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工业的发端
——《十二年科技规划》
2010-08-15黄鑫
黄 鑫
(1.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2.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中国计算机工业的发端
——《十二年科技规划》
黄 鑫1,2
(1.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2.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1956-1967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纲要》是我国建国以来提出的第一个科技规划.其中,计算技术被列为四大紧急措施之一,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计算机工业由此发端,并在今后的几年中得以快速发展.本文重点回顾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纲要》的制定及在其影响下中国计算机工业的发展状况.
十二年科学技术规划 计算机 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工业
《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以下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是我国建国以来提出的第一个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纲要.本文回顾了《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过程,介绍了20世纪50~60年代计算技术引入中国的历程及中国计算机工业早期的发展概况,突出《十二年科技规划》对中国计算机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1 《十二年科技规划》制定背景
随着建国以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及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国家设想在未来规划中更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全部或部分完成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改造,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我国科技工作水平相对薄弱这一瓶颈日益凸现.加之,计算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已经在一些国家工业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尽快开展计算技术研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1 国外计算机研究状况
从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起,短短的10年中,美国已经先后研制成存储程序计算机-EDSAC、异步控制并行计算机-IAS、晶体管计算机-TRADIC等,并成功进入第二代计算机时代 (即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951年,UNIVIC-Ⅰ在美国人口统计局投入使用,之后UNIVIC-Ⅰ在美国得以批量生产.
苏联的计算机研究工作开始于1947年,1951年制成第一台计算机MESM.1956年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在列别捷夫领导下研制成当时欧洲最快的电子计算机.1953年苏联制成第一台批量生产的计算机“箭牌”,之后又批量生产中小型计算机“乌拉尔”、M-2和M-3[1].
欧洲国家计算机研究的起步也比较早,1941年德国工程师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全继电器程序控制通用自动计算机-Z-3;1943年英国首先制成名叫“巨人”的电子计算机;1949年英国剑桥大学在威尔克斯(M VWilkes)教授领导下制成EDSAC,接着曼彻斯特大学制成Mark-1[1].西欧的这些发明对于计算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2 我国计算机的早期研究
1949年以前,中国的计算机研究基本上是空白的.1949年,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1950年,在美国学习的华罗庚回国以后于1951年组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华罗庚一直惦记着开展电子计算机研究事宜.1952年,当时在清华大学电讯网络研究室的闵乃大、王传英、夏培肃受华罗庚的邀请开始研究电子计算机.这三人于1953年正式迁往数学研究所工作,组成了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研究小组.之后,研究小组队伍不断扩大,1953—1956年期间,曾经在该小组研究的人员有:闵乃大、王传英、夏培肃、吴几康、王庭梁、安建勋、李春华、郑筠、刘锡刚、曹履冰、刘金铭、史福全、张玉生、梁吟藻、朱廷一、李龙、曹酉申、吴麐.
我国早期的计算机研究主要是这个小组完成的.到1956年4月,研究小组已经取得一些科研成果.研究小组开始接触苏联的计算技术,翻译了A· A·萨宁编著的《研究辐射的电子学方法》一书,并在195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吴几康负责的示波管存储器试验成功,这是我国试验成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部件.由夏培肃负责的运算器的基本电路已经试验成功,而且研究小组还进行了运算器控制器的逻辑设计.这些都为日后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的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
1956年12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十二年科技规划》正式执行.计算技术被写入规划,并被列为“四大紧急措施”,《十二年科技规划》成为我国早期计算机研究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本文通过回顾《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历程,向大家初步介绍计算技术引入中国的过程及中国计算机工业早期的发展历程,突出《十二年科技规划》对我国计算机工业的重大意义.
2.1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
1955年初,中共中央制定出《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由此推动了各方面都来制定十二年科技规划.1955年12月,200多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被邀请到北京,讨论12年内我国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所必须承担的几十项重要任务,以及为实现这些任务所涉及到的几百个中心问题.1956年1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意图写信给国务院有关办公室和各部党组书记,提出必须对科学研究的规划采取根本措施,必须向科学技术进军,必须是“迎头赶上”世界科技水平的规划,争取在第三个五年计划完成前后接近和赶上世界科技水平.接着在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大会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报告中提出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的任务.在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周恩来要求有关部门在4月份之前制定出十二年科技规划[2].
1956年1月31日,国务院委召开有中国科学院、国务院有关部门、高等学校的领导人和科技人员参加的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动员大会,会上宣布成立以范长江为组长的十人科学规划小组,成员有:范长江、张劲夫、刘杰、周光春、张国坚、李登瀛、薛暮桥、刘皑风、于光远、武衡[2].3月14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在北京成立,陈毅为主任,李富春、郭沫若、薄一波、李四光任副主任,张劲夫任秘书长[3].4月,有17位苏联专家应邀来中国对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补充了“现代自然科学中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经过6个月的工作,于8月完成《十二年科技规划》.8月下旬,由陈毅主持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扩大会议,对《十二年科技规划》进行结论性讨论,并通过《关于科学规划工作向中央的报告》,从而完成编制任务.195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执行《十二年科技规划》[4].
据杜润生回忆[5],在制定《十二年科技规划》之初,规划组首先向中国科学院苏联顾问拉扎连柯提出应该发展哪些方面的科学技术.拉扎连柯列出了56项,其中第41项为计算技术.计算技术的规划组由数学、计算机、和电子工业部门的专家三方面人员组成.成员有:华罗庚、陈建功、苏步青、等28人.在规划期间,华罗庚组长对发展计算技术提出要“先集中,后分散”,得到多数人支持,从而成为拟定规划的原则.规划组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要立足国内,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计算技术,这一点也体现在规划中.
2.2 《十二年科技规划》中关于计算技术方面的主要内容
《十二年科技规划》第41项中规定了计算技术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在一到两年内,着重于快速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从中掌握各种电子计算机的基本技术与运用方法,以建立计算技术的基础;两到三年内,开始掌握专用电子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进而根据需要研究制造各种专用计算机.任务中还提出关于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自动翻译的工作,首先由语言学家与数学家协同研究翻译中字汇范围和文句结构,并编制运算程序,然后进行实际操作的研究.此外,有关计算机技术的数学问题,如程序设计与近似计算方法等,也包括在任务之中.
关于第41项“计算技术的建立”这项任务,规划委员会专门制定了相关的说明书和详细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任务的意义和预期成果、国际先进水平和我国的现状、解决任务的科学途径、解决本任务的大体进度、组织措施和国际合作等几个方面内容.规划中重点提到:(1)要着重掌握苏联在计算机设计和制造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就,从而解决工作进行中有关的问题;(2)从1957年起,应着重于快速通用数字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以此掌握各种计算机的基本技术;(3)建立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准备在1957年在苏联的帮助下正式建立研究所,未来准备研究和制造计算机的单位和机构要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到一定的时候再逐步抽回自己的人员,并在大学建立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数学专业;(4)从1956年起,开设以一年为期的训练班,并设立3~4年.[5]下文将对以上几点进行详细说明.
3 中国计算机工业早期发展概况
《十二年科技规划》成为中国早期发展计算技术的纲领性文件,在它的指引下,中国计算机实现了从无到有,计算机工业化体系初步形成,计算技术也逐步引入中国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3.1 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筹备与建立
在制定《十二年科技规划》期间,科学规划委员会提出《发展计算技术、半导体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学和远距离操纵技术的紧急措施方案》(简称“四大紧急措施”).该方案上报国务院后,周恩来总理立即批准着手筹建有关机构.1956年6月19日,华罗庚主持了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科学院杜润生副秘书长、数理化学部恽子强副主任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上从组织上落实《十二年科技规划》确定的“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由中国科学院、总参三部、二机部(后来分出四机部)、高等院校现有的计算技术方面的专家组成筹委会,对外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7月28日,中科院第20次院务常务委员会决定成立计算技术研究所,由华罗庚任筹委会主任委员.
技术力量集中之后,组建了三个研究室.一室为计算机整机研究室,闵乃大任主任;二室为元件室,王正任主任;三室为计算数学室,徐献瑜任主任.计算机方面,逻辑设计组由夏培肃负责,运算控制组由吴几康负责,存储器组由范新弼、黄玉珩负责,外部设备组由孙肃负责,电源组由莫根生负责.蒋士騛负责半导体新电路的研究工作.张克明、安其春和冯康同志协助徐献瑜负责计算数学方面的工作.
筹备委员会行政办公室下设人事、秘书、总务、器材、图书等五个科和一个翻译组.另有一个训练班是临时的,直属筹委会领导.1957年,图书资料科改名为图书馆,另外还单独成立了资料组.1958年2月,筹备委员会迁至中关村,新址面积14000平方米.6月,成立计算技术研究所实验工厂.11月成立资料科.1958年12月筹备处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学术刊物《电子计算机动态》[5].1959年5月17日,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结束,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9月,成立第四研究室(电源)、第五研究室(存储器)、第八研究室 (计算机维护).1961年12月成立第九研究室(总体设计、软件及数理逻辑).1963年成立第十 (专用机)、十一(机械设计)研究所.1965年8月成立计算技术研究所二部,专门负责微型计算机的研究试制工作.1966年1月成立第十五研究室 (仪器与测试).到1965年,全所达到1411人.
计算技术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开展电子计算机研究工作的单位,对我国计算机工业建立及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历史贡献.
3.2 人员学习及人才培养概况
《十二年科技规划》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采取了国内国外双管齐下的方法培养人员,实践证明十分有效,下面就规划期间国内和国外人员培养情况做简要介绍:
3.2.1 向国外派遣人员情况
1956年9月,按照规划规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组成15人的代表团访问苏联,整个访问历时3个多月,于12月回国.
1956年,按照规划规定,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从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已经学习了一年俄文的高中毕业生中选了30名去苏联学习计算机专业,他们中绝大部分于1962年大学毕业后回国.1957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组织20人的实习队去苏联进修,其中绝大部分于1958年陆续回国.
1956年到1959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从全国范围内选拔了10人去苏联攻读研究生.
3.2.2 在国内举办培训班的情况
为了较快培养出计算技术的专业人员,根据规划,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从1956年到1962年共举办了四届为期一到两年的训练班,共培养出具有大学本科毕业水平的计算技术专业人员共700余人,这些成员成为我国计算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以下为培训班概况:
第一届训练班从1956年秋开始,1957年夏结束,这届训练班包括计算机和计算数学两个部分,学员共约150人.计算机训练班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和清华大学合办的.计算机训练班的教学工作由夏培肃、黄玉珩负责,课程内容主要有计算机原理、电路技术、程序设计三个方面.计算数学训练班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和北京大学合办的.计算数学训练班的主要课程内容有计算方法、程序设计、数理方程直接法、计算机原理、无线电原理及实验、专题讨论班等.
第二届训练班只有计算机班,没有计算数学班.这届训练班从1957年秋开始到1958年夏结束,学员共42人.训练班的课程主要由:无线电技术基础、无线电技术基础试验、脉冲计数、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和毕业设计.
第三届训练班从1958年秋开始,1959年夏结束.这届训练班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共400多人训练班分为计算机和计算数学两个部分.计算部分有200多人,分为6个班,每班约40人;计算数学部分有100多人,分为4个班.
第四届训练班从1960年秋开始,1962年夏结束,这届训练班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办的.
3.2.3 各地计算机研究机构的建立和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建立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我国计算机事业初创期间起到“火车头”作用,成为骨干培训的中心基地.参加学习的学员完成学习研制任务后,大都回到原单位继续开展计算技术研究.在1957~1959年之间,清华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一批高校先后开设了电子计算机专业.据虞承宣回忆,西安交大、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通讯工程学院等也是我国最早开展计算机研究的学校和研究机构.到20世纪50年代末,计算技术逐渐在我国发展起来.
3.3 中国早期计算机发展概况(1956-1967年)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是中国早期计算机研究的核心单位,主要成果概况如下:
1958年9月,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机.
1959年9月,研制成功第二台电子管计算机104机.
1959年,成立107计算机小组,1960年初107计算机被安装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0年4月,107计算机通过考试,正式开始算题,所算的第一个题目是潮汐预报.1960年6月全国第一次计算机学术交流会上,夏培肃作了关于107计算机的设计方案和研制经验的报告.1959年,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所(即吴运铎领导的火炮研究所)为了进行弹道计算,需要一台电子计算机.他们根据107机的图纸复制了一台,这台计算机也被称为107机,安装在北京车道沟甲10号,这台计算机于1964年通过鉴定,1966年随研究所迁往西安,在“文化大革命”中停止工作.
1964年初,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119机通过国家级鉴定.119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自力更生发展计算机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65年6月,第一台晶体管大型计算机109乙调试完毕,并以高质量交付国家使用.
1967年,109丙计算机研制成功.
109 乙和109丙在我国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十二年科技规划》到1962年底,经过检查,大部分都已达到原规划目标,用7年的时间完成了原定十几年的任务.国家决定在《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新的10年规划[6].《十二年科技规划》实现了我国计算机从无到有的历史性飞跃,计算技术传入我国并在我国得以快速发展,中国的计算机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科技规划,《十二年科技规划》成为我国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陈厚云,王行刚.计算机发展简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55-162.
[2]陈建新,赵玉林,关前.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66.
[3]郭建荣.中国科学技术纪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59.
[4]樊洪业.中国科学院编年史1949-1999[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
[5]张久春,张柏春.20世纪50年代中国计算技术的规划措施与苏联援助[J].中国科技史料,2003(3):193-197.
[6]丁厚德.中国科技运行论-科技战略与运行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The Technology Planning for 12 Years,Beginning of the Chinese Com puter Industry
HUANG Xin1,2
(1.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ohhot Inner Mongolia,010022; 2.Institute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ohhot Inner Mongolia,010022)
“1956-1967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ision Plan”ismade in China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fir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ning.Among them,computing technology has been listed as one of the four emergencymeasures by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China's computer industry this originator,and in the next few years to develop rapidly.This article focuses on review of"1956-1967 Vis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formulation and in its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puter industry.
Technology planning for 12 years;Computer;History of Computer Development;Computer Industry
TD352+.3
A
〔编辑 高海〕
2010-04-09
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CXJJS08002]
黄鑫(1980-),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史.
1674-0874(2010)03-008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