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筹城乡发展 提升城镇化水平

2010-08-15王惠军

山西建筑 2010年22期
关键词:长子县城镇城镇化

王惠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不断演进,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广、更高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明确城镇化的发展机遇,突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战略作用,探索地区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因此,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是长子县在新时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1 现状与问题

1.1 县域基本状况

1.1.1 客观因素

长子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东与长治市区相连,西与安泽为邻,南接高平、沁水,北邻屯留。总面积1 029 km2,下辖7镇、5乡、2个办事处,399个行政村。

县域内有浊漳河、岚河、丹河、雍河和陶清河五大河流,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397亿m3。境内矿藏资源现已探明的有煤炭、泥炭、铁矿、硫铁矿、耐火黏土、钛矿、重晶石7种。

长子县历史悠久,为尧王长子丹朱的故国,并因此而得名。境内有全国重点保护单位3处(法兴寺、崇庆寺、天王寺),国家级树化石重点保护区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西旺古墓群、文庙大成殿、长子古城址及墓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7处。

1.1.2 主观因素

2007年全县GDP完成238 112万元,较去年增长16%,其中一产 65 849万元,增长4.2%;二产103 423万元,增长28%;三产68 840万元,增长12.4%,三个产业结构比重分别为27.7%,43.4%,28.9%。3次产业同步增长,表明经济结构有所突破,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在长治市13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中排名第9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11位。因此,长子县经济总量虽有所提升,但政府财力仍然不足。

2007年长子县总人口347 14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 133人,农业人口316 01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97%。目前长子县有7个建制镇,合计城镇人口72 74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1.0%。长子县域内各城镇吸引力及集聚力较弱,导致人口大量外迁。以非农产业人口口径作为衡量区域城镇化水平的城镇人口指标显然偏小,而以城镇驻地人口计算得的城镇化水平较好地反映城镇化实际水平。

长子县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呈单中心结构,城镇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和资源指向,受交通条件、矿产分布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县域城镇集中于县境东部,沿主要交通干线附近分布,但由于乡镇工业分散布局使农村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1.2 存在问题

1.2.1 产业发展问题

1)有效需求不足;2)经济结构不平衡;3)农民收入增长不快,种植业效益低下;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5)工业产品技术含量及附加值不高;6)就业稳定性下降,就业形势严峻。

1.2.2 城镇发展问题

1)城镇化水平低下,根源于经济实力的孱弱。2)建制镇没有城镇形态,“中心地”功能偏弱。3)区域生态功能衰退,城镇环境问题突出。4)区域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差。

2 战略与导向

2.1 战略定位

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发展和要求,夯实农业基础地位,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工业转型,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紧紧抓住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2.2 发展导向

1)产业导向。依托长治市“1+5”城市群的建设,重点发展高新技术、机械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特色旅游业,依据长子县产业发展基础、优势及方向,确定了产业发展类型、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类型分为:生长型、控制型和转型型。发展策略在组织、空间、市场等几个方面都进行了定位。

2)空间布局。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是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拓扑。县域城镇体系应形成:“四点四轴四区”的空间结构。将鲍店、石哲、大堡头、慈林镇定为卫星城镇,辐射周边区域。四点:四个中心镇(鲍店、石哲、丹朱、慈林)。四轴:即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三条主轴线(山西东南铁路轴线、屯龙公路轴线、太焦铁路和长晋公路轴线)。四区:东部经济分区、西部经济分区、南部经济分区、北部经济分区。

3 动力与路径

3.1 动力机制

未来长子城镇化的发展动力主要包括:产业发展带动、政府行为带动、外资带动、大型项目带动和城市辐射带动。

产业发展带动方面,必须深入推进区域农业发展的产业化、规模化、高效化、集约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起到乡村城镇化的作用。

非农业方面的现代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产业,也包括信息化和更高级别的产业现代化,增强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进而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以此带动区域城镇的发展,例如目前正在发展的宋村工业园区等。

3.2 路径选择

区域层面的多元化:以丹朱镇为核心建设长子城镇网络体系,重点培育为卫星城,同时完善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职能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

城镇产业多元化:各城镇之间要有合理的产业分工,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城镇,积极引导特色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并努力促进长子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城镇规模结构多元化:按照产业布局、城镇内部经济结构和区域人口的分布,形成梯次规模结构。从实际出发,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发展的城镇体系。

4 措施与建议

4.1 推进措施

1)组织措施。为了加快长子城镇体系建设,应加快创新组织体制。在有效的促进城镇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各乡镇、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是当务之急。政府各部门在决策之前应进行信息互通和协商,在决策之后共同执行。县政府在各乡镇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区域政策力量的供给,并适时建立以空间资源配置为核心的区域性发展管制体系。

2)宣传措施。规划工作不仅涉及各行各业及广大公众利益,而且技术性与政策性很强,因此要坚持积极而为、量力而行、重点突破、综合开发的原则,大力度宣传规划和相关法规,提高领导和群众的规划管理意识和法制观念,争取社会对规划建设的充分理解,使得大家自觉遵守并积极维护规划,关心与支持规划的实施。

4.2 发展建议

1)产业发展策略。a.产业发展政策。要把产业政策与城镇发展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与城镇功能相适应的产业政策体系。政府应成立专门机构,具体指导和协调城镇发展战略、结构转换以及相关边缘政策等工作。制定和执行有利于城镇发展的产业政策,促进区域性中心城镇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综合化发展。b.产业组织政策。按照规模经济的要求,鼓励企业通过平等竞争、合并和兼并等方式,自主联合改组,培植以产权连接为纽带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区域性支柱企业集团,建立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中心的产业组织结构,鼓励中小企业在合适的领域中继续发展,以保持经济活力和满足就业需求。

2)人口政策。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行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放宽县城和中心镇常住人口的农转非条件,实行按固定住所为主要依据申报户口,逐步用准入条件取代进城镇的计划审批制度;鼓励引进人才,鼓励投资移民。

3)投融资政策。在政府引导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发展城镇,政府要收缩投资领域,只承担难以市场化的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各部门要将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项目优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优先列入投资或贷款计划,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4)法制措施。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进行规划的实施和管理。

要对规划范围内的建设活动,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竣工后的建设项目要进行严格的规划验收。

对一切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和建设活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的处罚。

[1] 张 沛.中国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西部地区发展研究与探索[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长子县城镇城镇化
近60年来长子县降水量变化特征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精准扶贫视域下的扶贫模式创新
山西省长子县人民医院:诚信务实服务社会
家乡的城镇化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