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
2010-08-15郭小兵郭杰荣
郭小兵 郭杰荣
1 道路交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1 城市道路交通拥挤,运输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拥挤主要表现在:市内机动车行驶速度下降,流量饱和的道路路口增多,交通堵塞发生的次数加大。分析造成现阶段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道路设施数量不足;路网布局不合理;现行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混行交通严重。
1.2 机动车对于城市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
机动车对于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尾气、曲轴箱、轮轴以及刹车磨损产生的颗粒物等。其主要污染成分为:CO,NOX,碳氢化合物、铅、固体颗粒等。据有关资料显示,若全球机动车均使用以石油为主的燃料,每消耗4.5 dm3(1 gal)的石油,大约排放 8.6 kg的CO,全球机动车排出的CO占全球石化燃料 CO排放量的14%。1997年北京市三环内交通通道空气中的NOX和CO浓度分别比郊区空气中的浓度高43%和103%,平均达到190 mg/km和16.1 mg/km,其中NOX比十年前道路空气浓度高76%,CO不仅超过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同时也超过采暖期的空气环境浓度。另外,机动车对于环境的污染还包括噪声污染。据统计,在部分城市,交通噪声约占城市噪声的75%,而且交通噪声一般是60 dB~90 dB的中强噪声,影响范围广,干扰时间长,且增长很快,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1.3 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于城市道路交通运输的挑战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综观世界各国城市化的道路,其发展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的时期,相应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城市人口约6.5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0%。大批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交通需求随之扩大,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更加紧密,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面临空前的挑战。
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实质上是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现有的道路交通设施条件与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即交通设施建设、管理者与交通“消费者”之间的矛盾),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矛盾(即采取不同出行方式的交通参与者之间的矛盾),交通参与者的素质,交通管理者一方的管理方法、管理水平等以及当代人与后代的关系;2)“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人类交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能源消耗、资源的开发等等。由自然辩证法可知,人类在创造人工自然为社会积累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干预了自然界自身调节的机制,使得人与自然之间难以协调发展。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生态环境的演化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2 城市道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2.1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道路交通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我国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我国已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两大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是地球的爱护者、管理者,要求人们研究怎样发展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怎样造成可持续发展社会条件,怎样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种种难题。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道路交通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之上,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分析、解决城市道路交通中的各种问题,建立既有利于城市的交通发展需要,又同时保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子孙后代发展的道路交通发展模式。该发展模式主要应当解决的是现有城市道路交通的膨胀发展与减少污染与消耗、保证子孙后代的发展空间的矛盾。
如前所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所广泛接受的发展理念,但是如何将这种理念体现到实际的社会发展道路之上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中出现的问题。3)建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发展的诸环节作出科学评价。4)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行调整,即建立闭环控制评价体系,不断调整、更正。
2.2 城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性体现在道路交通体系的各个方面,对其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是保证城市道路交通沿着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的有效手段,因此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将为评价城市道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性提供客观的尺度。该指标体系应当包括如下内容:
环境系统。1)自然环境:a.空气质量:衡量空气质量的标准应当包括:车辆排放超标率、污染物排放量、大气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排放污染分担率(来自汽车尾气的污染排放比率)、污染物排放浓度;b.噪声:对于交通噪声的测试,多用A计权声级进行测量,其对于高频声较为敏感,对于低频声不敏感,由于其特性适应于人们的听觉特征,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使用累积分布声级和等效连续声级表示城市噪声。2)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之中,绿化水平是受到道路交通发展直接影响的一项指标。城市绿化水平可表现为:城市绿化水平和城市绿化结构。主要通过以下指标进行测量:干道绿化率、绿地率、绿化覆盖面积、人均绿地指标等。
资源系统。1)燃料资源:包括对于汽油、柴油、天然气等现有燃料资源的消耗评估,对于人均资源储量的评估,未来一定时间内资源消耗的预测及新型资源的开发。2)土地资源: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对于土地资源的评价包括:土地资源总量,土地资源结构,土地资源分布等全面考虑。3)空间资源:人类发展的空间是有限的,城市的发展自然也不是无限的,道路交通的发展也必须考虑到城市的发展空间:包括平面空间和立体空间。例如停车场的建设必须考虑到合理利用空间这一点。
社会系统。1)交通环境:即对现有的道路交通发展水平进行的评价。a.道路设施:包括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停车面积,路网密度,路网负荷度;b.客运状况:包括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客运结构比,公交线覆盖率,公交车正点率,公交出行时间;c.货运系统:包括千万元产值车辆数,车辆结构比,单车效率;d.交通管理:包括交通事故死亡率,主要路口延误,市区机动车速,交通分隔比。2)经济投入:包括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汽车生产投资和公共设施投资。3)人口及文化环境:人口数量及结构的衡量标准较为成熟,主要包括:人口总量、增长率、各个年龄、知识层次人口的比例关系等。
2.3 对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建议
树立城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观念和原则是一切工作的指针,对于交通管理者和交通参与者是同样重要的。每一名成员都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规划、建设、日常管理和日常交通活动都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既满足了交通需要,又为人类的永恒发展提供了空间,真正实现整个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把握全局,预测未来,系统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从交通规划工作起就要树立全局思想和确立长远的发展目标,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方向、速度及可能出现的某些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同时应当结合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分析问题,合理规划城市用地、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为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绘制出美好的蓝图。同时可以注意结合其他的交通方式解决问题。
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含量。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极为繁重,尤其在混行交通严重的中国。加大科技的投入,以保证交通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环节。各种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尾气检测装置、全自动检车设备、全程监控系统、车辆驾驶员管理信息系统等的使用,使交通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保证交通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发展提供了客观保障,也为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展交通运输枢纽城市。从城市的历史发展看公路交通和水运交通与城市的联系最为紧密,世界各国的许多公路交通和水运交通要道相继发展成为较为重要的城市。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我国将加速小城镇的建设,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就要求注意发展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发挥中小城市对小城镇发展的带动作用,在着重发展小城镇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控制机动车污染。控制机动车污染应当控制机动车交通运输量的发展,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无污染的交通工具。对于机动车本身应当改进机动车的排放性能,改进发动机、净化尾气、收集颗粒等具体的措施。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改进燃料,使用替代燃料,提高燃料质量等等。同时加强法规监管的力度,对燃油、机动车进行控制。
3 结语
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制约或促进整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上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道路交通发展的规划开始,贯穿于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的全过程,减少污染和能源消耗,为整个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 刘 峰,赵和生.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08,34(1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