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公园特色景观营造研究
2010-08-15刘月陈东田刘雪
刘月 陈东田 刘雪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有差不多半数以上的城镇都位于丘陵与山地上。山地地区城市公园基于其独特的地形特征与自然生态条件,决定了其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通过运用各种园林景观设计要素来创造丰富的环境空间,以满足游人的需求和享受。
1 山地城市公园的概念
山地城市在这里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指城市分布在山地、丘陵和崎岖不平的高原等山地区域的城市,具有较高的海拔和起伏的地形,形成与平原城市迥然不同的城市形态和生境[1]。城市公园是一种为城市居民提供的、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化游憩生活环境,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是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市民文化的传播场所,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游憩、身心再生和锻炼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2]。山地城市公园——由于山地的概念范围很大,既包括地理学上的山地、丘陵、高原的综合,又包括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具备山地特点但又不一定在城市内的用地[3]。
2 山地城市公园景观的特征意象
2.1 多层次、立体化的景观意象
由于山地城市公园地形起伏变化较大,使得景观环境具有三维立体的分布特征,同时公园的景观空间在空间性质上表现为“旷”“奥”的竖向层次变化。立体分层的特点利于人工景观空间的竖向展开,形成空间层次丰富的山地城市公园景观。
2.2 步移景异、多视点视角的景观意象
在山地环境中,因为地形的坡起,人们获得广阔视野和多变视角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4]。游人在山地型公园不同标高层面的道路上行走时,所欣赏到的景点和观景角度不尽相同,上坡下坡的空间体验和视觉感触都截然不同,增加了空间体验的丰富性,营造出步移景异的多变性景观效果。
2.3 因“材”立意、地域文化浓厚的景观意象
在山地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时,分析研究与地址环境相关的情感资源,筛选其优秀的素材运用在景观营造中,做到因“材”立意,应努力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激发地域情感,满足人们的情感表露和行为心理,增加公园景观空间的可读性和文化内涵。
3 山地城市公园景观特色的塑造
3.1 自然景观特色的塑造
1)山体景观特色的塑造:山体是山地公园视觉景观的基本“骨架”,其形状变化构成了山地地形的起伏。山体轮廓线变化多端,峰峦层次表现在竖向和平行两个面上:平行层次上营造出山体“平远”的视景;竖向层次反映了山体“高远”“累叠”的视景,地形高低起伏,植被、建筑等随坡就势。2)水体景观特色的塑造:许多的山地城市公园都有滨水的天然条件,水景的创造较平原地区简单。池塘、泉眼等点状水体有小家碧玉、掌上明珠的玲珑之态;动态的线状河流渲染了环境氛围,活跃了空间情趣;面状水体的广阔使山地景观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多角度的观景点。顺应水势和地形高差对山地城市公园的水体进行设计,可以形成貌似自然水系的形态各异的特色水体景观[5]。3)绿化景观特色的塑造:特殊复杂的山地地质条件,使公园不可建用地如陡岩、沟壑、山头等比平地式公园多,绿化景观多姿多彩,对建筑、挡土墙这些较突出的硬质界面进行三维立体绿化,赋予公园不同的景观特色。
3.2 人工景观特色的塑造
1)道路景观特色的塑造:道路在园林中起到方向指导作用,它是园林的基本骨架。在山地城市公园中,线形道路景观占据重要的角色,由于地形的原因,形式多为自由曲线形,富有连续、动态性,达到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尤其在步游道的材质及铺装选择上,考虑采用2种~3种材质的铺装搭配形式,以增加步游道的感观性。2)建筑景观特色的塑造:山地环境中的建筑体量不宜过大,应根据地形起伏将建筑作局部变化,可以采用退台、构架等手段配合植物的掩映,减弱体量感,协调建筑与山地自然环境的图底关系。
4 山地城市公园园林景观特色塑造实践研究——以博山区陶琉公园景观设计为例
4.1 现状概况
陶琉公园位于博山城西,九龙峪一带,西接伊家楼村,东接房家村,处于西过境路和中心路交叉路口节点处,是进入博山城区的一个重要交通要道,同时成为展现博山城区风貌的门户。占地面积为50 303 m2。园区地势基本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4.2 陶琉公园景观特色的塑造
1)竖向层次景观。在陶琉公园的地形设计中突出生态性规划理念,在规划与建设中强调顺应地形,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地形形态,随形造景。在公园西部原有较高的坡地地形做山水相依的地形处理,并利用高差设计台阶叠水等空间形态;公园东部场地地势较平坦,堆造起伏的微地形营造良好小气候的同时,又构筑了自然优美的地貌景观。
2)水体景观。将原有河道分段设置拦截坝,进行河道蓄水形成面状的自然水体,利用此水体再在高山流水景区内的假山处做人工水景,经假山跌水流向东南至广场中心,通过喷泉和陶罐泄水的形式汇集再由广场中心向东顺势而流,在各处做层层叠水,最后通过暗管接入山水广场的水池中。园区的水景设计将自然面状水体与人工的点线状水体结合,形成不同的空间变化,丰富而有节奏感。
3)绿化景观。以常绿树种作大背景形成大的绿色林带作为公园大背景,地势较高的西侧背景为黑松,东侧为雪松,给山体披上了绿色的外衣,同时成为隔离公园与繁杂城市的绿色屏障;园内坡面和挡墙处栽植攀援、垂吊的爬山虎,连翘等植物以及固土能力较强的植物,遮挡裸露岩石或人工护坡;注意主题植物景观的营造,依据地势和水文等条件分区分段,在区域内以某种或几种植物为主营造植物小景观。
4)道路景观。公园道路网因受地形条件影响,多呈自由格局,园区内的道路尽量沿等高线设置并进行分级。一级路是园内路网的骨架,其功能主要是尽量满足通车要求,所以主干道主要选于地势较平坦的地区,绕过山坡陡坎等处,尽量布于全园。二级道路作为沿路景点的通道,在道路两旁顺应地形开辟休息区,在地势较平坦公园东部开辟大空间的广场。三级道路在公园中多为带有台阶的步行小路,在铺装材质选择上,采用防腐木与当地自然石的组合、自然碎石与卵石的组合。
5)小品建筑景观。陶琉公园在小品建筑的设计中主要注意体现两方面的特色:a.文化的表达;b.强调设计依山就势,风格上贴近自然,与山体环境协调统一。从主入口进入园内,置身其中,远处有高山流水亭和听涛亭,近处有入口设计的擎天玉柱雕塑。园内设有多组花架,其中天然图画亭廊组合是园内最大的一组小品建筑,由于其所处地势的高差问题,使得每段花架和每个木亭均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园内亭廊、花架色彩采用土红色,突显建筑本身的风格。
5 结语
现今,城市公园是城市中最大的休闲空间载体,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场所。山地城市公园基址所处的山地环境带有鲜明的环境景观特征,在进行山地型城市公园的园林景观营造中,应该在多种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生态的方法改造、利用自然,做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从人本出发,尊重历史、地域与文脉,展现地方特色、突出个性,充分体现山地特征,使城市公园环境更加丰富多彩。
[1] 黄光宇.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学思考[J].城市生态规划,2005,5(1):29.
[2] 王启照.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的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 黄光宇.山地城市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9.
[4] 刑佑浩.山地公园景观空间设计探讨[D].成都:西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
[5] 张立磊.山地地区城市公园地形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 徐 耀.浅谈城市公园人文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08,34(15):34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