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散罐托起内丘散装水泥大市场

2010-08-15邢台市散装水泥办公室

散装水泥 2010年2期
关键词:中联邢台市水泥

邢台市散装水泥办公室

2008年,邢台市散装水泥供应量281.36万吨,散装率44.25%,在河北省名列前茅。这对于GDP和人均收入落后全省的邢台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省散办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和邢台全市散装水泥战线的同志们的努力分不开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邢台发散应以内丘中联水泥为榜样。走进全国散装水泥示范县河北省内丘县,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你随处可见,在县城交通岗楼上“散装水泥绿色通道”的指示牌赫然醒目;在通往村镇的公路上,一辆辆拉着小散罐的拖拉机排成长龙;在农村建房的施工现场,总有一两个邢台中联子岩水泥有限公司的小散罐停放在那里,农民正在使用物美价廉的散装水泥。1998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曾对此给予很高评价。他指出:河北、山东等地的建材销售企业,扶持个体经营户在农村建立了6000多个散装水泥罐,方便农民随用随买,开拓和扩大了农村水泥市场,这些经验要进一步总结和推广。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邢台市散办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发展散装水泥的总思路:以点带面,进而形成全市发散的总格局。首先确定内丘中联水泥为重点支持对象,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先后提供散装水泥专项资金48万元用于设施设备的改造。在内丘经验的影响下,邢台散装水泥工作逐步迈入了稳步发展的快车道,先后有金牛能源水泥、奎山冀东水泥、金隆水泥等进入了发展散装水泥的前列,河北省内丘县被国家命名为“全国散装水泥示范县”。现就内丘中联水泥推散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一、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地方特色的发散之路

首先,邢台市散办和企业对农村推散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朋友讲清楚使用散装水泥的好处。一是产品质量有保证。企业承诺散装水泥保证是正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厂家负一切责任,使他们消除了后顾之忧。二是让农民朋友算好经济帐。在质量保证的情况下,使用散装水泥可节省一定的包装费用。三是利于环保。减少了破损的水泥袋随风漂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四是快捷方便。只要用户办好手续,厂家负责拉运,而且是24小时送货上门,做到了不误工时,减少了因盖房、修路等拉运水泥的麻烦和阴雨天苫盖问题。五是完善了售后服务。不管是商家大户,还是市井人家,厂家始终把售前、售中、售后“三服务”落到实处。

第二个方面就是抓好普及和推广。邢台市散办和企业研究把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成功的改革经验“嫁接”到企业发展散装水泥事业当中。我们认为农村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农民朋友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作为企业如何使自己的产品让农民朋友认可,通过使用散装水泥使他们得到更大的实惠呢?一是认识到位,起步就早、行动就快。1991年,内丘中联投资3800万元筹建二分厂两条φ2.9 X 10m立窑生产线,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硬是挤出10万元建仓储、购买运输工具。实现了年5000吨发散量,创效益15万元。在尝到了发展散装水泥的甜头之后,更加坚定了内丘中联发展散装水泥的信心,并从战略的高度提出“要吃散装饭”的远大目标。1992年,内丘中联又出资30万元作为发展散装水泥的专项资金,边设计、边施工,狠抓发散设施的配套建设。由原来6个容量30吨散装水泥储存仓增加到16个,散装水泥挂车由2部增加到6部,拖拉机牵引罐增加到100多台套,1992年,发散量突破万吨。截止2008年,邢台市散办支持中联子岩散装水泥专项资金48万元,充分利用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以小资金带动大投入,推动散装水泥事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也投资400多万元共发展小拖拉机散装水泥运输队9个;小型拖拉机及小散罐由原来的100多台套增加到1000多台套;中型拖拉机及散装水泥专用车也增加到200台套;移动散装仓增加到100多个,年发散能力由原来的10万吨,增加到90万吨。现在,供应农村市场的小散罐上都喷上了中联子岩统一的广告语,小拖拉机拉着小散罐成为公司流动的活广告。二是造声势。内丘中联利用当地庙会组织了100多辆散装水泥汽车、拖拉机结队开到县城的主要街道及京广公路上进行宣传。让农民朋友真正认识散装水泥,接受散装水泥,使用散装水泥,让领导重视散装水泥,支持散装水泥发展。同时,在县城开设了散装水泥绿色通道。三是把经营搞活、把生意做大。在打开当地散装水泥市场以后,内丘中联又把市场扩展到其他县、市、区,发起战略总攻势。他们不仅把小拖牵引罐在30公里以内县、市、区铺开,而且把散装水泥汽车放在150公里半径内的竞争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大力推进农村发散工作。

二、发展散装水泥事业要有一个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散装水泥起步发展期,在河北省散办的正确指导下,邢台市散办和内丘中联共同研究制定以农民朋友为主、以小拖运输和销售“一条龙”的管理办法。在农民盖房、兴修水利、桥梁建设、水泥预制件厂使用散装水泥已经普及的情况下,该公司散装水泥运输仍是计划管理,经常处于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状态。这就给他们提出了“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散装水泥”的问题。作为企业不可能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购置散装水泥设施上,必须要掀起一场“散装闹革命”的“群众运动”。因此,内丘中联有了以下做法:

一是出台优惠政策,一切围绕“三农”转。他们规定,农民朋友自己建散装水泥储存仓、水泥罐,企业给予一定补助,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一些较大的水泥预制件厂和有经济实力的个体户纷纷自己投资,购买运输车辆,建储存罐。巨鹿县小吕宅村农民杨庭印每年销售企业散装水泥在2000吨以上。周围十里八乡的农民说,这样灵活的经营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鉴于这几年“村村通工程”发展十分迅速,由于小拖吨位小不能满足需要,企业又及时出台了支持社会购买大型散装水泥专用车的政策。个人到银行贷款买车,企业可以提供企业资产抵押或担保,到银行贷不到款的,企业可给予车辆价值50%的资金支持,条件是收取一定利率。一些有经济头脑的人纷纷提出申请,内丘中联停薪留职人员于根常同志原来自购了两部货运汽车,当他知道情况后,自己就卖掉了货车,投资60万元买了两部单容量为60吨的散装水泥专用车。按照规定的政策,内丘中联给予了他48万元的资金支持。但也有一个条件,必须印上“CUCC中联水泥”字样。企业的做法概括起来就是:土洋结合、以挂养散、汽拖兼营、不断改进。呈现出以下好的势头。首先,农民朋友自己建了储存仓,厂方还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既能满足自己使用,又可以销售;既是使用者,又成了水泥厂家的代销商,还可以从中赚取运输费和一定的差价。其次,增加了当地农民朋友的收入,使一些没技术、没手艺的农民朋友找到了挣钱的门路。最后,实现了“滚动式”发展,一辆辆散装车队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传十,十传百,提升了社会效益,产生了极好的社会口碑,更重要的,促进了国家散装水泥事业的发展。

二是不断创新管理,好的管理机制,产生了好的效果。随着该企业散装水泥事业的快速发展,他们并没有陶醉,又大胆地提出了“散装国有变民营”的思路。对散装水泥事业不断进行改革,进一步拓宽农村使用散装水泥领域,将原有的100多台套散装水泥运输设备,通过县电视台让利给农民朋友,变国有为民营所有制,实行分离经营,发展以社会人员特别是以农民朋友为主的运输专业户、推散专业户、用散专业户。使近30名常年销售该企业散装水泥的专业户致了富,个人拥有资产几百万元、近千万元。员工侯爱民一家父子三人花了33万元,购买了公司80台(套)小拖罐,他本人管车辆跑运输,弟弟下农村跑市场,老父亲在家做后盾,散装水泥事业搞得红红火火。同时,在企业内部培养自己的经销商。多少年来,该公司没有销售应收款,没有三角债,一支支精良的散装水泥销售大军活跃在农村。由于企业在发展散装水泥上常年有革新,开拓农村市场政策对路,探索出了一条集国有生产、民营运输、个体经营的自主经营管理体系。主要表现在“六自”:即自由出入、自费销售、自愿结合、自主经营、自成体系、自然淘汰。

三是念好农村市场“经”,把实惠让给农民。在全国来讲,水泥厂家最多的当属河北,而邢台在河北也位于前列。这些年,随着国家基础建设步伐的加快,导致一些企业把利润的增长点纷纷涌向大城市、大工地,也就出现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多数企业已经到了保本销售,甚至是“拼成本”销售,基本没有利润可谈,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内丘中联咬定农村发散,紧紧抓住农村这个大市场。首先,调整战略思路。他们认为,各水泥厂家如果“一窝蜂”都把利润的增长点瞄准大城市、大工地,损伤的只能是企业自己,因为群雄争霸,必有一伤,甚至是群伤群败。虽然农村市场使用量和大城市、大工地相比略少一些,但市场空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虽然利润不高,但只要我们工作到位还是有钱可赚。把发展散装水泥的着眼点放在农村,非常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也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第二,树立农村也有大市场的观念。只要企业牢固树立了“农村也有市场、农村也有效益”的思想,同样,也就有了企业的一片天地。这里有两点,一是富裕起来的农民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使用散装水泥也就有了更大的空间;二是农民购买散装水泥不用担心欠帐,货币回笼比较快,可以加快资金的使用率。第三,跟上形势的发展。发展农村散装水泥事业必须看准“火候”,准确判断农村的发展趋势,预测国家的“大旗”往那里摆,企业就向那里发展。

猜你喜欢

中联邢台市水泥
郑州中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中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中心支行
邢台市
买苗就送“虾富肽”!大乐中联携手在博兴养虾界搅动风云
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中心支行
邢台市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褪去光环的中联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