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靶点,发挥中西医的“咖啡伴侣”效应——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陈信义
2010-08-24文图马双王琴
文图/本刊记者 马双 王琴
找准靶点,发挥中西医的“咖啡伴侣”效应
——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陈信义
文图/本刊记者 马双 王琴
从1993年正式建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已经走过了十几个春秋。从最初的几张床位,到现在的数十张床位,几十项科研成果,门诊外排队等候的患者,几乎无一张空床位的病房,血液肿瘤科正承载着患者的期许,大步前进。可以说,在科室发展的每一个足迹上几乎都印着陈信义这个名字,作为血液肿瘤科创始人之一,他以一颗仁爱热忱的心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着他的科室和他的患者。几乎每一个来科室就诊的患者,都能记住陈信义主任充满自信、时刻洋溢着微笑的面孔……
勇挑重担,走上血液病救治之路
20世纪70年代,国内医学还相对落后,在血液系统疾病方面,西医没有很好的治疗措施,因而,攻克血液病、特别是恶性血液病成为医学难题。看到那些聪明可爱的孩子,在生命之花还没来得及绽放时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陈信义的内心触动很大,他决心选择血液病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以早日在中医药领域找到治疗血液病的突破点,为血液病研究开辟一条新路。陈信义教授说:“大学实习时我就发现中医药治疗血液病有特色和优势,实行中西医结合可能建立血液病新的治疗方法或方案,能够提高血液病临床疗效,让患者获得更大的临床受益。”本着这个信念,陈信义开始潜心研究用中医药治疗血液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陈信义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呵护着它的成长。通过逐步建设与发展,从开始没有课题、没有文章、没有病房,到现在已经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医院的重要支柱科室,陈信义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了,他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科室发展的里程碑上,也刻在了科室每个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心里。他语重心长地说:“医院就这么大,资源就这么多,血液科能得到快速发展,除了靠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研究,关键是我们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注重创新。我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所以,我们的研究不但能取得中医界的认可,也能获得西医界的认同,例如我们的医学论文能够在西医刊物上发表,我们的研究生可以聘请西医专家做答辩评委,我们的成果鉴定能够获得行业的好评。”
发掘中医药优势,攻克疑难病症
陈信义认为,血液病治疗还有许多难题,以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为例,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而中医药治疗优势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应用中药辅助化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第二,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缓解后的维持治疗、促进康复、预防复发,西医没有多少优势,而中医药治疗的特色和优势更为明显,特别是中医药在消除残留白血病细胞方面,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和前景。第三,可预防白血病前期病变。急性白血病的发生是一个渐进过程,白血病前期阶段称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如果这个阶段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没有控制其发展,就会发展成为白血病。因其发展缓慢,就给中医治疗赢得了时间,提供了最佳治疗切入点。陈信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应用中医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他认为,中医药治疗的目标首先是要稳定病情,控制进展;其次是设法延缓或降低白血病转化率。如果能够实现上述目标,就可能使患者获得更大的临床受益。通过十几年的研究,以陈信义为主的课题组研制的医院制剂“益髓颗粒”,经临床验证,能够明显提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急性白血病转化率,并于2010年获得科技部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经费资助。
在肿瘤治疗方面,陈信义教授认为,除手术根治外,多数恶性肿瘤主要依靠化疗,虽然化疗能给患者带来治疗受益,但也带来了诸多治疗相关并发症,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且中晚期肿瘤的化疗并不能给患者带来治疗受益,而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特别是中晚期肿瘤则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应用中医“平调”理论,对肿瘤或化疗、放疗损伤的机体具有调整效能,通过整体调节,恢复患者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的平衡,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二是针
对西医治疗肿瘤特点,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增效与减毒效应。中药配合放化疗既可以增效,也可以减毒。例如陈信义领导的课题组开展的中药抗肿瘤多药耐药与舒缓化疗血象下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就是中药增效、减毒的最佳实践活动。三是对中晚期肿瘤以及老年性肿瘤以中医药为主的治疗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大的临床受益,其临床受益的直接证据是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四是“带瘤生存”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与特色。除手术外,多数肿瘤尤其是中晚期肿瘤不可治愈,但利用中医“扶正、调平”等理论,稳定肿瘤病灶、带瘤生存是中医治疗的长处和优势,值得推广应用。陈信义教授总结说:“总之,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有潜在的优势和应用前景,但也需要我们认真进行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找到好治疗的切入点和最佳时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不能有排他性,要紧紧跟踪国际前沿,充分吸纳当代先进技术,融汇中西医治疗方法,不断探索中国特有的治疗途径,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造福于人类。”
“包括白血病在内的恶性肿瘤目前西医仍以化疗为主,但反复化疗导致的肿瘤多药耐药目前西医难以解决,最终影响肿瘤治疗效果。我们通过临床实践探索了中医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方法。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发现,浙贝母及其复方浙贝颗粒能够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从1990年开始,陈信义教授带领学术团队开展了 “中医药防治肿瘤多药耐药应用研究”,并先后承担了包括科技部“九五”与“十一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教育部博士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等多项课题研究。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并有多项发明专利与成果转让。
陈信义教授介绍了应用中医药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的优势。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目前西医没有较好的办法,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药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虽然血小板恢复较慢,但中医药可以发挥多种综合效应。陈信义教授与他的合作者研究的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芪龙调血颗粒”,经临床证实,不但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缓解出血倾向,还能增加血小板功能、改善凝血机制,并可以刺激骨髓造血,提升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
“对于血液系统疾病,中医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关键是要看好结合点,寻找中医药作用的靶点与最佳切入时机。”陈信义教授主张中医药治疗血液病关键是要体现辨证施治,通过实践发现的有效方剂(协定方)也是辨证施治的经验总结。“也就是说,中医药治疗血液病要结合患者体质、病情、症状等针对用药,治疗目的要明确。如果盲目用中药就是陪衬,是资源的浪费。”在20世纪70年代,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西药仅有硫酸亚铁,其副反应很大,陈信义教授依据该病发病因素、临床表现,提出了健脾生血法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并研究出中药新药——益中生血片,通过多家医院临床观察,取得了与硫酸亚铁相同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受到了行业的好评。近年来,他又依据益中生血片的临床应用情况,研制了益中生血胶囊,进一步提高了药品质量,使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其治疗机制不但具有补充铁元素效果,也有明显促进铁吸收效应。近期的研究表明,益中生血胶囊在改善癌性贫血、化疗相关性贫血方面也具有较好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血液、肿瘤性疾病的发展趋势
目前,在国内有三种医学体系,西医、中医与中西医结合。陈信义教授认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实际上是一回事,都是中国特有的医学体系,应当称之为中国医学。首先要承认中医是一种自然科学,不是纯粹的文化,但有文化的底蕴。对科学来讲就要靠发展生存,中医之所以能够存在几千年,能够成为中国人防病治病的医学体系,关键是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发展。在当代,中医学更要发展,更要贴近社会进步、贴近科技进步、贴近患者的治疗理念。因此,充分借鉴西医学思维方式,吸纳先进的诊疗方法来发展中医、实行中西医结合,是今后血液、肿瘤性疾病治疗的发展趋势。陈信义教授举例说,如果我们仅知道患者的症状,而不知道患者是什么病,治疗就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盲目性是可想而知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治疗血液病,要适合社会需求、患者需求,逐步由模拟化方式向数字化方式过渡,由宏观化向微观化过渡,才能适应社会与科技的发展。现在中医也在进行治疗疾病的效应机制研究,但中药来源不一,成分复杂,给效应机制(作用靶点)研究带来诸多困难。同时,中医学有着独特的理论与诊疗体系,用西医的模式评价中医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中医还缺乏符合自身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因此,需要我们努力去研究。
陈信义教授曾多次赴国外讲学与学术交流,他看到很多外国人对中医的研究兴趣很浓,他们学习中医的真实目的是要取两种医学之长,找到建设性的治疗方法,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经常有外国学者问陈信义:在血液、肿瘤性疾病治疗方面,中医药处于何种地位?中医药的作用机制清楚吗?对此,陈信义教授总是风趣地回答:中医药治疗血液、肿瘤性疾病也有自己的目标,那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尽最大努力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尽量保持肿瘤的稳定性”。至于中医药治疗血液、肿瘤性疾病处于何种地位,正如“咖啡加伴侣”一样,咖啡加伴侣适合人群更广,更能激发多数人的味觉。在血液、肿瘤性疾病的治疗中,中医药部分或大部分充当“伴侣”角色,目的是协同增效,减轻毒性;但在治疗复发、转移的晚期肿瘤(包括白血病)、老年肿瘤性疾病、西医缺乏有效治疗措施的疾病时,中医充当 “咖啡”角色,是治疗的主体。如同双人舞优美的旋律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如果有东方与西方舞者的密切配合,就会被观众牢牢凝视。中药的特点不可能像化学结构清楚的西药一样,作用靶点明明了了,但中药的整体调节效能可以体现多机制、多靶点的综合作用。陈信义教授相信,在科技日益发展的未来,中医药治疗血液、肿瘤性疾病的效应机制会逐渐明了。
陈信义教授最后总结说:“作为一名临床医生,理念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即要有强烈的时代感。医疗技术要实用,即医疗方法和行为要得到患者的欢迎;还要有创新意识,有新办法,不能墨守成规,要大胆地往前走。”他经常教育自己的博士生,要做好临床医生,关键有三条,第一,要有渊博的知识,要勤奋努力,刻苦学习,博采众长,掌握实际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第二,要有灵活的头脑,对医学知识要活学活用,在临床实践中善于思考,对复杂病情要勤于分析,才能应对临床复杂多变的病情变化;第三,要有强烈的法律观念,要学习法律知识,懂得医疗法规,学会在保护患者利益的前提下保护自己。他经常说:多数恶性血液病和肿瘤不可治愈,但设法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患者获得舒适是血液、肿瘤科医生应尽的职责。要真正做到这些需要医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即所谓“仁心仁术”。陈信义教授正是用这样一颗仁爱的心,用他时刻洋溢着热情的面孔感染着他的患者,感染着他身边的所有人……
专家简介
陈信义(1954-),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大内科主任、血液肿瘤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血液诊疗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 “中医内科学”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内科血液病学科”带头人。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现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血液病学术组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抗癌协会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癌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近30年。以中医内科及中西医结合血液、肿瘤疾病为专业特长。特别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肺癌、肝癌等的辨证施治有独特见解,且临床疗效显著。近年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难治性白血病、中医药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药预防/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研究。共培养硕士30余名,博士30余名,博士后2名。先后主持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课题1项,主持并参加国家 “十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各1项,主持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课题4项,卫生部科研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基金4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2项,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重大联合项目2项、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6项。指导下级医师开展科研课题研究8项。获得科研成果与奖励8项,获得专利4项,申报专利3项,开发中药新药2项 (益中生血片、龙香平喘胶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临床与科学研究论文100余篇,主编出版了《内科常见病诊疗常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证治》、《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手册》、《实用中医血液病学》、《常见血液病中医诊疗范例》、《恶性淋巴瘤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6部著作;参加《中医肿瘤学》编著;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1世纪高等中医药院校全国规划教材与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副主编,出版了《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实用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