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旱育抛秧高产栽培

2010-08-15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2期
关键词:秧盘保姆灌水

苍溪县地处川北,幅员广阔,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粮食作物和苍溪梨、柑桔柚、猕猴桃等经济作物为主,其中水稻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全县39个乡镇均有水稻种植,常年栽培面积2万hm2左右,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2.6%,产量达16.6万kg,占粮食总产量的41.5%。因此,充分认识和掌握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的栽培管理,充分发挥水稻的增产潜力,努力提高稻谷产量和质量,对我县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7年后,旱育秧在我县大面积推广,被人们充分接受。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农民多为老幼妇残,劳动力严重下降,因此,能降低劳动强度、节支省工增效的农业技术为农民所需求。2000年,我县开始引进、试验水稻旱育抛秧技术,它是水稻育(栽)秧技术的一大进步,具有显著提高工效,降低劳动量,同时节支增产的优点。通过几年来的摸索实践,结合本地实际,总结形成了水稻旱育抛秧的高产栽培技术,并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实际,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效果,为我县农业增收作出了贡献。

一、水稻旱育抛秧苗床期栽培管理技术

1.床地选择 秧床应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水方便、土层深厚肥沃、土质疏松的菜地,最好在秋季多施圈肥和磷肥进行培肥土壤。秧盘土宜选粘壤土质,提前单独施用粪水堆沤后,晒干过筛备用,每亩大田备足80kg。

2.整地作厢 床地选定以后,深挖耙细,整平。按1.7m作厢,做成厢高基10cm、宽1.3m的厢面。每亩大田备足2.5m长的厢面。

3.育秧方式 水稻旱育抛秧在我县有两种育秧方式,均取得了成功:一种是用规格育秧盘育秧,但部分农民觉得成本较高;第二种是在旱育秧中加入“旱育保姆”育秧,绝大多数农民采用该育秧方式。

(1)育秧盘育秧

①合理施用壮秧剂 按每亩大田用428孔的秧盘90个计算,用“牡丰牌”壮秧剂2.5kg,其中1.25kg均匀撒在16.65m长的厢面上,反复翻耙入土5~10cm,整平厢面;余下的1.25kg拌入160kg过筛细土中,掺合均匀(即为营养土),装入90个秧盘(每个秧盘约12.5g壮秧剂),每个秧盘装营养土约2/3为宜,边装边重叠秧盘,以便使营养土紧实。

②秧盘安放 先将床土灌饱底水,可采用多次灌水,以使床土湿透,最后一次灌水时,边灌水边将装有营养土的秧盘每2个一排依次安放,边放边压,以使盘孔完全入泥与厢贴实。秧盘安好后,灌饱盘土水。

(2)“旱育保姆”育秧

①“旱育保姆”的作用特点及优点

“旱育保姆”是以保水剂、缓释剂为基质,与特种矿质粘土相配合,辅以杀菌、杀虫、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等功能性助剂复合而成的超细粉状种衣剂。用其包衣播种后,种子能很快吸收苗床底墒水,在根部形成1.5~2.0cm的“蓄水球”。因其内含杀虫、杀菌剂,不仅能保证种子出苗和秧苗生长所需水分供应,而且能在种子周围形成防治病虫的保护屏障。使用“旱育保姆”包衣种子,具有省工节本、保水抗旱、防病治虫和壮苗壮根等显著优点,而且不用育秧盘,直接旱育秧即可,因此为人们所欢迎。

②拌种 先将水稻种用清水浸泡6~12小时,然后用“旱育保姆”进行拌种,1kg“旱育保姆”拌谷种 3kg,拌后即播。

4.播种、盖种、除草、盖膜

(1)播种 育秧盘育秧的,待秧盘水干后,采用摆播器播种或人工播种,每孔保证有芽谷1~2粒为宜。用“旱育保姆”育秧的,直接人工撒播,每亩用种1~1.5kg。

(2)盖种 播种后,用过筛细土(不含壮秧剂等)盖种,清除育秧盘面多余泥土,以免串根。用“旱育保姆”的,以盖种至不见芽谷露出土面为准。

(3)除草 盖土后,0.1亩秧田用农得 时 WP1.2~1.5g或 36%旱 育 净EC10ml,对水5kg均匀喷雾厢面,注意不重喷、漏喷。

(4)盖膜 采用双膜覆盖,第一层平铺超微膜保湿土壤以利出苗整齐,第二层用地膜起拱盖严扎实。

5.播种期的确定 旱育抛秧若秧龄过长,苗长过高,抛时不落泥,易翻蔸,补栽麻烦。抛秧的最佳秧龄是45天左右。根据我县两季田多的实际情况,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但部分两季田不能按时抛秧,我们常采取3种措施来克服浮秧多的麻烦:一是用粘性泥土作营养土;二是秧龄超过50天,在3叶期喷施1次100mg/L的多效唑控制苗高;三是海拔600m以下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一般4月上旬播种为宜。

6.苗床管理

(1)水分管理 出苗前保持床土湿润,出苗后保持床土干燥,只要早晨秧苗有吐水现象即可不灌水,但如苗床土壤返白、中午秧苗卷筒,第二天早晨可补施清淡粪水。5叶前不得让雨水淋入苗床,也不得用清水浇灌苗床,以防止土壤板结。

(2)温度管理 出苗后揭去平铺膜。3叶前以保温为主,除大好晴天膜内温度超过30℃揭去苗床两头膜外,一般不揭膜;3~5叶可揭膜两头或四周开对流孔窗;5叶后可四周揭开盖顶,以防烈日曝晒。

(3)施肥管理 二叶一心后用清淡粪水施肥补水,先淡后浓;5叶后可根据需肥情况结合施粪水对少量尿素(每担粪水一次不超过l00g),切忌撒施尿素或碳铵,以免烧苗。

(4)病虫防治 若苗床出现青枯和立枯死苗时,用500~800倍敌克松或立枯净喷雾防治。揭膜后注意防治螟虫和稻蓟马,可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1500倍液喷雾防治。

二、水稻旱育抛秧大田栽培管理技术

1.整田 秧苗因根团带土少,上重下轻,落水后,土团易化,秧苗呈倒伏状,易形成浮秧和堆堆秧。同时,若整田后未沉泥就抛秧,又会使秧苗扎入土太深,不利早出快发。因此,旱育抛秧田整田时要求“田平、土绒、沉泥、花花水”。免耕田要求田面平整,秸秆覆盖要求均匀铺平。

2.施肥 旱育抛秧同其他栽植水稻一样,在施肥上的总体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重底早追;看田、看苗、看天施肥。针对我县两季田较多的实际情况,在整田时要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用过磷酸钙30~40kg、有机圈肥1000~1500kg、碳酸氢铵50kg(有的农户亩施油枯25~30kg,不用过磷酸钙),施后平耙均匀。抛秧后7天,待秧苗扎根起身后看苗施追肥——分蘖肥,一般亩用尿素4~5kg;在穗期可酌情每亩施磷酸二氢钾100g以壮籽。

3.抛秧 抛秧前3~5天,对苗床进行一次彻底防病治虫,特别是苗(叶)稻瘟病和螟虫尤其重点防治对象。可用75%三环唑WP750倍加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1500倍液喷雾防治。

(1)抛秧技术 1999年,我县引进试验用气流水稻抛秧机抛秧,由于抛秧机对旱育秧育秧质量要求高,抛秧不均匀,加之我县户均栽秧面积小,因此未能大面积推广。目前采用人工手抛,抛秧应分次抛,力求抛均匀。抛秧时应先远后近,向前高抛2~3m,让其自由落下立苗。抛定后,分厢留走道40cm左右,以利进行匀密补稀,扶插浮秧,同时也利于田间管理。一般以苗距20cm左右为宜,亩密度在2万窝左右。

(2)注意事项 一是风大时不宜抛秧,以免造成浮秧和堆堆秧;二是抛秧时田水要浅,一般保持1~2cm水层为宜,有利于立苗,忌水层过深;三是对土壤粘重的田块,需提前几天整田,待泥浆下沉后再抛秧,避免因泥浆过稀而使秧苗入土过深。对土质过砂的田块,必须边整田边抛秧,以免因过早耙田泥浆迅速下沉,造成土壤板结,秧苗不易入土,出现大量倒苗现象。

4.化学除草 在抛秧后7~10天,每亩用10%农得时WP20g或30%丁·苄WP50g,拌细土15kg均匀撒施田间,保持田间3~5cm浅水层5~7天即可,可有效防除牛毛毡、案板鸭等多种杂草,除草效果显著.

5.水分管理 在抛秧后3~5天不灌水,待秧苗扎根后及时灌水起苗,在大部分秧苗起身后灌水3~5cm深,即追施分蘖肥。分蘖期间要进行间隙灌溉,保持田间干湿交替,促进有效分蘖。当田间基数达到预定有效穗数(20万)的80%~90%,即亩有效穗17~18万株时,及时排水晒田;抽穗扬花期要求保持3cm左右水层;灌浆期进行间隙灌溉。

6.病虫防治 由于旱育抛秧返青快,分蘖力强,叶浓绿,极易引起多种病虫危害,常见的如螟虫、稻瘟病(尤其是穗颈瘟)、纹枯病、稻苞虫。加之我县一般在水稻抽穗前后雨水较多,稻曲病发生较重。5月中下旬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1500倍液喷雾防治一代螟虫;6月中旬用75%三环唑WP750倍液防治叶稻瘟;7月上中旬用18%杀虫双撒滴剂350ml/亩防治二代螟虫;6~7月分蘖盛期亩用5%井冈霉素WP50~75g防治纹枯病;孕穗至破口期(7月中旬)重点预防穗颈瘟、稻曲病,可亩用75%三环唑WP25~30g加5%井冈霉素WP35~50g对水45 kg喷雾;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高海拔、施肥过多的贪青嫩绿田,亩用90%敌百虫TC100g防治三代稻苞虫。

7.适时收割 我县一般在9月上中旬大雨较多,当穗子95%以上成熟时,可抢晴天及时收割,做到颗粒收净,轻晒、缓晒收藏,确保高产优质。

三、水稻旱育抛秧的经济效益

水稻旱育抛秧不仅具有旱育秧的省种、省水、省秧母田及多蘖壮秧的效果,而且更比旱育秧增产、省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2000年我县大面积规格育秧盘示范典型田块调查(龙山镇先锋村二组向守超、东青镇东明村二组王正周、永宁镇兰池村八组王宏、马桑乡铜安村三组罗兴聪),旱育抛秧平均亩产569.3kg,而旱育秧亩产503.8kg,旱育抛秧比旱育秧亩增产65.5kg,增产幅度达13%。同时,水稻旱育抛秧相比传统人工栽插,它的优势和经济效益更为突出。一般每人每天可抛秧3300~5300m2左右,而人工栽插每人每天只能栽插260m2,抛秧比人工栽插提高工效15~20倍。一般每亩可省杂交稻种0.5kg,1亩苗床地秧苗可抛本田 2~3hm2。

2002年,我县大面积推广旱育抛秧,面积达1.2万hm2,占水稻栽插面积的65%左右,其中采用育秧盘育苗的达0.2万hm2,用旱育保姆育苗的达1万hm2,平均亩产达639kg。据初步统计,共省工25万个以上,减少投入300万元以上。

水稻旱育抛秧经过近几年来的摸索推广,作为一种先进的水稻栽植模式,已在我县扎下了根。但部分农民还未从心里真正认识到它的好处并掌握具体操作技术,致使水稻旱育抛秧在全县全面推广还有待时日,还需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大力推广,多搞示范、样板田,影响和带动全县农民进行水稻旱育抛秧,为农民增产、增收、增效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秧盘保姆灌水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一种插秧机钵育秧盘的低成本3D打印技术研究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在保姆家午睡
秸秆秧盘育苗效果研究
哇,咪咪虎当保姆了(!上)
水稻秧盘形变测度方法与等级评价研究
水稻秧盘高速播种配套技术的发展与分析
灌水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