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忻州市森林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2010-08-15祁国良

山西林业 2010年2期
关键词:忻州市测报病虫

祁国良

(山西省忻州市林业局, 山西 忻州 034000)

随着造林绿化事业的加快,忻州市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并连同过去营造的人工林一起相继进入易受病虫侵害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农田林网相对老化,森林病虫害防治任务将越来越重,难度也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客观地按照林业发展总体格局,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进行研究,探讨新的综合防治对策,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健康发展。

1 忻州市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

据统计,目前全市有森林病害260多种、虫害150多种,其中常造成危害的虫害30多种、病害10多种。从2000年至2009年,全市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达14.67万hm2,累计经济损失已达9 900多万元。近10年来,危害较为严重的病虫害主要有3大类:一是光肩星天牛、青杨天牛为主的杨树蛀干害虫。20世纪60年代初在全市各县开始发生危害。仅2000年至2009年全市杨树天牛发生面积累计达1 330 hm2,平均每年发生面积达9 300 hm2左右,年经济损失900多万元;二是落叶松鞘蛾和油松毛虫。自2000年以来,由于气候反常(冬春气温高,降水量偏多)发生面积逐年增加,累计发生面积1万hm2,导致油松不结实。三是鼠(以中华鼢鼠为主)、野兔(以草兔为主)危害严重,尤其是新造林地和苗圃地。据统计,2000年~2008年鼠、兔危害面积8.67万hm2,被害株率达20%。另外,以杨潜叶跳象、柏毒蛾、舞毒蛾为主的次期性害虫危害也有所抬头。

2 发生特点

2.1 常发性害虫稳中有降

以杨树天牛和油松毛虫、落叶松鞘蛾为主的常发性害虫发生面积年均1 330 hm2以上,居高不下,成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2.2 造成严重危害的病虫害种类增加

20世纪80年代初期,每年只有光肩星天牛、国槐尺蠖等几种害虫能够形成严重危害,现在已发展到10种以上。杨大透翅蛾、核桃举肢蛾、鼠害、兔害等都不同程度造成危害。

2.3 鼠、兔危害将上升成为继杨树之后又一大病虫鼠害种类

统计数据显示,忻州市鼠、兔危害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由过去的不造成危害到2008年达到1.20万hm2左右。

2.4 经济林病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随着经济林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经济林病虫害发生种类和面积也随之增加。花椒蚜虫、枣尺蠖等经济林病虫害,都曾在一些县严重发生。经济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危害程度也逐年加重。

3 发生原因

3.1 客观因素

1)纯林对病虫害自控能力减弱,由于食物(或侵染植物)丰富、天敌稀少等,为病虫害种类急剧增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林木生态性病害发生埋下了隐患,可以说是忻州市森林病虫害严重发生的重要基础因素。

2)人口剧增是促成病虫害发生的间接因素。人口剧增破坏森林生态环境,减弱了林木对病虫害的抗性,间接地促进了病虫害发生,这是该市许多森林病虫害在人口稳定区附近屡屡发生的重大原因之一。

3)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了病虫害发生。近几年忻州市气候异常,也为病虫害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暖冬现象,使害虫的越冬虫口基数增大,造成大发生;夏秋季雨量过大,高温气候适合病菌传播;春季寒潮不断,导致树势衰弱,诱发了病害暴发流行。另外,由于近几年的禁猎,加之鼠、兔繁殖快和天敌滞后等原因,种群数量急剧增加,造成危害日益严重,发生面积急剧上升。

4)防治经费严重短缺。2000年以来,全市年均发生病虫害面积1.87万hm2,而年均防治经费只有5万元左右,平均每公顷防治费用微不足道。加之依法治理森林病虫害的力度不够,“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难以落实。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很多地方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只能“治一片,留一片”,由于防治不彻底,常常留下隐患,形成恶性循环,使本来就十分严重的资金紧缺进一步加剧。

5)全社会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程度上远低于对洪涝、火灾等灾害的认识,形成部门抓防治的孤军奋战局面。

3.2 主观因素

3.2.1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基础设施差,体系建设滞后

各县级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的办公条件差,缺少交通、通讯和必备的检疫、测报仪器设备。病虫情监测起点低、水平差,没有形成网络化,造成防治工作的盲目性。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不健全,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偏低,网络化管理缺乏等,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3.2.2 森林病虫害防治法规、制度建设起步较晚

国家1983年颁布了《植物检疫条例》,1989年颁布了《森林病虫害防治条列》,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就目前而言,各种法规尚不完备,还没有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3.2.3 重防治轻预防,重减灾轻御灾

森林病虫害治理要从源头抓起。对于一些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虽然也有一定把握,但采取预防措施的不多,直到成灾或严重成灾才进行除治。

3.2.4 防治科技力量不足

防治科技力量不足,研究深度不够,成果转化率低,推广力度小,是当前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不少地方在防治中仍沿袭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老办法,只求短期效益,不讲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2.5 森林病虫害管理方式粗放

没有将森林病虫害防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管理,而是纯化为一种技术,使得在营造林工作中的病虫害预防措施不力,森林自控能力差。

3.2.6 缺少有效药剂、药械和科学易行的防治方法

目前,对一些主要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尚无有效药剂、药械和在生产防治上可操作性强的方法,致使减灾和控灾能力相对薄弱,防治工作往往事倍功半。

4 防治对策

根据森林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和成因,以及生态林业建设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要求,忻州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今后一个时期要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逐步走上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4.1 全面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市、县两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建设,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标准站建设;逐步建立全市测报、检疫、防治信息网,实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网络化管理,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4.2 切实抓好病虫鼠情监测预报工作

进一步完善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和省级中心测报点建设,各监测点密切配合,为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做到及时掌握病虫鼠情动态,定期发布趋势预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率。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测报人员素质。

4.3 加强森林植物检疫工作

严格控制危险性病虫传播蔓延:一是突出抓好检疫队伍建设,提高检疫执法水平,规范检疫执法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市、县检疫实验室,提高检疫检验水平;三是加强育苗期间病虫害管理,使检疫贯穿林业生产全过程。

4.4 大力推进综合性营林措施

要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在林业生产建设中,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营造多树种、多林种、多形式的混交林。特别是要在发展乡土树种、引进优良品种、树种林种配置、林网结构调整等方面多做工作。要切实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大力营造混交林(比例不低于30%),彻底解决树种单一、人工林纯化问题。对病虫害常发地区加强中幼林抚育管理,实行集约经营,增加树木的生长量,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抗病虫害能力。

4.5 建立多元化筹集资金机制

要不断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治资金投入。明确防治工作“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原则,充分调动地方及林农防治的积极性,加大自筹资金比例,不断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逐渐提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资金的投入。

猜你喜欢

忻州市测报病虫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忻州市沙棘育苗技术
美丽乡村行——走进忻州市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县:坐在家里能养鸡
夸夸咱们的测报员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与防治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果树病虫藏在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