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下网络小说的消费特质与艺术价值*
——从艾米的《山楂树之恋》谈起
2010-08-15周沭红
周沭红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大众文化下网络小说的消费特质与艺术价值*
——从艾米的《山楂树之恋》谈起
周沭红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大众文化的兴起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文化力量,它使当代文学显现出多元化特征。以艾米的《山楂树之恋》为代表性文本,可以探究网络小说在此文化语境下的消费特质与艺术价值,同时可以了解读者审美需求的多变性对作家创作心态及对当代小说叙事形态的影响。
大众文化;网络小说;《山楂树之恋》;消费;价值
一个本不知名的非职业作家艾米,创作的网络小说《山楂树之恋》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从2007年至今悄悄创下了过百万册的惊人销量,被誉为“网络时代的手抄本”。小说中描写的故事并不鲜见,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文革”时期,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但是由于家庭成分不好,一直很自卑。后来下乡体验生活,认识了英俊并富有才华的军区司令员儿子老三。老三爱上了静秋,甘愿为她做任何事,而静秋对老三的爱却一直怀疑,躲闪,犹豫,但是老三一如既往地爱着静秋,他等着静秋毕业,工作,转正,在背后默默支持她,最后却得白血病去世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甚至有点俗套的爱情故事,却深深感染了无数网友甚至很多文化名流。这种网络小说的成名并非偶然,它的畅销表明了在大众文化语境下,消费文化和网络文化联袂,不仅颠覆了传统小说的生产机制,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当代小说创作内部叙事形态与叙事技巧。
一
《山楂树之恋》中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通俗地讲无非是又一个王子爱上灰姑娘的翻版,只不过结局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这种故事从“鸳鸯蝴蝶派”开始风靡,到后来的“琼瑶热”,再到当下的韩国浪漫言情小说流,读者早已对这类题材的故事见怪不怪,从而也炼就了早已不知感动为何物的铁石心肠。但是,《山楂树之恋》却使那么多读者泪眼滂沱,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朴素的纯爱故事弥补了不同年代人们的情感空白,并且使缺失的情感从中得到意外的心理补偿。对于“50后”﹑“60后”的“老一代”而言,很多人表示之所以被感动,不是因为这个故事本身,而是因为他们亲历了“文革”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亲见了“文革”时期无数个爱情的错失或夭折,感受过那样一个年代对爱的恐慌和性的压抑。王蒙说:“我们再也不愿意去经历这样的一段历史,但愿这样的爱情故事已经绝版。”[1]刘心武说:“把这部作品与三十年前的‘伤痕文学’联系起来不无道理,但它具有当下性:极端坏境下的性爱压抑被‘现在我们’打量,会产生出比反思更丰富的憧憬。”[1]与其说是这部小说感动了这些文化名人,倒不如说是那个时代再次触动了他们的敏感神经。《山楂树之恋》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部分读者当年真实的心路历程。对于“80后”﹑“90后”的“新一代”而言,《山楂树之恋》完全讲述了背离这个时代的爱情,现今的爱情更多的是和家庭、经济、身份等因素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情感功利色彩较浓的时代中,这样一个故事无疑给当下浮躁的时代空气注入了一味清新剂,弥补了相当一部分人在现实中缺失,却在网络小说的虚拟化空间中意外得到补偿的心理。
弗洛伊德对补偿作用(compensation)是这样定义的:“当一个人因为社会伦理等原因得不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最初爱恋对象时,便会继续寻找能代替这一对象的替代物,当他接受了某一替代物时,这一替代物便成了其原初对象的补偿。”[2](P330)而老三这样一个完美的情人恰好补偿了各式读者猎奇、幻想及在先天真实的年代中无以实现却在后天网络小说的虚拟化艺术生产中得到补偿的意淫心理。诚如诗人、小说家华秋所言:“一个早夭的情人(但愿他安息)他被追忆长达三十年,在追忆中被虚构。最后,在中国文坛,终于出现了一个女性心中完美的‘伟大情人’。难怪作家苏童惊呼:‘老三太完美了,简直是中国情圣!’”[3]这个人物本来可以是血肉丰满的,可是这种“高、大、全”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人物塑造的真实性。再来看女主人公静秋,这是一个特殊年代的极端环境造就出来的病态女孩,面对老三的爱情,她一直是犹豫,怀疑,压制,直到最后自己的爱人即将死去,她都无法在病床前勇敢地喊出他的名字。对比之下,无论是《伤逝》中的子君,《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还是《家》中的鸣凤,被爱情激发的勇气所闪现出的人格魅力都要比静秋动人得多。
《山楂树之恋》是以“文革”为背景的小说,但是作者的叙事形态又不同于以往的文学作品,和“文革”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创作大多是“思考在重压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4](P169)如《班主任》《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等等,但是不知曾几何时,大众似乎对这样严肃的“文革”题材小说司空见惯甚至是麻木不仁,随着亲历那个特殊年代的“老一代”年华已逐渐逝去,那个时代的记忆也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这样沉重的创作主题无法激起“新一代”文化消费的需求。因此,在这种大众通俗的、注重感官体验的文化语境下,《山楂树之恋》通过“爱情+文革”模式,以爱情为主体,“文革”为背景,对这种文学题材的叙事形态进行了大肆地调整和构建,“文革”不再是为了反思,仅是为了铺垫悲情的需要,小说创作较少虑及作品本身的叙事特征、艺术真实、审美价值等因素,直接将感性作为消费动机,让读者全心沉浸在作品营造的虚拟化情感体验中,然后沉溺在作品虚设的情境和幻象里尽情释放压抑或感伤,从而使人的感官获得了一种暂时性痛苦的审美快感和审美愉悦。作品因此受到了关注,获得了销量,最后达到了盈利的目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这部网络小说与以安妮宝贝、慕容雪村等人为代表的网络创作并无不同,都是描写无奈而忧伤的爱情。只不过《山楂树之恋》借助了“文革”这一背景虚设了真实情境增添了艺术美感(虽然作者反复强调取材于真人真事,可是文学毕竟不同于生活),但是作品的美感又远远低于道德判断和实践意志,无法显示出认识与情感相统一的理性力量,因此作品的艺术价值并未上升到一定高度。遗憾的是,那些曾经再现“文革”历史真实的精英文学创作虽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却因大众文化的构建和市场化态势的转换失去了生长的空间,慢慢被大众漠视或遗弃,从而走向了边缘化。
二
《山楂树之恋》是一部悲情主义小说,不可否认的是,男主人公身上的确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他真诚,善良,执着,对待爱情忠贞不渝,直至最后濒临死亡,仍然在日记的扉页上写道:“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5](P292)小说中只有一次两人深夜独处的描写,就是老三患病后静秋去看他,两人虽病床独处耳鬓厮磨,男主人公为了把她“完整地留给她未来的丈夫”,竟然圣人般地压抑了人性中的本能欲求,从而使他高尚完美的人格与此同时升华到了最高点。难怪此处情节令千万读者潸然泪下,泣不成声。这部小说所描述的爱情之所以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笔者认为除了表面上非功利的纯爱描写外,更重要的是跟这种性的压抑有关。试想,如果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如读者期待似地真的在那一夜发生点什么,老三是否仍可以被称之为“中国情圣”?这段爱情是否仍可冠之以“最干净的”称号(仿佛爱情似乎还有不干净的)?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艾米处理艺术创作时的高超手法,这种两情相悦却不能自由结合的悲情令人扼腕,最后终于变成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一处描写使小说的情节达到了一个高潮,形成了最大的戏剧张力,赢得了应有的悲伤程度,赚足了读者的眼泪,引起了媒介的评论传播,最后拉动了大众文化消费。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部小说至多只能算是悲情并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关于悲剧的本质,“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里所说的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是指那些合乎历史必然性的人类进步要求和美好品质。这里所说的‘毁灭’是指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遭受到的挫折、失败和牺牲。在毁灭中表现出正面人物巨大的精神力量。”[6]如果老三和静秋爱情的夭折从始至终都是由于那个特殊年代对人性的压抑造成,老三的个人力量终究敌不过强大的社会黑暗势力而遭遇毁灭,或许这个文本会更有价值内涵,这个故事也可以因此称之为社会造成的悲剧,可惜偏偏是白血病,也恰恰又是“这一个”夺走了老三年轻的生命,这就大大削弱了文本的深层价值内涵。
但是奇怪的是,仍有那么多读者为之泪腺崩涌,正如这本书印在封面上的话:“看到结局,所有的中国人掩面而泣。”这句推荐语本身就带有极强的商品推销口吻,尽显追逐市场的目的。但是,正是这种煽情的简单直白符合了后工业时代中的读者在忙碌之余的一次快餐式浅阅读。“阅读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所谓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的愉悦。以浅显的浏览器替代传统的青灯黄卷的经典阅读,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都是经典的浅阅读。浅阅读的消费特征是: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7]因此笔者丝毫不怀疑初次阅读《山楂树之恋》时读者脸上的泪水,笔者怀疑的是,二次阅读、三次阅读后,读者是否依然泪流满面抑或早已满脸漠然?甚至于根本连二次阅读的机会都不会有。
青年文学评论家严峰说:“这年头,文学似乎已经注定与感动无缘。然而,‘山楂树’为我们提供了视而不见多年的启示——泪是检验文学的唯一标准。”[8]无可厚非的是,能让读者流泪的文学作品一定在某方面是可以打动人心的,但是并不是能够让人流泪的文学作品就是优秀的作品。诚如鲁迅所言,焦大并不会爱上林妹妹,但是并不等于林妹妹不可爱或不值得人爱,关键是焦大和林妹妹本身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不同阶层的人物。如果泪可以成为用来检验文学的唯一标准,那么令村妇莽夫、贩夫走卒、老夫老妪流泪的街头说唱,评话书讲是否皆可称之为文学?这显然是有待商榷的。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价值内涵具有丰富性、哲理性和历时性,能久经社会变迁、文化转型和读者变化的考验。实际上,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也正因如此才彰显出恒久的文学魅力。
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学在市场经济语境中呈多元化发展态势,性欲已不再作为文学创作中受压抑的对象,文学也由于从禁欲主义和本能压抑下脱身,曾经一度走入身体叙事的私密化写作怪圈,从而在文坛上曾掀起一股“性”的集体无意识狂欢。如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的《私人生活》,卫慧的《上海宝贝》,棉棉的《糖》等等,这些被称为另类的新生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强调个人体验,相信内心冲动,服从欲望膨胀,以个人的记忆、经验及身体感受作为创作基点,她们以狂放不羁、我行我素的姿态表现出对主流文化的疏离和反叛,同时也在这种文学纵欲的狂欢里使创作走向极致。当消费文学的商品化逐渐完成,市场经济会调整生产者重新生产出符合大众口味的艺术产品,市场的多元性审美需求需要不同的文化消费,当大众对某一艺术形象感觉审美疲劳后,审美心理自然会随之更新,仿佛厌烦了这种人肉大餐后蓦然发现,来点素的原来也不错。这也是“山楂树现象”持续升温高烧不退的原因之一。与其说这是一类以非功利创作来打动读者的纯文学,倒不如说这是在大众文化语境和市场经济语境的共同作用下,以网络为媒介催生出来的调和了大众文化消费的艺术产品。在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浅阅读正在悄然改变着文学的生产机制,这是一个可以轻易让人哭的阅读时代,更是一个可以轻易让人冷漠的阅读时代。
三
《山楂树之恋》最初在网上流传,短短几个月便迅速成为海内外读者追捧的“网络时代的手抄本”,引发了无数博客、论坛、贴吧的热议,形成了奇异的“山楂树现象”。文学是无功利的,但是这种无功利又隐伏着某种功利性。确切地说,“无功利是直接的,功利性是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总是实现间接功利性的手段。”[9](P63)现代文学权力主要表现为话语权力,作品问世后,作者读者讨论不断,各大媒体炒作不断,正是充分占有了这种话语权力,从而使这种或类似这种网络文学的艺术生产实现了最大化的功利性目的。网络文学具有灵活应变能力,它不仅能根据市场适时调节,实现作品题材的转换,还对大众文化起到了构建作用,而大众文化又反过来助推了网络文学新势力的滋长,无论这种风行一时的网络文学是否真的可以名副其实地拥享非功利性纯文学的殊荣。
网络小说与传统小说最本质的不同在于艺术生产的媒介,一种靠网络另一种靠纸质,众所周知,网络小说这种艺术生产机制具有创作的交互性,阅读的快捷性,体验的虚拟性等特征,这些都是以纸质为媒介的传统小说生产机制无法比拟的。网络小说生产机制还有一个尤为重要的优点,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个无形中强大的链接,实现了作者和读者的零距离接触和双向性沟通。打开艾米的博客就会发现有不计其数的“山楂迷”对艾米的支持、鼓励甚至是追捧,而艾米也在一部分帖子上给以简短的回应,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切身感受到了来自作家的真实关怀。但是传统小说生产机制割断了作家和读者这种友情似的连接,起码作家不能做到迅速及时地和读者形成一种沟通和互动。再者,上层知识文化精英特有的冷静和清高使他们根本不屑于与网络小说一争高下,这就无形中在作者和读者之间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一些文坛老将在市场中面对文坛新势力纷纷落马,这群非职业作家在读者影响力、市场销量和话题性等诸多方面遥遥领先。除了艾米的《山楂树之恋》外,另外如陈华的《那一曲军校恋歌》,六六的《蜗居》,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等等都引起了较大反响。
如果我们来看看这个庞大非职业作家群自身的职业背景将会非常吃惊,艾米是大学英文老师,陈华是军人出身,六六是新加坡幼儿教师,李可是外企职业经理人,他们几乎都是文化圈外的业余写手,但是他们的走红却并非偶然,他们往往占有丰富的“第一手”生活素材,他们的取材来源于生活,因此他们的创作或关注社会热点,或细述琐碎生活,或展示日常矛盾。总之,他们的文学创作大多反映了小人物的心理欲求或心理缺失,因此很容易引起读者思想与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产生轰动效应,走红也就顺理成章了。但是因为这个非职业作家群机构庞大甚至是庞杂,并没有经过一些必要的特殊文学训练,他们的作品往往缺少文学该有的高度、深度和厚度,也就很难体现出文学对于人性的探索,对于自我价值的思考,对于生命的终极关怀等等严肃话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网络小说能够风行一时却不能够风行一世的症结所在。相反,和这群圈外业余作家群相对的职业化作家,他们大多生活在物质条件较为优裕的上流社会,他们虽拥有作家的基本素质,也深知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但是他们往往缺少“第一手材料”,因此很难创作出能够激起读者心灵感应的作品。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局面,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生存二元化格局分野越来越明显,一种是迎合了大众口味的媚俗文学作品占据了市场中心且成为了当代人主要的精神消费,另一种是只关注文学自身的非功利创作逐渐失去或退出市场悄然流入象牙塔。
综而观之,《山楂树之恋》有人物塑造扁平化,故事情节模式化,作品主题浅显化等等缺陷,这就很难使这部小说达到该有的理性高度,因此这部小说以及类似这类题材的小说,无论销量如何惊人都不能算是一部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虽然《山楂树之恋》中的确存在一些纯美的东西,如纯美的爱情,纯美的人性,纯美的意境等等,但是遗憾的是,这种纯美仅流于表面,作品的价值并未上升到探索生命意义的理性高度,因此并不能称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纯文学。
当代社会身处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消费时代,纯文学和大众文学的分化与互渗现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著,以电子网络为主体的大众文艺传播媒介使文学消费呈现出新的特点。网络小说在传播方式、艺术生产及文学接受等方面显示出一系列新特征,相对于传统小说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形成了一种新的与传统小说完全断裂或背离的意识形态。这种泾渭分明的文学生存二元格局下潜隐着建构当代新文学的机会。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合适的契合点和平衡点,使这种双线发展下的文学能够并行不悖并实现交叉性发展是当下文坛应该深思熟虑的。也只有找到这种连接点,方能调整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下这种“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当代文坛混乱局势。
[1]各界名流点评山楂树之恋[EB/OL].(2010-06-29)[2010-07-05].http://eladies.sina.com.cn/qg/2010/0629/ 18041001038.shtm l.
[2]弗洛伊德.性爱与文明[M].藤守尧译.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3]华秋.中国情圣诞生记[EB/OL].[2010-07-05].http://book.qq.com/a/20071012/000061.htm
[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艾米.山楂树之恋[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6]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金春平.大众文化语境与新世纪的文学重构[J].当代作家评论,2010(3).
[8]严锋.泪是检验文学的唯一标准[N].文汇报,2008-9-19(9).
[9]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the popular culture,w hich allow s the contempo rary literature to show a diverse feature,has become a culture force that cannot be ignored.With The H aw thorn Love by Amy as a samp le,w e can study the consump tion feature and artistic value of the netwo rk novels under the popular culture,and at the same time,we can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readers’diverse aesthetic needson the w riters’creation mental state and the narration of contempo rary novels.
Key words:popular culture;network novels;The Haw thorn Love;consump tion;value
[责任编辑 陈义报]
The Consum ption Featuresand Artistic Value of the Network Novels Under the Popular Culture——From The H aw thorn Love by Amy
ZHOU Shu-hong
(School of Liberal A rts,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 235000,China)
I206.7
A
1009-1734(2010)05-0008-04
2010-07-02
周沭红,在读硕士生,从事文艺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