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市流通体系模式及政策选择

2010-08-24吴小丁

中国流通经济 2010年6期
关键词:批发商流通政策

吴小丁

(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通常一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后,都会出现流通系统的不适应,流通系统如何调整便成为关注的焦点。传统市场经济体制的美国和政府主导型经济后发展国家日本,是两种完全不同流通体系模式的典型代表,无论是美国的“小批发大零售”还是日本的“大批发小零售”,都体现出很高的流通效率。选择大批发还是大零售,这是流通功能如何分担的问题,而流通功能在系统内的分担是有其规律的。那么,流通系统如何运行的决定权是否可以掌控在政府手中呢?如果大批发和大零售不可兼得,我国的流通政策应该怎样进行选择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上的解释。

一、为什么会出现“批发商无用论”

1.垄断竞争与“批发商无用论”

当一国经济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寡占竞争阶段,即大量生产体制确立后,曾经在渠道中起主导作用的独立批发商,其地位就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批发商往往被指责为低效率,在渠道中的作用下降,逐渐萎缩和被排斥。德国和美国在20世纪初,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都曾出现过“批发商无用论”的情况,这种状况的理论解释是:

(1)由于大规模的资本集中,形成了生产纵向联合的康采恩、托拉斯,商品流通成为垄断企业内部的自然工序,如原材料生产者和加工业者之间,产品不必通过市场交易,自然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作为生产环节之间商品流通媒介的批发商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生产的集中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得买卖交易相应集中,交易次数相对减少。批发商的介入对减少交易次数的作用大大降低,批发商的数量也自然相应地减少。

(3)巨型企业自己进行大批量买卖行为成为可能,它们可以在企业内设置与独立批发商同等效率的销售或采购组织,使批发商交易的规模经济优势消失。

(4)商品的标准化、单纯化和通信技术的发达,使生产企业直接销售和利用广告销售的方法越来越普遍,批发商的信息功能也受到了抑制。

(5)信用制度的发达,使商业资本丧失了金融功能。

2.信息技术革命与新“批发商无用论”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批发商无用论”再次被提起。新一轮的“批发商无用论”出现的背景主要是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电子商务和因特网的发展普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形成,使生产厂商与零售商、生产厂商与消费者在信息上的距离缩短,零售商的销售动向可迅速反馈给生产者,尽可能压缩流通过程的库存,并开发出为实现高效率配送的快速应对消费者的系统;通过因特网,可整合信息流,商流也有可能不通过批发商。

与此同时,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生产厂家和迅速发展起来的大型零售商上下夹击,使批发商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尤其是“产销同盟”的出现,对批发商的存在进一步提出质疑。

3.“批发商无用论”下美日两国批发商的不同命运

一种流通机构是否有存在的必要,要看它是否能够有效率地发挥其功能,如果其功能被更有效率的机构所分担或取代,它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理由。

美国流通发展的现实支持了“批发商无用论”。美国进入垄断竞争阶段后,零售业迅速集中,形成寡占体制,承担起原本是批发商的库存调整功能、信息功能和物流配送功能,使批发商失去了生存的空间。美国地方城市的食品日用品市场,几乎是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天下。美国的中间流通环节比重较小,主要由经纪人承担,由于国土广阔,各州法律制度和交易习惯都不相同,大型生产企业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是不经济的。

但是在日本,“批发商无用论”已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日本有很多大型贸易公司和大型专业批发商在这种论调下生存下来。其实,“批发商无用论”暗含的假设前提是“批发商是没有效率的”,但像日本的国分、菱食、日本AKUSESU等大型批发商,效率是极高的,在信息时代新的流通体系中,仍然发挥着无法被替代的重要功能。日本的配送中心可做到给店铺配送两瓶洗发水、三瓶罐头等小量散货配送;便利店的配送系统可做到一日三次配货,如果效率不高,这种“多次少量”配送是无法维持的。

二、日本食品日用品流通渠道模式及大型流通企业的作用

1.厂家主导型的“特约经销商”制

日本是在战后大量生产体制确立后,形成厂家主导型流通渠道的。在食品日用品行业中,普遍采取“特约经销(批发)商”制,在日本叫特约店或代理店制,即生产厂家在特定地区授予某一特定批发商垄断性的销售权,独家代理,通常是按不同品牌分别指定代理商,并禁止其销售竞争厂家的商品。特定厂家的特约批发商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这使特约批发商的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在特定地区中,二级批发商只能从一级特约批发商处进货,这便形成了多环节的流通结构。尤其是食品行业中小厂家较多,介于厂家和零售商之间的批发商数量也非常多,这就使日本的流通系统在按业种、厂家纵向分割的结构下,形成了最典型的“零散、过多、多环节”结构,这种流通体制在日本维持了大约20年。1979年石油危机后这种结构因效率低下而受到指责。

支撑这种渠道模式的是垄断厂家价格制、回扣制、退货制、长期交易关系等日本独有的交易习惯,这有利于厂家控制终端价格,抑制价格竞争。

2.渠道变革与“特约经销商”制的崩溃

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流通系统一个大的历史转折期,价格竞争的激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分别独立的两个环境因素,但二者相互关联,成为日本流通系统变化的动因。

石油危机后,日本消费社会逐渐成熟,需求多样化、个性化使库存调整的压力增大;超市的发展打破了业种界限,备货综合化,并提供食品日杂一站式购物的方便;便利店的发展,实现了温度带管理和混载支持的多次少量配送,超市、大型综合超市升格,都使流通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1]

泡沫经济破灭后的长期景气低迷使价格竞争激化,维持价格的“特约经销商”制受到冲击,流通系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这一时期,日本由于国内市场开放缓慢,日美贸易摩擦激化,日本厂家主导型的封闭的流通系列化渠道被国际社会指责为低效、排外,非贸易壁垒是妨碍市场开放、阻止外商外资进入的元凶。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也是流通变革的促进因素。[2]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命时代,信息技术也对特约店制形成冲击。

3.大型“窗口批发商”的崛起

如前所述,“特约经销商”制是以业种店为基础的生产厂家之间纵向分割市场的渠道模式。对食品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等综合备货的业态而言,同一类别商品要从不同批发商进货,接货时验货手续繁杂,成本很高,而从同一家批发商进货,按类别管理,可提高效率。因而,批发商也出现综合备货的趋势。“窗口批发商”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发展起来的。图1是特约经销商制的厂家主导型渠道,图2是窗口批发商加入后的渠道。

尤其是购买频率较高、商品价格中流通费用比重较大的食品日用杂货,批发商为了低成本地满足零售商“多次少量配送”的要求,开始投资于现代物流设施和信息系统。为了追求投资的规模经济,就要有一定的财力,批发商开始出现合并,地方有实力的批发商纷纷加入全国性的批发企业。与此同时,为了与零售商主导的供应链抗衡,开始出现与有实力的食品超市建立了紧密关系的大型批发商。

表1是目前日本前10位的酒类食品大型批发商,前3强的位置已较稳固,第4位以后的排序会不断变化。

在日美两国批发业劳动生产率方面,日本大量中小商业者构成的多环节流通体系,并不比美国短渠道流通体系的效率低,日本信息时代的大型批发商的高效率以及在流通系统内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有研究结果表明,日本中小超市和小型店铺之所以能够大量地长期存在,与日本高效率的食品日用品批发商是直接相关的。[3]日本大型零售店的备货远比美国丰富,也与其强大的批发商直接相关。

表1 日本酒类食品批发商10强排序(2008年)

三、关于商品流通的公共政策选择

我国以食品日用品流通为政策切入点调整城市流通体系是十分准确的。因为食品日用品流通渠道模式是反映一国流通体系模式的典型代表。现阶段国家的流通政策关注流通体系的变化和结构调整也是很及时的。因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容忍流通的低效率,但经济低迷时,低效率流通的矛盾就会变得尖锐。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持续了很长时期,未来的发展必将放缓,我们将迎来一个流通变革的时代。在转折点上的公共政策选择,将是方向性和战略性的,至关重要。

1.美国模式还是日本模式

美国和日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流通体系的代表。美国模式是高效率的大型零售商通过直接采购,排除批发商,实现食品日用品的流通;日本模式则是大量中小商业者(包括零售商和批发商),通过高效率的大型批发商实现食品日用品的流通。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流通的发展,“中国的流通改革会选择美国模式还是日本模式”成为很多国外流通学者关注的问题。这涉及到是促进零售业集中还是促进批发业集中的政策选择问题。如果考虑到中小零售商的大量存在会提高消费者的福利,就有必要实施促进批发业提高效率的政策。大型零售商可不依赖批发商,只与流通业者(运输、仓储)协作便可运转,而中小零售商不依赖批发商则无法生存。

我国的流通发展战略并不是两种模式简单地二选其一,而应该是介于美国和日本之间的一种模式。我国幅员辽阔,与美国相似,交易关系却并非美国那样的单纯契约关系;消费者行为,购买习惯和购物频率更接近于同是亚洲国家的日本。经济的二重结构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城市人口的高密度,都需要中间流通环节的多次调整,才能使供求很好地结合。政策选择应该是慎重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支持。

一种流通体系是否有效率,判断的标准并不是看它对GDP的贡献,因为随着一国经济结构的高度化,流通业的比重肯定上升,即便是低效率的流通体系,对GDP的贡献率也会增加。流通的效率是用流通产出来衡量的,如表2[4]所示,零售服务的状况可视为流通系统的产出,即在相同投入下,选址越分散、配送时间越短、备货幅度越宽、最小批量越小、购物越舒适,则流通产出越高,也就是效率越高。如果产业评价是单纯的GDP指标导向,就难以看到我国流通效率的国际差距。

2.流通体系的系统性与流通政策

流通是一个系统,其内部结构不是人为安排的,而是在特定经济、社会系统下自动形成的,经济运行的内部机制使流通体制发生变革,政策只是制约环境中的一个因素(参见图3)。

图3 流通系统示意图[5]

任何一种流通体系模式,都是流通机构的不同协议结果,一种模式只有得到全体流通机构的认同,流通体系才会作为一个系统运转。在现阶段,批发和零售已不是两个单纯市场交易的环节。所以,应该将批发和零售作为一个整体的“流通系统”来把握。

既然如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流通政策对流通系统结构的改变作用就不可能是根本性的,而只是辅助性的。与财政、金融、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不同,流通政策是微观经济政策,是通过调整流通结构和流通组织间的关系以及市场竞争结构实现流通系统效率的。政策过程仍有“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产业政策优先还是竞争政策优先”的政策选择问题。[6]

表2 流通产出及其定义

美国是传统的市场经济国家,微观政策以竞争政策为主,很少有直接控制或扶植流通企业的微观政策。日本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后发展国家,微观政策是以产业政策优先。但是,从流通政策看,日本并没有实施特别扶植大型批发商的政策。战后与批发业相关的政策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基本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

一是20世纪60年代将市中心的传统批发商业集聚转移到郊外新建的批发团地,目的是疏散城市密集街区和实现流通业务的现代化,即“流通现代化”政策,但在现代化的意义上取得了多大效果存在质疑。

二是发布了针对交易习惯、物流、信息环境的重要指南。日本召开多次有行业相关人士参加的研究会,指出改善的方向。政府还出资支援建设共同配送物流中心,但对大企业单独建设的配送中心,国家并不给予资金支持。另外,通产省在20世纪70年代实施了“流通系统化”政策,推广普及POS系统,指导行业传票和交易手续标准化。通过有业界参加的研究会和政府指南,使企业明确了大的方向。

三是资金援助。这仅限于中小企业,不论是制造业还是流通业,都为设备现代化设立了补助金和融资制度。中小批发企业受益是肯定的,但大企业能从中得到多少好处无法估算。

3.我国流通体系的特殊性及政策取向

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流通发展与流通发展规律基本是一致的。所谓特殊性,也是规律之中的差异。流通系统的各国间差异,基本是由消费习惯和消费者行为差异、交易习惯和交易关系的差异、法律制度的差异所决定的。另外,流通技术的创新可能会作用在不同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从而造成流通体系的差异。如日本的便利店在发展期恰逢信息技术的大发展,一系列信息技术的采用和配送管理创新,使日本的便利店迅速成为主导业态,而美国便利店的发展就没有这样的机遇。大型综合超市在发达国家出现在价格竞争激烈的经济低迷时期,而在我国却是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进入的。各零售业态在发达国家是随着经济发展逐次进入的,而在我国新型业态却是随着外资同时涌入的。体制转轨后,批发商在厂家主导型渠道中的分工还没就绪,大型零售商的量贩店就开始以低价格冲击厂家的渠道了。这些特殊性对流通体系的结构会有多大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认。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流通体系是个系统,任何国家的任何做法的成功都是在其系统环境下取得的,借鉴需慎重;必须认识到批发商是(其顾客)零售商的采购代理人,如果将其看作是以国家为中心的“生产物配给手段”,政策注定会失败。我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绝不可能走回头路,任何流通政策的选择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选择;相信市场,尽可能减少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市场能做的事政府不做,市场不做的事政府来做,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的基本原则。

[1]高宮城朝則.卸売企業の経営と戦略[M].东京:同文馆,1997:148-149.

[2]加藤司.日本的流通システムの動態[M].東京:千倉書房,2006:43-44.

[3]杉本宏幸.流通統計による卸売業の効率性指標の検討:生産性と利益性[J].福岡大学商学論叢,2007(3):611-640.

[4]田村正纪.流通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

[5]吴小丁,矢作敏行,等.商品流通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

[6]吴小丁.反垄断与经济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89.

猜你喜欢

批发商流通政策
政策
政策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助企政策
政策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批发市场进货:砍价的三个秘诀
批发市场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豆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