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的现状、挑战及其对策
2010-08-15金晶
金 晶
(丽水学院机电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
高校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的现状、挑战及其对策
金 晶
(丽水学院机电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
高等院校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在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遇到新的挑战的背景下,应该从宏观上推进大学教育自由,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增强教育执行力;在微观层面发挥各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建立起一个立体化人文主义教育体系。
高校;人文教育;挑战
1 引言
中国社会转型及多元价值观的膨胀引发系列社会问题,地区及全球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让我们重新发现人文主义关怀,而人文主义教育是人文主义关怀的根本。国内许多学者从传统和现代“双维度”阐释人文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对我们深刻理解人文主义及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必须看到国内的研究存在理论不足:从研究视角看,许多学者侧重于从“人文主义”界定人文主义教育,忽视大教育背景下深层次的教育制度问题,致使人文教育的实施路径缺乏可操作性;从研究方法来看,我们偏重于价值判断和规范性研究,实证研究不足,造成人文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充分发挥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文以“实证主义”和“大教育观”为研究范式,通过对人文主义教育历史及现状的回顾,着重阐述人文主义教育现代挑战,并提出有建设性和更具操作性的人文主义教育对策。
2 高校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的挑战
2.1 高校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综观历史,我国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经历“发达、断裂、消亡和重塑”的过程。以“六经”为代表的“天人合一”的传统教育具有发达的人文主义关怀,培养众多大儒,提出许多较为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大学》开篇明义“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可见传统教育将知识和人文有机结合。人文主义传统自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起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末期。即使战火纷飞的年代,人文主义教育在部分大学一直坚守。
鸦片战争开启的中国近代化同时是人文主义教育断裂和消亡的时代。清末自上而下推行的新学,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教育被用来救国,致使教育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科举制度废除及五四运动以来强烈的反传统主义在去除“糟粕”时也把“精华”抛弃了,其后果是教育的人文主义传承的中断。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是人文的,但其需要人们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当意识形态的深化减弱时,马克思主义的“人文观”将面临分裂和摈弃。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本可逐步恢复大学的人文主义传统,由于学习苏联片面追求工业化,教育一直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人文主义科学式微,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飞速发展,在经济领域中,资本的运转讲究周期,人们无一不追求周期最短、多次运转带来的利润”[1]。教育的短期化和功利主义化加深人文主义消亡。近年来出现的各种信用危机、道德危机和地区及全球性问题,让我们重新发现人文主义,欲重塑大学的人文主义教育。
2.2 高校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的挑战
由于时代的不断进步,地区及全球问题对人文主义关怀提出新的要求,高校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遇到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
2.2.1 人文主义教育理论重道德、轻责任
现有的人文主义教育理论主要从“人文主义”界定教育,人文主义缺失主要是人的道德问题,如有学者指出其表现在“价值危机、信任危机、犯罪事件、消费异常等不良现象滋生蔓延,人与人之间缺乏友爱,人情冷漠,互不关心,甚至见死不救或救人被诬蔑现象时有发生。”[2]人文主义不仅仅是伦理道德,还需要有道德责任感,表现为人文主义的关怀。传统儒家文化对此有深刻的洞识,“修身”用来“治国平天下”。我们重塑人文主义不能仅停留在使学生成为道德之人,还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责任之人,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圣往继绝学,开万世太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地区及全球的挑战,在事关全人类和全自然的气候、生态及能源问题担当责任,走向大国和强国。
2.2.2 人文主义价值多元化冲击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重塑
人文主义的中心讲究的是人和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应当充满人情味的关怀。但是不同的学派对人文主义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儒家的人文主义讲究仁爱、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人文主义是博爱的救世主和“普世主义”,而马克思主义的人文主义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基础上的为人民服务。人文主义价值的多元化本无可厚非,正是通过人文主义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自由化和学术争论,我们不断获取人文主义的真理。但是人文主义价值的多元化极易引发人文主义的分裂,高校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可能充满不确定性。
2.2.3 人文主义自由化和意识形态中心化的冲突
当前人文主义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意识形态的中心化和政治化造成的。追求所谓的“政治正确”致使人文主义学者避免敏感性的人文主义话题,学术研究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徘徊不前,人文主义思想显得陈词滥调,无法帮助当代人解决思想及价值问题。而理工科学生的课程设置基本是公共必修课、公共任意选修课和专业课,许多理工科学生只选择自然科学的课程。这样理工科学生平时很少涉猎人文主义知识和思想,加上仅有的公共必修课过于集中传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学的人文主义教育成为空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政治人文主义,易引发审美疲劳,使得教学质量严重下降,人文主义并没有真正灌输给学生,人文主义关怀更无从谈起。推进大学人文主义教育必要重新界定意识形态的中心化,缩短意识形态课程教育,同时界定马克思主义的边界,允许人文主义根据自身规律和学科特点进行解读。
3 高校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缺失原因探讨
对人文主义教育的缺失进行原因探讨要从人文主义和教育大背景“双维度”进行分析。
一方面,“长期以来,对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条式理解和极左应用,都曾将人文学科简单化地定位成社会政治的直接表现,使人文教育的内涵受到极度的扭曲和压抑。”[3]正是由于对人文主义研究不足,现有的人文主义无法为学生的困惑提供满意的答案。“人”是做什么的,“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是美,什么是善,依然困扰莘莘学子。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对当前的教育制度及教育方法持充分的怀疑和批判的态度。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的转型带来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及“制度导向上的功利主义”[4],“导致大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工具理性和狭隘的功利教育观念”[3]。教育的短期化和功利化致使大学教育沦为职业培训场所。“大学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5]我国大学教育正好于此相违背。
另外,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本身并不科学,而且在执行上大打折扣。理工科的课程设置过于学习专业知识,仅有的公共必修课过于集中传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致使理工科学生人文主义教育的缺失;许多学校为顾及学生成绩,考试前有重点,学术论文把关、不严抄袭严重,老师教育方法死板,而且许多高校老师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和师德,无法进行正面教育,人文主义有教育无效果,学生并没有通过教育和教学思索人文及人生。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缺乏参与性和主体性,因而对人文主义持怀疑的态度,倾向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大教育背景是人文主义教育研究无法跨越的鸿沟,否则许多对策和建议将成为空话和套话,没有任何效果。因此,对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进行探索不能忽视大教育背景的考察。
4 高校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体系的重新建构
管理学家西蒙曾说:“在我的全部科学生涯中,我始终用一部分时间思索方法论问题……即使一个实际科学家对方法论本身没有特别兴趣,他也不可能不对方法论问题表态。”[6]对于高校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进行重构,我们应当对传统性的研究方法进行批判和改革。以往学者对人文主义教育的研究过于集中道德说教和正面引导,并没有对社会价值观、教育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式微等变量作出充分的考虑,因此其提出的创新实施路径只能停留在纸上,操作性不是很强。我们还忽略人文主义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过于集中灌输而不是学生通过思索得出。灌输式的人文主义教育缺乏内在约束,学生对人文主义充满怀疑最终走向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高校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的重构要从方法论革新的角度着手,从道德说教转向制度建构,切实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4.1 高校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体系的重新建构的理念与思路
高校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重构的理念和思路必须根据其学科特性来定位。笔者认为应当采取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及高校学术自由两条原则。
首先,高校理工科是科学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职能:“一是科技知识教育,二是科学思维(思想)教育,三是科学方法教育,四是科学精神教育。这四方面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因此人文主义教育的理念和思路应坚持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融合,这样科学才能走向人文主义。科学本身无价值,科学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科研工作者的价值判断,无论是核武器还是基因研究都取决于科研工作者的人文主义关怀的程度。这就要求高校通过人文主义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科学观,促进科技研究具有人文主义终极关怀,不因科学的滥用而使文明毁于一旦。
其次,高校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建立在人文主义复兴的基础上,而人文主义的复兴必然要求大学学术自由。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理解严重压抑大学人文主义的探索,各种“政治正确的竞争”致使思想缺乏创新,人文主义束之高阁,而改变目前这种状态,需积极稳妥推进大学学术和思想自由,促进教授治学,繁荣人文社会科学。
4.2 高校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体系的重新建构
高校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体系的重构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着手。
4.2.1 宏观层面加强调控,促进人文主义复兴
(1)推进教育理念的变革,加快人文主义研究,繁荣哲学、美学、艺术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加强人文主义教育必须要有清晰的人文主义理念。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人文主义科学长期滞后,思想理论陈旧,无法满足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国家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加快推进人文主义研究,通过教育投入和科研基金支持,推进哲学、美学及艺术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复兴。通过学者的研究和学术争论,理清我国人文主义教育应坚持的理念,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传播合乎伦理的人文主义,提高学生的人文主义关怀。
(2)推进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改革,增强教育规章的执行力。若没有教育规章的执行力,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将得不到落实。由于学风不严和管理不到位,学生轻易通过考试,参与度和主体性不够,这样学生就无法通过教育获得真知。人文主义作为弱势学科历来不受学生和学校重视,开课形成虚设,没有起到任何人文主义观念的塑造,更无从谈及学生的人文主义关怀。因此,加强人文主义教育必须依法推进教育规章的执行,各高校要严格教学质量,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逐步树立和“形塑”学生的人文主义关怀。由传统性“灌输式”教学转向情景式的课堂参与,通过学生的辩论逐步让学生获得真正的人文主义信仰。
4.2.2 微观层面发挥各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共同推进人文主义教育的落实
(1)推进班级改革,建立文理复合型实验班,促进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推进人文主义教育的根本出路是建立通识教育体系,打破文理分科的界限,要求理工科学生不仅学习科学知识,还有必要学习各种人文主义,因此建立文理复合型实验班是推进通识教育的有力举措。
(2)调整课程和学科设置,设置人文主义公共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逐步重塑大学人文主义传统。推进人文主义教育必须适量提高人文主义课的比重,需要对现有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理工科院校公共必修课可设置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美学、伦理学和艺术学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通过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人文主义认识,逐步重塑大学人文主义传统。
(3)发挥“团学”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主义社会实践活动。人文主义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灌输,学生没有实践活动就无法深刻理解人文主义关怀的重要性。学校“团学”应开展活动增强学生人文主义关怀。
(4)举办各种人文主义讲座,促进人文思想的新陈代谢。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要能不断为理工科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文观提供充分的解答,这样学生才能从人文关怀中获得信仰。举办各种形式的人文主义讲座,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更新换代是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举措。
[1]郑瑜,胡芳.加强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实现途径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32.
[2]郭建平.浅析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及创新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7):6.
[3]师帅.试论人文教育在我国大学教育中的意义[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124.
[4]余俊.从制度层面解读传统及现代“人文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82.
[5]尼尔·陆登庭.21世纪中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C]∥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召开的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19-221.
[6]黄速建,等.管理科学化与管理学方法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49.
The Status Quo,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Human ism Education in Un iversities'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 isciplines
J IN Jing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Mechanical Construction,LishuiUniversity,Lishui 323000,China)
The necessity of the humanis m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is unquestionable.but it now faces new challengeswhich requires us to push for ward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from the macroscopic level,to prospe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and to enhance education executing ability.At the micro level,it requires us to exert the enthusiasm of the main parties of education and finally to establish a stereoscopic humanistic education system.
universities;humanistic education;challenges
G640
A
1001-7836(2010)05-0029-03
(责任编辑:朱 岚)
2010-01-05
金晶 (1982-),女,浙江丽水人,研究实习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从事高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