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生考证热的理性回归
2010-08-15叶璐
叶 璐
(江南大学 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谈大学生考证热的理性回归
叶 璐
(江南大学 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大学生考证热或多或少折射出在校大学生为顺利就业所做的各种努力。本文以学生视角,就大学生与国家企事业单位实现无缝对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大学生;考证热;就业;结构性失业
全国高校的扩招,使得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一股考证热潮渐渐地在众多校园中流行。英语四六级、计算机证书、中高级口译等五花八门的证书成为大学生追捧的对象;“你考什么证了”“六级考了多少分”等考证热语也成为大学生的口头禅。针对目前的“考证热”“刷分族”,笔者通过问卷和走访式调查后,就考证与就业进行了关联度分析。
一、大学校园里的考证热潮
笔者在江南大学图书馆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调查中,大一大二的同学居多,很多同学对未来没有明确的方向,考研、就业、考公务员,齐头并进,但这并不影响就业(59%)的突出比重。问及考证目的,为日后工作而考证的同学占 83.49%,因专业需要而考证的占 38.22%,因自身兴趣的占 36.21%,受周围同学影响的占 9.5%,为大学期间德育加分的占 5.3%,由此可见,就业仍是绝大多数学生考证的目的。
大一大二同学由于入校时间短,专业课涉及尚浅,他们所考的证书仅仅局限于四六级、计算机和普通话等不与专业知识挂钩的有限数量的类型,而大三大四及研究生就不同了,持有1~2个证书的同学约占26%,持有3~5个的约占68%,持有5个以上的约占5%。不论年级、不分专业,93%的同学还是持有考取多个证书的想法,特别是网络流传的“证书哥”的出现,正是“考证热”盛行的佐证。
二、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从调查结果来看,“考证热”普遍存在于大学校园的各个专业,大部分同学考取多个证书还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筹码,毕业以后能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从 2010年的“两会”来看,大学生就业问题仍摆在突出位置。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坦陈: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历史新高的631万,比2009年增长了20万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虽然我国的 GDP发展形势良好,但由于我国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得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配比发生变化,从而对劳动力的吸收下降,失业率上升,出现了中国经济的“奥肯悖论”现象[1]。
从就业率方面看,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2003年为 70%,2004年为 73%,2005年为72.6%,2006年为71.8,2007年为70.9%,同比2008年略有上升。尽管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能提高 10个百分点,但大学生就业仍呈现严峻的局面。其次,这种数据代表性不是很强,因为一纸协议并不能代表实际就业状况,其真实性也值得怀疑。正如 2009年“被就业”现象,某些高校只为片面提高表面的就业率数字,而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也许有人觉得,正是由于中国高校的扩招使得大学生人数增多,因而就业形势日趋严重。2008年中国高校毛入学率只有 23.3%,然而西方国家 1994年高校毛入学率就已经超过30%,其中法国、加拿大、美国等7个国家超过了50%,但是这些国家并没有因此带来大规模的大学生失业。高校扩招的确给就业带来一定影响,但中国的就业问题决不是简单的总量不足或过度的问题,而是结构性的问题[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表示,中国就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劳动力供大于求这种长期存在的矛盾,对高校毕业生来说结构性比较突出。
一是地域性结构失业。在中国,大城市发达地区收入高,社会保障健全,信息资源丰富,公共设施完备,能便捷地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因此大部分学生就业的首选就是大城市。而中小型二线城市和较不发达的农村乡镇及西部地区就不落在他们眼里,这使得大学生源源不断流入大城市,竞争更加激烈,就业更为困难。对于中小型城市和农村乡镇,大学生往往关注度低,从而空缺岗位较多,人才匮乏现象严重。
以中国 2008届大学毕业生省际流动为例,从流动比例上来看,广东、北京、上海3地的毕业生净流入比例分别为 152%、147%和 128%[3],均大幅度超过其他省市,浙江、江苏、天津、福建、山东也是人才净流入率为正值的省市。如此高的人才流入,势必会导致就业压力的增大,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使得在高手云集、人才汇聚的招聘市场获得企业的青睐,考取相应的证书,证实自己的能力,似乎是大学生普遍采取的一条出路。据查证,非上海生源应届生办理上海市户籍的“评分制”,包括学历、英语资格证明、计算机证书、获得荣誉以及专利发明等要素。如此明显的证书要求,势必会使考证的热度由星星之火转变成燎原之势,并有经久不衰之态。
二是专业结构性失业。贝弗里奇曲线描述的用人单位职位空缺与未就业者就业困难的现象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错位、结构失衡[4]。由于缺乏科学的人才预测和专业规划,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及课程设置有很大盲目性,致使热门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同时最近几年高等院校扩招的学生,也没有按照市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需求来培养,加上高比例的大班授课忽视了学生自身技能的培养。可以说,一些就业率低的专业所面临的就业问题,主要是由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所致。
目前高校开设的一些专业,其市场需求低于供给,就业面狭窄,就业单位较少,加之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与讲解,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型人才偏多,实务型人才严重不足,在一个需要拥有一定理论知识,熟悉实用技能与操作人才的社会中,大学生的就业状况难以令人满意是可以想象的。所以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只学习本专业课程难以在就业市场上找到专业对口而又令人满意的工作,通过第二专业、考证等途径,学习市场需要的技能,提高自己的市场适用性,也不失为促进就业的好途径。在笔者的统计调查中,有68%的同学认为考证多学了知识,提高了自身素质。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在考证问题上,并不是一时冲动与三分钟热度,而是深思熟虑之后才加入考证大军之中。
四、畅通大学生就业渠道的思考
1. 政府方面
应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考证热的兴起,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而证书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拓宽就业渠道。因此政府可以开展针对大学生的职业培训,更好地把他们的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提高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正如国家于 2009年正式推出的“三年百万见习计划”,接纳一百万在就业上碰壁的毕业生,增加他们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以至日后可直接上岗。
尽管政府每年都在增加教育经费,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但到目前为止,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的目标仍未实现,这与4.9%世界平均水平仍差很多。其次,教育经费是否真正用在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上还有待考证。教育质量是大学生素质的根本保障,没有优质的教育,大学生又如何增加自身就业的砝码呢?
2. 学校方面
首先,对大学生“考证热”要进行相应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的考证方向,避免出现盲目和跟风考证现象,使学生以专业需要、市场需求与兴趣爱好等为出发点,考取对自身发展及日后求职有利的证书。尤其是对于就业面狭窄、市场需求低于供给的专业,鼓励学生通过第二专业、考证来改善不利因素,使自己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其次,高校要完善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和择业观,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我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等;鼓励他们去中小企业、乡镇基层、中西部地区等就业,实现自身的价值。此外,要注重就业与创业并重。据麦可思网调查,2008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与2007年1.2%的比例接近。为此,学校要开展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创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正如笔者学校开展的创业策划大赛,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创业的舞台,使同学们积极思考自身的能力和日后的择业方向,为将来打下一定的创业思想基础。
3. 企业方面
首先,招聘企业要从正反两方面看待证书,公正合理地对待持有和未持有证书的求职者。正如前面提到的,证书的确是求职者个人能力的一种凭证,但不能仅仅以证书作为唯一一种标准武断判定求职者能力的高低。证书持有者是否真正具备某方面的能力,未持证者又是否真的未掌握某项技能,这都是招聘者在招聘中所要考察的。总的来说,个人能力是最好的证书,如果真正具备社会所需的能力,能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那么就业并不是难事。这就需要企业抛弃一些落后的歧视性条款,如户籍歧视、学历歧视、性别和年龄歧视乃至身高、相貌等身体歧视等,对于人才就要招贤纳士,广为己用。
同时,对于企业与大学生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应进行有效的就业信息传递,开设网上求职系统和视频面试等便于双方沟通的渠道。在美国,约47%的企业网站中包含了招聘信息,85%以上的公司以不同形式开展在线招聘活动,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尽量减少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4. 学生方面
首先,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理智的考证观念。不要认为证书是日后就业的敲门砖,拥有证书便所向披靡了。证书只是对某方面的能力的认证,是提高就业机会的砝码,但拥有它并不代表自己成了这方面的专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造诣和熟练的技能操作。要成为一个专业的人才,仅靠几本证书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自觉挖掘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对专业相关内容有所涉猎,并走出校园这个象牙塔,到社会大熔炉里锻炼自己,注重培养自身实践能力,这样不仅提高自己对本专业的深刻认识,而且学有所用,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即使没有证书的点缀,仍是求职市场闪闪发光的金子。同时,证书的考取要以专业方向和兴趣爱好为切入点,注重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这样才能有利于就业。
其次,大学生要改变片面的就业观念,克服盲目乐观,避免悲观失望。要理性分析自身的能力与缺陷,找准自己定位后就业。不要一味“趋城就业”“趋利就业”,追求大城市、高薪岗位等,只看到目前的薪金待遇与工作环境,忽略自身的发展前途和对能力与素质的锻炼。大学生可以到基层、到农村、到社区、到中小企业、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施展才华,服务社会。同时,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经济环境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为就业拓宽渠道。
[1] 谭雄伟.中国经济的“奥肯悖论”[N].国际金融报,2005-0 9-09(8).
[2] 谢作诗,杨克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 OL].(2007-02-16) [2010-05-01].http://www.chinavalue.ne t/Article/Archive/2007/2/16/57005.html.
[3] 麦可思.2009大学生就业蓝皮书[M/OL].(2009-06-10) [2 010-05-01].http://www.mycos.com.cn/report/select.actio n?sn=10165.
[4] 谢芳.贝弗里奇曲线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解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25-126.
About Certificate Craze and Employment of the Graduates
YE Lu
(Business School,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22, China)
In recent years, with colleges’ continuously expanding enrollment,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has become a focus of social concern. The certificate craze reflects, more or less, the great efforts of all the students for a successful employ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article is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the smooth employment of the graduates by enterprises and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graduate; certificate craze; employment;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G647.3
A
1673-2065(2010)05-0101-03
2010-07-10
叶 璐(1988-),女,河北衡水人,江南大学商学院2007级硕士生.
(责任编校:卫立冬英文校对:李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