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改革 开拓创新 走出困境

2010-08-18常胜军雷延明

现代企业 2010年7期
关键词:领导小组职工国有企业

常胜军 雷延明 付 平

陕西延长县按照深化国企改革的战略要求,成功地对13家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实行政策性破产,整体性改制,股份制改造,全部一次改制到位。这13家国有企业缘何一年内竞相摘掉“国字牌”?其改革措施和具体作法值得思考和借鉴。

政策引导——深入细致的政策形势宣传,让职工认识改革,主动参与改革,牢固确立企业是改制主体的地位

建国以来,延长县先后兴建起地方国有企业29户,其中工商企业9户、商贸企业15户、服务性企业5户。2002年以前,这些企业如同全国其它的国有企业一样,历经多年的艰难探索和改革实践,从承包制到扩大经营自主权,从利税改革到“砸三铁”到1998年“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试点,都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企业产权和职工的身份,企业自身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人员、债务包袱却越来越重,矛盾和问题积累越来越大。到2002年,除石油企业外,其它27户企业资产只有1.15亿元,企业债务竟达1.95亿元,全部处于停产停业或半停产停业状态,2124名职工大多数下岗,开不出工资,企业已名存实亡,职工徒有虚名。在此关头县委、县政府根据新时期国家关于国有企业改制的政策和“国退民进”的战略要求,于2003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安排意见》,并对原饮食服务公司进行了“产权整体转移、公开竞价出售、职工有偿安置、组建新的民营企业”的试点性改制。但由于种种原因,改制速度很慢,5年内仅改制了10户企业。到2008年,仍有印刷厂、冷冻厂、福利厂等13家企业没有改制。这些企业债务累计达6800多万元,银行催债,职工上访,严重拖住了全县经济发展的进程。企业成了广大职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成为社会发展极不和谐的音符。

怎么办?如何打破坚冰,改制难题再次摆在了延长县决策者面前,而2008年又是国家对国企政策性破产改革的最后一年。县委书记吴胜德有个形象的比喻:企业的负债就像恶性肿瘤,时间长了将无法切除,必须尽快开刀。县长刘景堂与书记不谋而合,一个国企改革的战略方案形成了。改则进,不改则退。国企改制是延长县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不突破,非公有制企业就没有活力,要加快企业改革步伐。2008年7月18日,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动用一切力量和资金,对这13家国企进行全面改革。随后,组织成立了由县长刘景堂任组长、副县长李怀清、刘晓勤、李金涛等任副组长的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组建了国企改制办公室和五个职能工作小组,制定了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方案。

2008年7月20日,国企改革战正式打响了。这次改革总体要求是所有瘫痪企业,国有资产必须全部退出,国有职工身份必须全部转换。这就意味着这13家企业要在国有企业的长河中退出历史舞台,涉及721人(含退休、遗属208人),其中有513名在职人员将解除劳动合同变为社会人。

企业没有了,职工身份也没有了,那么多的职工能理解、能接受吗?改革小组决定首先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坚持把宣传工作作为改制工作的基础和首要任务来抓,并贯穿整个改制工作的始终,让广大职工认识改革,参与改革,支持改革。在改制动员会议上,县政府副县长刘晓勤亲自向职工宣讲国家政策,认真分析各企业的现状,让职工对改制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明白了只有改革才是唯一的出路。还有些职工认为自己是国家正式职工,企业发不开工资就看政府怎么办?她就带领改制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深入这些职工之中,宣传国家政策,向他们讲明了企业只有改革才有出路,职工的生活困难有社会保障作后盾,从而使多数不同意改制的职工转变了观念,统一了思想,消除了顾虑,率先签了同意改制意见书。半个月内有8户企业递交了同意改制的意见书,20天内其余5户也相继呈报了同意改制的意见。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各企业所有干部职工进行了为期三天六场的企业改革宣传会,县级领导亲临会场进行改革动员,改制办人员就国企改革政策、职工身份转换、有偿安置、职工再就业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企业负责人通报自己企业经营状况,让职工知道自己的家底,看清出路,认识改革。各改制企业也积极成立了改制工作小组,召开会议,宣传政策,县上还下派包抓工作小组进驻各企业,走访入户进一步做扎实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职工正视现实,合理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真正意义上让职工认识到了国企改革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对自己利益的可行性,主动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改革之中,从而以企业为改制主体的地位牢固确立。

以人为本——始终把维护职工权益放在首位,全方位多层次解决好职工的切身利益,切实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

延长县党政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把职工权益保障问题放到首要位置去考虑,下功夫从各个方面解决好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从而保证了职工身份的顺利转换、企业改制的顺利进行。

改制初期,许多企业职工纷纷议论,“企业没了,身份没了,我们将来的生活怎么办?”县领导认为,“改制首先要改变观念。与此同时,我们要把维护广大职工的长远利益工作做得细些,再细些。”于是,在保证改制进度的基础上,该县制定了一条雷打不动的“四不改原则”,即改制方案没经过职代会讨论的不改,多数职工不同意的不改,职工不能得到妥善安置的不改,职工合理要求不能落实的不改。百货公司等几户企业在改制中职工代表大会几次推翻和修改原来制定的改制方案,从企业资产到安置等实行全过程公开,按照职工们的要求重新制定出符合职工意愿、确保职工利益的新方案进行改制,从根本上维护了职工的利益。

在职工接受改制的情况下,有偿安置将成了职工最担心的、最关注的问题,也是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面对721名人员,涉及几千万的安置费,可是企业资产又不能立即变现,这钱从哪里来?如果职工安置费不能及时、足额补偿到位,将会影响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决定由县财政先拿出资金垫支安置职工等一切补偿费用。在具体工作中,改革领导小组还在国家政策和法规要求的大前提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政策,创新思路,尽力满足职工的利益。

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上先后垫支2900多万元资金,用于安置职工及企业原拖欠离退、遗属等各项费用,其中因为保护职工利益、提高补偿标准的费用就达到147.41万元。

改制不是简单的消除一个企业,也不是给职工补偿点钱推向社会而了事。在改制中,改革领导小组还更多的想到了改制后职工生活问题,更多的是想到职工身份转换后如何走向新的岗位。在做好一次性算清安置费和补缴所有职工历年拖欠职工养老金、失业金的基础上,该县免费对失业人员进行了120课时的就业培训;设立了358个公益性岗位,安排一部分失业人员在这些岗位上就业;积极协调延运集团新岗位接纳安置运输公司13人;在大力扶持发展民营企业中,先后安排156名失业人员在县定点屠宰厂、华隆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泽隆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平安出租客运公司、红星印刷厂等11家民营企业就业,同时向延安、浙江等地输送了95名失业人员,全力促进职工再就业。

一视同仁——坚持“对事不对人”,一切按程序运作,严把五大关口,确保国企改革政策的严肃性

企业改制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繁杂工作。只有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严格程序,把好关口,才能确保国企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改制企业中的许多“副职”多方找关系要求给他们能按企业“正职”安置,这可能吗?不仅改革政策没有相关规定,历来也没有这个先例。改制领导小组认为,一旦开了“口”,改制工作就像决了堤的坝,将会导致许多问题发生。为了确保改制工作的严肃性,他们坚持“对事不对人”,一切按程序办事,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全力为国企改制保驾护航。同时,县上采取了县级领导包挂、主管部门包抓、企业法人具体负责的层层包抓企业改革责任制,围绕“一个主体(以企业为主体)、两个转化(企业性质转换和职工身份转换)、三种方式(整体改制、政策性破产改制和股份制改造)”的改制目标和方向,按照“成熟一家,改制一家”的原则,对13家企业进行了逐一改制。每改制一家企业,改制小组都要深入调查,发放意见征询书,在征得80%以上职工同意的基础上,再由企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出企业性质转换、职工身份转换,以及适合本企业的政策性破产、整体改制或股份改制的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县企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上会审查批复后,付诸实施。所有职工安置采取了“一厅式”办公,由职工本人申请,与企业签定有偿解除协议,通过劳动部门仲裁,司法部门依法公正等方式进行有效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在改制中,国企多年沉积的问题有些与改革政策对不上号,给改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如何做到既执行政策、依法依规,又能结合实情、解决好具体问题?改革领导小组坚持把执行政策的原则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贯穿始终,从摸底调查到职工安置,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政策,灵活运用政策和法规解决问题。在印刷厂改制中,开源公司租赁印刷厂公房、公物的租金被法院扣除了,导致账务、企业向社会借贷以及企业担保职工贷款等问题无法处理。对此,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专项会议,研究决定该厂租金情况由法院提供详细的清单,然后进行账务处理;企业向社会的借贷,核查清楚,按照改制企业债务依法处理;企业担保职工的货款自行处理。诸如此类问题,县上要求必须由包抓指导小组领导或信访局上报企业改制领导小组,摸清底子,弄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正式发文答复。为了尽快解决问题,给职工满意的答复,只要有问题,改革领导小组随时召开会议及时拿出解决方案。相关领导几乎每天都要接待上访职工,忙得饭吃不好,觉睡不安。一次,常务副县长李怀清和副县长刘晓勤正在接待机械厂上访职工,百货公司职工也来上访挤满了门口,从晚上7点一直到11点多,才把事情解决。一年来,县委、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3次,改制领导小组召开专项会议竟有上百次,有效地推动了整个改制工作的进程。

为了保证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改革领导小组坚持一切按程度运作,严把“五大关口”。一是清产核资关;二是财务审计关;三是资产评估和资产报损关;四是民主决策和方案审批关;五是资产、债权债务移交关。

一招活,则满盘皆活。延长县国有企业改革,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对13家瘫痪的国有企业进行了彻底的改制,共收储土地79985.83平方米、一次性妥善安置人员721名。企业改制后,县上对收储的13家企业土地、资产采取拍卖或招投标方式进行产权交易,盘活资产,发展民营经济。目前,已有两宗土地实行挂牌、公开竞价出售,不仅盘活了资产,而且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还启动了“印刷厂商住小区”、“机械厂廉租房”、“冷冻厂敬老院”等民生改善工程;一年内增加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经营户100多家,解决就业人员300多名。改制后的企业走出困境,充满活力。

13家国有企业在一年内成功改制,这到底缘于什么?缘于延长县委、县政府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符合实际的正确决策,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长县县委通讯组)

猜你喜欢

领导小组职工国有企业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粮食安全保障法》起草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通知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编写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