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长韩正:四“中”率先转变
2010-08-24
“在发展中转变方式、在扩大开放中转变方式、在发挥优势中转变方式、在逐渐改善民生中转变方式、在改革创新中转变方式”。
这四“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上海市市长韩正2010年1月26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的精彩论述。他表示,上海努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走在全国前列。
如何转变?报告给出了具体答案。
1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比如,着眼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金融创新先行先试、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为重点,加快推进金融中心建设各项工作,继续扩大金融发展创新成果,提升陆家嘴、外滩等重要金融集聚区的服务功能,做大做强金融业。着眼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支持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现代物流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
2紧紧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继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上海为此实施企业加速创新计划。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创业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加快健全科技投融资体制。
此外,推动建立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共同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深化转制院所改革,加强行业共性技术研究。进一步提升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功能,重点推进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经济增长点和服务民生关注点,在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加强科技前瞻布局,强化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
同时,为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施首席技师培养计划。
3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节能降耗,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完善节能市场机制,促进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试点。
4以郊区新城建设为重要抓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为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上海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帮助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拓宽营销渠道。积极发展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启动水稻等农产品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为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区县统筹,逐步实现在利卫生室看病费用实时报销。
为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上海将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到户,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制。深化落实对基本农田、水源地、公益林等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宅基地置换试点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继续促进村镇银行发展。
5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失时机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依靠体制机制创新增活力、强动力。上海继续深化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浦东新区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积极探索适应大区域特点、体现扁平化特征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推进金融、航运等领域重大改革举措在浦东新区先行先试,争取设立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船舶融资优惠等一批改革事项取得突破。
为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加快综合性国资流动平台建设,成立专司股权管理的资本管理中心,发挥资本配置功能,盘活国资存量,促进国有股权流动,确保国资保值增值。完善国资监管制度,在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的企业推行信息公开试点。
另外,将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通过招投标、委托服务、管理承包、特许经营等市场化手段,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城市运营等公共服务。
报告还对财政工作着墨不少,特别提到了扩大政府信息公开,不断提高行政透明度。
公开透明是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重要标志。报告指出,切实加大政府投资项目、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信鼠的公开力度。公开“扩内需、保增长”政府投资项目的相关情况,以及年度重大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公开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各类中长期规划及实施评估报告等信息。加大公共政策、产业政策和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类信息的公开力度。
同时推进财政性资金和社会公共资金公开透明运行。以部门预算、预算执行、财政转移支付为重点,依法有序地扩大预算信息公开,向市人代会报送的部门预算数量增加到100个。对部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专项资金,主动公开使用管理办法、操作流程和资金分配结果。公开地方政府债券筹集资金、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贷款道路建设车辆通行费、彩票公益金等政府非税收人情况,以及各类社会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房屋维修基金等社会公共资金的年度收支情况。
并依法推进审计公开。公开非税收入和社会公共资金的审计结果,逐步公开政府部门、国有企业、事业组织及其他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审计结果。加大审计整改工作力度,完善审计整改报告、督查、结果通报和公告等制度,以公开促整改。
报告还强调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着力优化支出结构,继续在改善民生、加强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强支出管理,将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改革拓展到所有市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按照建立完整政府预算体系的要求,研究建立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统筹政府公共资源配置。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完善项目预算方式。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稳步扩大电子采购的范围和规模,试行通用产品市、区统一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