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行 交往之旅
2010-08-15刘知国
刘知国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安徽 芜湖241003)
印度之行 交往之旅
刘知国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安徽 芜湖241003)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福斯特小说的基本主题。福斯特在其代表作《印度之行》中,通过两位英国妇女在印度的旅行,以文字的方式表达了不同文化的民族对交往的渴望,展示了交往的复杂过程和种种困境,创造契机、消除隔阂是各民族努力的目标。
福斯特;印度之行;文化;交往之旅
引 言
英国小说家E·M·福斯特(1879-1970)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文艺理论家和散文家。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印度之行》被公认为是作者最杰出的作品。《印度之行》“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文献,也是一部不同凡响的文学作品。”[1]266它是一个关于人类自我灵魂的文本,也是一个关于文化交往的文本。作者“对人际关系进行了最深入、最复杂的探索,探讨了人际关系的可能性与局限性、希望与隐患”。[2]232
一、交往之旅的艰难性
英印之间有着很大的文化差异,宗教、艺术、民族心理等重要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从《印度之行》可以看出,是这种民族文化的差异促成了阿德拉小姐和穆尔夫人等人的“印度之行”。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小姐被作者赋予交往的使命,两位英国妇女真诚、善良,都想了解“真正的”印度;因而,他们不仅更为真切地感受到了文化的显著不同,也发生了误会和冲突。但是,作者假借主要人物之口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另一种呼唤:友好和谐相处和对民族人格的尊重,也是交往的心理基础。
“东西方能否跨越种族、民族的鸿沟,通过交往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即印度人是否有可能和英国人交朋友,这是英国人和印度人相互关系的焦点,贯穿着小说的始终。”[3]123在交往初始,双方都抱着交往的美好愿望和宽容的心态接纳对方。因此当阿齐兹与穆尔夫人在清真寺相遇时,穆尔夫人的宽厚仁慈和她对印度人及印度宗教的理解与尊重,使阿齐兹深受感动。阿德拉在菲尔丁的茶会上初遇阿齐兹时,就 “很喜欢阿齐兹,她相信认识他之后,他一定会为她打开这个神秘国家的大门。”[4]74小说中交往意识最强的菲尔丁“相信未来的世界一定属于这样的人们:他们尽一切努力来促进人们相互接触,相互影响,并且通过友好相待和文化与智力方面的帮助,使这种接触和影响达到人类理想的境界!”[4]65“在他们第一次相会时,他对阿齐兹格外喜欢,并希望他们的友谊得到发展。”[4]121但是游览马拉巴山洞之后,交往却变得异常艰难起来。阿德拉因自身的幻觉而指控阿齐兹企图对她施暴,导致了阿齐兹的被捕。穆尔夫人虽然认为阿齐兹是无辜的,但她没有出庭作证,而是让儿子送她回国,以逃避现实。
从交往的角度说,殖民主义实际上是对交往的排斥。在政治上,这些殖民主义者只是殖民统治的政治工具而已,他们只代表大英帝国的最高利益。在文化上,他们是彻头彻尾的欧洲中心主义者。在他们看来,印度人懈怠、散漫、怪异,而且相当危险。他们对待印度的态度,只有征服和利用。特顿市长只是为使他的两位英国同胞开心才举办了英国人与印度人的一次聚会,并美其名曰“桥会”,然而这是一次僵硬的、虚伪的、徒有其表的聚会。英国人缺乏交往的诚意和信心,也没有基本的风俗和礼节,其实这是市长先生炫耀他们组织能力的一种表现罢了。殖民主义者亲自一手制造了两个民族之间的不友好,甚至是敌意。这种不友好或敌意时强时弱,若隐若现,从“桥会”到“法庭争端”,直至结尾阿齐兹与菲尔丁“分道扬镳”,贯穿整个小说。
从《印度之行》可以看到,在最初的交往过程中,具有不同文化的人都有非常强烈的交往愿望,双方也为消除彼此之间的隔膜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尝试。然而,交往的过程却充满了艰辛,交往之路荆棘丛生。
二、交往之旅失败的根源
《印度之行》最具持久影响和魅力的是对交往的呈现和探索。交往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为什么各民族怀着美好的交往心愿,最后却以失败而告终呢?其中最大的障碍是英国人根深蒂固的民族优越感和种族主义思想。这样在交往的过程中,不仅有“误读”,也会有“迷失”。这一点在阿德拉小姐和穆尔夫人两个主要人物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阿德拉小姐是福斯特在小说中精心安排的人物,她的印度之行、交往之旅在情节上体现了期待和失望这一模式。阿黛拉是一个公平、理性的英国姑娘,怀着成家的美好愿望来到印度,她对印度充满了好奇,渴望看一看真正的印度。在她的心目中,印度是一片奇异的国土,是异域情调的化身,她把自己的印度之行想象得极为崇高,但到最后,刚到印度的新奇感很快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单调、乏味、困惑、错乱、平庸与荒唐。她想看看印度的美景,然而印度却是一个充满了“混乱、浑浊、愚昧、落后、肮脏、神秘、不可理解、没法说”的国家,是一个“广阔无际、深不可测的混沌”,“单调、神秘,有时候则有点阴险”;直至在马拉巴山洞中,她心智错乱,竟幻觉阿齐兹企图污辱她。然而,在法庭上,她勇敢地说出事实的真相,耳边的回声立即消失。“奎斯特小姐是以自身的他者化的精神代价换回肉体健康,并心安理得地接受他者的地位,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5]51阿德拉的遭遇可以称之为交往中的“自我迷失”或“文化休克”。“在交往中,由于新的文化环境的刺激,致使固有的文化指令系统暂时失效,而新的文化方式还远未达到理解和运用,这就是在文化交往过程中常有的‘文化休克’现象。”[6]86印度文化促使阿德拉的本能、热情和潜意识获得了不经意的释放,这种释放再加上她已有的情感困境,最终导致了她理智和秩序的“休克”。
穆尔夫人是一个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基督教人道主义者。她对人和事有着超凡的洞察力,她的文化价值观和阿齐兹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像她对儿子朗尼说的那样,“因为印度也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上帝让我们降生在这个世界上,目的是让我们和睦相处,生活愉快。上帝就是仁爱。”穆尔夫人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是直觉的、坦率的。她没有任何种族偏见,能够越过各种障碍与印度人建立友谊。她在清真寺遇见阿齐兹,两人很快就成为朋友。她认为阿齐兹是她最好的朋友。然而穆尔夫人在参观了马拉巴山洞后,却发生了意识危机。山洞里黑暗、潮湿、阴冷,没有丝毫的生命迹象,尤其是那单调而乏味的回声。“回声是马拉巴山洞最大的特色,是造成穆尔太太信仰危机的直接原因。”[7]151对穆尔夫人来说,回声似乎是婆罗门哲学精神的一种回响。“我们似乎有理由认为山洞就是一种回音室,人类无意识的回声都从这里发出,并以无穷无尽的形式出现。这回声、这无意识的原始精神摧毁了穆尔夫人的生活信念,使她一直信奉的基督教文化精神、西方文明的价值观念荡然无存。”[8]73这种体验导致了一种绝对的虚无感,怜悯、虔诚、勇气,世界上都有,可什么东西都没有价值。本来阿齐兹想借助这次山洞之旅加深他和英国人,特别是和穆尔夫人的友谊。但她的意识危机,加速了她的死亡,因此穆尔夫人的印度之行不能算作成功,她与阿齐兹的友谊随着她的死亡而中断。穆尔夫人是作者试图寻找解决英印文化交往障碍的方法。然而她黯然去世的结局暗示了这一方法的无效。
萨义德在他的《东方学》中说:“一种文化总是趋于对另一种文化加以改头换面的虚饰,而不是真实地接纳这种文化。西方人看东方,把它看成是与自己不同的他者,他们的东方,是一种知识-权力运作的结果,它创造的是一种永恒不变的精神乌托邦”。[9]68西方人眼里,东方的华丽和神秘已成废墟,优势荡然无存,东方成了需要西方的理性和秩序统治与扶持的弱者。这为殖民者的统治找到了很好的借口:落后的东方需要西方文明的熏陶,更需要菲尔丁这样的“文化使者”来改变印度人野蛮的生存状态。正如萨义德所说:“真正的东方,只存在于东方人眼里。每一个欧洲人,无论他就东方说什么,他最终还是个种族主义者,帝国主义者,地道的种族中心论者。”[9]180
三、交往之旅的光明前景
在《印度之行》中,尽管种种因素制约着交往,但其中依然闪现交往的光芒。渴求交往是几个主要人物的共同心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期盼不同民族的人能跨越各种障碍,进行平等和谐的交往。虽然经历了失败与挫折,他们依然以不同的方式一如既往地努力着。
在小说的第三章,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印度教的爱神降临仪式。整个仪式没有形式,没有秩序,然而却别有一种感觉。当冲破警戒圈,看到爱神银像时,人们脸上容光焕发,表情分外美。这种令人陶醉的美仿佛并不属于个人,因为它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存在时,能使他们人人都彼此相似。另外,小说作者还精心安排了一场雨,人、物、音乐、舞蹈、嘈杂都浸在雨中,没有界限,没有分别,只有整个世界的和谐。“这就是爱神的力量,也正是爱的力量,神就是爱,爱才是神。这是狂欢式的文化交往,它是暂时的,然而却又是深刻的。”[10]108这种爱的力量也透视出交往的出路,因为交往是基于一种彼此关怀的爱的情感,这种情感具有无限包容力,它是宇宙之爱。在爱神的博爱精神感召下,朋友冰释前嫌,交往的曙光再度显现。
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火焰和水象征交往的希望。当阿齐兹第一次见到穆尔夫人时,心中燃起了火焰;马拉巴山洞里游客划根火柴,岩壁深处便升起另一朵火焰,两朵火焰慢慢靠近,碰在一起。火焰是美的象征,更是人们对和谐交往渴望的象征。水从开篇的恒河流过小说的全篇,一直流到结尾处的莫乌水库,并在第三部分达到高潮。当阿齐兹得知菲尔丁的内弟拉尔夫是穆尔夫人的儿子时,一阵大雨像水一样倒下来,在他们的脚下溅起水花;当发现拉尔夫和穆尔夫人一样理解东方人时,阿齐兹带领拉尔夫泛舟湖上,并与菲尔丁的船相撞,他们同时落水,顷刻间大雨倾盆而下。湖水与雨水将他们浇透,就像在进行洗礼。这里的水(雨)是来自上苍的祝福,是带来新生、活力和交往希望的象征。
四、结 语
“《印度之行》不仅仅是一次旅行经历,更是一次交往、探秘、对比的实验。两个民族、两个种族、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交织在一起,而且互为比喻,互相影射。”[11]70如果有人试图在印度实行殖民统治,一意孤行,马拉巴山脉的回声就会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来警告:文化是自由的,因为每种文化都是平等的。“尽管作品中表现的东西方没有能够成功进行交往,但作者的态度并不悲观,交往的前景依然不时闪现,超越时空的希望之音依然在回荡着。”。[3]124在后现代社会的今天,文化冲突和多元文化并存已经成为人们广为关注的话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作品中的思想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
[1]Gilbert,S.M.,E.M.Forster’s A Passage to India and Howards End[M].李新博,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2]Abrams M H.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Vols 2[M].London:W.W.Norton&Company,Inc.,7th edn,2000.
[3]鲁晓霞.从《印度之行》看东西方“联结”[J].理论导刊,2006,(9).
[4]E.M.福斯特.印度之行[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5]王苹.《印度之行》中的权力和话语[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6]诺曼·丹尼尔.文化屏障[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7]金光兰.《印度之行》的象征意蕴[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8]黄曦.对《印度之行》中回声的多角度探寻[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
[9]Said,Edward W.Orientalism[M].New York:Random House Inc.,1978.
[10]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1]索宇环.解读《印度之行》的性别政治[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A Passage to India A Travel for Communication
Liu Zhiguo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Anhui Business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Wuhu241003,China)
Communication among people is the basic theme in Forster's novels.In Forster's masterpiece A Passage to India,by narrating two women's travel to India,he expresses different people's eagerness for love,indicates the complicated process and various difficulties in communication,and then points out that it is a common goal for every nation in the world to create the opportunities and narrow the gaps.
Forster;A Passage to India;Culture;Travel for Communication
I106.4
A
1672-447X(2010)02-0069-03
20120-03-28
刘知国(1977-),安徽和县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主任助理,讲师,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认知语言学、英语教学。
曲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