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花园首都 堪培拉
2010-08-15○张骅
○ 张 骅
◆作者系原《陕西水利》编辑部主任、主编
我们驱车由墨尔本到达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参观了著名的国会大厦、战争纪念馆、阅兵场、使馆区、造币厂、伯利格里芬湖、联邦大桥,浏览了电视塔、植物园等,得到了美感享受,同时对堪培拉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澳大利亚原为英国七块殖民地,各自分散管辖,直到1901年才成立了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定都墨尔本。到了1908年要重定首都,当时悉尼和墨尔本两大城市都是人口众多、工业发达、商贸繁荣、文化兴盛,为争设首都相持不下,拖到1911年,议会决定在两大城市之间建设新都,地址选在堪培拉,才平息了两大城市的争议。到1913年3月12日,澳国首相安德鲁·费舍在这里举行了开工仪式,直至1927年初步建成入迁。
堪培垃坐落在川原岗峦之间,草木丛生,袋鼠经常出没,只有少数牧场,原是荒蛮之地。新都规划建设实行国际招标,最后由36岁的美国著名风景设计师伯利格里芬夺冠,他以突出风景园林为主、只建低层建筑、分散宽阔布局为宗旨,构成新都风貌。这里不建工业区,只建了一个造币厂,使堪培拉成为澳大利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如同美国首都华盛顿一样,不构建经济和商贸中枢,成为堪培拉的特点。
首都规划除建中心区外,分设三个卫星城,另外在沿海的杰维斯港湾设有一块70平方公里的飞地,作为入海的交通走道。空中交通只建小机场,国人和外宾主要从悉尼、墨尔本等城市乘机或坐车到达。
堪培拉地处澳洲内陆,没有水面,缺乏灵气。为了弥补缺憾,建设者便在莫朗格洛河上拦河筑坝,在市中心建成人工湖,水面704万平方米,合我国约1万余亩。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设计大师,便命名为“伯利格里芬湖”,该湖直到1963年建成蓄水,在湖上建设了联邦大桥和国王大桥,把城市南北连接起来,成为一体。为了纪念英国船长库克1768年发现澳洲新大陆,在湖中建设了库克喷泉,水柱腾空,直指蓝天,高达137米,蔚为壮观。在湖心岛上还耸立着英国政府庆祝澳大利亚建设新都50周年的礼物——钟琴塔,塔内共装53只钟表,最小的重7公斤,最大的重达6吨,可以演奏悦耳动听的音乐,声韵远播。
伯利格里芬更重要的贡献是规划设计了国会三角区,该区位于首都山下,山上面最高处建国会大厦,从大厦前方左右张开偏斜布设了联邦大街和国会大街,两条大街直通前面横向的公园路。三条道路构成了一个三角区。围绕三角区建设国会大厦、战争纪念馆、澳新阅兵场、国家展览馆、国家图书馆、昆兹特肯科技中心、澳大利亚最高法院、城市广场(商业购物中心)等。
此外在市区建有澳大利亚体育学院、堪培拉工学院、堪培拉太空中心、电视塔、动物园、水族馆、赛马场等。澳洲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和园林建设,建设有国家植物园和多处天然植物园,规模庞大的纳马吉国家公园(占市区面积的一半)、莱德山丘、蒂德宾比拉自然保护区等,大面积的天然森林和人工园林,相得益彰,形成堪培拉的绿色园林绝妙景观。
通过游览和考察,堪培拉给我留下了三个印象:一是这里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全市人口仅32.5万人,城市占地面积达2400平方公里,这里人口相当西安市区的十分之一,而城区面积比西安市区还大1.2倍。堪培拉城区因林而大,全城四分之三面积为园林所覆盖,到处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碧篱为墙(国家规定不准建其他围墙),花繁似锦,绿草如茵,风景如画。这里每年9月初春节还举办大型花节,奇花异草,五彩缤纷,国内外游人如潮,争相观看。二是建筑低矮。没有高层建筑,皆为低层,布置分散,稀疏爽朗,马路宽阔,车流稀少,行人疏见。不像日本的东京、美国的纽约、我国的香港,高楼大厦林立,使人有压抑窘迫之感。三是如入世外桃园之境。这里生态环境幽美,没有楼房栉比的拥挤,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人群蜂拥的吵杂,没有人际浮躁的俗气,而是蓝天白云,山光水色,草木葱郁,鸟语花香的天地,到处漾溢着绿色田野风光,给人以宁静安祥,悠闲舒逸的感受,留下了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