩小,或单侧乳房疼痛缓解。
3.2 治疗效果
3.2.1 两组症状缓解情况 见表2,治疗组在乳房疼痛,月经失调症状缓解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表2 两组症状缓解比较
3.2.2 两组临床总体疗效 见表3,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4 体会
乳腺增生病又称慢性囊性乳腺病,是乳腺导管和乳腺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增生性改变。是一种非炎症非肿瘤的增生性疾病。本病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20-45岁青壮年妇女,以乳房疼痛和肿块为特征,并随月经周期和情绪变化而出现轻重变化[2],近年来中药治疗本病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人认为肝郁脾虚是乳腺增生病的基本发病机制[3]。有人认为肾气不足,冲任失调贯穿于乳腺增生病的整个发病过程。由于本病临床多发,我科开展了大量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并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柴胡含柴胡皂甙,与香附均有明显的解热镇痛消炎作用。临床实践证明加味柴胡疏肝汤可以有效解决乳腺增生,避免了外科手术创伤,从而保留了较好的乳房外形和乳腺生理功能,符合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也为患者所乐意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1]曾宪九,等.克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740.
[2]陈志斌,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6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9(5):402-403.
[3]李琳,等.肝郁脾虚证与乳腺增生病相关性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