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2010-08-18

现代企业 2010年5期
关键词:现代化职工政治

王 燕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深刻分析了当前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要求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国有企业性质本色的根本性工作,是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却表现出与社会经济发展、企业管理、职工思想变化不相适应的问题。笔者认为,传统文化的缺失是导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底气不足、力量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服务。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前提

1.传统文化构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形势、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它已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

从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历史看,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方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建设上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提出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有价值的、可以服务于革命发展需要的思想精华,创建科学的民族的大众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一再强调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挖掘和利用,使中国传统文化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胡锦涛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就是生长于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国情之外。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创造活动,传统文化则是这种历史条件的一个重要方面。

2.传统文化有利于推进企业现代化进程。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的梦想和追求。邓小平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统一了起来。现代化进程的内外统一,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获得了世界外部的巨大牵引力。在推进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传统与创新、民族性与全球性的关系。从各国现代化发展历史进程看,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不是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实现的,而是与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不仅要吸收和借鉴世界性的先进文化,而且要继承和发扬本国的民族文化,现代化的新文化应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雄厚的国有资产及强大的国有经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国有企业则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支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对于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项事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国有企业不可能在完全抛弃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去搞现代化,而是要在批判性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同时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才能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根深叶茂、健康发展,才能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真正发挥“生命线”作用。

二、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弘扬传统文化

1.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我们应该继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丰富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更好地发挥其积极推动作用。针对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空洞乏味、实效性差的状况,我们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丰富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崇尚道德养成,而且重视智慧启迪;不仅强调文化艺术修养,而且注重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

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在于以先进思想理论武装职工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为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对于职工群众打破墨守陈规、坚持国有企业改革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既是凝聚职工力量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需要。

2.弘扬传统文化有助于抑制全球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汹涌澎湃。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有企业参与世界经济的力度和深度正在进一步深化。但是,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西方文化在认同全球化文化普世性的旗号下,实行文化霸权,试图将全球文化变成西方文化的同构同质化,解构、碎化非西方民族的文化传统,使他们在文化上流离失所。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或者效益驱动的经济,与其它事物一样,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市场经济中逐步显现的中国人的发展,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为保障民众的发展而逐步生成的民众权利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带来了盲目性、滞后性和自发性等负面影响。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仁爱、重诺诚信、求利而不背义等思想,对于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构建和谐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通过强调传统文化中的整体精神,把整体精神与当前的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可以树立起正确的集体主义观念。再如,重义轻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观。通过把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自强不息”、“厚得载物”等理念引入思想政治工作中,对于培养激烈竞争下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健康心理状态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3.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充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从企业目前的现状来看,金融危机对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压力巨大。这种现状很容易诱发各种不稳定因素,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困难。所以,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充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继承儒家人本思想的合理内核,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巩固和提高。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关心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切实了解职工的所思、所想、所需;既要进行形势任务教育,振奋职工精神,共渡难关,又要关心困难职工和弱势群体的家庭生活,积极开展扶贫救助和“送温暖”活动;理解人,就是,要善于换位思考,以情凝聚人心,通过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和交融,使其明确方向,增强信心,激发内在动力。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思想政治工作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这样的思想工作,才能把触角延伸到人的心灵深处,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前,金融危机和企业发展的繁重任务和更高的标准要求,让每一位职工切实感受到了压力,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如何缓解职工压力,营造宽松舒适的企业文化氛围,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只有释放职工压力,让职工轻松上阵,才能激发职工工作热情,更加有效地发挥员工技术优势,推动企业快速发展。要引导职工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充分发挥企业文联的作用,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让职工不仅生活上富裕,而且精神上感到愉快。唯其如此,才能把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身边的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人工的博物馆,而是天然的百草园,在这里,鲜花与杂草丛生,正如毛泽东所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亦是如此。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

猜你喜欢

现代化职工政治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边疆治理现代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