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硅谷复制对深圳打造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启示

2010-08-15王泽填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新竹信息产业电子信息

王泽填

(深圳市宝安贸易工业监测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101)

硅谷复制对深圳打造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启示

王泽填

(深圳市宝安贸易工业监测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101)

硅谷早期以硅芯片的设计与制造著称,因而得名。后来因其他高技术产业也蓬勃发展,硅谷现泛指所有高技术产业。硅谷在取得了惊人成绩之后,世界各国也纷纷效尤建立起“硅谷”。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硅谷成功的经验,例举了英国、日本、台湾复制硅谷的实例,总结了其复制硅谷的成败经验及给予的启示,分析了深圳打造全球电子信息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指出了深圳打造全球电子信息基地的出路。

电子信息产业;风险投资;科技园

一、硅谷的成功与经验

硅谷座落于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内,靠近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北起旧金山湾,南至圣何塞,是一个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硅谷的前身是圣克拉拉谷。在二战以前,圣克拉拉谷一直是美国的水果基地,并不存在自己的工业基础。随着二战的到来,圣克拉拉谷的农业时代渐渐结束。新的现代工业如洛克希德导弹和航空公司等,使圣克拉拉谷逐渐由一个农业中心变为一个工业中心。但真正改变硅谷的还是电子业和半导体业。圣克拉拉谷的电子业大约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就已初具规模,而半导体业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正是从这一时期起,硅谷开始了其迅速的发展历史,引领世界半导体业的发展,成了20世纪高科技的典范,世界各地纷纷建立起所谓的“硅谷”或科技园,以期复制硅谷的成功经验。

一般人认为:硅谷的成功经验主要是: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活跃的风险投资,推崇创业、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等独特的硅谷文化,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和风险投资商等编织而成的复杂的社会网络,便捷的交通和宜人的环境,有效的政府政策和法律体系。

二、硅谷复制

在硅谷所取得惊人的成功之后,世界各地纷纷建立起所谓的硅谷或科技园,以期复制硅谷的成功。但是,如果与硅谷为参照系的话,应该说没有一个模仿者是成功的。正如网景公司创始人马克·安德森所预言:硅谷模式不可复制。当然,如果以科技园的发展速度以及是否实现建立科学园为目标的话,还是有不少取得了成功。

被誉为“欧洲硅谷”的剑桥科学园,于1970年由剑桥三一学院创建,是英国最老的科学园,也是世界著名的技术中心之一。自建园以来,该园区发展迅猛,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风险资本市场,园区里的高科技公司约1 600家,吸引了就业人口约4.5万。剑桥科学园的成功,有几个重要的经验:一是科学园在资金、税收等政策上向中小企业倾斜;二是园区里的小企业极其专注于各自擅长的领域,其核心业务相当明确,而非每样东西都去制造;三是园区里的科技企业灵活地与本地区、海外的其他科技企业、同行联盟或者合作,与高校的科研部门也有密切的联系。当然,剑桥科学园与美国硅谷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其规模只及硅谷的1/6,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风险资本,在数量上都相差甚远。如果把硅谷称为“新经济的中心地带”的话,那么剑桥科学园就如其自己所定位的一样,是世界新经济网络的一个“节点”。剑桥科技园以小企业为主导,没有硅谷那样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划时代创新或培育出如硅谷的微软、英特尔或 GOOGL E那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很多人对此进行了分析。文化是一个主要的因素,欧洲人创业精神相对较弱。正如拉塞尔·雷诺联络公司负责人亚当·黑尔所言:在美国,如果一家新公司赚到了1 000万美元,它的创始人肯定希望再去赚2 000万美元,但很多欧洲科技企业的创始人在事业成功后大多选择卖掉公司套取现金,而且并不打算重新创建一家类似的新公司。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风险投资人才,很多英国的风险投资家对科技企业毫无经验,他们只对优惠政策感兴趣。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这里的CEO有30%左右从美国引进。

日本筑波科学城建于1963年,是世界上著名的高技术园区之一。1974年,日本政府开始将所属9个部(厅)的43个研究机构,共计6万余人迁到筑波科学城。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日本全国30%的国家研究机构及40%的研究人员都集聚在筑波,国家研究机构全部预算的50%左右投资在这里。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日本累计投入两万多亿日元巨资。目前,筑波大学城已经成为以国家实验研究机构和筑波大学为核心的综合性学术研究中心和高水平的教育中心。虽然筑波科学城也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和充足的资金,但该园区的产值并不高。以1999年为例,其产值只有7 000亿日元,而且其中大部分为农业产出,高新技术产值在其中所占的比重有限,与其科学城的称号并不相称。从这个角度讲,筑波并不算成功。究其原因:一是科研与产业界联系不密切,很多科研成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二是高新技术开发机制落后,技术开发要经过立项、审批等程序,从具有开发意向到最后成果需要漫长的时间。这些问题背后深层原因是政府直接干预。

台湾新竹科学园始建于1976年,被认为是亚洲三个主要科学园(另两个为日本筑波、韩国大德)中最为成功的一个。经过3期开发建设,目前新竹科学园已经形成集成电路、电脑和辅助设备、通讯、光电、精密机械、生物技术等六大产业,其中以集成电路和电脑两项产业成绩最显著,目前这两大产业的总产值占科学园营业总额的90%以上。2000年,面积只有605公顷的新竹科技园创造了280亿美元的产值,约占全台湾的10%;进出口贸易额超过290亿美元,占全台湾的13.1%。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为了弥补加工出口区外销产品国际竞争能力弱的不足,促进工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决定以硅谷为模板,在新竹兴建一座科学园。不同于硅谷等其他一般工业园区,新竹科技园属于引进—消化—出口型的高技术出口导向型工业园区。在硅谷的生产成本逐渐增高时,台湾通过资金投入、产业引导,有意识地吸引国际大企业把制造业转移过来,使本地出现一大批集成电路生产型企业。台湾企业以其低廉成本和优异质量吸引了美国企业的代工生产,使台湾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基地,也就是OEM。新竹科技园的发展与美国硅谷有很多相似之处,譬如说良好的交通体系,科研机构等编织而成的社会网络,等等。正如Saxenian指出的,新竹科技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一是熟练工人、专门材料以及技术知识的本土化,这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并使得整个园区的收益递增;二是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有利于知识的扩散并加快新企业创立的进程;三是与硅谷在人才、信息和知识方面的紧密联系。但是新竹科技园与硅谷也有一些不同,虽然硅谷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一系列支持,但是可以说,硅谷是市场自发形成的。而新竹科技园则是由政府规划出来的。政府既是科学园的创立者,也是园区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科学园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提供土地和基础设施等大量的公共资源,还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在职培训、信息与科技网络的建构等等。另外,政府还设置了大量科技奖项和科技基金激励企业加大R&D的投入和产品创新。此外,由于台湾的风险投资并不是很成熟,新竹主要依靠政府设立的多项科技资金帮助企业进行创新活动,风险资金的作用相对较小。虽然如此,政府并不干预企业的经营,而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引导者和市场秩序维护者。

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的首府,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便以“印度的硅谷”著称于世。如今,班加罗尔已成为印度的软件之都,软件业年产值达20亿美元,占全印度软件业总产值的1/3。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多方面的国际合作基础上。首先是人才国际合作。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印度流入美国的大学生约40万人,现在这些流入美国的印度高技术人才许多已进入美国公司的高级领导层,还有许多在英特尔这样的知名公司开发最尖端产品。近年来,印度国内为这些海外游子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和条件,这些海外的“技术移民”纷纷回流印度。其二,吸引外国知名跨国公司到印度投资开发,实现产业合作。印度的软件产品以技术起点高和员工工资低两大优势吸引外国公司大量投资印度,把信息产业交给市场,让它们按照市场竞争原则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打入国际市场,而印度政府只起导向、协调和规范作用。

三、复制硅谷的成败及启示

美国硅谷和日本筑波、台湾新竹等科学园的成败,具有很强的启示。一是必须坚持市场的主导地位。美国硅谷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政府强制的结果。日本筑波由于政府的过度干预,导致经济缺乏活力、缺乏创新。新竹科学园的成功虽然也有政府作用的发挥,但政府并没有直接干预,政府只是从创业环境等方面来支持园区的建设。

二是要重视政府的作用。虽然强调市场导向,但并非否认政府在高新技术园区中所起的作用。实际上,不仅是新竹科学园和班加罗尔科学园,就是硅谷,其发展过程中政府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政府可以在完善基础设施、支持研究开发、制定扶持中小企业政策以及创建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是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定位。硅谷是独一无二的,即使在美国也无法再制造一个硅谷。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希望发展高新科技的地区而言,一定要从自身的比较优势出发,明确定位,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四、深圳打造全球电子信息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一)深圳具备的有利条件

一是具有良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首先,具有较强的产业集聚优势。2008年,深圳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6 300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的12.5%;其次,具有较强的出口优势。2008年,深圳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为4 944亿元,是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的16.1%;软件业务出口收入为86亿美元,占全国的53.3%;再次,具有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企业。2008年,深圳市工业总产值超百亿的电子信息企业有10家,而华为、中兴、长城、康佳和创维等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最后,具有较强的技术竞争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深圳已经形成了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2008年,深圳科研经费超过90%由企业投入,此外深圳还拥有较为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包括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电器产品检测中心和电子行业信息化服务中心等等。

二是市场优势。我国人口数量大,经济增长率高居亚太地区各国之首,市场潜力巨大,对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三是基础设施完善。深圳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航空、公路、铁路和海运均比较发达,也具有良好的动力、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

四是制度优势。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深圳具有优越的制度优势,“深圳奇迹”正是这一优势的结果。深圳经过30多年的改革实践,目前已率先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相当高,拥有国内最为发达的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产权市场以及人才市场,有利于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不断涌进。

五是政策优势。自2008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广东省和深圳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如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落实扩大内需措施、加大国家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完善投融资环境、鼓励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等措施。

六是国际产业转移。目前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转移仍在继续,而且新的趋势是从发达国家直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二)深圳存在的不利条件

一是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首先,电子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比例失调,软件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其次,电子信息制造业附加值低,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再次,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表现在规模不大、盈利能力较弱、研发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与国际大企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是自主开发能力不足。关键性基础技术与应用技术的开发仍然落后,严重影响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后劲。

三是面临长三角和环渤海等地区的竞争。与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相比,深圳科研实力较低,人才相对缺乏。长三角和环渤海名校云聚,拥有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大量的高水平人才,这些都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或其他高新技术产业所必需的。

四是商务成本和生活成本较高。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深圳的土地价格远远高于北京、上海和广州之外的其他城市,各种服务的价格相当高,导致商务成本和生活成本相当高,这既不利于企业引进和企业发展,也不利于人才引进。

五是面临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和人民币不断升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城镇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少,因此劳动力价格将随着经济增长而上升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从而削弱了中国企业的劳动力价格优势。此外,根据国际经济学里的巴拉萨效应,随着经济发展,人民币也会逐渐升值,从而削弱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五、深圳打造全球电子信息基地的策略——来自硅谷及其模仿者的经验

(一)发挥比较优势,准确定位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世界科技的格局不会改变,对中国而言,劳动力价格仍将是主要的比较优势。因此,对于深圳来说,应该学习剑桥科学园,把自己定位为世界新经济网络的一个节点,而不是沽名钓誉去再造一个硅谷,再造一个世界新经济的中心地带。

1.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在不断提高信息服务业和软件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比重的同时,保持并提高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规模和技术含量。

既然劳动力价格仍然是一种主要的比较优势,那么深圳就不能、也无法放弃附加值相对较低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而应该维持并发展其在世界上的优势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上的优势会慢慢减弱。此外,根据国际经济学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人民币也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升值,这就压缩了附加值较低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因此,必须提高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技术含量以提高其附加值,还必须发展附加值较高的信息服务业,否则,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就会被远远抛在后面,更毋讲打造世界电子信息基地。

2.应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对于欧洲国家或以色列这样的国家,因为人口少,如果其企业不面向国际市场,要成长为大企业就比较难。但中国不同,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约为20%,并且中国经济正处于持续发展阶段,其市场前景是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可比拟的,只要中国的企业能发挥“近水楼台”的优势,它们就比较容易成长为大型企业。因此,在强调产品国际化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发掘国内市场。

3.在强调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的同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应该以产品创新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中国技术与世界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这种现象仍然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深圳来讲,不能刻意强调在关键技术的突破或赶超,而应该借助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以产业聚合为契机,强调产品创新,因为与关键技术突破相比,产品创新要简单得多。也就是说,要将电子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结合起来,不断推出符合市场的新产品,以国内庞大市场来培育大型电子信息企业。

(二)市场导向和政府作用相结合

坚持由市场来调节资源的分配,是创造有活力经济的要求。应该说,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深圳市场化程度走在中国的前面。但是,由于旧体制的影响,政府干预仍然存在。应该借深圳市行政改革之机,将深圳彻底打造成服务型政府。同时,要重视政府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外部环境。

(三)塑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氛围

应该大力宣扬敢冒风险、富于进取的精神,激发科技人员和企业家进行创新和创业,并对创新和创业失败持一种宽容态度。

除了文化方面,人的承受风险的能力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创业精神,这里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讲的。一般而言,一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这个人就越敢于创业。所以,从政策上——譬如说完善失业保险——来提高人的抗风险能力,将有助于激发人们创业精神。

(四)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产、学、研结合的步伐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重要的技术创新源和知识库,以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和企业为创新投资主体的创新网络。依托这样的创新网络平台,使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各方能充分沟通和交流。其中,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要创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通过这个体系,将产、学、研结合起来。应当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创建和推动各种科技中介服务,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功能。政府可以通过示范或其他相关措施,促进产、学、研三方对科技中介机构的了解,促使科技中介机构为产、学、研的结合提供更好的服务。

(五)引进跨国大企业,扶持中小企业

积极引进跨国大企业,这不仅可以提高深圳市对电子信息企业的吸引力,也可以借助这些大企业的研发,提高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

此外,还应该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中小企业机制灵活,更有利于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在技术创新、增加就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个高效活跃的经济群体。然而,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弱群体,在资金获取、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必须通过资金支持、政府采购、信息咨询和创业培训等方面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六)增加对教育培训和技术基础结构的投资

虽然应该积极引进大型跨国企业,但不能过多强调吸引外来的高技术公司而不重视培育本地的技术基础。E.J.玛列基(Malecki)也提出,鼓励和培育新公司比从外地吸引公司更有效,因为高技术公司的分厂往往只需要熟练劳动力而不需要开发新的产品,有远见的企业家或政府部门应建立自己的研究与开发公司,而不是仅仅吸引制造厂或装配厂。因此,应该重视扶持本地的中小企业,培育本地的研究与开发基础结构即技术人材。美国哈佛商学院M·波特(Porter)教授1990年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就特别提倡政府通过增加对教育培训和技术基础结构的投资,鼓励研究与开发活动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七)强化风险投资体系建设

在硅谷,风险投资基本上都是由私人出资。但在新竹科学园,风险投资的作用相对较小,其主要原因:一是与风险资金规模较小;二是缺乏高素质的风险投资家。因此,在企业创业方面,政府起了很大的作用。新竹科学园的这一做法,可供深圳学习,因为深圳也存在风险资金规模小和缺乏高素质风险投资家这样的问题。因此,应该建立一套政府资金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按市场规则运作的风险投资机制。除了政府资金之外,政府还应该从其他各个方面吸引风险资金并支持它们的发展,譬如税收和信息服务。同时要为风险投资提供一套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缺乏产权流动机制,是目前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风险投资机制的根本性缺陷。所以必须明确明晰产权,并建立风险资本退出的高效率资本市场。

The Revelation of the Success and Loss of The Duplication of Silicon Valley on Shenzhen City Building the Globe Information Industry Base

WANG Ze-tian
(Shenzhen Bao an Trading Industry Supervision Research Center,Shenzhen 518101,China)

Silicon Valley is famous of the device and the production of silicon chip at initial stage,hence is the name.Now Silicon Valley refers to all high tech industries with the booming of other high tech industries.After Silicon Valley made amazing achievements,some countries took the example one after another.Based on this,the paper analyz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Silicon Valley,cites the examples of duplications of Silicon Valley in United Kingdom,Japan,Taiwan,sums up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periences and those duplications and enlightenments of those cases,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henzhen city building the globe information industry base,and provides some approaches to the globe information industry bas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risk investment;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ook=25,ebook=168

F49

A

1008-4738(2010)04-0025-05

2010-0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773051)。

王泽填(1977-),男,深圳市宝安贸易工业监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

猜你喜欢

新竹信息产业电子信息
7524亿元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长不大的调皮蛋
长不大的调皮蛋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我国信息产业“供给侧改革”:对FDI 效应探讨
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