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依赖患者系统综合治疗后不同时点复饮率调查
2010-08-27李雅忠王立娟孙玉涛
刘 忠 李雅忠 王立娟 孙玉涛
酒依赖是指反复饮酒引起的特殊心理状态,表现为对酒的渴望和经常需要饮酒的强迫性体验。多年来全国各地对酒依赖的患病率调查[1-4]显示,其患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而多项对酒依赖患者复饮率的报道显示其复饮程度同样严重[5-7]。因酒依赖患者不仅有躯体依赖,同时具有严重的心理依赖,因此,目前对住院酒依赖患者的治疗多采用系统综合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躯体症状及加强了心理防御机制[8-9]。但目前对经系统综合治疗后酒依赖患者的时点复饮率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此进行为期 1年的调查,对时点复饮率做出精确统计。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年 4月~ 2009年 4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 120例酒依赖患者,均为男性,符合 CCM D-3[10]酒精依赖诊断标准,SADQ-C[11]> 30分,年龄 20~ 60岁 ,平均 41.3±8.5岁,饮酒史 4~ 40年,平均 16.8± 8.5年。 排除重大躯体疾病、弱智和重性精神科疾病患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立即断酒,采用正规药物替代治疗(具体用药及剂量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有躯体症状的进行躯体治疗。消除戒断症状后,针对戒酒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分别采取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家庭干预、社会干预,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疗程为 3个月。
1.2.1 住院期间的非药物治疗干预内容包括 了解酒依赖者戒酒的动机,帮助其认识酒的危害,增强戒酒意识;讲解戒酒成功的案例,了解他们脱酒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戒断后复饮的原因 ,指导其正确对待戒断症状;培训应激的技巧,引导逐步适应新的人生价值观,克服不良的生活方式;了解其身体不适及心理变化,并及时给予处理和心理疏导;改变其防御机制方面的缺陷,重建人格和行为模式;介绍戒酒互助协会(AA)[12]的知识,阅读 AA书籍。每周参加 AA自助小组会议,实践 AA的 l2步骤等活动来实践戒酒。出院前和酒依赖者及其监护人研究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家庭介入方法,并达成共识。干预措施:对家属做心理辅导,让他们全面了解因饮酒致酒依赖者的异常行为,及如何监管酒依赖者断绝与酒友的联系,改善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养成合理的生活规律 ,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
1.2.2 出院后的干预措施 酒依赖者出院时,要求他们制订生活计划,如坚持参加 AA活动,每周会晤 1次 ,每次 1 h。 1个月后视病情每月会晤 1~ 2次,以后减少为每月 1次。随时电话咨询。心理辅导:①认知治疗:酒依赖者出院后均会不同程度的出现一些不适症状,会不自主地对酒产生强烈的渴望,应耐心地讲解这是稽延性戒断症状,凭自己的毅力最终是能够挺过来的;②支持性治疗:针对酒依赖者出院后在生活中的挫折给予安慰,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从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家庭治疗:要求监护人务必与酒依赖者一起回访,提供其在院外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另外,还可以对其家庭中存在的不利于酒依赖者保持操守的因素给予纠正,为降低复饮率打下基础。
1.3 评估方法
1.3.1 复饮率 专业医护人员于患者出院后 1年内进行半年,1年 2个时点随访,以下情况纳入复饮统计:①由家属或亲友证实再次住院戒酒者;②饮酒频度:平均每周饮酒 3~4次;③饮酒量:按标准杯计算[13],平均日饮酒量≥4个标准杯或每次饮酒超过 6个标准杯。
1.3.2 相关量表测评 对患者在两时点进行 SCL-90及SADQ— C测评,SCL-90共包括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 9个因子,每个因子按 1~ 5分评分。 SADQ— C评定包括情感性戒断症状、对酒的渴望 2因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进行 t检验与χ2检验。
2 结 果
2.1 被访者复饮率数据 120例被访者在前半年中因死亡,迁出等各种原因有 9例未获随访,最终有 111例获随访,脱落率为 7.5%,半年时点复饮者 40例,复饮率为 36%,1年时点复饮者 25例,复饮率为 23%,被访者随时间进展复饮率明显降低(i2=4.89,P<0.05)。
2.2 两个时点 SCL-90各因子评分比较 见表 1。
表1 两时点 SCL-90各因子评分比较 (±s)
表1 两时点 SCL-90各因子评分比较 (±s)
注:SCL-90中除恐怖因子外余各因子分值 1年时点较半年时点有了进一步改善(*P<0.05或**P<0.01)。
时点 躯体化 强 迫 人际关系 抑 郁 焦 虑 敌 对 恐 怖 偏 执 精神病性半年 1.51± 0.39 1.74± 0.42 1.79± 0.38 1.91± 0.65 1.86± 0.37 1.74± 0.52 1.29± 0.56 1.69± 0.56 1.40± 0.47 1年 1.42± 0.28 1.67± 0.30 1.72± 0.23 1.70± 0.60 1.63± 0.61 1.57± 0.41 1.26± 0.19 1.54± 0.40 1.33± 0.29 t 2.490** 1.807* 2.383** 2.711** 2.921** 3.212** 1.192 2.905** 1.870*
2.3 两时点 SADQ— C各因子及减分率评分比较 见表 2。
表2 两时点 SADQ-C评分比较(±s)
表2 两时点 SADQ-C评分比较(±s)
注:SADQ— C各项评分 1年时点较半年时点有了进一步改善(P<0.01)
时点 情感性戒断症状 对酒的渴望半年 11.79± 3.23 9.78± 5.78 1年 5.12± 2.37 4.57± 1.24 t 17.50* 12.09*
3 讨 论
酒依赖是一种具有很强社会性的疾病,是心理、社会、遗传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高复饮率。目前临床治疗手段包括各种常规药物替代治疗和综合干预治疗措施[14],使酒依赖患者的复饮率下降,本调查显示酒依赖患者经系统综合治疗后半年复饮率为 36%,1年复饮率为 26%,随治疗进展患者 1年复饮率较半年复饮率进一步下降,对患者相应时点的酒精依赖严重程度及心理状况评估结果显示,患者情感性戒断症状,对酒的渴望因子分值,戒酒后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等各项情绪障碍随治疗进展出现相应性降低,与复饮率调查结果一致。该调查同时表明酒依赖患者复饮率的降低受综合因素影响,包括系统的住院药物脱瘾治疗,及此基础上采用的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家庭干预、社会干预,健康教育等一套系统综合有效的干预措施。其机制为根据酒依赖形成的神经病学基础[15]采取快速强制治疗,使患者迅速摆脱躯体依赖,而随后院内及院外的持续综合干预措施逐渐加强了酒依赖者的心理防御机制,避免了因心理防御机制不健全而导致戒酒失败[16-17],从而随时间进展大幅度降低了酒依赖患者的复饮率。
[1]严保平,孙秀丽,栗克清,等.邯郸市酒精依赖性和滥用性障碍的患病率调查 [J].河北医药,2009,31(20):2813-2814
[2]郭红利,朱振华,黄良珩.90年代首都精神卫生问题的现状与前赡[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3:131-134
[3]张维熙,沈渔邮,李淑然,等.中国七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69-71
[4]石其昌,章健民,徐方忠,等.浙江省 l5岁及以上人群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229-236
[5]董健.慢性酒中毒者相关因素分析 [J].临床精神医学,2004,14:143-144
[6]梁海翔.慢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特点 [J].临床精神医学,2002,12:247-247
[7]丁坚伟,杨信娣.41例慢性酒精中毒者复饮分析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120
[8]王绍利,王明进,郑牧村,等.综合干预对酒精依赖患者复饮率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5):418-419
[9]周长来,宋风英,刘士勇,等.综合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山东精神医学,2004,17(3):167-168
[10]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9-70
[11]Stockwell T,Sitharthan T,McGrath D,et a1.The measurement ofalcohol dependence and impaired control in community samples[J].Addiction,1994,89:167-174
[12]郭崧,李冰.AA与戒酒的十二个步骤 [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3,12(1):63-66
[13]Sunders J B,Aasland O G.dev elopment of the alcohol use disordersidentification test(AUDIT):WHO collaborative project on early detection ofpersons with harmful alcohol consumption.II[J].Addiciton,1993,88:791-804
[14]沈渔村.精神病学 [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53-460
[15]董改英.酒依赖的神经科学基础与治疗研究进展 [J].中国临床康复,2003,7(5):780-781
[16]姜佐宁.酒滥用与酒依赖.现代精神病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24-128
[17]任显峰,郑素娟,马召红,等.健康教育在酒依赖治疗中的辅助作用 [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