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促增产

2010-08-15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2期
关键词:资中县肥力田块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是充分挖掘水稻品种产量潜力,促进水稻增产的新型栽培技术。该技术与常规栽培技术相比,存在“嫩秧早栽、稀植壮株、湿润强根、控苗壮秆、肥足高产”的特点,是一项促农增收的先进栽培技术。

为了让此项技术能在资中县得到迅速推广和发展,内江市资中县农业局农技站2008年度在明心寺镇潮水屋基村建立了500亩水稻强化栽培示范基地;2009年度又在明心寺镇潮水屋基村、茅店子村建立了1000亩水稻强化栽培示范基地,两年示范田块分别增产18%和19%,共增产水稻148239kg,增加收入29.7万元。使这项栽培技术已由2008年度需每亩补助农民100元误工费动员农民示范,发展到2009年度农民自己要求进行示范。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示范要掌握以下要点:

一、品种选择与适时早播

应选择分蘖能力与抗倒伏力均较强、穗型偏大的紧凑或半紧凑型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如冈优94-4、川香9号、内香2550、内香8514,菲优188、川江优527等。2009年度在资中县明心寺镇潮水屋基村、茅店子村示范基地统一选用内香8514新品种。要求适时早播,在连续3天温度达到12℃以上(能保证水稻正常发芽,不被寒害)时才可以进行旱育秧播种。2009年示范田块要求在3月5~15日进行播种,以保证秧苗提早移栽下田、提早分蘖和早够亩主穗数。

二、采用旱育保姆旱育秧方式育秧

选择平整肥沃、背风、向阳的蔬菜地作苗床地,每亩本田需苗床地0.4亩,苗床地按2.67m开厢,长16m,进行稀播。播种时先将谷种翻晒1~2次,浸种20分钟至24小时,滤去多余水分,适当吹晾(以种子不沾手为宜),先倒入圆底盆中,再倒入药剂(药剂∶种子=1∶3,一定现开、现拌、现播),边摇边筛,使药剂均匀地裹于稻种表面,再筛去多余药剂,立即播种,以防粘连。用细土盖种0.5cm厚(以不见种子为宜),最后搭拱盖膜保温。这样能保证苗齐、苗壮、白根多,栽后成活快,分蘖力强。

三、采用适时早栽和合理密植

当秧龄达到4~5叶左右进行移栽。移栽时田块要耙平施足底肥,选择晴天移栽最好。根据稻田的肥力情况,灵活使用栽培规格:肥力一般的田块可以采用行窝距50cm×40cm的规格;肥力中等的田块可以采用行窝距55cm×40cm的规格;肥力或施肥水平较高的田块可以采用行窝距60cm×40cm的规格。采用牵绳移栽,每隔40cm在行绳上打好结,以结为中心栽3苗,栽成10cm的等边三角形(也称三维栽培法),这样可以改善植株间的通风、光照条件,促进单株健壮生长,较常规栽培降低发病率40%左右。

四、采用干湿灌溉技术

栽秧时采用花花水栽秧,易立苗,成活快。分蘖前进行干湿交潜灌溉,促进水稻早生根快分蘖。分蘖后期采用“够苗晒田”,即当全田总苗数达到预定有效穗数的80%时开始排水晒田。中期(穗分化到抽穗扬花期)实行浅水(2cm左右)灌溉促大穗。后期(灌浆结实期)采用干湿交潜灌溉,养根保叶促灌浆,成熟前1周左右断水,能保证水稻结实多、精壮保满和不易倒伏。

五、采用平衡施肥技术

采用有机肥和化学肥结合施用的方法,施肥量视稻田肥力而定,一般亩用三合原粪20担,腐熟肥1000kg,碳铵50kg,磷铵 20kg,硫酸钾 15kg,硫酸锌2kg作底肥。移栽后5~10天亩施尿素10kg,促进秧苗返青早分蘖;在水稻扬花后亩施5kg尿素作穗肥,保证穗粒保满,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10%左右。

六、采用四统一措施

首先实行统一供种,选用分蘖力强、穗型偏大的高产优质内香8514新品种;其次要求统一时间播种、移栽,要求示范田块在3月5~12日播种,4月上中旬全部移栽完;再其次统一向农民发放农药:锐劲特、富士一号、艾美乐、井冈霉素等防治水稻螟虫、稻苞虫、稻瘟病、稻飞虱、水稻纹枯病等病虫害;最后要求农民统一时间进行病虫害防治。水稻一代螟虫要求在5月6~15日防治;水稻二代螟虫要求分两次进行防治:第一次要求在7月1~6日,第二次适期为7月12~18日进行防治。四个统一为水稻高产打下基础。

七、加强田间管理

秧苗移栽后,要求农户对大田进行人工除草2~3次,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长期深入田间,帮助农民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和识别田间病虫害,一旦发现有病虫害,要求农户及时施药防治。

两年来,明心寺镇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示范的效果突出,2008年度计划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示范500亩,实际栽503亩,亩产水稻611kg,比常规栽培518kg增产93kg,增产 18%,总增产水稻达46779kg,增加经济收入9.4万元;2009年度计划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示范1000亩,实际栽1068亩,亩产水稻593kg,比常规栽培498kg增产95kg,增产19%,总增产水稻101460kg,增加经济收入20.3万元。

由此可见,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值得大力推广和使用。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可以进行大力推广,为水稻生产再上一个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资中县肥力田块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田块尺度上的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性*
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设计技术研究
资中县:新媒体吹来节日廉洁风
生物肥力将成为我国土壤修复的主要方式
资中县绿怡生态园长期提供优质果桑苗
资中县绿怡生态园长期提供优质果桑苗
资中县绿怡生态园长期提供优质果桑苗
长期不同施肥对赤红壤稻田区肥力的影响
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性水稻土综合肥力评价及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