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语境下对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思考

2010-08-15尹稚YinZhi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0年2期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发展

尹稚/Yin Zhi

近年来,“低碳”、“生态”、“绿色”等构成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语境(以下简称“低碳语境”),大有言必称“低碳”的趋势。“低碳”是一种社会共识,一种国家高度的宏观战略认识,也是涉及到国家发展的能源瓶颈①和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问题②。城市规划领域也在积极探索实施低碳策略的理论和方法,提出城乡发展模式的转型、生态城市规划方法等问题(吴良镛,2009);在实践领域提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等策略(仇保兴,2009)。城市发展模式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问题,在低碳语境下,需要注入新的内涵,以系统的、宏观的战略思维来思考,提出切合国情的发展模式。

1 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1.1 超越低碳的政治思维

关于低碳的讨论,除了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等角度的认识,国内还存在着另一种“低碳政治阴谋论”,认为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借环保问题企图扼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生存空间,让发展中国家为温室气体排放和金融危机买单,继续牵制和盘剥发展中国家,以维持两极世界的格局(勾红洋,2010)。也因此有些地方以此为依据,对低碳采取消极的态度;也有学者从技术上论证了所谓“碳”并非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从侧面支持了“低碳政治阴谋论”。但是站在城市规划的角度,低碳的国际政治仅仅是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碳交易”博弈,而我们国家内部如何基于低碳语境探讨城市发展模式问题,完全是一个内部矛盾,其核心是城市发展模式如何吸收低碳新思维,而不是如何让低碳政治左右城市发展模式。因此对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应超越简单的低碳政治思维,系统地、宏观地看待相关问题。

1.2 发展模式转型是现实需要

在中国,需求的快速增长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中国本来就是一个人均资源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煤炭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79%,耕地、水、天然气和石油等关键资源均低于40%,而天然气和石油只有6%左右。与此同时,我国能源的消耗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当,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目前能源需求已经大大超过了国内自产和进口的总量,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国际层面上,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能源缺口是一个需正面的现实问题,而不是有些西方媒体所宣传的负面的“麻烦制造者”(Trouble Maker)。

因此,在经济的快速增长与资源有限性、人口众多与人均资源短缺、快速城市化与环境压力等矛盾愈加尖锐的情况下,提出发展模式的转型问题是一种现实需要,一种必然选择——必需要探索一种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而在低碳语境下,它可以被称为“低碳发展模式”。

1.3 科学发展是一条必由之路

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加速期③,正处在一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过程,基于人们追求更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人均能源消耗水平的继续上升是一个客观趋势。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当前人均能源消耗水平还比较低,只相当于欧洲的1/3、美国的1/6左右。多年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速度一旦降低到8%以下,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量复杂社会问题都会充分暴露出来,中国显然不可能走上一条减缓发展、抑制发展的道路。在保障我们的发展权条件下,中国必须选择一条“科学的发展道路”和“科学发展观”,把必须要释放的发展能量引导到一个比较科学和规范的路径上来。

2 低碳模式需要宏观战略思维

2.1 低碳发展更需要系统思维

“低碳”(Low Carbon)是一个外来词,而用“生态”在中文语境中更能表达在发展模式上的用意。中国传统语境下对于生态的理解与西方语境下的生态含义是有所差别的,我们强调的生态是指“生命所处的适当的生存状态”,是一种动态化的生命的进步过程,强调“整体生存”,而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性概念。而“低碳”只是更加突出“碳”在生态系统当中的作用,显然无法全面概括城乡作为一个复杂开放系统的特征。把降低碳排放作为城市建设的唯一目标,既不现实也不可靠。但是,“低碳”作为一种节能概念和对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引导作用值得提倡,它更多地意味着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方向。而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采用系统的思想来指导发展模式的转型,站在系统的角度上提出宏观层面、战略层面的关键策略,涉及城市范式改革、宏观国土安全和集约化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2.2 先谈从“传统城市化”到“城市范式改革”

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必须追求和谐性,即我们不是简单的寻求某一个方面的高效率,而是在整体和谐基础上去追求效率。因为从系统工程论的角度看,某一个系统的单一子系统突出或领先,并不意味着整体系统就能够以一种更良好的状态运转,反而有可能导致整体付出不恰当的、额外的代价。我们追求的发展模式是在系统相互匹配、和谐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价值观应该是“和谐”和“系统间的匹配”,而简单的单一技术系统的优化和领先并不应该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策略,从基本思路来看,需要从传统城市化思路走向“城市范式改革”,从三个方面着手考虑:一是重新思考城市化的国土布局问题,即中国不能走一条遍地开花的就地城市化的道路;二是要超越功能城市定位,超越西方既有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探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和生态友好范式;三是必须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情况下来探讨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概念,最重要的是实现城乡之间价值平等基础上的人的交流、物的交流、价值观的交流、资本的交流,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统筹。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模式主要参考了欧美范式,然而中国当前城市发展在综合能耗水平、资源压力、环境压力等各个方面暴露出大量的问题,比较客观的证明了欧美发展模式在中国“水土不服”。中国发展模式的转型,需要包含以下几个内涵:第一要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二应追求循环高效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三是实现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第四是将城市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挂钩,第五是城乡建设要与国土生态安全挂钩。

2.3 应倡导建立宏观尺度的国土安全格局

城市发展模式转型需要考虑区域协调问题,即从国土角度思考城市发展模式。最近国务院批准了发改委提出的“国土主体功能区规划”,它从国土层面明确了哪些地区应该发展,哪些地区应该走“不同”发展道路,它同时表现出对均质城市化问题的反思。我们需要从具体的大都会地区、城市连绵地区的基本格局入手,做好宏观层面的工作。宏观工作的达成,可以为以后的各种类型的生态技术和节能技术应用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

因此中国在近期内应该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既有建成区,做适度的生态化改造;另一手要审慎进行新区建设,从整体入手,系统构建我国资源节约型城市和生态友好型城市范式。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现行做法,在一个庞大系统形成以后再进行漏洞修补,因为我们的发展状态与西方有所不同,需要一种持续有效的、基于中国现实的行动方案。

2.4 提倡高强度、集约化的发展模式

首先,缩小乃至消除地域和城乡差别绝不意味着就地城市化或均质城市化,必须强调“城市化地域的相对集中”这个基本原则。

城市化地域的相对集中,以及鼓励大城市、大都会地区、大型的城市连绵地带发展,有几层重要意义:一是城市化地域的相对集中是国土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中国960多万km2土地上资源分布十分不均衡,例如最突出的水问题,水源基本上都集中在西部地区,如果在消除东西部发展差异的过程中采用简单的路径模拟战术,使西部发展遵循东部发展局面,将水发源地用一种就地均质城市化的方式发展,则对于宏观国土安全格局将是极大破坏。二是城市化地域的相对集中是保护120万km2耕地的有效前提。实践证明,真正导致120万km2耕地面临威胁的不是城市,因城市侵占导致耕地消除的比例不到10%,真正的原因在于乡村就地城市化。我国农业地区的大量人口已经实现了劳动力转移,却没有实现真正的城市化,致使他们“被抛弃”在生态敏感地区,最终危及到120万km2耕地。第三,城市化地域的相对集中是合理解决城乡居住问题的更好选择。尽管现在城市住宅整体占有资源量在逐步扩大(比如户均面积的加大、人均居住面积加大等等),但是相对于量大面广的农村而言,城市型的居住方式仍然是一种节地和节约资源的方式。第四,城市化地域的相对集中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高效率抉择。三十年来就地廉价工业化、廉价城镇化,由于缺乏足够水平的环境基础设施支撑,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只有走向相对集中,才有可能实现更高强度的基础设施的支撑,提供更广阔的自然生态保育空间。城市本身不完全是环境侵入和生态破坏,它还有积累财富、聚集资金的能力,只有达到相当程度的剩余价值积累,才有可能反馈回去投入于环境治理,投入于生态保育和恢复,这都是乡村和所谓均质城市化地区不可能做到的。过去论及城市的“增长极限”,是因为主要看到了城市破坏环境的一面,但没有看到城市具备环境改良和提供环境型、生态型基础设施方面的能力。第五,城市化地域的相对集中是提高能源和土地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反对就地和均质城市化”实际上是对中央加速推进中国城市化政策的支持,前提是反思现有城市化推进模式,从国土层面实现城市化地域的相对集中。

其次,选择生态本底条件优越的地区低强度建设城市,低强度建设社区,不等于城市的生态化,而高强度、高集约化发展才是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在所谓的生态城市、生态社区建设当中出现了一些照搬欧美低密度标准的现象,这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忽视。中国的人地关系决定要在与欧美相同国土面积上转移和吸纳的3~5倍于它们的城市化人口,若将欧美低密度模式在中国普及,结果会造成大量的土地被侵占。因此,在高强度高集约化前提下实现环境友好和节能减排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最大课题,盲目套用西方标准会带来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高强度、高集约化的发展意味着土地的复合使用和混合使用,虽然这会加大不同社会行为的冲突,但如果建立起各种行为的兼容性标准和行为约束标准,就可以解决问题。如果中国能以2倍于美国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实现5倍于美国城市人口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一个极为成功的人类奇迹,当然也意味着我们的城市开发强度将会是全美国平均开发强度的2.5倍以上。

3 选择切合国情的行动策略

3.1 策略1:从西方经验到中国特色

从行动策略的基本原则来看,首先,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肯定不能走“高投入、高能耗”的道路。西方走的“资源殖民主义”、“环境殖民主义”、“能源殖民主义”的道路已经过去了,不可能再重演。而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稀少、环境压力大的基本国情是我国发展中的“现实情况”而不是中国制造出来的“麻烦问题”——中国不是全世界的“Trouble Maker”,中国以现有的资源养活现有的巨大人口,已经为全世界分担重要责任。我们需要西方的经验,但是更需要认清中国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例如,西方对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的探讨侧重于单体建筑和局部居住社区,包括绿色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小型的生态化社区等等。这是因为西方大规模城市发展阶段已经过去,既有城市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要对其宏观图式、宏观情景做颠覆性的调整和修改是不可能的,这一点与中国的发展阶段完全不同。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虽然在数字上达到45%,但其真实的发展水平(如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仍然差距巨大。即使如此,这个不足一半的城市化率,意味着我国在未来的50年到100年当中还要有一倍于目前城市人口的乡村人口转向城市化生存,这意味着中国还有大量的“造城运动”没有完成,因此中国还有机会从宏观入手,从国土的资源分配入手,从国土级的人口聚集战略入手,来解决战略层面的问题。

3.2 策略2:从专家实验到社会行动

中国的低碳发展模式(或称生态友好追求),是建立在巨大的消费人口基础上的,这样一个庞大的人口基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任何行动都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因此,推进低碳发展模式,不应该停留在局部和单体的试验上,更不仅仅是一种所谓专家型的试验,而更为重要的,是要把一种模式的探索,转化成一种共同的社会行动。

3.3 策略3:从教育呼吁到公众参与

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行动方案需要从教育呼吁到公众参与的全方位行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的认知理念是有相当好的民众基础的。在西方的消费理念和生活理念进入中国以前,中国民众是在一种“敬天畏神”的状态下生存的,保持着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但西方的消费文明进入中国以后,正在改变着中国的社会状态。所幸这种改变的时间还不算太长,还没有形成代际之间的隔绝,还有可能重新从中国自身的社会本底条件出发,树立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城市发展向生态友好追求转变,不应该停留在局部和单体的试验上,更不是一种所谓专家型的试验。它是建立在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巨大的消费基础上的,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社会工程。要考虑如何把中国巨大的消费人口纳入到行动当中,要让公众学习如何生活,而不仅仅是学习如何使用技术。

3.4 策略4:从“高成本的高技术”到“可承受的适用技术”

即使高技术被证明远期有效,但近期中国仍然难以支撑一次性高投入,也缺少配套技术体系来维持(比如维修与维护)。从行动策略技术角度来讲,中国更应该创造适用技术的集成化。通过适用技术的多系统集成,建立起不同系统之间的匹配关系,来实现资源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不应该过分鼓励某些“局部的”、“点状的”尖端节能技术和生态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对中国来说,这样做需要付出的成本过于庞大,而可用价值也低得多。从目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长期推进不下去、成本代价高昂等等问题都可以证明这一点。“适用技术的集成”远比“高技术的实验”更能解决复杂问题,这也是一种技术创新。

3.5 策略5:从“目标引导型技术”到“过程激励型技术”

从目标设定的角度来看,中国是在“实现现代化”和“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同时“追求资源节约目标和追求生态目标”,是一个综合集成的发展目标(就像抗日战争是以民族独立、救亡运动跟阶级解放运动为一体的)。这个目标不可能通过简单的目标引导型技术来实现,一定是一个过程激励性机制。(过去这段时间)我国也探讨了很多生态技术,节能政策,但是现在看来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这些政策、技术和标准基本都是从比较窄的行业出发的,甚至是简单的仿照西方理念从“单体建筑优先”切入来做的。这显然不是系统科学应该具备的概念。比如说清华的节能楼,从技术创新和试点性示范层面看是不错,但是不可能把全国的房子都盖成这个样子。不能简单地把“应该做到什么”作为技术追求的唯一目标,技术可以用来激励人们去体验和实践“低碳”和“生态”理念,寻找相对好的生活(Better Life)而不是完美生活(Best Life)。

4 结语

作为一种发展模式,现在我们把它称之为低碳模式;作为一种生态化的理想追求,我们把它称之为生态文明。尽管词语本身还可以讨论,但不管怎样中国会走上一条负责任的发展路径,不因自身发展给全球带来额外负担,这是我们最终的奋斗目标。

我国城市化范式的转型是基于中国国情的模式探索和优先化选择。而这种选择首先应该建立系统化解决问题的框架,而不是首先关注那些位于末端的具体技术问题。中国城市发展转型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思考,从国土级到城市级再到专项技术系统,然后才是技术问题;从国家级政策到次区域级政策到城市级政策,然后才是具体的技术规范和规则。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要自上而下的政策和自下而上的社会参与相结合,而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的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的模式。只有通过一种系统化的、战略性的思考和摸索,找出自己的城市发展模式,才能走出低碳语境的泛政治化、泛理论化困境,真正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

注释

① 2008年4月,江泽民在《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中提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应当走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发展道路,必须坚持节约高效、多元发展、清洁环保、科技先行、国际合作等。

② 2009年9月,胡锦涛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中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促进共同发展,尤其是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性互动机制,让发展中国家用得上气候有好的技术”等观点。

③ 2008年城市化率达到45.7%,2009年城市化率提高到46.6%。

[1] 勾红洋.低碳阴谋——中国与欧美的生死之战[M].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

[2] 张平,刘霞辉.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9-2010):城市化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城市化生态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生态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