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商业空间中卫生间的无障碍设计*

2010-08-15

山西建筑 2010年23期
关键词:厕位设计规范男女

周 培

无障碍设计(barrier free design)的概念自1974年被联合国组织提出,它的设计理念是: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这样的一个环境称为无障碍环境。

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物质环境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应方便残疾人通行和使用,如城市道路应满足腿部残疾者通行和方便视力残疾者通行,建筑物应考虑出入口、地面、电梯、扶手、厕所、房间、柜台等设置残疾人可使用的相应设施和方便残疾人通行等。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语言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交流,如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字幕和解说、电视手语、盲人有声读物等。

1 人文关怀与人性化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各种社会活动中,强调以人为本,讲究人文关怀的举措比比皆是,随处可见。

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由此派生出的人性化设计更是人文关怀在各门类设计中的实践。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当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人的思维方式等等,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建筑和产品进行优化,使人们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舒适。它是设计中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

无障碍设计即是人性化设计的一种体现。早期的无障碍设计从关注人群到设计规范,都只局限在少量的弱势人群,如残疾人群、老年人群。而残疾人群也仅仅是轮椅使用者得到较多的关注。现在,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无障碍设计关注的人群范围越来越广,无障碍设施的设置更加体贴入微。不仅仅是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很多健全人的行为障碍也被纳入无障碍设计关注的范畴。

2 我国目前的无障碍设计概况

我国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是从无障碍设计规范的提出与制定开始的。1986年7月,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编制了我国第一部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1989年4月1日颁布实施。在城市道路中,为方便盲人行走修建了盲道,为方便乘轮椅残疾人修建了缘石坡道。建筑物方面,大型公共建筑物中修建了许多方便乘轮椅残疾人和老年人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坡道,以及方便使用的无障碍设施(楼梯、电梯、电话、洗手间、扶手、轮椅位、客房等)。

3 商业空间中卫生间的无障碍设计

公共卫生间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的尺子,是反映一个城市管理水平和一个单位的企业文化的一面镜子,它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缩影。

商场的卫生间,是商家对顾客提供的一种服务设施。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提升或降低了企业的整体形象。优质的“购物环境”在以往经济不发达时期是个奢侈的概念,但是,当一个城市的人均GDP超过9 000美元的时候,购物环境的优劣就成为了衡量商场、超市服务水平的重要方面。好的购物环境可以成为商超企业制胜的重要筹码。

一切给顾客带来不便或未提供应有服务的都称之为“障碍”。在如今的商场无障碍卫生间设计中,不仅仅停留在是否为轮椅使用者安装了尼龙扶手,是否安装了带扶手的坐便器这样的初级阶段,而是从每个顾客的角度出发,尽可能消除顾客的所有障碍。为此目的,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深化设计。

3.1 商场卫生间的配比设计

商场男女厕位数量的配比问题,一直是女顾客抱怨最多的问题。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女卫生间门口排队而男卫生间空空荡荡的尴尬现象。中国香港厕所协会曾做过调查,发现男女使用厕所时间不同,一般女性使用者逗留在厕所的平均时间为96 s,男性则为70 s,这主要是由男女不同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等原因造成的。由于以上的原因,在公共卫生间设计规范中,男女厕位配比上通常按照1∶1或 1∶1.25配置。即便如此,在某些商场仍不能解决女厕容易出现“人龙”的现象,这还是因为商场的客流量过大造成的。在我们的商场设计规范中,通常是按商场的经营面积先计算总厕位,之后再计算出男女厕位的配比。然而,这是相当复杂的计算。相同面积的商场,由于不同地段、不同生意好坏都会有着不同的客流量,仅仅按营业面积作为计算依据是不科学不准确的。因此,我们必须另外找出一些更科学的解决男女厕位科学配比的办法。如:在法国已经试行的“男女公用卫生间”,也就是卫生间不设男女的区别,采用男女共用、先到先上的原则。这是一种自由模式,其实是避开了卫生间男女厕位的配比问题,这种“自我调节”的配比模式值得在设计实践中进行尝试。

3.2 残疾人卫生间的无障碍设计

公共卫生间无障碍设计规范中,对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的行为帮助已经有了一些规定。比如:入口的坡道、门的开启方式和宽度、通道宽度、扶手、紧急呼救系统等。虽然有了这些设计规范,但在现实的工程实例中,完全按照规范实施的较少。现有规范得不到重视,不能落实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

现有设计规范还不能满足需求,仍有继续深化的必要。英国的专家有个调查结论——在公共空间里婴儿推车的使用者远高于轮椅使用者。这个结论毋庸置疑,其是否恰恰反映出我们残疾人出行仍然存在诸多障碍,我们的现行规范仍然有继续深化的空间。例如:轮椅使用者由于下肢活动少,多数存在便秘等症状,往往会借助一些手段帮助排便,很容易弄脏手。这样,在轮椅使用者的厕位里如果能设置小型洗手池就非常周到了。

3.3 儿童独立卫生间设计

儿童独立卫生间在我国目前的公共场所(包括专门为儿童服务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地方)都非常少见。很多随父母出行的幼儿,自己还不会独立使用卫生间,这就带来很多妈妈带儿子去女卫生间,爸爸带女儿去男卫生间的尴尬现象。因此,在商场设置独立的儿童卫生间是非常必要的,它体现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

儿童独立卫生间以厕位为单位,不设男女区别。内部设施包括换尿布操作台(壁挂可折叠)、清洗池、尿布垃圾筐、壁挂折叠座椅(为成人等候时或帮助孩子整理衣裤时使用)等。其他也可以配合一些色彩鲜艳或者有卡通图案的地砖、墙砖、坐便器、纸筒等。

3.4 标识标牌设计

现代城市是一个充满着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性空间。公共空间的功能趋向多元化、集合化。如:大型综合性商城集合了超级市场、餐饮、健身、娱乐(影城、歌城等)、专卖店等功能。如何高效、有序、快捷地引导不同人群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就要依靠科学的导向标识系统。

视觉导视主要通过文字和图形来传达信息。图像和文字的设计要具有易识别性和准确性。图形与文字相比较,有更强的易识别性。国际公认的图形符号还跨越了语言文字的障碍,是一种最好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并且,图形传递信息的速度也远远高于文字。由于商城是个开阔的空间,因此,为了远处的顾客能很好地观察,标识设计要有足够大的尺寸;考虑视力障碍者,要使标识具有强烈的明度对比;考虑语言文字障碍,标识应该以图形的形象为主;如果空间过大,也可以设置阶段式导向牌或地面导向图文。

商业空间是个多元化、集合化的多功能空间,消除顾客障碍是每个商家和环境设计师的共同追求目标。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社会文明程度,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1]向乔玉.人性化设计的系统化思考方式[J].山西建筑,2009,35(30):50-51.

[2][英]詹姆斯·霍姆斯—西德尔(James Holmes-Siedle),塞尔温·戈德史密斯(Selwyn Goldsmith).无障碍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JGJ 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S].

猜你喜欢

厕位设计规范男女
男女有别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16解读(四)支撑网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16解读(三)——业务网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16解读(二)——承载网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上海虹桥站内启用智能厕所
互联网改变厕所
住建部:男女厕位比例2∶3
感觉那时男女很平等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和《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分别自2015年2月1日和3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