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缓解西部师资不足
2010-08-21曹雨张小宾
文/曹雨 张小宾
石河子大学地处西部边疆,相对内地高校来说,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尤其是近年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发展与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日显突出。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其学生自主化的学习环境,充分的交流互动,无限广泛的知识链接等特点,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无可比拟的作用,同时也成为西部边疆高校缓解师资与教学资源不足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
网络教学的出现被认为是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变革,它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因此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无法完全适应并指导这一全新的教学实践。石河子大学从现代教育观念出发,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政策上制定激励导向措施,在经费上加大对信息技术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在管理上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几年来,通过大力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开展教师网络教学培训,推动网络教学实践,使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与教学资源建设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优化教学平台软硬件环境
为推进教育创新,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2004年学校搭建了石河子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为适应网络教学向更深、更广层次发展的需要,2006年以来,在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支持下分两次对网络教学平台的软硬件进行升级改造,逐步形成了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中心的,包括教学资源库、视频课程库、精品课程网站在内的较为完善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体系。新的教学平台在充分汲取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应用网络技术,根据不同教学模式、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为开展网络教学提供灵活的,适合于多种层面、多种对象及多种网络环境的交互式教与学支撑平台。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互动式的网上教学。平台中的教师空间为教师用户提供了强大的在线备课与施教环境,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讲义、答疑讨论、教学博客、教学邮箱、教学日志、课程资源、在线测试、在线作业、主题探究教学等功能模块,充分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极大地拓宽了课程教学空间。尤其是其中的主题探究教学模块能够支持不同分组从问题定位、文献查阅、综合分析、沟通与协作到报告呈现、结果评价等探究教学环节,支持教师通过分组协作式教学活动,培养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充分体现了网络教学的魅力。
多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为使教师尽快适应网络教学的要求,掌握网络教学的特点与方法,2004年至今,以学院为单位开展了2次教师网络教学轮流培训;2004年、2006年、2008年三次聘请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专家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和培训;截至目前接受过网络教学培训的教师达3000余人次。在此期间,三次设计印刷了《石河子大学网络教学平台教师手册》,共计4000册,发放到每位教师手中。使教师了解网络教学特点、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如何开展网络教学以及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等。帮助教师在网络教学中转变观念、进入角色。同时也印制了石河子大学网络教学宣传彩页6000份,发放到学生手中,以学生的应用促进教师的运用。
创设优质网络教学环境
2006年学校投入30万元建成大学流媒体工作室。通过录制、购买等方式引进视频资源,共收录各种视频教学片3000余部集,并通过视频课程库网站对外发布。4年来,支持完成了近2万名学生,724320人次的《科技发展史》的课程教学任务。同时该网站也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成为教师课程教学、学生课程学习的重要工具和拓展知识空间的重要平台。依托全自动录播教室的建设,新的视频课程库网站将成为石河子大学视频教学资源中心。
大学网络课件立项是学校开展了七年,旨在调动广大教师开展CAI课件研究和应用的积极性,在教学一线普及、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手段,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丰富本校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学资源开发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截至目前共有64部网络课件通过了结题验收,并在网上运行。与此同时,学校积极组织本校优秀课件参加全国课件大赛,增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提高教师教学资源的研发能力。
总结几年来课件立项研发工作的得与失,2008年对《石河子大学网络课件立项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并出台了《石河子大学立项网络课件制作规范》,来规范开发行为、规范开发技术、提高开发质量,促进课件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引进名校教学资源是加快教学资源建设,改善教学资源来源结构的有效途径。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在提供网络教学技术支持的同时,还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激励导向措施推动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短时间内教师从教育理念和教学习惯等方面尚无法完全适应这样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由于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较重,如果没有一定的激励导向措施,教师很难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网络教学中去。因此,开展网络教学就需要一个普及、推广、应用的过程。
首先探索适合本校网络教学发展途径。2007年,学校初步选定《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大学物理》、《园林设计》等11门课程进行网络教学实践。
学校将网络教学实践工作分为平台初始化与教学实践两个阶段。经过近两个学期的网络教学实践,各课程组取得了丰富的网络教学实践经验与心得。截止目前共整理常见问题38个,在课程论坛中发表话题191个、学生浏览2566次、回复184次,布置作业32次、学生提交作业1839份、教师批改1401份。其中,《机械设计基础》、《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园林艺术》、《遗传学》等5门课程的成果最为突出,研究实践工作各有特色。
《机械设计基础》课题组重视网络教学教学法的研究,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如何发挥网络教学的特点等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认为网络本身只是信息的传输通道,是技术手段,是教学的局部因素。网络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融入其中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对教师运用和掌握知识有了更高的要求。
《工程力学》课题组注重课程常见问题库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整理常见问题29个;课程论坛发表话题18个,被浏览508次,回复49次。课题组做好课题研究的同时,更多地了解学生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地调整研究策略和方法。不仅分析学生在“服务型”学习模式驱动下的学习,同时分析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方法。
《园林艺术》课题组发动全体同学来共同完善和丰富网站内容。其中答疑讨论中的课程论坛是老师和学生交流的一个最方便的通道,学生可以将自己觉得有价值的知识以及对课程的建议和意见通过课程论坛上传,这样学生和老师就有一个更好的交流,也为教师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
《大学物理》课题组运用课程论坛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对教学中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二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讨论,最后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给出正确答案。
网络教学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果,为学校网络教学的发展取得了宝贵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
其次研究制定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网络教学不同于现代教育技术所经历的语音教学、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它不是教学手段的更新,而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相对于教学过程来讲是教学结构的改革。网络教学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重要的是,这样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自主化学习、知识体系自我完善等方面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网络课程的质量是制约网络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总结课程网络教学研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符合实际情况的《石河子大学网络课程评价标准》。通过制定网络课程评价指标,引导教师正确开展网络教学,避免盲目追求形式上的繁荣,避免课堂搬家现象的出现。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开放性、自主性、交互性、个性化和协作性的特点,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网络教学也能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最后借助外力,大力推动网络教学精品课程建设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受到各高校高度重视,以丰富多彩的网络教学促进精品课程的评审是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普遍做法。此外,精品课程组师资力量相对雄厚;课程建设时间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具备开展网络教学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2009年4月学校在精品课程评审中做出规定,将精品、一类课程的建设、评审与课程网络教学开展情况相结合。使课程网站成为课程建设与评审的重要环节。
同时,石河子大学还注重通过学校各种与教学相关的课题或建设项目来推动网络教学。通过修订《石河子大学网络课件立项管理办法》,将网络课件立项研发与课件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挂钩。一方面促进课件的应用,另一方面推动网络教学的开展。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石河子大学网络教学平台总访问量达到190万次,近两年的日平均访问量达到3000次。两年来,扎实有效的网络教学研究、实践、普及、推广工作为学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今后学校教学信息化向更深更广层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