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生子》中主人公别格悲剧命运的心理原因分析——别格·托马斯的本我、自我与超我的矛盾

2010-08-15谭柳惠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6期
关键词:人格结构生子弗洛伊德

谭柳惠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

《土生子》中主人公别格悲剧命运的心理原因分析
——别格·托马斯的本我、自我与超我的矛盾

谭柳惠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

从分析《土生子》主人公别格的心理着手,揭示别格悲剧形成的原因。认为在别格身上体现出自我、本我与超我的冲突的心理刻画与描写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从人格结构理论这一新的角度诠释别格的内心冲突与矛盾及其成因,能更深入揭示小说主题。

别格;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

理查·赖特(1908—1960)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黑人作家,其代表作《土生子》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讨论高潮。弥儿顿在《纽约书籍回顾》中强调说:“要想展现一个民族的某方面特性,不是要通过这个民族的某个普通的个体,而是要通过一个非普通的个体即‘罪犯’来表现。”而这一主旨被赖特在一个小人物别格身上诠释得淋漓尽致。这是第一部通过人物心理状态来展现美国黑人生活真实场景的文学作品。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在赖特的时代,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在文学中已有较大影响,赖特也在创作中把较多注意力放在对人物的心理分析与描写上。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文》一书中,对其人格结构理论进行了翔实的阐述,他将早期的心理结构表述为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构成的人格结构。“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完全处于无意识状态,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协调本能要求与现实社会要求之间不平衡的机制,是人格中现实性的一面,代表着理性和机制,它在寻求“本我”冲动得到满足的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弗洛伊德认为“超我”是道德和权威的象征,它是人格社会性的一面,代表着社会道德对个人的规范作用,其主要作用就是压抑本能的冲动,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超我”不顾现实的利益得失,按照“道德原则”行事[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是一种动态的能量系统,它一旦形成便处于不断运动与变化之中。人格结构三部分在整个精神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相互作用、相互矛盾和相互融合的状态,它们之间形成了特定的人格动力关系,三者的密切联系和沟通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使人在道德约束下实现理想和目的,如果三者失调,人就会处于不正常状态。《土生子》中主人公别格最后的结局正是三者失调而导致的。

二、“本我”“自我”与“超我”在别格·托马斯身上的失调

主人公别格出生和成长于一个处在美国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家庭,一家四口依靠救济署的接济过活。但他不象他母亲那样笃信宗教,也不象他女朋友蓓西那样依赖酒精,更不象汤姆叔叔那样对压迫者唯唯诺诺,逆来顺受。他是一个全新的黑人形象,文化移入过程中,具有“双重意识——这种意识总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自己,用蔑视和怜悯并存的世界里的卷尺来测量自己的灵魂。人们总会感受到这种二元性,一方面是美国人,一方面是黑人:两个灵魂、两种思想、两个不可调和的追求和两个冲突的理想同时存在于一个黑色的躯体之中。”[2]“美国社会的奴隶制和种族歧视导致美国黑人双重意识中的两种文化成分的猛烈冲突并引起美国黑人对白人社会的不断反抗。”[3]具有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别格,为了争取权利而反抗,包括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抗争,自我人格的追求,人性的追求,对自我主观自主性的操纵,以及突出自我表现的欲望,自我实现,以及对暴力的肯定。别格不甘于享受黑色皮肤带来的“黑色生活”,他想融入到这个世界,成为它的一部分,希望得到白人的平等对待和社会的认可。但现实似乎很残酷:因为是黑人,他几乎没有接受教育和得到工作的机会,甚至连最起码的生活自由也被限制,生活在南方贫民区,“恶劣的社会条件使别格产生对生命力冲动的依附,对乖张异常的追求”[4]。别格没有文化,缺乏教养,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学说来分析,他的初期心理模式几乎处于无意识状态,多以“本我”的本能欲望和冲动行事。别格一直想改变一下“他们什么都有,我们什么都没有。他们干啥都成,我们干啥都不成”[5]21的生活现状,争取社会的认可,尽管社会不给他机会,但他心里总有一种冲动,想要去做点什么,“像是我要干出什么不由自主的事来”[5]24。

别格来到白人道尔顿先生家成了家庭司机兼锅炉工。别格第一次走进白人世界,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里和电影中描写的白人一样富有;陌生的是,那里的白人并不象电影中的高高在上,瞧不起黑人。这种陌生让别格很不习惯,他似乎早已习惯了白人高高在上的生活,在他潜意识里就是白尊黑卑的级别关系。在那里,道尔顿先生及其盲人夫人,还有他们的女儿玛丽都对别格很友善。道尔顿夫人打算送别格去上夜校,玛丽更是与一般白人女孩不同,她性格直爽,想和别格做朋友,并介绍他认识了白人共产党人士简。简同样也对别格很友好,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简主动与别格握手,最后还邀别格同桌进餐。这其实是来自白人世界的友善信号,同时也是别格渴望的生活,黑人也可以融入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可,黑白平等友好,共同拥有一片蓝天。但是别格又觉得这种友善很陌生,难以接受,并产生了排斥与敌对心理。在他的潜意识里,社会的画面是,白人与黑人生活在两个迥异的世界,白人对黑人不屑一顾,漠不关心。他们怎么会成为朋友呢?别格早已疏远了白人与白人世界,并开始自我疏远,把自己当局外人,已经没有丝毫自我感与归属感。他无法理解与接受现实的画面。他认为正是这些“友善”白人的“白皮肤”使自己代表羞耻与卑贱的“黑皮肤”暴露无遗。“我恨她(玛丽),我在见到她之前就开始恨她了。”现在别格更恨她了,连简也恨了,恨他们的友善,恨他们的“白”让他时刻意识到自己“黑”。这无疑是别格“本我”凸显的表现。

“自我”本应该按照“现实原则”行事,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与“超我”的矛盾,采取理性的行为,一方面要接受“本我”趋乐避苦的要求,力图实现“本我”的意图,另一方面也要正视外部现实条件,区分主观心理世界和客观现实世界,从而能动地支配人在现实世界的活动。但是别格的“自我”根本不接受眼前的现实,排斥白人世界的友善,尽管这是黑人非常渴望得到的。他愚昧地坚持“本我”潜意识中对白人的偏激和固化认识,把单纯的玛丽等白人都看成自己的敌人。至此,他心理的“自我”与“超我”天平已经失去平衡。

且说玛丽和简邀别格共桌进餐,他们三人都喝了酒,玛丽喝得酩酊大醉。最后别格开车送玛丽回家。当别格送醉酒的玛丽回房后,正准备离开时,玛丽的盲人母亲突然出现在房门口。美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黑人男性如果在晚上九点以后还逗留在白人女性的房里,会被判为强奸罪要判死刑的。“他转过身去,一阵歇斯底里的恐惧攫住了他,仿佛他在梦中从高处掉下来似的。一个白色的模糊人影站在门边,一声不响,像个幽灵”[5]100。道尔顿太太的出现让别格的恐惧成千倍、万倍地扩大。别格简直不知所措,完全心慌意乱了。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人的本能就是要自救。别格担心玛丽发声而暴露自己的存在,情急之下就用枕头捂住玛丽,结果导致玛丽窒息而死。虽然道尔顿太太眼睛是瞎的,她是看不到别格的。但是她的出现使得别格异常恐惧,以至于忘记了可以钻到床底下来掩盖自己在玛丽房里的真相。别格“本我”中对白人的恐惧无限扩大,“本我”中的暴力冲动与毁灭欲望被激活并不断膨胀。作为中介的“自我”完全越发不能控制和压抑“本我”中非理性、无逻辑、不道德的一面。在“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者的能量系统中,“本我”所占比重越来越重,从而排挤了“自我”与“超我”的存在。别格捂死了玛丽之后,他觉得自己“破天荒第一遭”[5]122有了自由感和兴奋感,因为他以往压抑着的“本我”中的仇恨与恐惧,全部爆发出来了。他最后甚至把其尸体抛入锅炉中试图焚尸。很难相信,这是一个黑人小伙子在完全没有行动策划的情况下做出的举动,显然,按照“道德原则”行事的“超我”在别格人格结构中不断萎缩。在最后,担心女朋友蓓西会泄露自己杀人的秘密,别格竟用砖头砸她的头部,导致其昏迷,并把她扔入通风井里,使其最后被冻死。别格的“超我”已完全萎缩。人格结构中三者的关系已完全失衡,“本我”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他的内心也严重失衡,觉得自己终于干了点事,终于能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了。他这种所谓的自由不免让人觉得可笑,因为他心中的欲壑难填,最终只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三、结 语

《土生子》中,赖特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土生土长的小人物别格的悲剧,震撼了当时整个美国社会,乃至当今,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除了从自然主义角度出发,更应该从主人公的心理着手去分析和反思这部小说的现实意义。人应该具有健康的人格。除了加强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之外,还要完善自我。在谈到人格结构理论时,弗洛伊德指出:从本能控制的观点看,“本我”是完全排道德的,“自我”是力求道德的,“超我”是成为道德的。三者没有明显的区别,而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密切配合的话,能够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实现目的和理想。如果三者失衡的话,则会产生失常或变态行为,不利于甚至会破坏人格的健康发展。《土生子》中别格正是因为这三者严重失衡,导致他成为欲望的奴隶,一步步走毁灭和死亡。所以,要时刻谨记,只有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与“超我”处于平衡协调的发展状态,人才能算是健康的人。

[1]Guerin W L,Labor E,Morgan L,et al.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M].4he Ad.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129-131.

[2]Du Bois.The Souls of Black Folk:Essays and Sketches[M]. Greenwich:Fawcett,1903:173.

[3]郭继德.美国文学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6:314.

[4]Kinnamon K.New Essays onNative Son[M].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7:4.

[5]赖特.土生子[M].施咸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

Causes of Bigger Thomas’Tragic Fate inNative Son

TAN Liuhu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114,China)

Bigger Thomas’tragic fate inNative Sonis analyzed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The author’s description of the character Bigger’s psychology accords well with Freudian psychoanalytic theory, for there are similar conflicts among id,ego and superego in the plot development.From this new perspective,the causes of the conflict of the psyche in Bigger are explained,and the thematic concerns of the novel are explored.

Bigger Thomas;Freud;id;ego;superego

I 106.4

A

1008-9225(2010)06-0054-03

2010-09-06

谭柳惠(1986-),女,湖南郴州人,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田懋秀】

猜你喜欢

人格结构生子弗洛伊德
从弗洛伊德入门精神分析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处暑
清明
文学作品中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初探
以精神分析批评方法解读施蛰存《将军底头》
从人格结构理论看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解读《岛》中索菲娅的心路历程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梦的解析》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