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重大病虫防控成效显著
2010-08-15
2009年四川省农作物病虫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75亿亩次。其中条锈病为2002年以来发生最重的年份,川南稻飞虱发生程度超过了特大发生的2007年。在四川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全省上下齐心协力,见事早、行动快,有效控制了病虫害,取得了抗灾夺丰收的显著成效。全年病虫防治面积2.45亿亩次,占发生面积的145.5%,挽回作物损失593.6万t,将病虫损失率控制在2%左右,为全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2009年的病虫防控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及早安排,多级联动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省、市、县三级签定病虫监控连锁目标责任书,及时制定发布重大病虫防控预案。在条锈病、稻飞虱等重大病虫防治关键时期,以专报形式向省委、省政府、农业部进行了汇报,相关领导均作出重要批示,提出了明确要求。四川省农业厅及时召开现场会6次,先后6次派出工作组,分赴各地检查、督促病虫防治。各级共争取病虫防控经费7000多万元,有力地保障了病虫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准确监测,广泛宣传 全省各级植保机构认真落实病虫监测会商制、汇报制和预警制,全面实行值班制和周报制。全省共发布各类动态、预报、警报2978期,发布病虫电视预报992期,全年病虫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在各种主流媒体上宣传病虫防控工作3383次,培训技术人员、农民191万人次,印发宣传资料956万份,营造了良好的防控氛围,提高了技术入户率。
三、创新机制,示范带动 全省共建立重大病虫防治示范区1501个,面积210多万亩,其中小麦病虫防控示范区77.2万亩,水稻病虫防控示范区116.9万亩。各地调查表明,示范区防效普遍在90%以上,比农民自防高10个百分点以上。小麦播种期间,分别在20个市县集中连片成线地建立2万亩以上的省级药剂拌种示范区,面积40多万亩。实行了以村、社为单位进行药剂统一拌种,通过聘请大学生村官、村社干部或机手等作为拌种员,集中培训后,挂牌指导农户药剂拌种,并根据拌种工作的情况予以补助,扎实抓好了药剂拌种工作。
四、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经省政府同意,四川省农业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意见》,安排了150万元用于专业化防治组织建设。全省充分发挥5000多个专业防治队伍的作用,专业化防治作业面积达2200万亩,占病虫发生面积的12.5%。实现了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专业化防治全覆盖,有效地开展了条锈病、稻飞虱等重大病虫应急防控。成功处置了局部地区茶银尺蠖、小菜蛾空发事件,在有效防控病虫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中发挥了突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