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力训练方法举隅
2010-08-15王德志刘盛华
王德志,李 霞,刘盛华
(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英语听力训练方法举隅
王德志,李 霞,刘盛华
(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多种具体的英语听力训练方法——“听”与“说”相结合、“听”与“读”相结合、“听”与“写”相结合、“听”与“译”相结合、“精听”与“泛听”相结合、视听说相结合、“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相结合、统一授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英语听力;训练方法
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需要同时运用多种措施与手段,如“听”与“说”、“听”与“写”相结合等,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还总结出了以下几种以提高英语听力为目的的训练方法。
一、“听”与“读”相结合
“听”与“读”相结合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通过阅读量不仅可以扩大词汇量,还可以帮助阅读者熟悉各种句型、短语、习惯用法等,而这些无疑有助于听力的提高;其二,朗读对听力有相当大的影响。因为大声朗读时,语音经口腔发出后再经耳朵进入大脑,从而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单词的发音都对脑细胞产生刺激。通过反复朗读,受反复刺激的大脑神经细胞形成音与义之间的条件反射,一听到此音便知该义了。[1]因此,准确读单词、句子、篇章是听力的基础。如果你读音不准确,那么你大脑便无法将你听到的声音与你脑中那个单词对应起来,这就造成了听不懂或产生歧义。对于许多固有句型更应流利、准确地朗读,掌握语感和声调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地分辨出句子的不同形式和不同语气差别,从而听懂整体意识。正确、快速、清晰的朗读本身也是一种潜在的听力训练。[2]
二、“听”与“译”相结合
“听译”结合,要求不仅要听得懂、写得出,而且要同时把听到的内容用另外一种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听是译的前提和基础。[3]就拿“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来说可称得上是“听”和“译”的至高境界。当然,直接采取“同声传译”练听力不现实,初学者可找一些简单易听的材料,听一句译一句,再逐步过渡到练习“即席口译”。这种练习对听的要求甚高,不仅要完全听得懂,而且要记住一大段话。学习者不妨采取这些方法逐步练习,既能提高翻译能力,反过来又促进“听”的能力的提高。[1]
三、“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这是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有精有泛,精泛结合。精听指听的“质”,目的是训练基本功,逐步习惯外国人讲话时的发音和语调在语流中的变化,听熟基本词、常用词和基本句型;泛听指听的“量”,着重培养学生听的技能技巧,巩固和扩大精听的成果,接触更多的语言现象,更快地提高听觉反应能力。[2]对课堂教学来说,应该集中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精选教材上,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起听说技能,学到在各种典型的语境中常用的词语、句型和话语。[4]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听说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泛听和泛说的能力。因此,在重视“精”的同时,不能忽视“泛”,精听是听力学习的基础,泛听是听力训练的目的。精”与“泛”的选择标准要看教材内容所提供的情境是否典型、适用、常见,词语、句型、话语是否符合情境的教学要求,是否是标准语的口语,是否适合学生的水平。对精选的内容要求学生多看、多听、反复跟读、模仿、录音、背诵,还可适当做些替换性的练习。使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反应能力等都在言语交际的实践中不断提高。
四、视听说相结合
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而且还涉及许多超语言因素。超语言因素指超语言语码 (extra linguistic codes),按照美国的 Eugene A.Nida (严久生译,1999:56)教授的说法,是指“包括手势、讲话的姿态、交流时与对方保持的距离、纸质和装帧,这些伴随口头语和书面语的特征。”[5]借助幻灯、录像、电影等媒体,把各种不同的交际情境和一定的语言,生动、具体地结合起来,学生置身于这种交际情境之中,感受所学目的语国家各方面的生活,语言地道、语调标准、情节动人、情境知识丰富,利于理解故事情节,开拓眼界,扩大知识面。[4]然后教师让学生自由讨论某一话题,这也是视听说教学的一种手段。外语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用听录音、看影像、做游戏等方式来学习外语,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是一段生活、一种享受。[6]这更加激发他们“听”的热情,继而提高了听力水平。
五、“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相结合
田运先生在《思维科学》一书中指出,大脑对自己熟悉的信息容易接受,对于同它格格不入的信息往往不予接受。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地域的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思维方式必定有所区别,因此,了解必要的目的语国家的背景及文化知识,并在听的过程中运用背景知识排除“负迁移”的干扰,必将提高听的效率。[7]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相关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中取得意义——将听力材料语境化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策略。例如,若让学生听这样两句话:The river had been dry for a long time.Every one attended the funeral.(何自然,1997:136)。表面上两句话没有必然的联系,两者存在着“意义缺口”,听者很难将其连贯起来取得话语意义。但是如果根据非洲加纳人有关河神的文化背景知识作出语境推断,情况就大不相同——在加纳人看来,如果河里很长时间没有水,河神就会死掉。人们将会为河神举行葬礼,每个人都得参加这个葬礼。
六、统一授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教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是视听说课教学的一大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做到因材施教。实行因材施教,目的是要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难易、学生接受语言信息能力的‘强弱,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训练。“讲”要少而精,“练”要见成效。以练为主,以讲为辅。教师精讲之后,学生可同时进行练习,也可以分组或单人重点训练。对于接受能力强、掌握技巧快的学生,教师利用控制台进行检查。合乎要求的可以随时增加训练课题;对于理解能力稍差、掌握技巧较慢的学生,教师通过控制台对他们进行个别讲解与辅导,使这部分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训练。教师边监听、边指导、边检查练习效果。[4]总之,通过这种方式,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听”有所获。
[1]谢盛良.论“听”与“说读写译”结合提高英语听力的可行性[J].韶关学院学报.2002,(11).
[2]刑林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听力教学环境[J].零陵学院学报.2002,(3).
[3]胡修浩 陈蒙.简论口译及相关技巧[J].国外外语教学,2003,(1).
[4]禇广喜.论英语视听说课的教学原则[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5]赵婷,张法科.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个超语言因素——可视材料[J].外语电化教学.2005,(总 106).
[6]姜蓝,洪爱云,王晶.高职高专英语听力课教学新尝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6).
[7]李奕.与听力能力相关的几对关系的探讨[J].零陵学院学报.2003,(1).
责任编辑 张吉兵
H319.3
A
1003-8078(2010)04-103-02
2010-03-19
王德志 (1963-),男,湖北浠水人,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