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应祥理学思想引论*
——以《惜阴录》为中心
2010-08-15邹建锋
邹建锋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杭州310025)
顾应祥理学思想引论*
——以《惜阴录》为中心
邹建锋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杭州310025)
顾应祥针对阳明后学16世纪中后期陷入虚寂和缺乏真实功夫的困境,在晚年猛烈批评阳明心学。特别是其作为阳明门人的身份从心学阵营内部对老师的思想进行批评令人寻味。在其看来,王阳明放弃了性善论导致诚敬功夫的缺乏,使天理丧失德性的浇灌,容易使读书人走向功利主义歧途。王阳明的天地万物一体观也与爱有差等的传统礼法秩序相悖。分析顾应祥的学术思想,可以发现部分阳明后学是如何向传统程朱理学回归的,也可以了解他们是如何批评阳明良知学的,这有助于增进对阳明学的了解。
顾应祥;明代心学;湖州;长兴
顾应祥(1483~1565年,号箬溪,浙江湖州长兴人)生于长兴县洪桥顾家潭村,26岁(1508年)任江西饶州府推官,曾“挟一老卒,御羸马,叩贼垒”,[1](P2043)51岁正月因母丧离职归家,后家食15年,61岁(1543年)与湖州吴兴名儒唐一庵游,按期商学①据《唐一庵先生年谱》载(《儒藏》史部《儒林年谱》,页1~101,一卷,明李乐编撰,清王表正重编,许正绶三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正德二十二年(1543年)唐一庵(时47岁)举春、秋二社于湖州岘山,劝德业,规过失,以圣贤相自期,人数规模约在6~17人,其《社启》曰:“取观摩之益,温和知旧之情,申乡曲之款,寄登临之兴”。1543年顾应祥与刘麟尚书结“岘山会”,(见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21、312页)。,71岁(1553年)致仕。②对顾应祥生平的详细考察见潘明福、陈清清《明湖州词人顾应祥考略》(《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28~31页);对顾应祥为官旅程和学术著作的考查见钱明《浙中王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7~109页)。钱明研究员是国内首个对顾应祥学术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学者,其深入分析了箬溪学对良知学的质疑、评判和修正,及其向程朱学的回归。1565年,顾应祥仙逝。据《王阳明年谱》载,顾应祥曾于30岁(1512年,正德七年壬申)在北京从学王阳明(时41岁)。后,由于剿匪事宜,顾氏成为王阳明的下属,或多次可以受学于阳明门下。因阳明有公遐之余讲学的习惯,故顾氏于“致良知”颇有心得,他自己也说,“初以致良知为真的千古不传之秘”③见顾应祥《静虚斋惜阴录》,四库存目丛书子部第81册,卷2,第70页,台北庄严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出版。本文所引《静虚斋惜阴录》如未作特殊说明,出处同上。,其早年对阳明心学可谓深深契合。但多年从政后,经过家食15年的地方教育和潜心《大学》、《中庸》、程朱理学书籍,晚年居家治学,71岁时开始撰写《惜阴录》,系统评判阳明心学,回归程朱理学,或可算是浙中王门的“修正”派[2](P112)。经过12年断断续续的研读,终于在82岁(1564年,嘉靖甲子)的阴历八月的秋天完成《惜阴录》。顾氏对自己的著作甚为满意,“多有前人所不道及与当世名儒议论不合者”,“求其理之当于吾心”,“求明此心”,[3](卷一,P55)以便惠泽后学。与他的数学、天文学著作不类,《惜阴录》关注哲学、史学和思想史,尤其是前三卷,富含丰富的理学思想。
一、理世界的回归
顾应祥理学的核心就是对理学的重建。顾氏不满王阳明、王龙溪、杨简心学,对湛若水、季本、黄绾(1477~1551年,字宗贤、叔贤,号久庵、石龙,浙江温岭人)等学者多有评判,强调仁义礼智等人伦纲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孔、孟、程、朱理学为是,体现出传统理学保守派学者的特色。王阳明1529年离世后,流传的阳明心学已不再是阳明本人的心学思想,更多的是其弟子、后学与门人所各自理解的心学,失去阳明心学在阳明时代所具有的影响力,慢慢被部分读书人所诟病。按顾氏所言,弟子辈中流传的阳明心学存在以下二个毛病:第一,“率意妄为”,全无“学问思辨之功”,[3](卷二,P72)缺乏省察克治功夫;第二,徒于讲学,“义利之间多不能辩”[3](卷二,P71),行事不合良知,缺乏真实致良知工夫。传播良知学的后辈最终陷入“放肆不捡”、“遢等”之弊,甚至有儒官以讲良知学为谋生手段,“见利如蝇见血”[3](卷三,P80)丧失了阳明心学应有的活泼气息。对于阳明后学误以良知现成、陷入见闻、缺乏讨论的现象,顾应祥颇感痛心。一方面,从源头上,他检讨老师王阳明心学本身就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提出了挽救阳明心学的方法,那就是回到程朱的理世界中去,做真实的复性存理功夫。
首先,在道德本体论方面,顾氏认为阳明的“无善无恶是良知”是“善恶一体说”,取消工夫主体的价值判断,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传统宗法是有危害的。顾氏坚持性善论,反对性恶说,故对告子、杨子、荀子、贾谊、韩愈等人的人性说持反对意见。[3](卷一,P62)按照性善说,现实世界中应该没有性恶之人。那么,现实世界中为什么仍然有性恶之人?在这里,顾氏坚持张、程、朱对性的概念采用“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二元划分,“天命之性”是人天生下来就具有的本性,性本善。但由于人在现实世界中,本善的“天命之性”受到物欲的诱惑,容易被物欲所牵引、遮蔽本善的人性,有的人“气质之性”就变坏了,而那些具有坚定品格的人道德依然完好,彰显人性的光辉和道德之美。在宋儒那里,“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概念区别先验与后天、理想与现实、规范与经验的二元划分,有效地解决先秦儒学德性说的内在困境,把教育者、读书人和官员引向注重道德践履的修身层面,使得宋明儒家具有超越先秦儒家的地方。①对儒家圣王思想、天人合一概念深入浅出的分析,可参阅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第43~71页。按照韩愈、李翱、周敦颐和邵雍的“复性”工夫论,道德修养主体通过“去人欲”的道德禁欲主义,可以获得人心“纯天理”的澄明境界。经过长久的日新月异道德涵养功夫,躬行操持,人心完全无丝毫私欲,心静如水,天理战胜人欲,“心具全德”,[3](卷三,P83)故“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也就是圣贤气象。在道德本体论和工夫论上,传统保守主义的理学家保持着几乎完全相同的看法,有学者称之为“儒学通则”。与佛学和道家哲学家对概念分析的多元化不类,儒家对德性说和道德修养论保持惊人的一致。因此,中国儒家在伦理学贡献上,更多的是他们真诚的践履,而不是其理论体系的内在庞大。因此,像朱熹那样强调经学博览和穷理致知的儒家学者是不多见的。
其次,在道德修养论方面,顾应祥特别强调“践形”的“精一功夫”,尽人道,率人性,变化气质,遵守三纲五常之理。与黄绾身居政要一样,顾氏对阳明学的批评是站在维护传统政治秩序的基础上的,这与他的政治身份相符。阳明心学更多的是获得独立读书人的赞同而不是政要,这与阳明心学彰显心灵自由和品质开拓创新相符。阳明心学冲荡当时的礼仪规范,对当局的政治权威产生一定的销蚀,这正是顾应祥、黄绾等保守派儒家所担忧的。其后何心隐、李贽悲剧的发生,正是极端保守派政要所造成的。在顾氏看来,王阳明先生的德性说取消价值判断,放弃性善说,“认欲作理”,[3](卷二,P70)把读书人的心灵牵引到对“虚寂”高明心体的追求,“立言太玄”,[3](卷二,P60)丧失至善性体在公共事务领域的周流,只会把社会风气和人伦理法搞坏。王阳明“外理言心”和湛若水的“在心之理”都与程朱的理在事物中相悖,格物于身心而不是格物于事物,均是“见理未真”,[3](卷二,P65)最终学问流于邋遢、不实在,无益于社会发展。
最后,在道德生活论方面,顾应祥坚持先秦儒家的“爱有差等”说,强调等级制在宗法社会的重要性,反对王阳明“天地万物一体观”,[3](卷一,P66)力图使儒学的高深境界限定在人道而非天道层面。近现代儒学家冯友兰提出以天地境界超越道德境界的境界说,表达出其试图以道家齐物说接洽儒家万物一体观的报负。[3](P295-298)但在宋明儒家境界观那里,程灏静观见万物皆春,与自家意思一般,特别突出万物一体气象。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观是在自然伦理观和致良知说基础上对儒家生活态度的一种概括。由于王阳明道德生活中提倡“吾心即道”,消弭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内心与外物、道德与自然的二元区分,抬升主体对生活的直觉顿悟能力,取消观察者对动静的时空差异,“即体即用”,[3](卷一,P66)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生活风格。对心体自由与无拘无束的追求,使得王阳明的生活观充满浓浓的大爱无疆兼爱式情怀,自然也吸引无数读书人的心思。这在顾氏看来无疑是“非仁”之举,“非天理之当分别者也”,[3](卷一,P66)“非先圣立教之本”,[3](卷二,P68)与墨子之无父无母、不亲不孝一类。而且,王阳明万物一体说“欲使人人皆天地万物一体”,[3](卷二,P68)显然是空想不切实际的。可见,顾氏道德生活论带有明显的经验主义而不是空想色彩,这与他多年的官宦生活经历的磨砺是吻合的。故其认为,当今世界,“真能致良知者有几人乎?”,“真能随处体认天理者有几人乎”,[3](卷二,P80)在成圣的可能性上,他保着极度怀疑的态度。
二、顾应祥理学思想评骘
总体上来讲,顾应祥由于多年在政府当局体制内工作,对明朝朝廷较为感恩,属于狭义上程朱一派的理学家而非陆王式心学家。虽然他对阳明心学是那样的倾心过,但是由于阳明心学着重突出每个独立的工夫主体对事物真理都有自己的发言权和探索力,允许读书人自由的发表各种各样的新颖的见解,而这样多元的话语中心无疑会冲击当时的统治秩序,这是多年为朝廷努力工作的顾氏绝对不能容忍的,他不愿意看到明朝政府衰弱在散漫的无序心学思想下。而事实上阳明后学无视礼教,目无王法,尤以泰州学派为最。这也说明顾氏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时代的大背景与威权结构统治思想的单一性和封闭性决定了顾氏需要以理论上的“卫道者”形象出现,而其他实践上的卫道者则把何心隐送上不归路。顾氏功夫以“诚敬为入门”,“以践履为实地”,[3](卷二,P74)以躬行实践为真知。顾氏以为阳明心学陷入虚学困境主要就在于缺乏对主敬功夫的操持。由于缺乏以敬为统,格物穷理功夫“无着落”,故意不诚,身心之学遢等,圣学难成。顾氏特别注意到常人、贤人通往圣人功夫道路之艰难,常人之心与圣人之心隔沟相望,有难以融合的外在阻力。这样就完全冲淡王阳明试图弥补常人与圣人巨大鸿沟的思想启蒙努力,体现出顾氏理学思想朝向朱学的路子。
但由于顾应祥多年受阳明心学影响,甚至一度以为阳明心学为千古不传之学,故其道德修养论带有不少心学影子。其也吸收了不少阳明心学思想,注意到心为“身之主宰”,[3](卷一,P59)心灵具有极高明的直觉把握能力,“至广至大,本与天地万物同体”,[3](卷二,P59)运用主体心灵对外界事务的判断能力在政界安全行走自如。在心学范畴下,他提出意、志、觉、思、想、虑、念等概念,一定程度上从义理层面弥补阳明后学对心学概念创新的不足。与湛若水弟子洪垣(1507~1593年,江西婺源人)融合阳明心学强调“觉”相同的是,顾氏凸显“念”的重要性。认为“念念皆去恶而为善,则意之所发皆当乎理而不为物欲所役,如此日进不已”
,[3](卷二,P71)便可以入圣。“常觉则天理常存,私欲不得以间之”,[3](卷二,P75)保持戒慎恐惧,可获入道之功。这样,“念头一起即是独”,“虽在人稠广坐之中”[3](卷二,P76)用功,易成为己之学。这些功夫明显是继承其老师王阳明的直觉把握思维方法,强调“一得永得”的所谓“真知识”。因此,他认为“心静”是古今豪杰之士成就大业的基础,凸显静时功夫,提出了“静体动用”、“心静意动”的观点。另外,作为保守派儒家,他还提出“知先行后”的观点,反对湛若水的“知通乎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显示其思想的现实主义特性。
总之,由于顾应祥借鉴和消化王阳明“良知为心之明觉”,[3](卷二,P76)其思想无疑具有浓厚的心学色彩;但他不认同王阳明良知为“心之全体”,故最终背离王学,滑入到程朱学阵营,继而猛烈地批评阳明后学和阳明良知学,事实上加速了阳明心学在明朝中后期的衰落。作为王阳明的门人,作为显赫政要,尤其是其批评阳明心学的著作生前就得到出版,这样的身份、角色、观念和地位,对阳明心学的冲击应该不可小觑。王阳明捐馆后,真正践行良知学的学者屈指可数,或走向良知工夫的归寂,或走向良知工夫的现成,甚至有少数学者以良知为谋生的手段。在良知难以有效与真实践行的氛围中,难免会有一些学者对良知学起而攻之,而王道(1487~1547年,山东武城人,号顺渠)、黄绾和顾应祥等学者是较早发现老师王阳明良知学衍流的弊端并从学理上反思良知学的学生。
[1]徐中行.资善大夫南京刑部尚书赠太子少保箬溪顾公应祥行状[C]//焦竑.献征录.上海:上海书店,1987.
[2]钱明.浙中王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顾应祥.静虚斋惜阴录[M]//.四库存目丛书(子部第81册).台北:庄严文化出版社,1997.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赵复三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Abstract:Gu Yingxiang,(know n as Tiaoxi),fiercely criticized the Yangming mental theory in his later years in view of the post Yangming theory’declining into of vanity emp tiness and lack of authentic action in the later 16th century,especially,asa head of the Yang M ing school,his criticism of his teachers from the internal p sychological school w as wo rth pondering.In his opinion,Wang M ingyang’s abundance of the theory of o riginal goodness of the human nature resulted in the lack of trust,w hich made reason lose morality and w hich could easily lead intellectuals into an utilitarian astray.Wang Yangming’s concep t of heaven and earth aswell as all thingson earth being a unity was also against the difference of love,the traditional sequence of etiquette and standard.By analyzing Gu Yingxiang’s academ ic thought,we can find how part of post M ingyang returned to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theo ry and learn about how they criticized Yangming’s theory of intuitive know ledge,w hich can contribute to understanding the Yangm ing theo ry and p romoting a further study of the Huzhou Confucian School in the M ing Dynasty.
Key words:Gu Yingxiang;the mental theo ry of the M ing Dynasty;Huzhou;Changxing
[责任编辑 陈义报]
The Introduction of Gu Tiaoxi’s Confucian Thought
ZOU Jian-feng
(Zhejia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Hangzhou 310025,China)
B248.99
A
1009-1734(2010)05-0025-04
2010-07-30
邹建锋,讲师,博士,从事阳明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