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准备 强化措施确保2010年大春用种数量和质量安全
2010-08-15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1期
四川是杂交水稻育种大省、制种大省、调种大省,种子产业在全国具有突出优势和举足轻重的地位。2010年杂交水稻种子供需基本平衡,但存在区域间、品种间结构问题。各地应及早准备,强化措施,确保2010年大春用种数量和质量安全。
一、加强杂交水稻种子供需调度及备种指导,确保满足省内用种
2009年10月,四川省农业厅统一部署,派出3个工作组到各市(州)开展对小春用种及大春种子备种专项检查,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和备种指导。11月再次作出专项部署,督促各市(州)农业部门及时掌握杂交水稻种子备种情况并做好备种指导。目前,全省已备杂交水稻种子2339万kg,占需种量的82%。各级农业部门要重视本区域内杂交水稻种子备种工作,特别是达州、宜宾、自贡等杂交稻种调入市。备种不足的市(州)应进—步加强供需调度及备种指导,确保2010年大春杂交水稻种子供应。
二、强化杂交水稻种子质量检测和市场监管,确保生产用种安全
针对“两系”品种亲本育性转换和杂交水稻制种区串、套购种子行为对杂交水稻用种带来的质量隐患,各市(州)农业主管部门需加强种子质量监督工作,对重点企业、重点品种开展种子质量检查;强化种子市场监管,规范市场销售,健全种子销售档案制度,依法严格执行质量事故销售商首先赔偿制度,从源头上监控种子质量,坚决杜绝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确保生产用种安全。
三、扩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确保杂交水稻种子储得住、调得出
为保证2010年粮食生产安全,应对可能出现的杂交水稻用种数量和质量问题,各地应及时向当地政府作好汇报,努力扩大救灾备荒种子的储备规模。与此同时,加强制种基地建设和管理。争取把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纳入专项财政补贴、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纳入种子工程重点投资项目,从根本上解决我省水稻种子生产基地落实难、稳定难、管理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